APP下载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2017-06-29刘薇

当代医学 2017年17期
关键词:例数脑出血神经功能

刘薇

(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外一科,辽宁朝阳122000)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刘薇

(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外一科,辽宁朝阳122000)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4例脑出血患者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脑出血护理手段,治疗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观察两组患者治愈率、护理满意度、护理总实施时间与神经功能复常时间。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愈率为83.33%和59.52%(P<0.05),满意度为95.24%和66.67%(P<0.05);治疗组神经功能评分水平复常时间和护理方案实施总时间为(6.54±2.48)和(8.56±2.31)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0.25±3.59)和(13.58±3.87)d(P<0.05)。结论脑出血手术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提升治疗满意度,减少患者疼痛,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脑出血手术患者;应用效果

脑出血是现实中常见的疾病,在近几年,该病的病发率逐渐有上升的趋势,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胁,该病的集中群体为中老年人群,是中老年人致残率与病死率较高的病种。临床上,该病的有效治疗除了常规的治疗外,精细的临床护理也是降低致残率与致死率的重要手段,精细的护理往往是事先经过详细制定的,目的是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本次研究对本院脑出血患者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2012年8月~2016年3月收治的84例脑出血患者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排除的标准为:(1)经过仪器检测显示,所有患者均为脑出血患者;(2)患者均为初次脑出血病患;(3)所有患者的脑出血发生时间均低于24 h;(4)患者在研究过程中能够按照医师嘱托接受治疗;(5)患者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将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

治疗组42例,年龄48~75岁,平均(65.21±2.10)岁;其中男28例,女14例;脑出血病发的时间为1~19 h,平均(8.27±0.37)h;其中基底节及内囊出血患者例数为18例,脑叶出血患者的例数为10例,外囊出血患者的例数为8例,丘脑及其他部位出血患者的例数为6例。

对照组42例,年龄47~77岁,平均(66.14±1.13)岁;其中男27例,女15例;脑出血病发时间1~20 h,平均(8.87± 0.39)h;基底节及内囊出血患者的例数为17例,脑叶出血患者的例数为10例,外囊出血患者的例数为9例,丘脑及其他部位出血患者的例数为6例。两组手术治疗后的护理患者在平均年龄、性别以及病症病情等临床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运用常规的方式进行脑出血的护理,而治疗组则运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脑出血的护理,具体措施如下:首先,为患者成立专门的临床护理小组,小组成员包括一名护士长、一名责任护士、一名医师,将护理与治疗任务分发到小组个人。具体治疗护理中,首先由医师确定患者的实际病情,并与护士长与责任护士讨论出针对性与实用性比较强的护理路径,以实践为基础,患者健康为需求,制定详细的护理表格,护理内容包括常规检查、入院指导、饮食指导、对症用药、心理教育、功能康复、出院指导、病情回馈等内容。日常护理过程有护士长进行全程监督,护理工作有护士配合护士长完成,记录好每天的护理工作内容,每天由责任医师、护士长、责任护士下到病房,对各种护理的落实情况进行调查,对患者病情进行询问,如果发现患者存在不适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有效的干预。此外,还要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与护理再教育,出院前对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1)对比两组患者脑出血疾病治疗效果。显效:患者脑出血情况彻底消失,检查显示出血停止;有效:患者脑出血情况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检查显示出血基本停止;无效:患者脑出血情况无明显变化,检查显示出血没有停止。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2)比较两组患者平均神经功能复常时间与护理方案总实施时间。(3)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满意度调查在患者住院的前一天完成,使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问卷的主要内容由护理人员的亲和度、实践水平、主动性能力、医嘱执行度、问题解决能力五大内容,每个内容中包含10个小项,每个小项记录为2分,总分为100分,具体分为十分满意、满意、一般与不满意四个层级,记录95分以上为十分满意,85~95分为满意,70~85分为一般,70分以下则为不满意。满意度=十分满意+满意+一般。

1.4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数据均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c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实验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治愈率为83.33%,对照组为59.52%,比较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2.2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水平复常时间与护理方案实施总时间治疗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后,神经功能评分水平复常时间与护理方案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水平复常时间与护理方案实施总时间

表2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水平复常时间与护理方案实施总时间

注:与对照组相比,aP<0.05

治疗组(n=42) 6.54±2.48a对照组(n=42) 10.25±3.59 13.58±3.87项目神经功能评分水平复常时间(d)护理方案实施总时间(d)8.56±2.31a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出院前1天,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治疗组满意度为95.24%,对照组满意度为66.67%,治疗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脑出血属于临床中比较常见的病种,又多发与中老年群体,具有发病迅速,病情难以控制等特点,并且还有较高的致残率与致死率。在以往的脑出血常规护理中,护理人员往往处于被动的地位,只是一味的按照医嘱进行,护理效果及为不明显,护理工作中重复护理现象比较明显,造成人力与物力的浪费。

临床护理路径是近几年脑出血患者康复治疗中常用的一种护理模式,在脑出血手术患者护理中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这种护理模式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将精细的护理操作应用与实际工作中,由个人护理发展为团队护理,有效避免个人失误与护理不深入的情况。

本研究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脑出血患者治疗的有效率高达83.33%,明显高于使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这表明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对脑出血手术患者的病情康复有重要帮助,且实验还显示,使用临床治疗路径后,患者神经功能评分水平复常时间与护理方案总实施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这表明采取合理的护理方案后,患者花费更短的时间就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大大降低了患者住院费用,为患者提供舒适的护理享受,使患者满意度得到提升,真正达到了拉近医患关系,降低患者医疗负担的目的,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1]张锐芝,王静梅,李红霞,等.临床护理路径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非手术治疗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1):135-136.

[2]潘薇.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15,27(6):125-126.

[3]蒋凌凌.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生物技术世界,2015,1(7):116.

[4]杨平,仲美玲.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30):267-268.

[5]赵玉华.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21):36-37.

[6]柯向霖.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外医疗,2014,2(4):134-136.

[7]张俊英.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6):87-90.

[8]栗文晖.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0,16(16):115-116.

10.3969/j.issn.1009-4393.2017.17.092

猜你喜欢

例数脑出血神经功能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更正
患者术后躁动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脾切除后伴发脑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辛伐他汀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眼外伤迟发性继发青光眼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