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的养护管理探析
2017-06-27郭金平
郭金平
摘 要:随着我国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人们对交通运输质量有了更高的追求,公路建设质量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焦点,影响公路质量的环节较多,但是良好的养护能够延长公路使用效果,保证公路使用壽命。养护工作是公路得以便捷交通的重要部分,能够充分保证公路优良服务水平的提升。公路建成通车以后,由于长期使用,在时间的推移中,公路受自然条件影响、交通量不断增长的压力,导致公路路面和一些交通设备出现问题,公路及配套设施出现损害的现象较多,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将会影响交通质量,严重的还会导致交通事故发生,只有通过公路养护手段,及时发现并有效修复公路设施设备的损坏,才能全面保证公路各种工程和设施始终处于完好的工作状态,使公路交通更加快速、畅通、安全、舒适。文章主要通过对公路养护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出了公路一般的养护技术与方法。
关键词:公路养护;作用;问题;对策
公路连通四面八方,在经济发展建设和社会生活中起到重要作用,近年来,由于公路问题出现的交通事故频繁发生,让人们对交通质量问题更加关注,公路质量成为社会焦点,在交通事故中,由于公路质量问题导致的事故占有一定的比例,为了有效减少事故发生率,需要通过良好科学的养护确保公路交通效果,维护社会稳定和谐。通过良好的公路养护,能够确保公路使用寿命的延长,同时,更能及时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随着我国公路网结构日趋完善,区域网公路不断发展,公路养护问题已经成为业内重要问题,公路养护管理也在整个公路系统中起着主导地位。
1 公路养护管理作用
公路养护关系到公路使用品质,没有养护则会减少公路使用寿命,使公路过早老化陈旧,公路养护在公路使用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公路养护主要能起到如下几个作用:
(1)创建良好交通环境。良好科学的公路养护能够对公路行车状况进行科学评估,及时了解除公路问题,根据公路实际使用情况,做好路段养护计划,为交通创造一个畅、安、舒、美的良好行车环境,保证交通良好秩序。
(2)预防治理路害。通过良好的养护,能够及时发现公路路害,有效对公路问题进行处理,保证起到预防的效果,在养护过程中,随着发现问题随时进行修复处理,使损坏的设施得到功能恢复,有效延长公路使用效果,延缓大修周期,使公路运营成本不断降低。养护过程中,还能对各种原因引起的问题进行处置,完善设施先天不足和使用缺陷,逐步建立起科学的公路服务体系。
(3)减少交通事故。良好的养护,能够确保路面平整,设备齐全,能够减少或杜绝由于道路及设施维护不当造成的危险,维护群众安全,避免出现交通意外事故。
2 公路养护管理特点
(1)养护工作的经常性、及时性。公路养护需要经常进行,这样才能保证各项基础设施的完整性,我国公路建设有国家投资和市场行为共同完成,要想确保公路连续性,整体感,就需要通过统一的养护,保证公路性能,对破损的部分快速修复,保证行车安全、畅通、舒适,全面提升公路的运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养护工作要做到经常,及时,不能出现养护懈怠和疏忽,避免出现安全隐患,有效维护好交通安全,保证行车驾乘人员生命安全。
(2)养护具有危险性。公路养护是在不影响交通的情况下进行,在各类养护过程中,养护人员工作在路面上,存在极大的危险性,所以公路养护存在非常危险的因素,公路上行车密度大、车速快,往往会出现意外事故,给养护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3)养护对象的广泛性。公路养护涉及到的面广,对象复杂,除了路面养护外,还需要对公路连接的道路、桥涵、隧道及沿线附属设施进行养护,只有全面保证周边安全,才能保证公路交通安全,另外,交通设备的养护也需要纳入养护范畴,比如说交通工程设施中的监控、通信、照明设施,绿化、环保、园林,棚亭建筑设施等,均需要协调作业共同养护,达到安全目标要求,公路养护的内容广泛、互有联系、缺一不可,只有不断强化共同性,才能形成有效的综合养护体系。
(4)养护的成本高。公路养护不同公路施工,公路施工是一次性投入,而公路养护则需要不断投入,具有投入大的特点,整体成本需求较大,另外公路养护较为复杂,需要利用不同的技术进行管理,科技投入也较大。对于高速公路这种标准较高、机械规模较大的养护成本更是不断加大,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应用,使公路养护越来越具有复杂性。
3 公路养护管理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1)养护管理体制不顺。我国公路养护体制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公路养护效能,特别是当前,我国一些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还是事业单位编制,根据无法满足公路的市场化运行,更不能全面反映高等级公路社会化属性;一些公路养护经费不足,来源还是靠财政支出,无法满足公路市场运行,高等级公路管理企业经营受到一定的阻碍,造成管理上的混乱,公路养护技术水平得不到有效提高,管理机制创新后劲不足。
(2)养护运行机制落后。公路养护过程,没有科学的引领理念,“重建轻养”思想还占上风。公路建设时满怀信心,但是使用后就缺少管理,更是没有制度约束,养护过程中,缺乏足够的认识及有效法律约束,对养护不力的没有事故追究,管理不到位,处罚不及时的问题,影响了公路养护能力提升,同时资金不足的问题,也影响了养护技术发展与创新。
(3)缺少养护定额与规范。全国性或地方性统一养护定额与技术规范还没有出台,公路养护无法形成统一性,另外,养护工程费支出考核管理也没有一个统一标准,缺乏严格考量,资金使用随意性较大,而对养护质量考核还是传统套路,用“好路率”作为平衡指标,根本达不到科学养护的目的。
(4)养护机械配套率不足。公路养护效果的提高与机械设备使用有直接关系,没有现代化的设备,则无法达到养护标准。虽然在一些地区高等级公路配备了从国外引进的大功率综合性养护机械,但是,对机械性能开发不足,使用频率低,设备闲置浪费现象比较严重。管理人员总体素质普遍偏低,造成了我国各种公路养护管理技术落后。
4 对加强公路养护管理的几点建议
(1)建立完善的公路养护管理制度。科学有效的制度建设是保证公路养护的前提,更是做好养护管理工作的基础。通过有效的制度规范,能够约束管理行为,保证管理效能。养护工作具有系统性,全局性,良好的规章制度能使各部门工作正常衔接,避免互相扯皮、推诿,避免出现工作遗漏,能够起到事半功倍效果。
(2)必须走机械化养护的路子。公路建设已经引进了大量的机械设备,但是养护工作却很少投入,公路损坏后无法及时得到修复,特别是路面部分损坏极易造成交通事故。要改变以往养护用人工,运输靠四轮,管理凭经验的做法,要不断引进先进的洗刨机、压路机、摊铺机、拌和楼等,保证养护质量,减少人工劳动。
(3)提高养护管理技术。施工建设技术先行,先进适用的养护技术,能够保证公路养护更加标准规范,实现高效的综合性服务。公路养护中,要利用现代科技,地理信息系统(GIS-T)能够促进公路养护科技化智能化。利用高精度传感器、雷达技术、RS技术等高科技手段,实现人工检测向自动化检测转化。推广使用国外高等级公路养护适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提高路面耐久性,延长公路使用寿命。
5 结束语
公路养护管理具有重要作用,只有正确树立“公路建设是发展,公路养护也是发展,而且是更为重要的发展”的理念,才能从整体利益出发,推动市场化与公益性管理相结合模式的建立,完善养护体制与机制,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公路事业不断前进发展的新路。
参考文献
[1]郭忠印,李立寒.沥青路面施工与养护技术[Ml.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2]罗志恩.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问题研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