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55例
2017-06-27嵇远洋
嵇远洋
广东省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江门 529031)
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55例
嵇远洋
广东省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江门 529031)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味佐治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临床疗效,初步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将110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奥扎格雷、依达拉奉等;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味。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评分量表(NIHSS)、Fugl-Meyer(FMA)量表、改良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BI)指数,并比较两组大脑中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FMA量表、BI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大脑中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快于对照组(P<0.01),血清Hcy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疗效显著,其机制可能与影响患者血清Hcy水平有关。
缺血性中风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或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病理改变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破裂,或者血小板、纤维素黏附、聚集,致脑动脉血栓形成,供血区脑组织缺血坏死[1]。该病具有起病急、进展快、致死率和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等特点,对人类的生命和健康产生严重威胁。对于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治疗,西医多采用抗凝、神经营养药物等治疗,但临床疗效尚不理想[2]。中医学认为中风为本虚标实之证,以元气亏虚为本,血瘀为标,应以补气活血通络为治疗大法。补阳还五汤是我国清代医者王清任所创名方,是补气、活血、化瘀通络的代表方[3]。现代中医学者的多次临床实验证实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的中风病具有独到的疗效[4],但对于其治疗机制国内外开展研究不多。本研究旨在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味辅助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其治疗机制。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神经内科2014年1月至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缺血性中风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5例。治疗组男31例,女24例;年龄46~74岁,平均(59.8±7.6)岁;病程8~66 h,平均(21.7±6.4) h;高血压病史28例,高血脂病史22例,糖尿病史23例。对照组男34例,女21例;年龄48~74岁,平均(60.2±7.9)岁;病程9~70 h,平均(22.6±6.8) h;高血压病史30例,高血脂病史25例,糖尿病史19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5]中脑梗死的西医诊断标准和《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6]中有关中风病的诊断标准。并经CT或MRI扫描确定病灶。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入院或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包括卧床休息、氧气吸入、控制体温、脱水降压、调节电解质酸碱平衡,并给予奥扎格雷(国药准字:H20054834)80 mg 静脉滴注,1次/d;依达拉奉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31342)静脉滴注,30 mg,血栓通注射液(国药准字:Z44020284)20 ml静脉滴注,1次/d。并给予拜阿司匹林(国药准字:J20130078)100 mg睡前口服,并积极给予功能康复训练。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患者给予相应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补阳还五汤加味,药物组成:黄芪60 g,当归、赤芍、地龙、川牛膝各15 g,川芎、桃仁、红花各10 g,气虚甚者加党参15 g,痰阻者加法半夏、胆南星各10 g,头痛、头晕者加菊花、夏枯草各10 g,失语者加石菖蒲、远志各10 g,大便秘结者加肉苁蓉、火麻仁各10 g。上述药物均由本院药剂科提供,由制剂室制备口服煎剂,每日1剂,每剂煎取400 ml,分2袋真空包装,早晚分2次温服或鼻饲。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后评价疗效。
3 疗效评价标准 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评分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7]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应用Fugl-Meyer(FMA)量表评分[8]和改良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BI)指数评分[9]评价两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应用DWL/DOPPLER-BOX型彩色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两组患者大脑中动脉、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治疗前后应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进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检测。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NIHSS、FMA、BI评分及血清Hcy水平的组间、组内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 两组NIHSS评分比较 治疗前对照组和治疗组NIHSS评分分别为(19.66±3.28)分和(20.34±3.4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分别为(13.69±2.80)分和(8.37±1.62)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196,P<0.01)。
2 两组FMA量表、BI指数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FMA量表、BI指数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评分均显著提高(P<0.01),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858、5.625,P<0.01),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FMA量表、BI指数评分比较(分)
3 两组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大脑中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动脉血管血流速度均显著增加(P<0.01),治疗组增加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67、4.624,P<0.01),见表2。
表2 两组大脑中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比较(cm/s)
