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晚期胃癌患者的不同维持治疗方法临床疗效的观察

2017-06-28胡小杰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16期
关键词:吉奥单药肌瘤

胡小杰

(鄂州职业大学医学院,湖北 鄂州 436000)

晚期胃癌患者的不同维持治疗方法临床疗效的观察

胡小杰

(鄂州职业大学医学院,湖北 鄂州 436000)

目的 探究晚期胃癌患者的不同维持治疗方法临床疗效的观察。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患者,根据维持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三组,其中30例无维持治疗的作为对照组,30例DC-CIK维持治疗组,30例替吉奥单药化疗维持治疗组。结果 这三组的中位PFS分别为7.1个月、12.2个月和11.0个月(P=0.009),其中免疫功能的变化中CD4+/CD8+在DC-CIK维持治疗组显著增高(P<0.05),在替吉奥组中的比例有所下降(P<0.05),在对照组中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由于临床疗效受到免疫功能的影响,替吉奥单药化疗临床疗效较差,DC-CIK的临床疗效较好。

晚期胃癌;维持治疗;DC-CIK

绝大多数的晚期胃癌患者在手术后,其生活质量并没有出现改善,因此就有了对胃癌治疗新途径的探索必要。DC-CIK是生物治疗中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的主要部分。研究表明,DC-CIK相对于替吉奥单药化疗有着明显的抗肿瘤效果,能明显改善胃癌晚期患者的生活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患者(45~80岁,男女各45例),均为胃癌三期与四期,均经过了一定周期的化疗且血项、肝功和心电图在治疗前均正常,一般状况评分小于2分,预计生存期大于三个月。依据治疗方法分为三组:对照组30例、DC-CIK组30例、替吉奥单药组30例。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常规化疗周期后,患者不再进行任何治疗,观察记录免疫功能和临床疗效的变化。

1.2.2 DC-CIK组

在常规的化疗周期后,开始进行DC-CIK维持治疗方法。取患者血液100 mL进行分离单核细胞,培养成DC-CIK细胞,将培养成熟的DC-CIK细胞溶于100ml生理盐水,分四次(1次/天)输入患者体内,三疗程之后观察记录患者的免疫功能和临床疗效的变化。

1.2.3 替吉奥单药组

在常规的化疗周期之后,进行替吉奥单药维持治疗。患者早晚餐后口服替吉奥,根据患者的人体表面积调整剂量,初始剂量为40 mg/m2(人体表面积小于1.25 m2,若1.25~1.5 m2剂量为50 mg/m2,若大于1.5 m2剂量为60 mg/m2)。连续口服14天后停药7天为一疗程。三疗程后观察记录患者的免疫功能和临床疗效的变化。

参照组患者实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给予患者气管插管全麻,取膀胱截石位,导尿,在脐孔处行气腹针穿刺进针,CO2气腹维持在13~15 mmHg。选取者取头低臀高位,内镜指引下分别于腹部做3个操作孔,在下腹部右麦氏点、脐左侧4横指偏下2横指分别行直径5 mm切口为第1、第2操作孔,在耻骨联合上偏左侧、脐侧韧带外侧无血管区行直径10 mm第3操作孔。探查腹腔有无粘连,术野有无异常,仔细检查子宫肌瘤的位置、数量、大小。对于正常血压患者予以垂体后叶素,在肌瘤最突出的表面注射60 mL生理盐水稀释的垂体后叶素6 U,电凝钩横行或斜行切开子宫浆膜及肌层,深达瘤体,在接触瘤体之后夹住,肌瘤锥固定肌瘤向外牵拉,上提,弯钳分离肌瘤组织表面的假包膜组织,将瘤体向一个方向旋转,电凝或缝扎基底部后切断。剥离面用电凝或缝合止血,如为多发肌瘤且位置相距较远者,则逐个剔除缝合通过。1号可吸收线间断或连续分层缝合子宫全层,体积小的肌瘤直接从切口取出,体积大的利用腹腔镜专用肌瘤粉碎器粉碎后取出。术者食指通过耻骨联合上操作孔触摸子宫,检查有无遗漏的肌瘤。最后冲洗止血,查无渗血及出血,留置引流管,排空腹腔内CO2,缝合腹壁上的切口,结束手术,无中转开腹病例。术后给予抗生素干预,避免感染。

