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文学 文化
2017-06-27黄玲玲喻惠中
黄玲玲+喻惠中
无论哪种文学形式,一旦被选入语文教材、引入语文课堂,它就被赋予了一个使命———作为例子,用来教孩子学习语言文字,习得语文知识,掌握阅读写作方法,提升听说读写技能等;也势必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与语文学习的规律———从简单的字词学习入手,再到句段篇的感悟,然后到表达方法的理解,最后在语言实践中模仿运用。古诗词教学也一定要根据学生生理及心理特点,把握各学段目标及学习重点,做到有梯度、有递进。
一、与“文字”相遇,在诵读中感受汉文字的优美
小学低年级以识字教学为重点,无论是故事、儿歌、儿童诗还是文质兼美的浅近古诗词,都是识字教学的载体,教学的重点应是采取活泼有趣的方式让孩子们读准汉字的字音,熟记汉字的字形,初步感知汉字的意思(如有需要,可将古今字在字音、字义上的不同巧妙穿插在教学中),并引导孩子掌握多种识字方法,使其独立识字。
古诗词讲究平仄、精于用韵,富有音韵之美和画面感,教学中,可尝试启发学生想象,帮助他们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逐渐感受语言的优美,从而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1.配乐触诗意:音乐和文学有着不解之源。有时古诗的意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如果在课堂上,适当地运用音乐,加上声情并茂的范读,往往会更快吸引学生注意力,触及学生心灵,引起学生共鸣;也能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入动人的情境之中,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达到“听音生情”的效果。
2.绘画见诗心:在学习古诗的时候,抓住古诗画面感强的特点,请孩子们根据读诗时的想象,用图案或者符号来记录当时的感觉,可以画一幅或几幅图画,来表现自己对诗的内容和意境的理解。如果愿意,还可以和周围的孩子说说为什么这样画。
在教《宿新市徐公店》一诗时,我和孩子们一边读,一边共同在黑板上随意合作画,慢慢画出了稀疏的竹篱、如伞的绿树、悠远的小路、翩翩起舞的蝴蝶、金黄的菜花,很多孩子将自己想象成了画中的主角———那个奔跑着的、活泼天真的儿童。于是,对“无处寻”的原因呈现了众多的答案:有不想去踩踏菜花、怜惜菜花的,有怕菜花主人徐公不敢去寻的,有被疏疏篱落挡住没有办法去寻的,当然少不了在菜花深处怎么也却找不到黄蝴蝶的……
3.唱演创诗境:诗歌与音乐、舞蹈相伴而生,优美的曲调、身体的舞动能创造特定的情境,把学生带进一种特殊的艺术氛围中,帮助学生加强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在开展班级晨诵活动时,我经常找一些古诗的音频资料———古诗新唱、古诗吟诵等,和同学们一起反复听,认真学唱,鼓励他们随意舞动。大家兴致勃勃,在唱歌及舞蹈的同时,很快就把古诗背诵下来了,而且印象深刻。
二、与“文学”相识,在涵泳中感知词句的温度
三、四年级的孩子已经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汉字,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古诗词的教学也要从专注于对文字音形的学习慢慢过渡到对词句的品读、推敲,领悟诗文大意上来。
“涵泳”一词,古已有之。“涵”是潜入水中,有沉潜之义;“泳”是游于水中,有游泳之义。这是我国一种传统的读书态度和方法,指对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应该沉潜其中,反复玩味和推敲,以获得其中之味。
1.在反復诵读中指导涵泳。这里的反复诵读,并不是机械地重复读,而是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需要设计不同层次的读法,如“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顺诗句”“带着问题读”“自主选择读”“对手挑战读”“小组比赛读”“评比‘读星读”“带着想象读”“动作表演读”……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层层深入读,从最初的“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见朱熹《刘学斋规》),到随后的熟读精思,潜心涵泳,对课文有整体把握、明达文义的程度,最后达到令学生百读不厌、常读常新的境界。学生自然涵泳于课文的示范语言之间,十分有助于语感的培养,语文能力的提高。
2.在比较推敲中引导涵泳。古诗词中有些语句看似寻常之笔,实则意味深长,教学中不但要准确注解,而且要解得其中的真味,以磨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故进入小学中段,我们要善于抓住诗词的诗眼,科学而艺术地将本真的解读传递给学生。如“湖光秋月两相和”中“和”字、“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个中的美妙之处,亦应说得透彻、清晰而又通俗易懂,让学生领略祖国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如此,诗词教学便有了一种品位。
3.在想象还原中引导涵泳。阅读与阅读教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阅读时知其然,知其所以然,那是读得深刻。阅读教学则须在教师阅读理解的基础上,作教学的转化,在教学中要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明白如话”,并使学生学得适切的读诗方法,受用终身。孙绍振教授的“还原法”,简单实在,便教利学。所谓“还原”,就是“根据艺术形象提供的线索,把未经作家加工的原生的形态想象出来,找出艺术形象和原生形态之间的差异,有了差异就不愁没有矛盾”。而有了矛盾,就可以引发学生的阅读思考,探寻诗词的奥秘了。
