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发挥小学数学学具的作用
2017-06-28许圣英
许圣英
(广东省河源市江东新区源南学校)
摘 要:在素质教育教学理念逐渐推广的影响下,儿童数学学习逐渐成为专家学者、一线教师以及学生家长备受关注的话题。学好数学并不是表示要求学生记忆、背诵、练习数学,而是要能利用各种数学知识动手操作,提升数学效益。
关键词:数学学具;学习兴趣;课堂效率
社会追求和谐发展,企业追求经济效益,而我们的课堂追求学习效率。我是小学数学老师,认为应该充分利用学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率。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通过学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作为学生的首任老师,也是他们学好数学的主要保证,教师要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要能够从根本上发挥出教材所具有的显著优势。例如画一画、摆一摆、量一量等各种活动,从而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激发他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很多学生凭借着活跃的情绪能产生显著的记忆效果,例如,在“三角形面积”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对学具进行布置,自己动手裁剪出两个一样的三角形,例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利用自己前期准备好的三角形拼接成之前学过的平行四边形,从而让他们弄明白不同知识点的关系。在实际观察中不难发现学生通过探讨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能够得到三角形的计算公式。在这种教学活动中,学生利用自己准备的教学工具通过拼接的方式体会数学知识,掌握关于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理解公式的由来,从而产生显著的效果。
二、使用学具,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數学学习作为逻辑性较强、较为抽象的一门学科,使用学具能够提升学习效率,还能够为提升课堂效率奠定坚实的基础。由于数学学具根本价值就是为学生开展学习活动创造空间,在课堂上让学生利用“做数学”来体验学科本身的魅力,例如,在数学小学四年级“小数点移动”中,学生会对小数点位置比较抽象,教师要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来让学生将抽象知识转变为形象化的状态,让他们理解起来不具有难度。于是我把小数点——小黑豆请进了课堂,课上的孩子们看到小黑豆后既开心又好奇,枯燥的课堂瞬间让孩子觉得兴趣盎然。让孩子把黑豆当成小数点去移动,向左或向右,边操作边思考,并记录好小数点移动前后的数字,得到了正确的答案后,从而总结出规律。然后结合一系列针对性的练习,强化这节课的知识,让孩子玩中学,学中玩,课堂的知识理解透彻。本节课中,学生既轻松又愉快地掌握了知识,是“小黑豆”立下的大功。因此,合理地使用学具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效率。
三、使用学具,突破难点,化难为易
在课堂上使用学具,其实就是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搭建一座桥梁,让学生从获得直接经验,得到感性认识和体验,到升华为教学知识意义、性质、规律的理解与运用。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学具,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有效地突破难点,化难为易。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教材中有一道题是这样练习的:把一个长方形沿对角的顶点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与拉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和面积有什么关系?这个问题对学生来说无疑是难理解的。怎样让学生理解呢?可以让学生课前通过硬纸条、软铁丝围成长方形,在课堂上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动手牵拉,体会到长方形面积和周长出现的变化,拉动一侧时,学生就会明白长方形转变为平行四边形之后,其周长不会出现变化,面积则会变小。这种简单的学具能够让学生解决思维抽象的问题。
四、使用学具,能培养学生的求异创新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就其天性来讲,是富有探索精神的探索者,是世界的发现者。”而传统的课堂教学不利于儿童天性的发展。因为传统的课堂教学一般是教师问学生答,一个学生答不上来或者答错,就再请第二个、第三个甚至更多的学生回答。在这种一对一的交流形式中,学生只能耐心地等待发言的机会,对于学生人数多的班级,发言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这样不仅打击了学生表达想法的欲望,还埋没了许多聪明学生的智慧潜能,更不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展。而利用学具可以打破以上传统教学中的弊端。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时,课前让学生准备了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剪刀等学具,在课堂上先复习三角形面积的推导方法,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建立知识间的关系,放手让学生大胆去探索梯形的面积公式,这样让每个学生都参与了课堂,并都能在小组里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经过自主活动和动手操作,先后得出几种不同于教材中的方法。其中有一组首先剪了一张梯形纸片,再沿着两个对角剪成两张三角形纸片,其中一个三角形的底是梯形的下底,另一个三角形的底是梯形的上底,过剪开对角的顶点向对边所作的两条高都是梯形的高。下底×高÷2+上底×高÷2=(上底+下底)×高÷2。还有一组先把梯形上下对折,折出梯形腰上的中点,然后通过剪剪拼拼,拼成一个三角形。从拼成的图形可以看出,把梯形割补拼成三角形,虽然形状改变了,但原来梯形面积的大小没有变。三角形的底就是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三角形的高就是梯形的高,因为三角形面积=底×高÷2,所以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通过学具操作,学生既主动地获取了知识,又创造出了独特新颖的方法。这样的课堂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更大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把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就可以让操作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能源。
总之,灵活多变的学具可以让教学千变万化,但不管怎么变,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提高数学课堂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各种能力。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编辑部.新课程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小学数学卷[J].海南出版社,2002.
[2]周宏,高长梅.教学改革与发展全书[J].中国物资出版社,1996.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