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当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的思考
2017-06-27
摘 要:随着教育界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的不断关注,很多幼儿园存在“教给孩子什么”和“怎么教”的误区,本文将对我国当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进行思考和研究,提出一些解决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的对策,以便我国的幼儿园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促进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 小学化 现状 对策
前言: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的发展不符合幼儿阶段的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过早的对幼儿进行拔高教育不但不利于儿童的身心成长,也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是当前教育者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概念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是指幼儿园将小学生所学的东西用来进行幼儿的教育,其中小学化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首先它是一种复杂的教育现象,这种教育现象是不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其次,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教育内容非常的广泛,因为在我国的小学阶段中,分为六年制的教育模式,这六年的知识主要是对语文、英语、数学三个学科的学习,所涵盖的教育内容非常的广泛,不适合幼儿阶段的儿童学习;最后在教育形式上,幼儿园教育“小学化”以课堂教学取代了幼儿园教育的游戏教学,让儿童安安静静的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缺失游戏化的情景设置和同伴之间的互动,极大的扼杀了幼儿的天性[1]。
二、国内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的研究现状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一直是我国教育界关注的重点,我国教育界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研究起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一直到国务院颁布关于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才进一步促进了对小学化问题的研究。教育界对小学化问题的研究原因主要包括家长的教育观念、幼儿园的师资水平、幼儿园之间利益的驅动以及相关部门的管理制度的缺失。我国教育学者李璐在其研究中表示,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一种不正确的教育倾向,这种教育倾向是一种急功近利的表现,造成这方面的原因很多,其中一点就是家长“望女成凤,望子成龙”的观念影响,李璐对这种现象的表现态度是要采取综合的策略进行纠正。我国教育学者徐青经研究表明,幼儿园教育应该以幼儿的身心发展为一切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是违背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
三、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根本原因
1.应试化教育的影响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根本原因之一是由于教育系统应试化教育的影响,使得教育工作者过早的将幼儿推进了应试教育的千军万马中。教育就好比是一条生物链,食物链最顶端就是各种名牌大学,很多的家长认为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不惜余力的将孩子送到各种培训机构或者辅导班,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孩子能够进入重点小学,然后进入重点高中,然后进入重点大学。久而久之,幼儿教育就变成了利益性的竞争工具,逐渐脱离了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本质。当这种教育模式起到一定成效时,各大幼儿园或者家长就会竞相的模仿,使得一切的教育为升入重点小学做准备[2]。
2.我国人民文化心理倾向的问题
我国特有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惯性对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国重视知识的实用性,对一些精神层次的锻炼和培养的力度不高。这种讲究实用性的文化心理,使得很多家长为了自己的面子,将孩子送到应试教育的学校中,强调实用性知识的重要性,忽略了孩子精神层面的要求。
四、解决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的对策
1.将科学幼教理念深入到幼儿园教育中
科学的幼教理念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幼儿家长以及幼儿教师的教育观念,制定科学的幼教理念的现代教育工作者的重要工作。科学的幼教理念要通过教师这一媒介,传递给教师,然后传递给家长,科学的幼儿园教材的将科学的幼教理念传送到家长和教师心中的重要工具。教材以凤凰康轩教材为例,凤凰康轩的教材内容和教材形式的设计就渗透了科学的幼教理念,教材主要分为六个学科,分别是生活健康、科学、数学、语言以及社会,涵盖的教学内容非常的广泛,而且具有明显的年龄层次的划分。大班的幼儿学生的教材封面的内容不仅包括小动物,还涉及到了家庭任务形象,符合大班的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小班的幼儿学生的教材封面主要以可爱的大象、兔子等小动物为主,符合孩子喜欢小动物的天性。凤凰康轩的教材内容以及教材涉及的知识面也比较广,不仅仅局限于孩子对数学、语文知识的学习,还加入了社会科学以及生活常识,重视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和生活常识的认识,体现了科学的教育理念,将整个社会对幼儿教育引向一个科学的方向。
2.规范小学招生体系
规范小学招生体系是解决学前教育小学化的一个重要措施,首先,小学的招生部门应该坚持就近免试入学制度,严格执行义务教育的招生政策,以正归的招生程序取缔考核、面试等选拔性的考试;其次,对刚刚入学的幼儿学生要从最基本的认识环节展开教育,同时还应该加强小学一二年、级与幼儿园之间的联系,以防止出现盲目的追赶、不愿输在起跑线上的现象发生[3]。为了更好的改变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国家应该鼓励相关的教育机构进行试点实验,产生一定的效果以后再推广到其他地区。
结语
孩子的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是比这更重要的是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教育工作者以及研究者要讲科学的幼教理念体现在幼儿教育的始终,还要制定合理的升学制度,积极利用多种方式解决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问题,使幼儿的身心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小培.呼和浩特市幼小衔接课程设计现状及问题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
[2]刘璐.我国当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4.
[3]李立娟.我国当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研究[J].才智,2016,32:179.
作者简介
付海莉(1986.12--);女,湖北省宜昌人,专科,毕业:拉萨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现有职称:小教一级;研究方向:幼儿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