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食脂肪与中国成年女性体重变化的关系探讨
2017-06-29房爱萍何晶晶郭美含李可基
李 贺,房爱萍,何晶晶,申 鑫,宋 杰,郭美含,李可基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北京 100191)
膳食脂肪与中国成年女性体重变化的关系探讨
李 贺,房爱萍,何晶晶,申 鑫,宋 杰,郭美含,李可基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北京 100191)
目的:探讨2009—2011年间中国成年女性的体重变化与基线膳食能量供给的关系。方法:以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中参加了2009年和2011年回访的18~60岁女性为研究对象,按单位体重变化<-5%、-5%~-3%、-3%~3%、3%~5%、5%~8%、>8%分为6层,分析体重变化和基线膳食的关系。结果:1 130名18~44岁组体重增加>8%者的基线年龄、体重、BMI均显著低于其他组;1 370名45~60岁组体重和BMI较低者两年后体重趋于增加更多;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体重变化与脂肪供能比两年龄组均无关。多因素回归分析两年龄组BMI与体重降低显著负相关,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单位体重的能量摄入、身体活动水平等因素与其体重变化无显著关联。结论:本研究结果不支持我国居民摄入脂肪增加是其体重增加的关键原因。
膳食脂肪;体重变化;中国成年女性;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
含油脂多的食物通常被认为不利于体重管理[1-2],有报道称,摄食蛋白质有增加饱腹感的作用,一些控制饮食的食谱强调较高比例的蛋白质摄入有助于减控体重[3-4]。在过去30多年中,我国居民的总能量摄入呈下降趋势,而膳食脂肪摄入呈上升趋势[5],由此认为是我国居民体重近年来逐渐攀升的重要原因[6],但这种观察性的数据失于表面。与此不同,美国护士健康研究队列[7]的分析结果发现,在动物性食物和油脂比例高的美国女性中,影响体重增加的主要食物成分是精加工的碳水化合物,而不是脂肪,同时发现脂肪来源不同影响也不同。Jonathan等[8]通过Meta分析发现,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比低脂饮食更能减轻体重。相对比,我国居民的能量主要来源于碳水化合物,因此针对能量来源与体重变化的因果关系,需要具有更强解释性的证据。还有研究表明,特定的食物类别与体重变化有关[9-10]。本文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队列的2009—2011年的2次回访数据,探讨体重变化与脂肪摄入、膳食结构、体力活动等因素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数据来自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11]在2009、2011年调查的数据。此项目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伦理审查委员会审查,调查对象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1.1 研究对象 以2009年CHNS被调查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年龄18~60岁女性;膳食、体检数据完整。排除标准:孕妇;2009年和2011年BMI<12 kg/m2、>40 kg/m2、2年变化>10 kg/m2者。
1.1.2 膳食营养素计算和食物分类 采用 24h 回顾法进行连续 3 d 个人膳食调查,同时利用“称重法”记录家庭调味品消费量,计算各次调查平均每天营养素摄入量。膳食调查资料依据2002—2004版《中国食物成分表》[12]计算各营养素值。为了描述膳食情况和分析不同食物类别的影响,我们将食物分为谷薯杂豆类、蔬菜类、水果类、畜肉类、禽肉鱼虾类、蛋类、大豆坚果种子类、乳类、植物油、动物油、菌藻类。
1.1.3 体力活动 身体活动量使用体力活动水平系数(PAL)进行描述,其他体力活动使用交通时间、体育锻炼时间、静坐时间、家务活动时间进行描述。
1.2 统计方法
数据整理使用SAS 9.3、Excel 2013,考虑到女性生育年龄及生理变化,按照年龄18~44岁、45~60岁两部分进行分析。由于进食、排泄、体内水量的变化,即使一天当中人体的体重也有变化但基本在“-3%~3%”之间,本研究将这一变化范围设置认为体重基本维持,而针对总体按单位体重变化<-5%、-5%~-3%、-3%~3%、3%~5%、5%~8%、>8%分为6层,分析体重变化和基线膳食的关系。采用SPSS13.0软件,连续性变量用M±SD描述,分类变量用N(%)统计描述。按体重变化分层的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率或构成比的比较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检验。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体重变化与膳食供给与体力活动之间的关系,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采用进入法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基本情况及单因素回归分析
