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诗词文化对提高公民人文素养的调查研究

2017-06-26祁卉璇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7年6期
关键词:人文素养公民

050000 石家庄学院理学院 河北石家庄

【摘 要】中华传统诗词源远流长,是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蕴含着深厚的人文。传统诗词文化中所蕴含的鲜活思想和人生智慧,在当代仍具有永恒魅力和时代价值。在公民中大力提倡欣赏诵读传统诗詞,传承诗词文化,是时代的呼唤,是民族精神的需要,更是提升公民人文素养的需要。本文在分析传统诗词文化对提升公民人文素养的作用的基础上,探讨了影响公民学习欣赏传统诗词的主要因素,并提出来提高公民传统诗词学习兴趣,提升人文素养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传统诗词;公民;人文素养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立足国家战略高度将其视为提高公民人文素养和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和不竭源泉。中华传统诗词源远流长,是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蕴含着深厚的人文。传统诗词文化中所蕴含的鲜活思想和人生智慧,在当代仍具有永恒魅力和时代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传统诗词具有极强的教化作用,“诗教”自古便是我国传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民人文素养提升的呼声日益高涨的今天,进一步发扬诗教传统,在公民中大力提倡欣赏诵读传统诗词,传承诗词文化,是时代的呼唤,是民族精神的需要,更是提升公民人文素养的需要。

一、传统诗词文化对提升公民人文素养的作用

人文素养是人的内在品质修养的体现,修于内而形于外,主要表现为品格、气质、修养等,是人的综合素养的组成部分。传统诗词作为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瑰宝,对公民人文素养的提升有着显著作用。很多人喜欢读诗、背诗,都是出于古典诗词所蕴含的一种感发生命对自己的感动和召唤。在这一份感发生命中,蓄积了古代伟大之诗人的所有心灵、智慧、品格、襟抱和修养。所以中国传统一直有“诗教”之说。[1]

1.传统诗词文化有助于塑造公民的人文精神与文化品格

黑格尔指出:“诗的对象是精神的无限领域,它关心的是精神方面的旨趣。”[2]中国传统诗词注重缘情而作,这个“情”不仅指情绪、情感,还包含作者深广的生命体验,这种生命体验正是对人的精神层面的关注和体现。古典诗词的意境与意象正是对人的精神和生命体验的反映与传达。在传统诗词中,诗人自觉地将个体的生命体验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连,在内歌以咏志、洞察人生,在外心忧天下、针砭时弊,读者在吟诵欣赏的过程中,与诗人的情感体验产生共鸣,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这体现了诗的“风教”功能,因此,传统诗文被称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它深刻塑造了炎黄子孙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品格。

传统诗词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息息相关,渗透在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人们在工作之余吟诵传统诗词,如果能够做到写诗填词,不仅是一种高雅的消遣方式,更能提升个人的见识和才华,陶冶性情和品格、增加才情,逐渐培养出对生活的感知能力,促使读者像诗词作者一样去思考生活、感悟生活,甚至将所感所思形成文字。“腹有诗书气自华”是诗词对一个人人文素养展示和提升的最鲜明的表述。

2.传统诗词文化有助于公民的思想情感表达和交流的提升

传统诗词中大量使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使诗词在表达感情、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方面,显得生动活泼,极具感染力,给人以更多的感受和体验。因此,人们诵读和欣赏传统诗词,品味其语言的美感,意境的深远,感情的充沛,可以充分享受着传统诗词带来的欢愉和畅快;公民个人在日常的写作中引用传统诗词表达思想感情,既能更鲜明准确的表情达意,又能展现其个人独特的语言风格和人格魅力;诗人即兴创作、有感而发,是一种心理调整的过程,通过诗词写作,使人心灵宁静,忘却烦恼,排解烦忧,丰富了现代人思想感情的表达。在当前的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微博、微信等传播媒介的介入,拓展了人与人交流的机会和方式,方便了诗词作品的传播,也拓宽了人们利用诗词进行情感交流的方式和平台,诗人通过诗词唱和、互相交流,在与诗词相会的过程中丰富了精神生活,充盈了精神世界,让心灵空间更饱满,让精神家园更丰盈,让自己更加充实。

二、影响公民学习欣赏传统诗词文化的主要因素

1.快捷多变的社会环境,使得现代社会缺乏欣赏古诗词的氛围

当今这个信息爆炸时代,一方面随着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欣赏需求逐渐趋向“短平快”。另一方面,网络小说、言情小说、电视剧等文化形式日益多元化、快捷化,极大改变了人们的文娱生活方式,这都导致众多年轻人更喜欢直白简单的“快餐文化” 和通俗文学。中国传统诗词本身所提倡的“慢节奏”和“格式化”,与当今社会总体呈现的快节奏、多样化的模式有点格格不入。在调查中发现,65%的公民认为浮躁多变的社会导致人们更喜欢简单多元的“快餐文化”,以宣泄和释放为目的的消费文化席卷而来,严肃题材的文化产品在中国文化群体中居于边缘地位,在这样一个大众文化的时代,能坐下来静心读书的人少了,真正对传统诗词、对传统文化有兴趣的人越来越少,调查也显示,尤其是年轻一代,个人喜欢诵读传统诗词的不足30%,这也折射了当前传统诗词传承发展的窘境。

