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017-06-27贾祥宝
贾祥宝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12-0029-01
初中阶段是人才出现的最基础的阶段,也是人才培育的起步阶段,因而做好初中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这一阶段非常重要的任务。创新精神的培养又不是一门学科所能完成的,而是依赖各门学科的共同努力,只有多学科共同努力才能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也是初中历史教学的重任。那么,初中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我想通过我在多年的教学作如下几个方面的分析:
一、在历史教学中大力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
青少年都有自己的爱好,自己的秘密,自己的一块不同形式、不同内容、不同趣味的小天地,在這个天地里倾注着自己的热情和精力。而传统的教育模式为学生提供的是一个封闭的、禁锢的、狭窄的、高压的学校牢笼。学生在这种环境下,自己的个性被抹平了,创造力就不易被激发出来。缺少富有创造力的学生,也就不可能有诸多富有创造力的人才。没有人才,在经济的大潮中,我们就不可能立于不败之地。因此,要想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必须要有一种宽松、自主、自由、丰富多采的教育氛围。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独立思考、敢于冒险和主动精神,是我们在教学中的永恒追求。创造性只能在这种氛围中才能涌现出来,近期历史教材的改编和中考会考的改革,为历史教学提供了有利时机,尽管考试仍在进行,但难度大大降低,题型的变化,也逐渐摆脱了过去的那种单纯凭记忆的模式,因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在历史教学中就一改过去的那种以讲为主、以记为辅的传统历史教学方法,代之以讨论为主、并辅之于辩论、归纳,同时大胆删去一部分内容,每课进行一、两个重点标题的讨论。要求学生自由发言,自由辩论,教师作适当的引导,或帮助查找一部分资料。最初的几节课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并帮助他们寻找疑点,并制定相应的鼓励和轻微“惩罚”措施。(如:唱支歌,讲个故事,朗诵一首诗等等),同时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对较特别的问题进行鼓励,时间一长,学生就慢慢形成一种寻找疑点和进行答疑的基本习惯。久而久之,学生就形成了一种创新的意识,也为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二、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志向和信心
“学林探路贵深远,无人迹处有奇观”。立志是创造成功的大门,信心是它的立脚点。没有伟大的自信,是注定干不出伟大的事业的。创造性的工作只有永葆积极的精神状态才能取得成功。而增加自信心,才可能变得更富有创造性。古往今来,许多有作为的人物都具备这种特性,因而我在历史教学中,积极挖掘不同人物的不同特点进行分析,必要时对部分内容作适当的补充,这样给学生一种创造性的榜样,使学生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如在讲述伽利略、爱迪生等科学家时,对其基本经历作简要介绍,特别是他们从小立志于科学、立志于为人民献出自己的一份才智。伽利略十六岁发现了钟摆原理,爱迪生二十一岁取得第一项发明专利。他们成就的取得,主要原因是从小立志于创新,并在此基础上发挥自己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不畏艰险,排除万难而取得的。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也是具有创新精神人才大展才华的时代,作为中学生,首先应具有独创的理想和信心,这样以后才能成为经济大潮的弄潮儿。
三、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的方法
思维是创新的载体,没有思维也就没有了创新,因此创新首先要学会思维。中学生是思维最敏锐最活跃的阶段,又是思维定型的最关键阶段。因而引导中学生形成多维的思维意识和思维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我在历史的教学中就特别注重学生对不同事物进行不同的分析,和对同一事情进行多角度的分析,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多重性,如对历史人物左宗棠的评价,从发散思维来看,可从清政府的角度来看,亦可从人民的角度来看,再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看,从左宗棠自身来看……我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回放历史时刻;再以聚合思维来看,历史上与左宗棠相似的人物有哪些?假若你是左宗棠,假若左宗棠是李鸿章……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具体分析,使学生进行多角度思维,为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打下基础。
其次,要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强烈的好奇心是创造人才从事创造性活动并取得新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导引和诱因。浓厚的兴趣引起创造人才的高度的创造热情和对感兴趣的事物和现象的高度、集中的注意和执着的爱好,并进而引起对感兴趣和爱好的事物和现象的要求。
再次,要求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情做起。同时鼓励学生进行幻想。当然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单纯依靠历史的创新教学来实现是不可能的,必须多学科全面启动,同时进行全社会的改革,才能真正培养出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创新人才。
(责任编辑 刘 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