实验组患者予以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予以患者硬腰联合麻醉,选取截石位,予以患者导尿以及常规消毒处理,对阴道进行再次消毒,术前实行超声以及妇科检查,如果是子宫前壁的肌瘤,需要在子宫前穹窿部位行切口,切开阴道宫颈交界部位的黏膜,对膀胱筋膜进行分离并且向上推动膀胱、反折腹膜,然后将反折腹膜切开进入腹腔。如果肌瘤发生于子宫后壁,此时需要首先切开患者的后穹窿,予以分离处理直肠宫颈筋膜,将腹腔以及腹膜打开。若患者出现比较大的肌瘤,需要行T切口,方便将子宫外翻。或一边剥离,一边将肌瘤楔形切除,将瘤体分块经阴道取出。如果患者存在血压正常予以垂体后叶素6 U稀释后瘤体注射,给予高血压患者瘤体注射催产素20 U,降低术中出血量。利用钳夹将暴露的肌瘤夹住,切开肌瘤包膜以及肌瘤表面肌层,以便于剥出肌瘤。肌瘤的基底部进行“8”字缝合止血,以闭合瘤腔,再连续缝合子宫肌层,缝合层面依瘤腔深度而定,一般1~2层。瘤体剥出后,用手指触摸检查宫体肌层内是否还有小肌瘤,一并剔除。最后冲洗止血,查无渗血及出血,留置引流管,逐层缝合宫颈筋膜、腹膜及阴道粘膜。

1.3 观察标准

免疫功能的观察应在治疗前后的一天取三组患者的外周血液2 mL,用流式细胞仪对血液中的CD3+、CD4+、CD8+和CD4+/CD8+的情况进行检查。临床疗效评价按实体瘤评价标准进行,计算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和患者的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

2 结 果

2.1 免疫功能评价

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查出的患者血液的CD3+、CD4+、CD8+和CD4+/CD8+变化,可以知道:在进行维持治疗之前的三组血液中CD3+等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吉奥组和DC-CIK组在治疗前后的CD3+等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免疫功能治疗前后对比(±s)

表1 免疫功能治疗前后对比(±s)

组别nCD3+CD4+CD8+CD4+/CD8+对照组治疗前30716.36±130.87321.41±57.32222.34±48.000.50±013治疗后680.26±103.46250.97±48.28260.28±33.700.52±0.14 DC-CIK组治疗前30663.57±166.80367.59±49.13235.98±52.850.59±0.20治疗后2138.76±442.75807.87±251.10288.46±238.961.96±0.54替吉奥组治疗前30754.02±82.32332.95±64.51247.36±48.460.80±0.13治疗后694.98±101.68264.63±48.59256.72±48.940.62±0.16

2.2 效果评价

在三个疗程后对三组患者进行评价,三组疗效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2.741,P<0.01);DC-CIK组与替吉奥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0.863,P<0.018);替吉奥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863,P>0.018),见表2。

表2 临床疗效对比 [n(%)]

3 结 论

在本研究中,三组的中位PFS分别为7.1个月、12.2个月和11.0个月(P=0.009),免疫功能的变化中CD4+/CD8+在DC-CIK维持治疗组增高(P<0.05),在替吉奥组中的比例下降(P<0.05)。因此DC-CIK维持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而单一化疗药物则相反,临床疗效受免疫功能影响。所以,DC-CIK维持治疗能够对中晚期胃癌患者有明显的临床疗效,有临床研究意义。

[1] 蔡俊霞,吴锦昌,陈 玲,等.DC-CIK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观察[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59(1): 36-40.

[2] 李 希,樊 圣.不同维持治疗方法对中晚期胃癌患者的免疫功能及临床疗效的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5).

本文编辑:王雨辰

R735.2

B

ISSN.2095-8242.2017.16.2982.02

猜你喜欢

吉奥单药肌瘤
莫瑞吉奥·卡特兰:愿你在此
HEPSERA联合ADV ABPC与BARACLUDE单药治疗HEPATIC SCLEROSIS疗效比较分析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恩替卡韦在阿德福韦酯单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唑来膦酸单药治疗肺癌骨转移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替吉奥联合紫杉醇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分析
单药替吉奥一线治疗老年晚期结直肠癌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