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困惑与转向
2017-06-28陈巧兰
陈巧兰
(四川省安岳县石羊镇赤云小学)
摘 要:小学美术是一门艺术性的课程,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美术一直作为副科,不受学校、教师和家长的重视。但是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人们对美术的重视也越来越多,美术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观察能力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如何使美术课程与教学改革真正地落在实处,而不是只是说说而已,成为大家都关注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程改革;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于人才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如何教育出和社会要求相符合的人才,成为教育界关注的重点。因此,我国不断地进行着教学改革。通过教学的改革,我国的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学习的首要阶段,在这一阶段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小学美术在小学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是在实际中,小学美术的课程与教学改革也存在着很多困惑,如何解决这些困惑,实现小学美术课程和教学改革的发展,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小学美术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困惑
1.理念落后
2001年,我国正式开始了基础教育的改革,迄今为止,已经16年了。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校,还是存在着教学理念落后的现象。首先,在很多地区依旧把美术当成所谓的副科。学校对于美术课安排的较少,导致教师上课的时候讲课也不积极。其次,很多教师的教育理念依旧把自己当成权威的代表者,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课堂外,都不会和学生平等相处。最后,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依旧没有得到改变,教师在课堂上依旧讲解过多,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过少,导致课堂参与率不高,学生学习效率低下。
2.教学方法保守
在新课改之前,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是绘画和手工制作,而教学方法则都是讲授。这样的教学方式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在新课改后,课程出现了很大的变化。例如,《沥沥的小雨》《闪亮的火花》等,都和日常生活联系密切,具有很大的趣味性和真实性,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是很多教师的教学方法依旧守旧,采用的是讲解为主,无视学生的思考空间,不会创新教学方法,不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小学美术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转向
1.实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新课改的教学理念要求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因此,要求教师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可以充分地参与到课堂上来,在课堂上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在课堂上引进游戏,将知识变为游戏进行传递。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爱玩爱闹的阶段,只讲知识点的课堂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兴趣不高。通过游戏的方式能够使学生充分地参与到课堂上来,在《美丽的印纹》这一课中,教师可以准备一些颜料和一张大白纸。然后让学生寻找可以印的纹样,例如,用自己的手掌印花纹或者硬币蒙上白纸用铅笔画画,得出纹样,鼓励学生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去发现不同的印纹。通过游戏的方式不仅仅能够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还能够使学生充分地参与到课堂上来。其次,实物化的教学。小学阶段学生处于形象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过程,实物化的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例如,在《鱼儿游游》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带一条小金鱼去教室,让学生仔细地观察。通过动眼、动脑,多种方式结合思考,开发学生的想象力。不仅培养的学生的美术水平,还培养学生的其他能力。最后,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小学美术课程性质的特殊性,多媒体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多媒体能够把画画的步骤详细地展示出来,老师没有展示到的细节,多媒体都能够表现出来,通过视觉、听觉多方面的结合,使学生的观察更为仔细。但是,在多媒體的运用中,要注意尺度,始终将其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不要让学生的注意力全部被多媒体吸引,而没有关注教学本身。
2.运用鼓励性的评价
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分数才是衡量学生的一切标准,除了分数,教师看不见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小学美术课程的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教师应该多看见学生的优点,不断地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然后进行鼓励和夸奖,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作品创造。此外,教师通过对学生的一种欣赏,能够进一步加深对学生的了解,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使得课堂变得轻松,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总的来说,在我国课改的大背景下,小学美术的改革也在一步一步地推进。小学美术要跟紧时代,锐意创新。教师是课改的主要推动者,教师不断地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使得新课改不仅仅表现在政策上,更是落在实处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丛春莉.小学美术课程改革面面观[J].黑龙江史志,2013(8).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