4 两组血清Hcy水平比较 治疗前对照组、治疗组两组血清Hcy水平分别为(22.42±4.73) μmol/L和(21.61±4.82) μ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Hcy水平分别为(14.48±3.86) μmol/L和(10.98±2.74) μmol/L,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83,P<0.01)。
5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疗程结束后对照组基本痊愈9例、显著进步19例、进步16例、无变化9例、恶化2例。治疗组基本痊愈13例、显著进步18例、进步19例。无变化5例,恶化0例,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624,P=0.018)。
讨 论
王清任认为元气亏虚为本病的根本病因,并在《医林改错》中提到:“半身不遂,亏损元气是其本源,……,无气,则不能动,……,名曰半身不遂”。并在此病机指导下创立了名方补阳还五汤,旨在补益气体亏损之元气,活血化瘀[10]。本方重用黄芪,以补脾胃之气,使气血生化有源,使气旺血行,化瘀通络。当归具有养血活血,逐瘀通经功效,有活血而不伤气血之妙。川芎、桃仁、红花、赤芍为临床常用活血化瘀药物,地龙可通行十二经,疏经活络,川牛膝可活血行气。上述补气药与活血化瘀药配伍,使气旺则血行,活血化瘀而不伤正,从而发挥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治疗作用。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补阳还五汤能够通过多种机制减少脑梗死体积、抑制脑细胞凋亡、减轻脑水肿,并通过促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抑制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的活性,发挥对脑组织的保护作用。黄芪可改善脑组织的缺血、缺氧状态、保护缺氧的神经元,并可促进偏瘫肢体末梢神经功能的恢复和侧支循环的建立,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且疗效与黄芪的剂量呈正相关[11]。当归、红花、桃仁等活血化瘀药物可有效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黏附,提高纤溶酶活性,并可降低脑动脉阻力,从而增加脑组织血液灌流量[12]。
Hcy是一种含有硫基4碳氨基酸,可增加血管内皮细胞的通透性,参与全身的慢性炎性反应,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13]。Hcy还可改变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的活性,促进血小板聚集和激活,促使氧自由基生成,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血管收缩,最终导致血栓的形成[14-15]。多数研究证实约60%的脑梗死患者存在着高Hcy血症,且患者血清Hcy越高,其疗效越差[16]。本研究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Hcy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疗程结束后两组血清Hcy水平均显著下降,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推测本研究补阳还五汤加味可能通过某种机制降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清Hcy水平,改善了神经功能,提高了临床疗效,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补阳还五汤加味通过补益气血,活血化瘀,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增加脑动脉血流速度,提高FMA量表评分和BI指数评分,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疗效显著,其机制可能与影响患者血清Hcy水平有关,本研究纳入样本数较少,随访时间较短,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有待于增加病例数进一步验证,其降低血清Hcy水平的具体机制也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1] 焦 洋,王 君,曾文斌.丁苯酞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J].陕西医学杂志,2017,46(1)108-109.
[2] 莫海婷,李弼仁,林泽辉,等.补阳还五汤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缺血性脑中风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8(4):58-61.
[3] 罗银河,葛金文,刘 林. 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临床应用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4(3):278-281.
[4] 任浩师.补阳还五汤配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40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4,20(6):116-118.
[5]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2):146-153.
[6]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1996,19(1):55-56.
[7] 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及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3.
[8] Tsai NW, Chang YT, Huang CR,etal.Association between oxidative stress and outcome in different subtypes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J].Biomed Res Int,2014,43(2):146-153.
[9] Zhao H,Yang D,Shi M,etal.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in patients with diabetic acute ischemic stroke [J].Tradit Chin Med,2014,34(2):145-149.
[10] 袁 磊,杨进平,闻 瑛,等.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 的临床疗效及对 Hcy 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6,34(1):195-197.
[11] 姚建新.不同黄芪剂量的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观察[J].陕西中医,2015,36(9):1110-1112.
[12] 谭向红.血栓通联合补阳还五汤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NIHSS 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23):6566- 6567.
[13] Luo W,Jiang X,Wei X,etal. Retraction Note to: A study on cognitive impairment and gray matter volume abnormalities in silentcerebral infarction patients[J].Neuroradiology,2016,58(1):109.
[14] 仓沈元.脑卒中患者同型半胱氨酸、血脂、D-二聚体水平与叶酸干预效果的关系[J].检验医学,2016,31(11):941-943.
[15] 章永强,李灵晓,应小卫,等. 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神经缺损程度和预后转归的相关性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6,14(7):1123-1124,1137.
[16] Chen B,Zhang F,Li QY,etal. Protective effect of ad-VEGF-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 on cerebral infarction[J]. Turk Neurosurg,2016,26(1) : 8-15.
(收稿:2017-01-27)
中风/中西医结合疗法 补阳还五汤/治疗应用 血液流变学
R255.2
A
10.3969/j.issn.1000-7369.2017.06.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