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睡眠质量和消化系统症状的影响
2017-06-29廖娟
廖娟
(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江西抚州344000)
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睡眠质量和消化系统症状的影响
廖娟
(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江西抚州344000)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睡眠质量和消化系统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86例,随机分为甲乙两组,各43例。给予甲组患者针对性护理干预,给予乙组患者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睡眠质量及消化系统症状。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消化系统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甲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3.2± 0.5)分明显低于乙组(P<0.05),甲组患者消化系统功能评分(2.9±0.3)分明显低于乙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消化系统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护理干预;功能性消化不良;睡眠质量;消化系统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种常见功能性胃肠病,常伴有上腹胀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影响睡眠质量,而睡眠质量影响消化系统功能,影响生活质量[1]。通过分析8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临床资料,探究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睡眠质量和消化系统症状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86例。所有患者均确诊为功能性消化不良,无严重睡眠障碍史患者,无严重心理疾病及认知障碍患者,无其他严重系统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自愿参加本次研究,且签署同意书。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各43例。甲组男18例,女25例,年龄20~74岁,平均(45.9±7.8)岁,病程0.5~5年,平均(1.3±0.7)年。乙组男20例,女23例,年龄19~76岁,平均(46.2±7.5)岁,病程0.7~4年,平均(1.4±0.5)年。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等临床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给予乙组患者常规护理,如病情观察、用药指导等。在乙组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甲组患者针对性护理干预,主要包括以下方法。(1)健康教育。向患者介绍医院环境及主治医生,消除陌生感。利用图片、文字、视屏等帮助患者及家属了解功能性消化不良疾病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及自救方法等,帮助区分器质性消化不良与功能性消化不良。(2)心理护理。长期的消化不良易导致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影响患者睡眠质量,易导致抑郁、焦躁等情绪,医务人员需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向患者详细讲解疾病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叮嘱注意事项,提高治疗信心。建立良好医患关系,与患者深入沟通,了解患者心理疑虑及担心问题,及时给予疏导及解决,加强患者信任,提高治疗依从性。(3)饮食护理。制定科学、健康饮食计划,多食高纤维、高维生素食物,帮助排便,降低便秘可能性,多食水果、蔬菜等清淡食物,避免食用刺激、辛辣食物。碳酸饮料及咖啡等刺激胃部,加重腹胀症状,豆制品也会加重腹胀症状,都应避免多食[2]。饭后大量饮水会稀释胃酸,影响消化功能,提醒患者注意[3]。(4)穴位按摩。取患者内关穴、三阴交、足三里等穴位,每穴位按摩3min,每天2次,强度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稳定,由轻及重,直至出现麻、胀等感觉[4]。(5)运动护理。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督促每天进行适量运动,如慢跑、快走、打太极等有氧运动,促进睡眠,患者略微出汗为止。避免夜间运动,避免因兴奋过度影响睡眠质量。(6)睡眠护理。保持患者睡眠环境安静、舒适,室内光线柔和,保证室内适宜温度及湿度,创造良好睡眠环境。对失眠多梦患者可进行头部按摩、泡脚或饮用热牛奶等方式促进睡眠[5]。根据温度变化适时增减衣物,保证患者舒适度。
1.3 观察指标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情况,如入睡时间、睡眠时间、催眠药物及日间功能等变化。观察患者消化系统症状改变情况,如腹胀、恶心、腹痛、呕吐、早饱等变化。
1.4 评价标准睡眠质量评价标准:评分为0~10分,无症状为0分,症状明显为10分,评分越高,总体睡眠质量越差。消化系统功能评价标准:评分为0~10分,无症状为0分,症状明显为10分,评分越高,消化系统功能越差。
1.5 统计学方法根据SSPS19.0统计学应用软件对收集到的研究资料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睡眠质量评分比较护理前两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甲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明显低于乙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消化系统功能评分比较护理前两组患者消化系统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甲组患者消化系统功能评分明显低于乙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睡眠质量评分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睡眠质量评分比较
项目护理前护理后甲组(n=43)8.16±1.1 3.2±0.5乙组(n=43)7.96±1.2 4.7±0.7 t值0.806 11.434 P值>0.05<0.05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消化系统功能评分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消化系统功能评分比较
P值>0.05<0.05项目护理前护理后甲组(n=43)8.13±1.1 2.9±0.3乙组(n=43)8.10±1.3 5.3±0.5 t值0.116 26.990
3 讨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原因很多,常见为精神因素。患者出现胸闷、腹胀、腹痛、早饱等不适,进食减少,影响正常生活。且患者多伴有失眠多梦等睡眠障碍,进一步加深患者紧张、焦虑情绪,使病情反复。针对性护理干预,给予患者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穴位按摩、饮食护理、睡眠护理、运动护理等,密切观察患者症状变化,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了解患者心理状况,功能性消化不良易导致不良情绪,而心理障碍不利于患者恢复,医务人员须与患者深入交流,给予患者充分关心及关注,了解患者心理诉求及现实感受,制定个性化心理疏导方案[6],提高患者心理健康水平,使患者保持健康、积极态度接受治疗,增强治疗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且医务人员需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配合护理过程,加强患者治疗信心。医务人员需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疾病基础知识及相关注意事项等,加强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了解,帮助更好恢复,指导患者正确运动,把握适宜运动量及运动时间。正确、适宜的运动,能够帮助患者增强免疫力的同时促进胃肠运动,提高治疗效果。制定正确饮食计划,向患者及家属讲述饮食禁忌,形成良好生活习惯。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与脾胃相连,对其进行点按、揉压能够有效改善消化系统功能,且有利于提高睡眠质量[7]。出院后告知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及注意事项,提醒坚持每天适量运动及正确作息时间,加强随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8]。
本次研究显示,护理前两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甲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明显低于乙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消化系统功能评分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甲组患者消化系统功能评分明显低于乙组(P<0.05),所以,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消化系统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1]林素平.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睡眠质量和消化系统症状的影响[J].中华护理教育,2013,10(12):110-112.
[2]罗捷,潘玉升.一对一护理干预对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应用效果[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4,31(3):530-531.
[3]黄勤,涂明美.黛力新在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的干预治疗体会[J].当代医学,2012,18(7):53-54.
[4]孙艳红.心理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负性情绪及疗效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1,6(9):210-211.
[5]聂红,张江春,韩丹.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心理状况及胃肠激素影响的研究[J].护理研究,2011,25(14):1262-1263.
[6]肖永红.整体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价值分析[J].当代医学,2015,21(15):101-102.
[7]马艳梅.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2,34(10):1575-1576.
[8]陈小欢,吴志华.心理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及效果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5,22(1):91-92.
10.3969/j.issn.1009-4393.2017.17.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