2.时间空间的差距以及诗词的蕴藉性和含蓄性,使得传统诗词不易理解欣赏

传统诗词是我国古代的书面语形式,所反映的内容、思想、情感与当代人的生活存在一定的差距,隔着千年时空的距离,曼妙的风景在现代人眼里也如“雾里看花”,似是而非,似懂非懂。没有对传统文化、古典文学的一定的理解和修养,对传统诗词的欣赏会有些难度。再加上传统诗词语言隐晦、感情含蓄,更加深了读者欣赏理解的难度。当前,主动学习欣赏传统诗词的人群较少,学生是学习传统诗词的主要力量,很多学生为了应付考试的需要,而机械背诵传统诗词,而忽视了对诗词表达内容和意境的理解,使本该丰富而有趣的诗词学习变成了枯燥乏味的死记硬背,完全谈不上对诗词的优美之处的感受和领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已经工作的群体,除了工作性质的需要,其他真正对传统诗词有兴趣的人也为数不多,对传统诗词的格律和创作要求了解不多,因此对隐晦曲折的传统诗词的理解和领悟也有局限,影响了对传统诗词的诵读和欣赏兴趣。

三、提高公民传统诗词学习兴趣,提升人文素养的有效对策

1.发扬诗教传统,在学校大力提倡学习欣赏传统诗词

古典诗词是美的宝藏,但是语言隐晦、感情含蓄,不易理解欣赏,所以自中小学的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各级各类学校都应该大力开展传统诗词的教育和学习,加强对学生诵读方法的指导。诵读得法,有助于学生欣赏古诗词优美的意境,让学生对诗歌体其情、悟其理、明其志、冶其性,领会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提高人文素养。利用课堂的主渠道作用,推进传统诗词“进教材”,开发和开设校本课程,强化传统诗词的学习,促使学生加深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充实文化底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推进传统诗词教学“进课外”,构建诗词学习的第二课堂,开展和打造学生喜闻乐见的优秀的传统诗词学习和欣赏的系列品牌活动,引导学生将古诗词学习与个人兴趣爱好相结合,培养学习传统文化经典的良好习惯,提升文化品位。

2.利用报纸、电视、网络平台等媒介,大力开展传统诗词欣赏与普及活动

大力集聚优质社会教育资源,努力打造传统诗词学习的各种媒介聚集的“社会教育大课堂”。打造类似“中国诗词大会”的文化类节目,推出宣传普及传统诗词的报刊和栏目,以诗词文化为核心的媒体形式,通过对传统诗词知识的比拼及对诗歌的赏析,唤醒人们对中国传统诗词的热情,引导全民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提高公民在传统诗词阅读、理解和鉴赏方面的能力,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针对当前我国网民群体庞大,人们更依赖于从网络获取信息的特点,推进传统诗词的普及和推广“进网络”,牢牢占领线上阵地。推出更多的传统诗词网络学习资源,把传统诗词的普及和学习内容落细为多项线上线下的资源和各类活动,落小为各种应用功能、讨论议题和网络产品;依托各种网络资源进行线上线下联动,为公民学习传统诗词提供丰富的诗词网络资源库,搭建网民交流诗词、分享心得的平台。通过开展各种“互联网+传统诗词”等活动,引导公民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传统诗词的分享和赏析,讲述自己与传统诗词的故事,感受“诗和远方”的沉静,重温传统诗词的古典美。

3.多渠道、多种平台开展各类文化普及活动,普及宣传传统诗词文化

创新思路,大力开展传统文化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等,通过开办各类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知识讲座,宣传普及传统诗词文化,以文化滋养人,以文化熏陶人。有效发挥图书馆的文化传播和推广的平台作用,在石家庄市图书馆、河北省图书馆以及博物馆、各类特色展馆等,开展各类传统诗词的普及和宣传的文化交流活动,通过专家公益讲座、传统诗词书法展、诗词吟诵、图书馆诗词公开课直播、传统文化体验活动等形式,充分发挥图书馆、博物馆等作为传承、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的平台作用,开展文化宣讲和普及,使公民与经典同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颐养身心。

4.发掘传统诗词文化和旅游产业项目,在娱乐身心中提升公民素养

文化是旅游资源根本的精神魅力。不少文化资源略加开发就成为了富有吸引力的产业。大量的诗词文化资源都具有吸引力的特質,如常德的诗词墙,成都的杜甫草堂等。通过传统诗词带动文化交流,使旅游业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引导旅行社开发一些石家庄居民比较欢迎的诗词之旅、诗词夏令营、诗词自驾游等文化旅游线路和项目。使居民在娱乐中欣赏诗词文化的魅力,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开展“寻找古诗词中的河北旅游之美”活动,引导人们追随古诗词中那些描写河北风光的经典词句,寻觅身边的美景,如赴安济桥,领略赵州古桥巧夺天工的建筑工艺,感受清代王基宏《安济桥》的独特韵味;赴秦皇岛碣石山俯瞰大海,观海天一色,感受曹操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这既使石家庄居民在美好的风光中感受家乡之美,提升人文素养,又使河北旅游接轨传统诗词,既彰显了河北的文化特色,激活了文化和旅游产业的资源,提升了旅游的文化品位。

参考文献:

[1]保定金融高等专科学校课题组.发扬诗教传统,加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4):52-55.

[2]叶嘉莹.给孩子的古诗词[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1-2.

作者简介:

祁卉璇(1979~ ),女,河北石家庄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中国文学与文化研究。

本文为2017年度河北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课题名称为《传统诗词文化对提高公民人文素养的案例研究——以石家庄为例》

猜你喜欢

人文素养公民
我是小小公民科学家
论公民美育
欢迎订阅《公民与法治》
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隐私保护也是公民一种“获得感”
十二公民
公民选举权的平等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