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识”你自己

2017-06-27梁岗

中小学德育 2017年6期
关键词:吉塔关键性羁绊

梁岗

“我是谁,认识你自己”是哲学中最经典的问题。可以说,我们每个人从降生起,就被这个问题所羁绊,且一生都将在这种羁绊中度过。而人生最美妙的地方在于,我们被这种羁绊所困,又常常走出这种羁绊。就如电影《摔跤吧,爸爸》女主角吉塔的成长,她就是在羁绊中不断抉择,最后认识了自己,找到了前行的路。

发现你自己

应该说,吉塔是幸运的,因为一次偶然的闯祸,被父亲发现了她的潜质——天生的摔跤运动员,血液里充满着摔跤运动员的因子。但这样的发现是来自外部的,所以在电影的前段,两个女主角非常对抗,以致出现了“反暴虐统治”。

从中我们可以窥探到教育的一个规律——如果有外在的高压,就一定会引发内在的反抗,而且逐渐升级到焦灼状态。但是,父亲的发现却有着非凡的意义,因为他开始时对女儿的种种行为,都是在孕育种子,然后等待“关键性事件”让这粒种子“自主生长”。不久,关键性事件果然发生了,这就是命运的美妙之处,当你为一件事情不断准备与孕育时,一定会遭遇到一件关键性事件,只是时间有早晚的不同而已。有的人大器晚成,有的人少年得志。但是,没有最初的孕育,关键性事件即使已经发生,也不会成为真正的“关键性事件”。

因此,身为教师或家长,我们能做得就是“发现”与“孕育”,然后静待关键性事件的来临。无论父母还是教师,我们都需有一双发现的眼睛,而具有一双“发现”的眼睛的人,往往也是对自身有“发现”的人。如电影中的父亲,一直深深地确信“我是优秀的摔跤运动员”,只是缺少机会和资金,所以他要倾尽所有帮助女儿达成目标。这就是真正的“孕育”。

用己所长

天生我才必有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电影中吉塔尝试放弃自己擅长的“进攻”,而采用“防守”战术,结果失败了。因为那时的她不是在做自己,而是在尝试做他人(教练)口中的自己。这里有一个心理学中重要的现象——“挑战父亲”。青春期的孩子,总是要“挑战父亲”。这是“好事”,也是“不好”的事。好,是可以借此重建与父亲之间的关系,电影后段就深刻地揭示了这种现象;不好,是可能带来一场关系的灾难——当然,这不是本文要讨论的重点。这部电影让我们感悟更深的是,教育一定要让孩子知道用己所长!用己所长,其关键仍然是“认识自己”,对自己错误或者狭隘的评估——“我是学校里最优秀的摔跤手”,就会阻碍自己变得更好、更强,甚至忘记了之前的种种“力量来源”——五点起床、剪短头发、控制饮食、扎实训练……这个时候的典型特征是——寻找技巧。电影强烈地展现了这样的结果。

所以,当一个人不关注当下,不关注自身,而去艳羡一些“四两拨千斤”的技巧并盲目模仿时,羁绊就会再次降临。如果没有感受到羁绊,只能说明自己是个“取巧”之人。

逃避与退行

在漫长的人生之旅中,人总会经历起伏,经受荣辱。进入体育学院后的吉塔,看上去是多么的荣耀,即使那些强壮的男摔跤手也不是她的对手,更别说那些女摔跤手了。于是,那一项项竞赛的奖牌与奖杯成了吉塔志得意满的人生注脚——在顺境中,我们最易“忘记自己”,吉塔就是在这样的内在自满和外在的诱惑下,忘却了“初心”,忘记了自己为何而来。这可能是多数正经历青春期的孩子最容易犯的错,或者说也可能是必须犯的错。

从某种意义上说,孩子正是因为遭遇了羁绊,才获得了成长的力量。但要获得这种力量,必须历经凤凰涅槃般的撕裂与痛苦。电影中,吉塔无论是与父亲决裂,还是屡次在国际赛事中首轮被淘汰,都是对当年那个顺境中不可一世的全国青少年摔跤冠军的“撕裂”。这个时候的吉塔仿佛被诅咒了一般,可谓处处不顺。对此,与其他大多数青少年一样,吉塔选择了逃避,逃进了少女心里,留长发、涂指甲、看电影……这其实就是以一种退行的方式宣告:我是一名少女,不需要那么彪悍,我现在的失败是正常的。

回到起点,重新出发

吉塔的幸运在于,她有一个妹妹,一个没有忘记初心的好妹妹;还有一个父亲,一直相信女儿能获得世界冠军,成为印度骄傲甚至改变印度女性处境的父亲。因此,在妹妹的劝慰下,身陷困境的吉塔终于拿起电话和父亲“重归于好”。这个举动的意义在于,它是一个绝佳的象征,象征她与初心(冠军梦)重新联结在一起。只有和初心重新联结,才能获得重新出发的力量。而随后父亲的到来,让吉塔重获新生。早晨五点起床、剪短头发、苦练基本功,这一系列“动作”,成为她凤凰涅槃的宣告——我要在55公斤级别里拿到冠军,我要破除所有人的预言和魔咒。此后的吉塔,可谓历经羁绊,却不再逃避,而选择了主动担当——她和父亲,再加上堂兄——那位忠心的陪练,在出租屋的楼顶上,重新回到起点。结果,不出意外地,她重新爆发出惊人的力量,成为印度女摔跤手的代表。吉塔用自己的重生,诠释了“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真正内涵。

信念创造奇跡

电影最后,吉塔的三轮比赛极具象征意义。第一轮,她“发挥优势,主动出击”赢得比赛;第二轮,她“以守为主,伺机而动”获胜。两轮胜局的关键都是基于对自我及对手的正确且精准的认知,也因此证明了之前所有的失败都源于对自我的认知偏差。而最精彩的无疑是第三轮,也就是最后的决赛。

此时,父亲因被“关押”,在赛场上“消失”,在策略指导上缺位,最后导致吉塔陷入恐慌。而影片的隐喻正在此——父亲不退位,女儿永远长不大。可见,在平常的教育中,无论家长多么想证明自己是对的,但过度干涉不啻于一种阻碍。

影片中,面对强大对手,吉塔询问父亲该用什么战略时,父亲深吸一口气说:“这次只有靠你自己。”随后他不忘告诉女儿这枚金牌的意义——不仅为了让人们记住她,更为了给全印度女性希望和力量。面对巨大困难,父亲选择了种植信念,正是这种信念, 让吉塔在决赛的最后5秒钟创造了奇迹。这告诉我们,强大的信念往往会在关键时刻发挥关键的作用,这对学生求学和应试无疑都是极具启发意义的。

看完电影后人们也许会问:“为什么父亲总是对的?”这可以说是印度文化对男性崇拜的局限。但跳出这个局限,我们可以将父亲理解为“初心”的象征,而这部影片,就是一部女主角吉塔追问“我是谁,认识我自己”的经典电影。

(作者单位:成都市石室中学 四川成都 610052)

责任编辑 余志权

猜你喜欢

吉塔关键性羁绊
羁绊·生活
Trouble I’m In
《摔跤吧!爸爸》叙事学解读
秋窗听雨
《摔跤吧!爸爸》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辅导员对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关键性研究
跑步教学关键性问题探析
表达失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