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出陕西符号 展现陕西魅力
——扎实加强文化建设

2017-06-27

当代陕西 2017年5期
关键词:惠民艺术节精品

◎文/张 帆(本刊记者)

突出陕西符号 展现陕西魅力
——扎实加强文化建设

◎文/张 帆(本刊记者)

绥德县崭新的窑洞前,村民用传统的秧歌闹春节。 巨跃先/摄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定文化自信,强化使命担当,在文化强省上求提升、求超越、谋新篇。

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视察时,谈起陕西文化资源如数家珍,强调“对历史文化,要注重发掘和利用,溯到源、找到根、寻到魂,找准历史和现实的结合点,深入挖掘历史文化中的价值理念、道德规范、治国智慧”。

两年来,我省以习总书记重要指示为遵循,肩负“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陕西”使命,秉承“‘一带一路’文化先行”发展理念,深入发掘文化资源,扎实推进文化建设,不断增强文化自信,为实现追赶超越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在传承中挖掘内涵 讲好陕西故事

剪纸、刺绣、皮影、秦腔……一个个陕西元素,昭示着数千年三秦大地悠久丰厚的历史文化,也提醒着当代人肩负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任重道远。

近年来,我省依法传承保护非遗能力水平大幅度提升,特别是去年围绕纪念第十一个国家“文化遗产日”,在全省各地市举办非遗法规宣讲、成果保护展演展示活动。秦腔振兴十大工程、西安鼓乐传承十大工程、陕北民歌创新十大工程建设等项目不断创新非遗传承保护模式;与陕西师范大学联办剪纸、刺绣等多期非遗传承人群培训班,建立西安鼓乐何家营,周至南集贤东村、西村鼓乐社等多个传习所;推进国家级陕北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建设,抓好陕北民歌、剪纸、安塞腰鼓等非遗项目的保护;举办秦腔传统剧目展演和陕西传统戏曲音乐会,宣传普及秦腔等地方戏曲艺术精品佳作;评选出第五批98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6家单位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单位。

在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上,我省参展项目作品种类多、质量高、影响大、成绩好,共获得20多个奖项,其中1人荣获民歌大赛一等奖、3人荣获剪纸大赛金剪子奖,省文化厅获组织奖,展现了陕西非遗魅力和传承保护实力。

为了更好“传递陕西声音,讲好陕西故事”,我省启动“国风·秦韵”传统文化工程建设,包括秦腔等地方戏曲、陕西民乐、西安鼓乐、陕西民间艺术、民间手工技艺、书法绘画以及歌、话、舞剧等,涵盖陕西传统文化诸多艺术门类。目前,我省已经组织“国风·秦韵”在国内、丝路沿线国家以及英国、德国、法国等国家展演巡演。同时,与陕西卫视合办《国风·秦韵》电视栏目,收视率稳居前列,荣获第十三届陕西电视金鹰奖唯一的电视栏目一等奖。2016年,我省多次受中央党校邀请,组织“国风·秦韵”走进中央党校,先后成功举办了“国风·秦韵——中国传统音乐赏析会”、话剧《白鹿原》《麻醉师》、民歌情境剧《陕北歌行》等专场演出。

在活动中展现魅力 打造陕西名片

2016年10月15日到31日,第十一届中华人民共和国艺术节在我省成功举办,向外界展示文化陕西新形象。

本届艺术节是习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后,举办的第一届国家级艺术节。为了贯彻落实好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这届艺术节办好办精彩,我省按照“精品、惠民、节俭、可持续”原则,抓好艺术精品创作,大力提升群众文化工作水平,创新形式做好文化惠民和宣传工作,实现了“创作一批艺术精品,建设一批文化设施,培养一批优秀人才,形成一批文化品牌,建立一套良好机制”的目标任务。

艺术节期间,先后进行了第十五届文华奖、第十七届群星奖评奖,全国美术、书法篆刻、摄影展览、演艺产品交易活动,举办了第十一届全国优秀舞蹈节目展演十一艺节专场演出、中国民族器乐系列音乐会及文化惠民活动等,充分展示近年来全国艺术创作的成果。同时,举办的全国部分省区及港澳台地区10台优秀剧目参演、全省30台优秀剧目百场惠民展演、中国农民画精品展、全国百姓广场舞优秀作品展演等活动,使艺术节真正来到百姓身边、走到群众中去。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艺术节坚持惠民原则,100元以下的低价票占到总票数的65%,同时还邀请老战士、农民工、环卫工人、留守儿童、场馆建设者等特殊群体免费观看演出,使老百姓实实在在享受到文化事业发展带来的实惠。为了让艺术节“永不落幕”,2017年2月正式启动精品剧目驻场演出,话剧《白鹿原》进驻西安人民剧院开始常态化驻场演出,其他优秀剧目也陆续启动巡演及驻场演出,使中国艺术节在陕西落地生根。