回访期间低龄组有558/1 030被调查者、高龄组有721/1 370被调查者体重变化维持在3%基线体重以内。按体重变化比例分层,低龄组体重增加>8%者的基线年龄、体重、BMI均显著低于其他组(表1)。高龄组各分层中,同样可见基线体重和BMI较低者2年后体重趋于增加更多(表2),同时未见各分层间年龄的显著差异。能量摄入、低龄组2年间体重降低>5%者单位体重能量摄入在分层间最低;高龄组2年间体重增加>3%各组单位体重能量摄入有高于体重降低或增加<3%各组的趋势。低龄组和高龄组各分层间,身高、蛋白质摄入量、脂肪摄入量、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交通体力活动时间、体育锻炼时间、静坐时间、家务劳动时间、三大营养素供能比、酒精摄入量、体力活动水平(PAL)、吸烟情况等无显著差异,P>0.05。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可见,2年龄组体重变化与脂肪供能比均无关(图1、图2)。
图1 18~44岁女性体重变化与脂肪供能比的关系
图2 45~60岁女性体重变化与脂肪供能比的关系
表1 2009年18~44岁女性按体重变化分层的基本情况
注:a与第4、5组比较P<0.05,与第2、3组比较P<0.01;b与第 2、3、4、5、6组比较P<0.01;c与第4组比较P<0.05,与第2、3组比较P<0.01;d与第2、3、4、5、6组比较P<0.01;e与第4、5组比较P<0.05, 与第2、3组比较P<0.01;f与第4组比较P<0.05;g与第 2、6组比较P<0.01;h与第2、6 组比较P<0.05。
表2 2009年45~60岁女性按体重变化分层的基本情况
注:a与第 4、5、6组比较P<0.01;b与第 4、5、6组比较P<0.01;c与第 2 组比较P<0.05;d与第 4、5、6组比较P<0.01;e与第 4、5组比较P<0.05, 与第6组比较P<0.01;f与第 4、5、6组比较P<0.01;g与第 1、2、3组比较P<0.05
2.2 多因素回归分析
表3结果显示,18~44岁和45~60岁两组女性BMI与体重降低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01),基线BMI低者两年后体重有高于基线BMI高者的趋势。此外,在18~44岁女性中,基线蛋白质供能比与体重增加有正相关趋势(P=0.064)。在45~60岁女性中,基线体育锻炼时间与体重降低有负相关趋势(P=0.075)。年龄、身高、交通时间、静坐时间、家务劳动时间、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单位体重的能量摄入、吸烟、饮酒、PAL等因素与其体重变化无显著关联。
表3 中国18~60岁女性体重变化相关因素的回归分析
注:脂肪供能比因共线性剔除。
2.3 各类食物摄入量与体重变化的关联
在不同体重变化分层中,18~44岁女性谷薯杂豆类、蔬菜类、水果类、畜肉类、禽肉鱼虾类、蛋类、大豆坚果种子类、乳类、植物油、动物油、菌藻类摄入量在各类食物组间无显著差异。45~60岁女性除菌藻类外,其他各组食物摄入量无组间显著差异。
3 讨论
本研究没有发现女性两年体重变化与基线膳食总能量摄入、蛋白、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和供能比间的关联;基线BMI水平与两年体重增加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这一结果不支持国内学者关于限制脂肪摄入是减低和控制体重的关键措施的说法。本研究得出,18~60岁女性基线BMI越大,2年后体重降低的更多;基线BMI越小,2年后体重增加更多,与以往的研究结果相似[13],可能反映了主观意识对体重的影响。本研究所见脂肪每日摄入量及供能比与体重变化没有显著关联的结果,与以往国内研究[5]的结论不同,提示仅仅根据中国人群历次横断面调查的结果,尚不宜断定“脂肪是我国居民体重近年来逐渐攀升的重要原因”[5]。国外的一些队列研究发现,精制碳水化合物、含糖饮料与体重的关联,也没有证实膳食脂肪与体重变化的关联[6]。
在45~60岁女性组中体重降低组中,研究对象的菌藻类食物摄入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现有资料尚不能推断其是否有助于体重减轻。同样,现有资料也不能判断18~44岁女性结果中蛋白质供能比与体重增加正相关的确定性。另一方面,本研究蛋白质供能比均低于20%不适宜与所谓“高蛋白饮食”类比[3-4]。
对于能量的需要,本研究认为能量摄入存在个体差异。根据本研究结果,体重增长者与体重基本维持者相比,基线能量摄入无显著差异,意味着基线能量摄入水平并不能很好地预测体重的变化,也没有证实体重变化与能量距变化之间的关联[13-15]。
4 结论
本研究的局限性:体力活动水平是影响体重变化的重要因素[16],由于体力活动水平调查在国内开展的较晚,经验不足,调查设计和资料质量都存在一定欠缺,本研究未能发现二者的关联不意味着可以否定体力活动水平对体重的影响。由于进食、排泄、体内水量的变化,一天当中人体的体重也有变化[17],本研究将这一变化范围假定在“-3%~3%”之间;CHNS是观察性研究,与试验研究不同,没有为研究对象设计特定的膳食和体力活动活动的干预;本研究中,我们假定2年间的饮食习惯不会有太多改变,足以代表习惯性膳食水平,膳食营养素供给信息基于基线数据;这些条件的设置都有可能带来偏倚。
此外,本研究虽然掌握了研究对象的膳食和体力活动情况,但并不能完全把握人体能量的进出情况。本研究只利用了2次数据进行分析,膳食能量供给与习惯性膳食间可能存在误差。因此,能量供给与体重变化之间的关联有待通过多次动态能量供给的分析来考察。◇
[1]Bes-Rastrollo,M.,et al.Prospective study of dietary energy density and weight gain in women[J]. Am J Clin Nutr,2008,88(3):769-777.
