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单计价模式的博弈分析
2017-06-27张亦潇姚琳
张亦潇 姚琳
摘 要:在现行清单计价模式广泛运用的社会环境下,招投标过程中的投标方式及投标报价的博弈分析,对招投标环节起到重大作用。
关键词:清单计价;博弈分析;投标理论;工程造价
1 简要叙述计价模式的基本内容
招标文件作为一个招投标项目的开始,具有引导整个工程走向和工程整体框架形成的重要意义。
投标文件作为投标单位应对投标的工程做全方位的了解,同时仔细罗列工程量清单,并编制投标文件书,附上相关的各种证书材料复印件,装订成册,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工程投标。
通常情况下工程量清单是投标文件选择的一种方便简洁的计价模式。这种模式的招标对目前的竞争机制的引入十分地非常关键和及时。能够通过这种方式来选择出正确的、最合适的工程承包商,同时还有七大优势。首先是工程量计价模式能够有效地分担工程的风险分配;其次是工程量计价模式能够有效地降低工程纠纷的产生;第三是工程量计价模式能够有效地保障工程量最终造价以及工程量的最终结算;第四是工程量计价模式能够有效地控制和管理工程招标的标底;第五是工程量计价模式能够有效地控制和管理工程合同的纠纷以及工程索赔的产生;第六是工程量计价模式能够有效的控制工程建设单位对于工程投资成本的控制,最大限度地提升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最后是工程量的计价模式能够有效地降低在招标过程中出现重复性工作,在时间上降低了招标过程所用的时间。
目前我国引入了清单计价的招投标方式,并将定额计价的方式逐渐代替掉,以达到提高工程效率,精简工程建设环节,从而令造价领域的技术水平得到一定的提升。
伴随着我国经济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作为成熟、规范并且高级的经济市场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进行招投标工作。在经济活动过程中招投标工作能够实现生产交换工作,能够有效提升市场经济的竞争激烈程度,能够有组织有目的进行资源优化分配和统一,实现各方面的经济效益最大化。伴随着我国经济活动不断地实现全球化,我国在招投标工作的过程中,投标方式以及招标方式不断地向着国际化通用形式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工程承包商在招投标活动过程中要严格的遵循国际化的基本模式进行,逐渐地向着国际惯例方向进行完善和改革。在国际经济活动中,招投标工作是一种非常常见并且普遍的经济交易方式,作为一种规范化的市场竞争手段,招投标工作遵循的基本原则有三点:首先是要保障招投标工作的公开性;其次是要保障招投标工作的公正性;最后是要保障招投标工作的公平性。因此在国际经济活动中,招投标工作还是进行得非常顺畅,并且取得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2 簡要叙述投标的基本理论
招投标工作虽然在我国执行的时间并不是很长,但是在国外经济活动中,投标工作已经能够追溯到五十年以前。在1967年,著名的英国学者出版了一篇《Bidding strategies and probabilities》经济学文章,在文章中首次提出并且阐释了投标定价最基本的经济模型。在文章中作者将单一投标理论通过相应的阐述和说明转变成为了能够实现经济利润最大化的投标定价基本经济模型。虽然这一概念和理论已经有效的提出,但是在此后的三十年间并没有取得较大的实质性发展和提升,在这一段时间的研究中,研究学者最主要的研究方向为投标者能够在投标过程中获得胜利的可行性上面。在这一问题阐述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富有思想性和实践性的文章和著作。这些著作现在看来大多是较为复杂的理论阐述和说明。为了有效改变这一问题的研究内容和方向。在1980年,1987年和1990年,1992年分别有四位专家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方向的转变,逐渐将投标理论的研究方向由胜出可能性的问题上逐渐地转向了最低报价的问题上来,投标者通过最低报价实现投标活动胜出的基本理论已经逐渐的成型,并且取得了较为广泛的认可和关注。
投标模型论的最初阐释为投标模型在现实中都是能够进行有效检验的,并且在现实的应用中投标模型和投标基本理论在内容和形式上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因此这一投标理论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被人们看作是投标理论发展的一种基本理论。投标理论的核心内容就是竞争者在投标过程中出现的报价差异可以有两个解释,第一个是可能是在工程成本价格估算的过程中出现的报价差异,第二个是在经济系统不断提升状态下实现的报价差异。但是有的学者并没有将上述两种原因当做是投标价格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他们的依据是他们在实际的经济活动中并不认为参与经济投标活动的单位或者个人是为了有效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或者是为了实现效用最大化。专家Beeston在进行分布函数阐述的过程中,将最近发生的事件作为投标价格的高权重,将较早发生的事件作为投标报价的低权重,这种阐述本身就不具备较好的理论和时间基础,并不容易为外界所认可和接受。但是如果在此基础上能够在规则上进行有效改变和提升,同时有效降低价格变量的假设可能性,我们就可以根据改良后的投标理论做出最简单的经济投标模型,这种最简单的经济模式在现实的应用中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指导理论,能够有效引导投标理论的发展趋势。
上述阐述的内容为国外对于招投标理论的研究,在我国,招投标理论工作的开展起步较晚,开始的时间大约在上世纪初期,伴随着我国经济活动的不断频繁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招投标理论研究工作也取得了较大程度的发展和提升。我国的专家江伟在2004年提出,我国的招投标理论的研究应该引入博弈论的相关知识来进行阐述和分析,通过博弈论来阐述在招投标过程中的最低价投标单位和个人能够实现业主要求的一系列前提和措施;这一研究还阐述了在博弈论思想的指导下的投标人对于招投标机制的有效理解程度和落实程度。在2005年,邹锐主要的阐述内容为在无底价招投标工作过程中的博弈论的使用状况和手段,通过阐述有效的建立来了计算机学科为基础的招投标报价模型。同一年,刘雯通过非合作投标博弈模型以及相关的模型有效地阐述了招投标过程中的最优化报价。
3 研究综述
通过对一些国内外的招投标理论的研究综述可以发现:目前对招投标理论的研究,国内往往就某一种投标方式,做投标报价的博弈分析,而这种分析,只是基于成本因素,并未考虑其他因素可能对承包商的投标报价所产生的影响。国外则主要对投标理论加以研究,对承包商可能造成影响的因素,国外虽有研究,但只是就个体行为进行分析,并未就多个个体相互之间的影响,进行博弈分析。而博弈论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的,也就是说,当一个主体,或者说一个人或一个企业的选择受到其他人或其他企业的影响,而且反过来影响到其他人或者其他企业选择时的决策问题和均衡问题(谭德庆,2006)。在招投标活动中,承包商在投标报价时,必然要考虑竞争对手的报价策略,同时在施工的过程中,为了能够获得合理的利润水平,又必然要考虑业主的影响,这些完全符合博弈论的特征,则应用博弈论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非常必要。
参考文献
[1]Khaled Al-Reshaid, Nabil Kartam. Design-build pre-qualification and tendering approach for public projects[J].17 November 2004.
[2]迟建华.对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投标策略和技巧的讨论[J].广东科技,2012(7):188-189.
[3]唐国密.浅谈工程量清单与预算定额、施工合同、工程竣工结算的关系[J].建筑知识:学术刊,2012(8):246-246.
[4]迟建华.对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投标策略和技巧的讨论[J].广东科技,2012(7):188-189.
[5]李霞.工程量清单计价与定额计价的区别及其作用探析[J].科技信息,2012(29):477-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