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论语》中的“学习体系”
2017-06-27薛雷渊
薛雷渊
摘要 :《论语》中的有关“学”的思想,是一个以“仁”为核心,以“仕”目标,以《六经》、《六艺》为学习内容的一个完整的学习体系。这个“学习体系”对于我们后人为学有着很大的启发。本文系统的分析论语中的学习观,希望能够深入了解儒家以“修身”为方式的学习思想。
关键词:论语;学;学习体系
《论语》中有关“学”的思想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整个体系中可以分为:为什么要“学”、怎么样“学”、“学”什么、以及“学”的境界这样四层内容。并且古人学习依照内时间(自身的年龄)和外时间(昼夜和四季)的不断变化,都有着相应的学习科目,这些规定都融入在《论语》的“学”的体系之中。
一、为什么要“学”?
《论语》中“学”的原因归结起来可以概括为两个字“去蔽”。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与女。好仁而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荀子解蔽注。蔽言不能通明。滞于一隅如有物壅蔽之也。”[1]如此,以荀子来看,“学”可以去蔽,使人通明。“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孔子在这里指出,他之所以聪明、有智慧不是天生的,而是一心向学求而得之,这是一个成为君子,乃至圣人的良好方式。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并且这是源自于人的天性,但是人“善”的本性初始是被蒙蔽于人自身,而想要使“善”呈现出来,就需要“学”。虽然孔子也说学习能使人变得智慧,但在儒家这里学习最核心的功能就是“修身”,通过“修己”最终达到“仁”的境界,而“仁”确是人天生就有的,只是占时被蒙蔽而已。因此,学习就是一个去蔽的过程。
二、怎么样“学”?
在这里需要处理好几对关系:“学”与“习”的关系、“学”与“思”的关系、 “学”与“仕”的关系。
首先是“学”与“习”的关系。“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这里的“习”有人将之理解为温习,也有人将之理解为“练习、实践”的意思,但不论是哪种理解,我们当代人需要做的不是死守圣人微言,而是将之赋予时代内涵。“学”前预习、“学”后温习并付诸实践,这才能使“学而时习之”在二十一世纪具有正真的价值,一味地恪守古训,寻求恢复每个字的古意是片面的;一味地抛弃传统文化,去创造新的文明,犹如“空中楼阁”,无法久存。
其次是“学”与“思”的关系。“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韩诗外传引子曰:不学而好思,虽直,不广矣。是言徒思无益也。”[2]“赵注孟子心之官云。官,精神之所在,是思属心。心之能思,是精神也。然思过则损脾,故精神易致疲殆思而不学,则事无证验,疑而不能定也。”[3]学是在接受前人已有的知识,只学习不思考,会变得迷惘。思,是独立地思考,通过对所学知识的思考,形成属于自己特有的知识成果。学是思的基础,只有有所学才能有所思,否则不学而思,终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思是对所学的发展,学而不思,最终别人的知识还是别人的,无法变成自己的。
最后是“學”与“仕”的关系。“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四书章句集注:优,有余力也。仕与学理同而事异,故当其事者,必先有以尽其事,而后可及其余。然仕而学,则所以资其仕者益深;学而仕,则所以验其学者益广。”[4]由此观之,“仕”与“学”是亦步亦趋,相互促进,终身学习,可使“仕而优”更“优”。
三、“学”什么?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四书章句集注:文,谓书、数、礼、乐、射、驭六艺也。”[5]而这六艺只是学习的具体科目,那教科书又为何呢?“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这里可以看出《诗经》、《尚书》、《乐经》是需要学习的,但先秦儒家弟子的教课书目不止这三个,孔子删《诗》《书》、定《礼》《乐》、作《春秋》,并且还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论语·述而》)”。可以得知,儒家的教课书就是《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经。在这里有了教科书,有了具体科目,那准备培养怎样的学生呢?“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四书章句集注:程子曰,教人以学文修行而存忠信也。忠信,本也。”[6]孔子通过《六经》《六艺》是想将学生培养成为“文”、“行”、“忠”、“信”的君子。
四、学习的境界
通过对论语的分析,我将孔子所言“学”的境界分为三层。第一层,“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论语·学而》)”。这是不贪图物质享受,一心向学的“好学境”。第二层,“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知道人的不如爱好的人,而爱好的人不如为此有所乐的人,有所乐是因为有所得。对所学不仅明了、知道,而且极其喜好,能深入研究,最终有所收获,于是进入“乐学境”。第三层,“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老子讲“道生万物”,道乃天地万物之理,能有所得,则生顺死安,此生便无遗憾。孔子一身所求便是“仁”,闻道便也是成“仁”,便可以实现其圣人治国的理想,也就达到其最高境界“达道境”。
孔夫子教学以“仁”为核心,以培养“仕”为目标,最终达到圣人治国的理想社会。而这整个过程都贯穿着如何“学”的理念。《论语》中蕴含的“学”的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虽说古人之“学”与今人大不相同,并且“学”的目的也所不同,但是儒家以“修身”为方式,以成“仁”为目标的“学”的理念依旧值得我们当代学者肯定与效仿。
参考文献:
[1] 诸子集成一[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 诸子集成一[M].北京.中华书局.2006
[3] 诸子集成一[M].北京.中华书局.2006
[4] 新编诸子集成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5
[5] 新编诸子集成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5
[6] 新编诸子集成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