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问题式”教学模式的反思与对策

2017-06-28王京

神州·下旬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问题式反思小学语文

王京

摘要: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先进的教学方法被应用到了学校的日常教学中去,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但是,不能忽视的是,很多教学方法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制约着其作用的发挥,“问题式”教学模式也不例外。基于此种情况,笔者对小学语文“问题式”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反思,并提出了自己的几点建议,希望能给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问题式;反思

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很多教师都喜欢采用“问题式”教学法来开展教学活动。因为,教师能够在这一过程中能够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还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这也是“问题式”教学方法得以广泛应用开来的原因。本文以小学语文“问题式”教学模式的反思作为文章内容的切入点,并对解决措施进行了详细地阐述,以期促进“问题式”教学法能够高效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中去。

一、对小学语文“问题式”教学模式的反思

1.含金量较低

很多教师并没有真正意识到“问题式”教学法的真正意义,只是将它作为活跃课堂氛围的手段,并没有把“问题式”教学法放在应有的位置,致使其作用无法真正发挥出来。很多问题的设计具有一定的盲目性,经常问一些对不对,是不是这样的问题,学生自然能够流畅的接上话题,课堂氛围看似确实也较为活跃。但是,当我们认真思索“问题式”教学法的实际效果,就会发现,这样含金量较低的问题,既不能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也无法有效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导致“问题式”教学法的发展进入了瓶颈阶段。

2.设置的问题较为死板

可以说,应试教育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模式仍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这就导致教师在实施“问题式”教学法的过程中,所设置的问题较为呆板,主要都是围绕字的读音这类问题展开,毫无新颖性,课堂缺乏活力和灵动性,无法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出来,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3.缺乏合理性

很多教师在设置问题的过程中,較为随意,没有考虑到问题难度设置应呈现出梯度性。不是问题过于简单,就是难度太大,连成绩较为优秀的学生也很难作出回应,问题的设置不够合理,不利于班级不同水平和层次学生的共同进步,没有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违背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4.评价方式不够科学

很多教师在采用“问题式”教学法的过程中,对学生答案的评价不够客观和积极,缺乏科学性,没有处理好预设和生成之间的关系。对于学生的答案,如若不是标准答案,教师就会持否定的态度,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这样被扼杀在摇篮之中,制约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问题式”教学法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措施

针对“问题式”教学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应客观的看待它,虽然,在运用“问题式”教学法的过程中确实存在着一些不足,但是,这并不是其本身的问题,究其本质,是因为不符合“问题式”教学法实际规律的做法,才影响了其效用的发挥,这才是我们应该解决的首要问题。具体来说,“问题式”教学法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措施,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结合学科特点,来设置问题;结合学生特点,来设置问题;处理好预设与生成两者之间的关系,具体内容如下:

1.结合学科特点,来设置问题

教师应对语文学科的特点进行深入地分析和了解,结合自身的学科特点,来进行问题的设置。教师应做到在设置问题的过程中应尽量做到生动形象,让学生能够对教师的问题保持足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教师可以创新教学模式,在运用“问题式”教学法的过程中,通过竞争机制的引入,以游戏、比赛为渠道,为学生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比如,在讲到《小壁虎借尾巴》这一节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一台舞台剧,让学生来扮演其中的角色,将问题通过旁白的方式来渗透到游戏中,问题的设置可以如下所示,小壁虎为什么要去借尾巴呢?小壁虎没有了尾巴它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办的?它去过哪些地方?又管谁借的尾巴?通过这些具有层次性的问题设置,来将学生引向文章内容的中心和主旨,加深他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2.结合学生特点,来设置问题

教师应充分认识到,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能力、水平、爱好、特长等方面都是不一样的,教师应对本班学生进行深入地了解,尊重他们之间的个体差异性,秉持因材施教的原则,结合班级的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问题的设置,把握好问题难度的梯度,使班级的学生无论是哪个层次和水平都有适合他们的问题,让他们都有思考和进步的机会。同时,教师还应提高问题的含金量,革新问题内容,实现问题内容从死板滞后到富有创新性的方向转变,为“问题式”教学法作用的真正发挥夯实基础。

3.处理好预设与生成两者之间的关系

教师应在学生回答完问题之后,给予客观、中肯的评价,处理好预设和生成两者之间的关系,充分将自己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在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过程中,也促进学生优秀品质的提高。教师应深入教材,对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详细周密地考虑,以学生思维方式作为入手点,不再将答案只固定在标准答案这一种上,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实现问题答案的个性化发展,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优秀的思维品质能够在“问题式”教学法中茁壮成长,也为“问题式”教学法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巨大助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问题式”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应用来促进其教学质量的提升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的。虽然,现阶段应用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但是,只要教师革新教育理念,探索新的应用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大语文观,秉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将“问题式”教学法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实现小学语文课堂的可持续发展,为学生语文水平和文化素养的提升打下了坚实

的基础。endprint

猜你喜欢

问题式反思小学语文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问题式”教学法在生物课堂中的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