[2]Chakraborti,C.K.New-found link between microbiota and obesity[J]. World J Gastrointest Pathophysiol,2015,6(4):110-119.
[3]Layman,D.K.and D.A.Walker.Potential importance of leucine in treatment of obesity and the metabolic syndrome[J]. J Nutr,2006,136(1 Suppl):319S-323S.
[4]Skov,A.R.,et al.Randomized trial on protein vs carbohydrate in ad libitum fat reduced diet for the treatment of obesity[J]. Int J Obes Relat Metab Disord,1999,23(5):528-536.
[5]李立明,饶克勤,孔灵芝,等,中国居民2002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7):478-484.
[6]王惠君,翟凤英,杜树发,等,中国八省成人膳食脂肪摄入状况及变化趋势分析——中国八省实例研究[J]. 营养学报,2003(3):230-234.
[7]Smith,J.D.,et al.Changes in intake of protein foods,carbohydrate amount and quality,and long-term weight change:results from 3 prospective cohorts[J]. Am J Clin Nutr,2015,101(6):1216-1224.
[8]Sackner-Bernstein,J.,D.Kanter,and S.Kaul.Dietary Intervention for Overweight and Obese Adults:Comparison of Low-Carbohydrate and Low-Fat Diets.A Meta-Analysis[J]. PLoS One,2015,10(10):e0139817.
[9]Dong,D.,et al.Consumption Of Specific Foods And Beverages And Excess Weight Gain Among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J]. Health Aff (Millwood),2015,34(11):1940-1948.
[10]Mancini,J.G.,et al.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Mediterranean Diet for Long-term Weight Loss[J]. Am J Med,2015.
[11]Zhang,B.,et al.The China 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1989-2011[J].Obes Rev,2014,15 Suppl 1:2-7.
[12]杨月欣.中国食物成分表[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4:135-139.
[13]Bell,A.C.,K.Ge,and B.M.Popkin.Weight gain and its predictors in Chinese adults[J]. Int J Obes Relat Metab Disord,2001,25(7):1079-1086.
[14]Schutz,Y.,et al.Energy gap in the aetiology of body weight gain and obesity:a challenging concept with a complex evaluation and pitfalls[J]. Obes Facts,2014,7(1):15-25.
[15]Hill,J.O.Understanding and addressing the epidemic of obesity:an energy balance perspective[J]. Endocr Rev,2006,27(7):750-761.
[16]杨静,体育锻炼对老年人身体健康影响的研究[D]. 2014,西安体育学院.
[17]朱莉蓉,赵景阳.14~24岁学生一天中身高、体重值变化规律的调查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1992(2):67-68.
(责任编辑 李婷婷)
Relationship Between Dietary Fat and Chinese Adult Women’s Weight Changes
LI He,FANG Ai-ping,HE Jing-jing,SHEN Xin,SONG Jie,GUO Mei-han,LI Ke-ji
(School of Public Health,Peking University,Beijing 100191,China)
dietary fat;weight change;Chinese adult women;CHNS
李 贺 (1990— ),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营养学、流行病学。
李可基(1956— ),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运动营养与疾病、营养学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