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VB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

2017-06-27聂轰

求知导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课程改革翻转课堂

聂轰

摘 要:翻转课堂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模式,起源于科罗拉多州落基山的“林地公园高中”。2011年,萨尔曼·汗(Salman khan)和他创立的汗学院(Khan Academy)应用翻转课堂方式开展教学活动。翻转课程的特点是可以不受时间的限制,自主自由地获得学习的知识资源,且没有学生人数的限制。并且可以借鉴精品课程的教学内容,甚至一些教学名师的个性化教学方法,及时和学生进行互动。当前在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文章把翻转课堂模式融入VB程序传统教学模式之中,对该课程改革进行探索与实践,为高校课程改革探索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翻转课堂;VB程序;课程改革

一、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VB程序设计课程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1.程序课程设置问题

VB程序是一般本科院校的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但是由于它属于计算机程序类课程,要求有一定的数学功底以及逻辑动手能力,并且一般开设在大一学期,而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既没有编程基础,逻辑能力又比较差,而VB程序课程需要大量的上机练习和实际操作才能掌握,而现在的课程要求并不会安排足够的课时,甚至考虑到学生其他重要的课程还会经常被减缩课时,学生往往还没完成好上机操作的题目就要参加考试。大部分院校都以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为目的,因此在教学内容和难度上都围绕这个目标,在教学上虽然可以做到应试却不能用于实践,稍微高深一点的编程或难点内容就会给学生造成学习上的压力。

2.学生问题

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习该门课程时,由于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和能力有较大差异,大部分的学生欠缺编程基础,在程序语言学习方面也不容易接受,考虑问题不全面,遇到难题或难点,不敢请教老师,以致问题越聚越多,干脆就放任自流,很容易产生厌学和弃学的心理。当然也有一些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或许在上大学之前已经学过该课程,对这种强调逻辑思维的程序课程有浓厚的兴趣,理解能力也比一般的学生强,他们可能对这门课程的学习不限于此,反而觉得课程由于围绕的是应试等级考试的内容而感觉到乏味,因而也没有再深入学习的积极性。

3.教学方式问题

大部分的学校现行的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方式依旧是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学生实验课练习为辅。理论教学与上机教学基本上是分开进行的,在理论课上,教师为了考虑到所有的学生,只能从每一章的每一节的每一个小点从头到尾讲授,并不能很好地从学生角度出发去讲解课程,大部分的时候采取的是“填鸭式”的灌输式教學。上机课上教师虽然可以进行面对面的辅导,但让全体学生都能得到教师的辅导也是不现实的,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少的情况居多,达不到应用的教学效果。

二、实践和探索

1.探索内容和方法

讲授这门课程的教师可以通过集体备课,进一步明确课程的教学目的,吃透难点、重点,提供实用、经典的教学案例,制作深入浅出而又贴近实际的教案和PPT;并且在网络平台上提供大量教学资源,让学生在上理论课前就可以利用教师在网络平台上传的数字材料(如音频、视频、PPT等)学习。在如今“互联网+”的时代,利用图书馆、电脑、智能手机等随时随地进行学习,还可以把自己的疑惑和问题提交到平台上,让其他学习的同学和教师都可以进行评论和回答,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也更好地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使得学生能更好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

2.实践效果与评价

我们会对VB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实践效果评价研究,通过学生评价和同行评价等手段进行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VB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的应用效果研究,如果效果良好,将会在其他课程学习上推广。

翻转课堂模式并不是取代传统的课堂,它是对传统课堂的一种更好的补充,如果纯粹用翻转课堂来代替传统课堂,会造成教学指导思想的偏颇。但是可以把这种模式和传统课堂进行互补,因为这种模式对教师和学生其实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张跃国,张渝江.透视“翻转课堂”[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 (3).

[2]姚青荣,杨鹏程,李华兵.翻转课堂在工科大学物理教学模式中的探索与实践[J].海峡科技与产业,2016(7):153-155.

猜你喜欢

课程改革翻转课堂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