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兴华 3D画绘出心艺术
2017-06-27王碧清
王碧清
3D画画风叛逆、鲜活、多变。他希望将眼睛看到的一切都可以內化于心,外化笔端,离心中的艺术越来越近
在北京望京,记者见到了中国首位3D画家——齐兴华。嘻哈的装扮,随身佩戴一只耳机,动感十足。一副黑框眼镜,仿佛在压制着他内心的狂野和叛逆。
3月初,他受邀参加“DubaiCanva——迪拜之布”国际3D画艺术展,作为展览中唯一一名中国代表画家,齐兴华带着作品走出国门。这是他第二次来到迪拜。作为中国唯一的参赛艺术家,他即兴创作的《迪拜的秋千》获得了极大的赞誉。
释放梦想的力量
2004年,还在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读大三的齐兴华在网上看到来自美国的一幅3D画作,瞬间,他的目光被吸引了过去。
“那画很有意思!”从特定角度看过去,画作灵动逼真,视觉冲击力令人震撼,齐兴华的声音有些兴奋,第一次看到3D画时的相见恨晚之意溢于言表。
不过,3D画种类繁复,比如3D墙面画、3D地画、3D全景画等等,画风叛逆、鲜活、多变,对于学院派的他来说,依然有些“非主流”的意味。但新的创作方式,意味着未知和挑战,齐兴华还是决定一试。而且,他还大胆决定,要创作一幅3D画的毕业作品。《漩涡》——中国第一幅3D地画由此而生。尽管最初,齐兴华的3D作品并没有受到很多人的关注,但他却找到了绘画的方向,从此在3D艺术创作中一往无前。
四创吉尼斯世界记录
2008年,齐兴华受北京奥委会邀请,创作了3D绘画《古龙今韵》。他说,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画,让大家感受到中国之美。
那时的他毕业之后获得留在中央美术学院工作的机会,但在会议、程序等日常琐事的夹击下,齐兴华选择辞职。他觉得比起担心没有收入这些“小”事,他更在意的是能否自由自在地创作。
2010年,辞职不久的他创作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3D绘画——《象牙塔-屠龙街-皇帝的新装》,画面有535平方米。之后,受万达集团邀请,齐兴华在广州再次打破纪录,创作出892平方米的《狮门峡谷》。
每一次的创作都需要比普通画作更为精准的计算和研究,齐兴华指着3D地画《古龙今韵》介绍道:“比如你看这幅画,你的直观视觉感受是这个水的平面部分很大,后端的瀑布比较小。但画的时候可不是这样,你可以数旁边的参照物杆的数量,就会发现,这个瀑布占的面积其实更大,且不止2倍。而这些龙头的实际绘画大小和看到的感官上的大小又有差别。从固定的位置望过去,就会达到最佳的视觉错觉效果。”
齐兴华的创作气势恢宏磅礴,先后打破了4次吉尼斯世界记录,作品遍及香港历史博物馆、西安兵马俑博物馆、澳门等各大展览中心,名气越来越大的同时,他也在思索绘画的意义。
城市中的温情
艺术家的可贵不仅仅在于善于发现美,更在于通过画作流淌出对生活的温情。齐兴华在3D绘画的道路上愈走愈宽广,而他亦开始关注更生活化、更细微而鲜活的周遭。那时的他已经画了10余年场景恢宏的“大手笔”,他需要一种更能表达内心情感的方式来倾注笔端。
灵感往往一触即发。当他走过城市中的胡同、路过小区中的围墙、途径无人问津的断壁,他找到了画的方向。一天,他看到一位老爷爷在一小区垃圾桶内捡垃圾,不小心被垃圾中的碎玻璃划伤。之后,他很快在旁边的垃圾桶画了一幅《尖锐物品会划伤老人的手》,善意提醒扔垃圾的人,不要把玻璃、钉子往里扔。他说:“我不能改变什么,至少我可以为你画张画,我不能给予你什么,我至少可以给予你尊敬。”
当他看到某处红色城墙脱落了一大片墙皮,很久了也无人打理,于是他挥一挥画笔,略加修饰,可爱的《红墙鳄鱼》便诞生了。尽管之后,这些墙壁的画作后被人无情的涂掉,但在网络上,齐兴华收到了许多大众的点赞和好评。
随后,齐兴华在寻找更能表达内心的画作时,一次偶然的机缘,他爱上了“龙”。在北京的青龙胡同,一次胡同艺术节邀请了许多画家现场作画,后因故取消。但是齐兴华早早准备好想要绘画的主题,“我不是为了赚钱,我就是要画。我已经计划好了,虽然活动取消,但我还是坚持画了下来”。就这样看,一条飞舞的青龙在青龙胡同一处呼之欲出,甚至成为胡同的标志物。
齐兴华画龙,不拘泥于龙的形态,而是将情感和感觉恣意流淌,所以他笔下的龙或狂野、或憨态可掬,都是那一刻全部的情感倾诉。看到他的作品和故事后,北京天仪研究院还邀请齐兴华为新研制的卫星作画,将他的作品用激光雕刻在卫星上送上太空,这样就永远不会被肆意涂掉……
现在,齐兴华邀约不断,他也在不停地思考。“世界各地的艺术家都有一个鲜明的绘画语言和绘画风格。而我希望可以通过泼墨的创作方式,带着独具中国元素的画作走向世界。”
在迪拜,齐兴华用熊猫为主要创作对象,献上了一幅《迪拜的秋千》;在德国,他用了10天时间在6米高的白墙泼墨挥洒创作出《紫气东来》;在美国迈阿密,他创作了《两仪》,让海外华人也能身在异乡也能有归属感……
齐兴华喜欢在创作的时候听崔健的歌,崔健的音乐中迸发出的那种难以让人抗拒的力量,恰恰与齐兴华脑海中的画作有种“意”的高度契合。平日里,他会看不同风格的画作汲取灵感,尽管作为自由画家,他也常常会陷入焦虑,但是可以更为自由地创作和表达是他最珍视的,他希望将眼睛看到的一切都可以内化于心,外化笔端,离心中的艺术越来越近。
责任编辑 余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