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如何成为学校的精神引领者
2017-06-27姜野军
姜野军
有人说,“校长不只是学校的行政领导,更应该成为学校的精神引领者。”办好一所学校,校长自然各有不同的工作方式,但大体上不外乎两种类型,一是权力推动,一是精神引领。精神引领是校长对学校师生的非权力性影响,它让教育更有温度,也更有诗意。
所谓“精神引领者”,就是能引领团队发展方向,能给予团队精神鼓舞的人。作为校长,在办学兴校实践中言传身教、执著前行展现出来的个人魅力,对于学校改革发展与师生成长进步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这都是校长作为“学校的精神引领者”的意义所在。
没有谁会授予校长“精神引领者”的头衔,但基于专业标准与岗位要求,加强自我修为与不断持续努力,校长将越来越接近“成为学校的精神引领者”的期待。
坚定教育信仰。信仰的力量不在言论而在行动。坚定教育信仰,校长要有对教育本质与价值的坚守,不管他人对学校的要求如何功利,也得把促进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放在学校一切工作的最高位置。校长在这个问题上应“固执己见”,始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始终致力于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学校教育就会多一些生动活泼,少一些平庸浮躁。
锤炼教育思想。植根于教育实践的丰厚土壤,教育思想之树才会长青。深入学校教育教学过程,关注师生学习、工作与生活的丰富细节,为教育思考提供素材。批判地吸收前人的思想成果,不排斥,不盲从,比较、鉴别、反思,使教育认知有充分的学理依据。努力用自己的教育實践去印证、完善自己的教育思想,也用自己的教育思想去解释、优化自己的教育实践,而不是说一套,做一套。古今中外,那些真正的教育家就是这样炼成的。今天,苏霍姆林斯基依然为我们真诚景仰,原因就在于他的教育思想闪烁着真理的光芒。26年的帕夫雷什中学校长,“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学校是美的永久发源地”、“校长是教师的教师”,等等,他以自己的诸多教育感悟和教育判断,引领这所前苏联的普通乡村学校,成为享誉世界的教育实验中心。
熔铸人格精神。“强避桃源称太古,欲栽大木拄长天。”徐特立、杨昌济、孔昭绶、胡元倓等诸位先生,或辞任高官,或安于讲席,或革新教育,或“以身殉学”。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身处动荡之世,抛却功名利禄,而迈入“教育救国”、“磨血育人”的艰辛之途,他们是具有“大丈夫”人格的湖湘教育大师,其德才学识,福泽后人。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并不尽然,但校长的人格魅力影响师生、家长,乃至影响社会则是肯定的。对于校长来说,如何办学?如何治校?如何对待教育的困难与矛盾?以怎样的姿态面对自己的师生?……你在实践中给予这些问题的答案,实质上就是你的心灵镜像。坚持与忍让,开放与保守,身体力行与举旗呐喊,兼容并包与执中守一,坚贞永固与择机而动,谦逊低调与自视张扬……凡此种种,有其“术”,就有其“道”,“道”若不存,“术”即为虚。选择的因缘是态度,行止的背后是格局。因此,熔铸人格精神,校长必须以修“道”为本,本固而立,则可“范”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