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统计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2017-06-27任重

现代经济信息 2017年12期
关键词:实践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应用型人才

任重

摘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社会各界对于统计类专业的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据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很多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之后不能够满足岗位的需求,虽然学生的理论知识很充足,但是,严重缺乏相关的实践能力,应用性较弱,因此,各大高校统计类专业必须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统计类应用型人才,通过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打好学生理论知识的基础,紧抓实践教育,使学生成长为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应用型统计学人才。本文主要针对目前高校统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统计类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改革措施,希望能够为我国各大高校统计类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统计类专业;应用型人才;教学模式改革;实践教育

中图分类号:C8-4;G642.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2-0-01

引言

统计学是一门用来研究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以及解释的科学,目前,统计学在相关的理论和方法上面都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果,在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经济学、管理学以及金融等多个领域被广泛应用,在长期实践和应用的过程中,统计学已经成为了高校理工学類的一级学科。应用型人才指的是在社会实践中能够将专业知识和相关的专业技能良好的应用,是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在高校统计类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培养目前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为向导,注重培养学生专业的统计学知识和相关的统计技能,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教育,使学生能够在实际的工作中更好的应用统计学知识和专业技能,成长为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型统计专业人才。

一、优化课程设置,重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对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进行优化是实现统计类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根据学校统计学科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对统计类专业的课程实行探究式教学,结合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由老师和学生共同建立研究课题,通过对课题相关的实际问题提出、探究和解答来提高学生对于统计学知识的求知欲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具有创新精神[1]。在统计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多采用贴近生活的一些问题,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中问题的能力,并且能够培养学生提出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统计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学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的应用技巧,培养出应用型统计学人才,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优化实践教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

学校统计类专业在进行实践教学的过程需要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从多个角度,采用多种方式组织学生开展统计学的实践教学,构建多维的、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在教师的组织下,开展包括基础操作性实验教学、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以及研究创新性实验教学,层层递进,全方位的引导学生进行实践练习[2]。实践教学的形式主要可以包括:①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小的课题,让学生选择其中的一种,利用寒暑假针对该课题进行调查和统计,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可以采取非随机抽样调查的方式,高年级的学生可以让他们采取随机抽样调查的方式来进行课题的调查研究,并且要求学生在开学报到的时候向教师将调查结果采用正式的调查报告进行上交,完成实践教学。②在理论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随时根据教材中的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进行实践联系,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各小组成员自行对设计实践教学的内容,在团队合作的过程中完成实践教学任务,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对一些统计学理论进行探究,而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以教学课程的设计、学年小论文或者学位论文等内容作为实践教学的内容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于统计学知识的应用能力。③可以在学校的社团中组建统计建模协会,开展一些课题的调查活动或者统计任务,可以让学生参与自行组织的调查实践活动,也可以申请参与社会商业性调查活动。④组织大学四年级的学生到用人单位进行实习,让每一个学生接受用人单位的检验。

三、加强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主要指学生在大学四年级之后进入用人单位或者校企合作的实习单位进行实习,让学生能够正式的参与到统计工作中去,学生在工作岗位实习的过程中能够更好的掌握真正统计工作中所需要的工作技能,将学校中学到的统计学知识和专业技能更好的融会贯通,只有让学生处在真正的工作环境中,才能够让学生感性的认识课堂上学到的专业知识,让学生了解到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效果,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社会实践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在离开校园之后对社会和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提高学生的岗位竞争力,使学生真正成长为应用型统计人才。

四、结语

目前统计学在各个行业中都被广泛应用,社会对于专业的应用型统计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大,在高校的统计类专业中,培养应用型统计专业人才已经成为学校统计类专业的发展目标。但是,在统计学的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教师必须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加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教育,让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各种统计学分析方法,学会运用各类现代化统计工具,让学生能够将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需求结合在一起,以便学生能够更加得心应手的解决实际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为社会培养出专业的应用型统计人才。

参考文献:

[1]王丰效.大数据背景下民族地区统计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高师理科学刊,2016(10):67-69.

[2]华欢欢,吴杨.统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基于实践能力提升的研究[J].铜陵学院学报,2015(4):111-114.

猜你喜欢

实践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应用型人才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实践教育模式
网络新应用环境下JavaWeb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家居空间设计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的国际比较研究
基于微课的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模式改革
工科院校设计类专业实践教育的反思与出路
浅析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物理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