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新创新
2017-06-29刘伟李淑华
刘伟 李淑华
【摘 要】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实际上是引导孩子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孩子的成长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等环境的综合影响,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不可避免地成为引导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因此,本文从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两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道德;成长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3-00-01
1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教学改革一直持续,但是大多数老师通常按照教学大纲要求,照搬教材,没有给学生实践的机会,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次,教授方法总是理论生活脱节,不能将学生从课本里带到课堂外,实现教学生活化。最后,思想品德教学内容的案例不够新颖,学生不能掌握最新的社会动态消息,教学传授信息简略,不够生动丰富,未能实现引导性教学。为了进一步说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详尽阐述。
1.1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虽然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方法一直在改革,但是在课堂上,教师依然处于主体地位,通常按照教学大纲要求,照本宣科地进行教学,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中并没有及时解决教学体系中存在的漏洞,也没能探索出适合自身的教学方法。因此,小学思想品德只是停留在课堂上,作为学生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这不利于提升小学生的积极性,会让学生在学习中失去动力,失去兴趣,影响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1.2没有实现教学生活化
许多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一般是按照教材的顺序,按部就班地灌输教材中的内容,学生学习的知识只是停留在教材的表面,而与现实生活脱轨。教材为了适应所有学生的要求,选择的材料都是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的,并不能针对学生的个体有所体现,所以学生只是学到了表面上的理论知识,并不能进行生活实际的联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没有主动将教材的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的具体例子结合,小学生很难在课堂之下对身边的道德事件做出准确的判断,这种脱离实践的教学无法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感,正确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这对孩子未来的德育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1.3没有引进新颖的价值型案例
思想品德课本的知识含量不足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在学习教材的时候,通常只能是使用有限的案例进行生活联想,一旦超出课本,就无法将理论知识与具体事例联系,这会模糊学生对所學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学生并不能掌握最新的动态消息,而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不擅长将社会热点知识与课本理论结合,也缺乏最新知识的引进的意识,并没有将现实生活中代表性的案例讲给学生,学生的联想能力和创新能力没有得到提高,教师也就不能对学生思想偏差进行及时纠正,导致学生判断是非的能力很难得到提高,这也是教师教学中的失误,值得深思。
2 完善教学方法的对策
2.1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新的教学目标要求下,教师要认识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让学生成为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课堂的主体,实现翻转课堂教学。教师在翻转教学中,要多留意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向,与学生保持经常性的交流与沟通,了解学生的想法,帮助他们找到思想品德学习的兴趣,制定出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策略。边教学边实践,总结教学策略应用中的经验和不足,探究适合当代小学生思想品德的教学方法。
教师的言行会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素质,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善于用实际行动感化学生,能够在良好的榜样作用下进行学习。重视学生自己情感的体验,让学生在学习思想品德后,将所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升思想品德教育的教学价值。教师可以组织思想品德与个人生活实例交流活动,让每个学生阐述自己是如何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的,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与道德修养。
2.2教材与生活紧密联系
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给学生讲述教材之外和生活紧密相关的知识,让学生能够在教材的基础上,拓展知识面,丰富教学的内容,领会生活的本质。这需要教师备课前去搜集整理知识,寻找合适的案例进行教学讲解,让学生能够听懂、理解并运用所学指导生活。例如教师可以结合课题的内容并组织学生到相应的场景里去感受所学知识的内涵。
小学生的注意力比较分散,很容易被其他的事物吸引注意力。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尽量采用多种活动,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投入到思想品德的学习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给学生播放思想品德相关的视频动画,让学生充满了观看的兴趣。并在相应的视频课程结束后组织讨论,总结视频教学与课本理论知识的联系。同时,教师还可以使用多媒体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能够在安静的环境中舒适温馨的环境中进行学习,从而提高思想品德的素质。对于很多经典的案例,教师只是使用一张嘴很难表达清楚,不如使用多媒体播放制作好的动画,让学生更加直观的进行学习。丰富学生的课堂学习,增强学习趣味性,调动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的真正目的。
2.3加强时事阅读与课外延伸
在小学教育阶段,虽然学生的理解问题能力较为一般,但是老师可以注重对理解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增加学生的见闻,包含时事、新闻、社会热点、杂志等,教师可以在课余时间,让学生家长督促学生了解时事新闻,课堂上让每个学生总结汇报自己所看的内容,通过长期训练,可以增强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他们的见识,有助于理解力的提高。例如,在《祖国大好河山的守护者》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是祖国大好河山的守护者,服兵役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了解解放军战士的无私奉献精神,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人民的子弟兵,从而了解到国防的重要性。让小学生感受到驻守边疆的人民解放军不畏艰苦,为国效力的情怀,从而培养他们对解放军拼搏奋进的情怀。在学生思想品德知识的同时,还能够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逐渐提高思想品德修养。
随着新课程新标准理念的深入,重视小学生的德育发展,提升思想道德境界,这对学生的后续成长至关重要。而在德育的背后需要努力的不只是家长、还有我们学校,将教学理念落实到每一位老师身上,每一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务必要实事求是,从日常教学中去发现学生的问题,并不断探求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创新教学模式,适应小学生思想品德的新要求,达到质变上的高效率教学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