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城市贫困人口问题
2017-06-27陈吉
陈吉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体制的改革和城市化的进一步深化,城市贫困人口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城市贫困人口的逐步增长也体现出现阶段的社会性问题,影响了和谐社会的发展。本文通过深刻分析城市贫困人口数量增加的原因,提出几个对策。
关键词:贫困人口;对策;现状
一、关于城市贫困人口的概念
城市贫困人口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在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社会的转型、产业结构的调整的影响下企业合并、破产等造成的下岗失业者,二是部分外来务工者和农民工,这些群体没有得到良好的社会保障,只能维持基本生活,生活水平低于最低生活标准。
二、 我国城市贫困人口的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
1、城市新贫困人口的现状
对于中国新贫困人口的规模,由于各地没有统一而明确的贫困线标准,所以也没有明确的数据,但是我国贫困人口的规模在不断扩大是毋庸置疑的。根据来自2006年民政部门的统计数据可知,截止到2006年我国城市的贫困人口超过2200万人。可见,治理难度之大。
2、城市新贫困人口产生的原因
(1)体制转轨和经济转型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以及90年代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企业面临经历了重组、分流、破产等一系列过程,这就涌现出了大量的下岗人员,这些人构成了城市新贫困人口的主要部分。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由于当时鼓励先富的政策缺乏公平性,收入分配不平等和机会不平等愈演愈烈,这部分人群难以实现再就业,以致于陷入生活的贫困。
(2)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也进行了改革,废除了原来的高福利制度,以前享受国家福利待遇的下岗职工一下子失去了保障,处于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的边缘。所以,再就业难和因病致贫使这部分人群的生活陷入了贫困。
(3)自身素质偏低和年龄偏大
城市新贫困人口的文化水平大都在初中以下, 而且缺乏一门擅长的技术,增加了再就业的难度。另外, 他们的年龄偏大,一般在 40―50 岁之间。在体制转型时期, 他们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 使其就业竞争力下降, 就业潜力较小。
三、 解决我国城市新贫困问题的基本对策
1、促进经济发展
反贫困的根本措施就是经济的发展,只有国民经济整体发展了,国家才有更多的力量来发展扶贫项目,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也会使社会就业率保持稳定。因此要鼓励发展吸纳劳动力多的企业,从而来降低失业率,使下岗人员实现再就业,摆脱贫困。
2、促进社会公平
在实现经济总量增长的基础上,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应当相应的提高。因此国家应当改革相应的配套措施,克服市场经济的缺陷,不断改善收入分配制度,缩小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的发展。要尊重劳动,提高劳动收入在GDP中的比重,完善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切身利益。
3、扩大就业空间,增加就业机会
就业是实现脱贫的重要途径,而经济增长是就业就业的关键。首先,要实现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使二者互相促进;其次,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再次,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鼓励私营经济和个体经济的发展,拓宽市场准入。
4、提高劳动者素质
再就业是摆脱贫困的根本出路。面对城市新贫困主体的现状,应该对她们进行再就业培训,增强自身摆脱贫困的积极性,提高再就业的能力。另外, 还应该完善劳动力市场,保证信息公平,使这些处于弱势地位的人能够及时掌握就业信息,快速实现再就业。
5、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使得一部分人群不能被覆盖,我国应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从制度上来保障弱势群体的生存和发展权,完善失业保险 、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扩大低保制度的覆盖范围,提高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率,所有劳动者都应该被囊括进去,这样也能体现国家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和注重社会公平的理念。
6、完善社會救助体系
社会救助体系应该做到全覆盖,使每个贫困家庭的人都能享受到国家的救助,使他们可以维持基本生活,享有生存和发展的权利。其次,国家和政府应该加大扶贫的力度,增加一些扶贫的项目,扩大扶贫的面积,使每个困难家庭都可以享受到国家的帮助。再次,应该发挥社会救济的作用,调动慈善组织和福利组织的积极性,对贫困家庭伸出援助之手,还可以发挥社会捐赠的力量,对一些有重大疾病的家庭进行募捐,帮助他们减轻医疗费用的负担。
总结
对我国新贫困治理体系的发展及问题的梳理不难发现,中国的新贫困治理仍面临诸多问题,但是目标日渐清晰,那就是向更广泛的贫困群体提供满足其需要的资源,增强其生产生活的能力,减少社会发展障碍 。这需要在理念、制度安排、责任划分、技术操作等方面进行全面协同转变,向拓展型选择性贫困治理体系不断迈进。
参考文献:
[1] 尹志刚.透视城市新贫困人群来源[J].百科知识,2001 年第 9 期.
[2] 周航.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城市新贫困群体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D].南昌大学,2008.
[3] 黄爱芳.中国城市新贫困人口的社会保障制度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