作为全国首个关于丝路文化的国家级综合性艺术盛会,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已由我省成功举办三届,参与国家和地区从首届的32个、第二届的60个,提升到第三届的80个,包括文艺演出、美术展览、文化论坛、惠民巡演等板块,同时举办了文化部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培训班、国际现代艺术周、国际儿童戏剧周、动漫创意文化周、长安诗歌周等多项专题活动。

三年探索创新,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已成为弘扬丝路精神、增进文化交往的重要国际文化交流平台,活动形式更加丰富,艺术门类更加齐全,参与国家数量和艺术质量大幅增长,艺术节的国际性、持续性和唯一性进一步彰显,促进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文合作、文化相融和民心相通,品牌效应日益彰显。

在创作中推陈出新 突出陕西作为

2016年,我省继续实施“一市一精品”“从长安到罗马”舞台艺术精品及“今日丝绸之路”美术创作工程,推动全省各市各单位精品创作繁荣发展。

在精品创作中,采取项目制的管理方式,对重点题材和有潜力的优秀作品,整合优势资源,打破体制机制瓶颈,集全省之力,推出精品力作。同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剧目创作任务高质量完成。聘请省内外各艺术门类德才兼备的专家,通过现场观看、剧本指导、剧目研讨等多种形式进行指导,不断提升艺术质量。

去年,全省推出新创作优秀剧目100余部,50多部优秀作品参加“十一艺节”,5部入选文华大奖终评,《大汉苏武》《麻醉师》获文华大奖,《家园》被授予特别贡献剧组称号,获奖数量占全国奖项的五分之一,位居全国第一。全省原创剧目艺术质量和水平实现突破,达到艺术质量和获奖数量的历史最高水平。

与此同时,我省启动实施了陕西文学艺术创作人才百人计划项目,继续开展青年拔尖人才扶持计划、终身成就艺术家系列工程。“百人计划”首期入选100余位文学家和剧作家,为我省文学艺术创作人才营造更加良好的创作环境和艺术氛围,形成出精品、出人才的生动局面。

随着获批国家自由贸易区,我省文化产业将进一步精耕细作。推进文化金融改革创新,建立文化企业、文化项目众筹平台;依托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政策功能,推动国家级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建设,开展文化产品跨境电子商务试点;支持民营文化企业健康快速发展,试点开展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推动文化对外投资;搭建服务平台,建设小微文化企业孵化基地,推进西安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建设,推动文化与科技、旅游、资本市场对接;继续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督办重大项目建设30个;以西安高新区为依托,曲江新区、碑林科技产业园共同打造陕西动漫创意产业基地,加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在服务中文化惠民 凝聚百姓心劲

近年来,我省坚持文化为民、文化惠民,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在硬件建设方面,维修新建延安大剧院、易俗大剧院等场馆近百个,省图书馆新馆和省群众文化艺术中心建设加快推进,为县级公共图书馆配送流动图书车,开展县级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试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布局更加合理。

在惠民演出方面,我省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演出服务,先后为13626个农家书屋进行图书补充更新,政府购买有线电视23万户,全省博物馆总数达到270座,约每14万人一座,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同步并行的,是群众文艺创作。去年,我省选送的7件作品参加“十一艺节”群星奖决赛,省艺术馆、榆林市府谷县文化馆的《丝路欢歌》、渭南市临渭区文化馆的《哎呀呀》获群星奖。

群众文化生活也愈加丰富。第七届中国少年儿童合唱节、第十八届中国老年合唱节,西安小天鹅艺术团童声合唱团、省艺术馆老三届知青合唱团分别入选全国十大示范合唱团;开展“春雨工程”文化志愿者边疆行活动,“大河风,黄土情”渭南文化志愿者新疆行等3项活动被文化部评为“2016年文化志愿服务示范活动典型案例”。

今年,我省瞄准“文化自信”下的“文化陕西”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重大文化项目建设为突破口,紧抓艺术精品创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等重点工作,全力办好重点文化项目,深入挖掘和利用好陕西文化资源的独特优势,以更加完善的制度、更加科学的举措、更加务实的手段,在文化强省上求提升、求超越、谋新篇。

猜你喜欢

惠民艺术节精品
家中电器要“焕”新 这波惠民操作别错过
A Glimpse of the Art Festival遇见艺术节
坚定不移抓教育 践行初心惠民生
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海报
以良法促发展、保善治、惠民生
2017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
精品画廊
釉光青精品欣赏
视界 精品
维c维B并非有益无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