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展“五小”教育呵护孩子成长班主任德育教育实践活动纪实

2017-06-27蔡学涵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18期
关键词:开展德育教育

蔡学涵

摘 要:我从教27年,担任班主任27年。从2003年9月起,我校落实中宣部、全国妇联等七部门提出的中国小公民道德建设行动计划,我在班级学生中开展了社会调查,开启了以做家庭小帮手、做社会小标兵、做同学小伙伴、做环保小卫士、做独立小主人为内容的“五小”教育实践活动。

关键词:开展 德育教育 实践活动记录

一、百善孝为先,学做家庭小帮手

小学生天真烂漫,欢呼雀跃。若高高在上给他们讲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他们会茫然若失;若告诉他们要爱爸爸妈妈,爱爷爷奶奶,他们则心有灵犀。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年龄、不同道德水平的学生,我把语文课作为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以“学做父母小帮手”为突破口,引导学生懂得孝顺,学会感恩。在母(父)亲节,开展“体验亲情,爱我妈妈(爸爸)”系列活动,教育学生做一件孝敬父母的小事,如做饭、买菜、洗脚,写一首赞美母(父)亲的诗或短文,画一幅热爱母(父)亲的画,等等。开展自己穿(脱)衣服、梳头、刷牙、洗脸、整理书包、自觉作业、带齐学习用品、整理房间、扫地等10余项系列培养学生基本生存能力的活动,为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班级定期举行“做家庭小帮手”劳动与生活技能大赛,并予以奖励。不仅为学生劳动生活实践搭建了平台,而且让学生体验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真正在思想上受到了洗礼。家长很欣慰,普遍反映,孩子长大了,懂事了。[1]

二、文明伴我行,学做社会小标兵

我在班级工作中,遵循“迈小步,不停步,严要求,经常抓”的原则,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红领巾与光荣同行”“我做合格小公民”“红领巾心向党”“找榜样,我争先”主题实践教育。制定“月习惯周主题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培养计划。从生活、学习、品行、健康等48个方面对学生习惯养成进行细化,把班级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围绕月习惯制定周主题,把学生的养成教育融入到语文教学中,融入到班级日常管理中。逐步养成认真读书写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说到做到知错就改等习惯。[2]

上下学,我和学生同乘公交车,车上学生乱哄哄的,个别男生还你推我搡抢座位,全然不顾他人的感受。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在一次次的班会课上,从坐公交车的礼仪讲起:上下车讲秩序;遇到老弱病残要让座;踩着别人要说“对不起“;别人让座说声“谢谢”等。通过耐心细致地教育,学生在公交车上的秩序大有好转。我班的张丽媛等6名同学获“全国文明礼仪小标兵”荣誉称号。

三、爱心在传递,学做同学小伙伴

我们学校的学生“留守儿童”占17﹪,平均每班12人。我带的班有“留守儿童”21人。在班里,我为“留守儿童”建立了“阳光屋”,包括 “委屈诉说角”、“困难帮助屋”、“进步阶梯”三个栏目。留守儿童自理能力差,缺少父母的关爱。他们在“阳光屋”里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关爱。“阳光屋”每天都在更新,每周都在变化,成为“留守儿童”快乐的源泉。我亲手建立“留守儿童”档案袋,档案袋里有监护人的详细情况,也有父母的姓名及打工所在地的联络方式,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成绩等。

我们坚持开展“一帮一”、“手拉手”、“爱心小组”等活动,形成了互相关爱,共同进步的风气。

在学校举行的为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捐款现场,我们班捐款1200元。张丹丹同学将自己积攒了4年的零花钱全部投进捐款箱,她说:“温暖的阳光会传递,爱心也会传递,我们的班集体温暖了我,我也要用爱心温暖灾区的小朋友”。

四、留得芳草绿,学做环保小卫士

在环保教育中以学生能做、可做、愿做为前提,开展“五小”进家庭、进学校、进社区、进公共场所的“四进”活动,为班级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使环保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组织学生上街清除城市“牛皮癣”,清扫街道,整理市容市貌。举办环保书画展评。教育学生爱护公物,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主动参与公共活动,看到破坏环境的行为敢于制止。开展“今天我值日”“爱护学校一草一木”“华池是我家,整洁靠大家”、雷锋日“志愿者服务”等主题实践活动。 “走进气象”“走进军营”等实践活动,将活动深入到校外、社区,增长学生见识,培养优良品德。

在环保教育中,我坚持把环保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在学习《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时,学生反响很大。自己办了环保手抄报,办了环保黑板报,在黑板报上写下了“节约一度电、一张纸,一滴水,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少扔一块废电池,留下一方净土,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地球母亲。”2006年,我班获庆阳市小公民道德建设示范班。[3]

五、少年当自强,学做独立小主人

现在独生子女多,但独立自主能力却普遍差,针对这种情况,我在班里组织开展“整理书包大赛”、“系鞋帶比赛”。要求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锻炼学生的自理能力。

我班的张扬同学,在老师和同学眼里是勤奋好学,乖巧听话的好学生,可是他在家里是“小皇帝”,衣来张口,饭来伸手。书包要妈妈整理,洗脸、刷牙也要妈妈伺候着,妈妈不在家,他就迟到,不是课本找不到,就是笔袋忘拿了。我有意识地训练他的自理能力,每天放学前十分钟检查自己的学习用品,整理好书包,又让他当生活委员,参与班级管理。通过一个月的努力,他的自理能力有所提高。在学校举行的“钉钮扣”、“小厨师大比拼”活动中,他获得了两个一等奖,同学们都向他竖起了大拇指。

我是一名普通的小学语文老师,27年来年,我坚持既教书又育人,努力践行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人生信条,用自己的一腔真情,用自己的爱来呵护孩子成长。 我将一如既往,用心耕耘……

参考文献

[1]黄友鸣.掌握德育的最佳时机[J].教学与管理

[2]杨秀军.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J].中国校外教育

[3]冯静.新形势下的班级管理[J].新课程学习(上)

猜你喜欢

开展德育教育
学校“阳光体育”开展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开展网式足球运动初探
试分析交通企业管理中政工工作的开展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以德立身 以德施教
自我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基于人本理念背景下的事业单位政工工作的开展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