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渔歌子》时,学生想象出的“箬笠”和“蓑衣”是土黄色的或者是棕黄色的,在诗中却是“青箬笠,绿蓑衣”,这种矛盾能使学生感受到诗歌中景物的色彩美、诗歌本身的音律美甚至能感受到诗人心性的随意洒脱(因为他认为是诗人临时用新鲜的植物叶子编织的)。如生活中“斜风细雨”时“需要归”,而诗歌中却是“斜风细雨不须归”,一个“不须归”引起的矛盾,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诗人对闲适生活的热爱、对庙堂之争的厌恶等诸多内涵。
在学习古诗词时,这一阶段的孩子还要学会以下语文学习的方法,如:借助注释初步读懂诗句的意思;能学着用阅读符合进行相应的标记;能简单写下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学着做批注……
三、与“文化”相交,在拓展中感悟作品的深度
古诗词中包含了很多人生的体验。尽管时空相隔,但古诗文中蕴含的情感仍是贴近当下的,至今读来,我们仍然能在情感体验上与诗人相通。到了小学高段,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深入字词深处,触摸作者的情感,还要从更抽象的视角拓展阅读,以发现其间的差异与妙处,以获得一种更为深刻而完整的理解。
1.关键词句拓展,认知词义的变迁。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时,其中有一句是“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句中的“醉”字我们一般都会作为重点品味的字眼,反复组织学生来理解“醉”的含义,想象“醉”的原因。
学生大致有两种理解,一种理解为“喝醉”,即词人在醉意朦胧中,听到白发翁媪的吴侬软语,觉得格外悦耳动听;一种理解为“陶醉”,即词人看到白发翁媪互说着吴侬软语,被这温馨的情景陶醉了。但经专家考证,宋之前诗词中的“醉”字,只作“醉酒”讲,而没有“陶醉”的意思。
为了使学生有准确的认知,可以在课堂里拓展带“醉”的其他诗句,如“醉里挑灯看剑”“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功夫”“沉醉不知归路”,这些“醉”字,都是指作者自醉,而不是陶醉。
同样的字词还有“窗户”,在古时候是指“窗”和“门”,而不是单纯的“窗”。“床”在唐宋之前表示“胡床(马扎)”的意思,而不是指现在的寝具……
2.同类文本拓展,感知文化的传承。如《清平乐·村居》下阙中“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诗人其实化用了汉乐府《相逢行》中的诗句:“大妇织绮罗,中妇织流黄,小妇无所为,挟瑟上高堂。”如能将《相逢行》引入课堂,通过比较阅读,我们不难知道大妇、中妇都有事可做,唯有小妇无所事事。也能从诗人这一化句中明白《村居》中的小儿“无赖”,表面上是可爱之态,而实际上是说小儿无所事事,“无所为”。进而联系诗人写作这首词时的处境:被贬江西上饶,忧国忧民,却无能为力。
3.诗词背景的拓展,体验诗人的情感。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诗人的遭遇关系密切,可以说,时代背景和诗人的经历遭遇决定了诗人的思想感情。所以,小学高年级诗歌教学时,要让学生对诗词的创作背景有所了解,例如诗中人物的活动,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诗人的生平和思想变化等,这些对学生理解古诗词有帮助。但如果过全过细地介绍作者与时代背景,一是会转移学生的注意力,二是遥远的历史知識会增加学生感知的难度,使学生难以自拔。我常把这一环节放在最后,这样,在前边充分了解词意、感受词的韵味之后,一个小小的、简单的介绍反而引发了学生的情感共鸣。
4.改写活用的拓展,积累内化语言文字。学会语言的标志不是理解,而是运用。不管是古代人还是现代人,都对美好的事物有向往之情,当人们遇到挫折和烦恼时,心灵也同样需要一个宣泄的出口。当学生对古诗的形式、意境、构思有了一定了解后,我们可点拨、引导他们学习诗中的写作手法,对诗文进行改写或仿写,或是对古诗中的留白处进行描绘。这不仅是再造过程,更是情智意念、语言抒发的生长过程,同时也是阅读行为转化为创造行为的过程,是将诗人的财富转化为学生的财富的过程。
我们还可以依托诗歌主题,或积累诗句,或大胆创新。
如《咏柳》一诗学习完毕,可设计拓展如下:
教师可于此提问:“二月春风”好像一把小巧玲珑的剪刀,除了裁出柳叶之外,还裁出什么?你还能借助诗句补充一下吗?就照教师这种格式:裁出了梨花(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学生可能会回答:裁出了粉红的杏花(一枝红杏出墙来),裁出了绿绿的小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裁出了鲜艳的桃花(竹外桃花三两枝)……
学生对古诗的积累,古诗的意境,古诗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再如,学完了《别董大》,我们可以这样拓展:
师:诗中送别的场景如此感人,我们日常生活中也会遇到送别的画面,朋友转学,亲人远行……你们会在什么地方送别呢?
生(七嘴八舌):火车站、汽车站、码头、机场……
师:在依依惜别之时,大家一定有许多话要说,请你们学学作者,写一首送别诗给他们。
(作者单位:长沙市开福区金鹰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