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征高丽
2017-06-27岳媛媛
岳媛媛
摘要:高丽是隋朝的附属国,有隋一代总体上都对其实行羁縻政策,并根据具体的形势来确立与高丽的战和。隋炀帝期间,曾爆发了三次和高丽的战争。本文试从三个方面来论述战争爆发的原因,即地缘、西北边防、大运河的营建三个方面。
关键词:隋炀帝;高丽
隋炀帝东征高丽共有三次,分别于大业八年、九年、十年(即公元612、613、614年)进行。这三次东征,隋朝动用了全国大部分的人力、物力,结果均以失败告终。
一、地缘关系
自“五胡入华”起,北方就是一个少数民族政权高度活跃的地区。一个新生政权是否稳固很大程度上要看与少数民族之间能维持何种关系。有隋一代的边患问题主要来自北方。以突厥、高丽、吐谷浑等为中坚,自西而东在隋王朝北部边境构起了一个半圆型的包围圈,给隋朝边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特别是在陈朝灭亡之前,这些少数民族政权和陈结盟,南北联系、遥相呼应,极大的挑战了隋朝宗主国的权威意识。
魏晋南北朝时,高丽就与南朝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其良好程度甚至要超过与同时期的北朝。高丽与江南政权之间的良好同盟关系,符合彼此国家的战略需要。黎虎先生曾说:“在整个六朝时期,江左政权与中原王朝基本上处于敌对状态,同时东北地区的政权与中原王朝也有着不同程度的矛盾冲突。江左政权与东北地区,一在中原王朝的东南,一在东北,遥相呼应、南北合势,很自然地就对中原王朝形成战略上的牵制。因此,东北与江左政权便利用这一有利态势,加强合作,既能形成对中原政权南北夹击之势,亦可以达成声势相援的愿望。战略上的南北合势使得他们共同采取了远交近攻的外交策略,这也是他们建立密切关系的主要原因和目的。”[1]凡此种种,均能表明高丽对中原王朝并非真心归服,而是有所保留、有所提防。另外,高丽对辽西地區的图谋,也增加了隋朝东北边境的不稳定性。
二、西北边防
隋炀帝继承了文帝“离间北夷”的政策,不断离间和打击突厥、吐谷浑,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隋炀帝即位不久,便开始频繁巡行“河北”和突厥牙帐。据《隋书》帝纪所载,大业八年之前,隋炀帝足迹多在长城内外或“河北”地区,目的是消解突厥及吐谷浑的战斗力。在崔君肃等人的努力下,吐谷浑和突厥的领袖启民可汗与处罗可汗的关系不但被成功离间,他们之间的纷争也进一步加深。同时,崔君肃还促成了西突厥与隋朝的联合军事行动,基本上消灭了吐谷浑。吐谷浑的灭亡使得隋西北边境的压力大大缓解,但处罗可汗却贪天功为己有,恃功倨傲、嚣张跋扈。为了解决这个新问题,大业六年隋炀帝遣使者召见处罗,相约大斗拔谷,但处罗托辞不往。适逢西突厥另一酋长射匮请婚,隋朝大臣裴矩故伎重施,引射匮攻击处罗。处罗兵败后,不得已于次年入朝称臣。大业八年正月,“帝分西突厥处罗可汗之众为三,使其弟阙度设将羸弱万余口,居地会宁,又使特勒大奈别将余众居于楼烦,命处罗将五百骑常从车驾巡幸,赐号曷婆那可汗,赏赐甚厚。”[2]这样,就将西突厥一分为三,进一步削弱了它的实力,并将最难制驭的处罗可汗带在身边。从此,西突厥再也无力扰边。至此,西北边患问题解决,东征高丽已无后顾之忧。
三、京杭大运河
当时,隋炀帝营建东都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对江南、山东、河北等省份的政治军事控制。关于大运河的开凿,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运河北线的建设。大业四年正月,“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3]永济渠的开凿,标志着南北交通大动脉的完成,意味着隋王朝对于河北、辽西一带的控制有了实质性的进展。水运的便利,可以在未来对高丽的征战中避免重蹈开皇十八年辽东之役的覆辙。当年“值水潦,馈运不继,军中乏食”[4]的症结随着大运河的全线贯通而解开。江南的粮草和军队,可以源源不断地运往辽东前线。
总结以上三点原因:一,高丽其心不稳,又常引边患;二,西突厥势弱,无力犯境;三,京杭大运河开通,极大的便捷了军事方面的调遣。万事俱备,这才最终促成了隋炀帝征伐高丽的决心。
参考文献:
[1]黎虎.《六朝时期江左与东北地区的交通》[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9,(5).
[2][4]司马光:《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
[3]魏征:《隋书》,北京,中国书局,1997年.
[5]刘心铭.《隋炀帝、唐太宗征高丽论略》[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23(2):109-111.
[6]李文才.《隋炀帝三征高丽的背景》[J].江汉论坛,2005,(3):62-67.
[7]沈世培.《隋朝对高丽政策的演变》[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0,17(4):34-3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