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有企业干部选拔任用的几点思考
2017-06-26徐沛
徐沛
随着国有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业管理型人才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显。因此,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必须要做好企业管理干部的选拔任用工作。
国有企业干部选拔任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都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与完善,但是领导干部作为国有企业的管理核心,其选拔任用机制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善。因此,国有企业需要准确地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确立合适的人才选拔制度,构建具有相当素质的管理团队带领国有企业在竞争中破浪前行。
一、国有企业干部选拔任用的必要性
由于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国有企业在激烈的竞争趋势下面临很多困难,因此,必然要对国有企业的体制进行改革,使之适应市场经济的多元化。而优秀的管理人才在思想上更开放,更具有创新的意识与先进的理念,文化素质较高,知识面很广,最重要的是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强,而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正需要这样的人才。因此,要加快发展国有企业的改革,改变国有企业的干部结构,干部的选拔培养任用是关键。我们要高度重视企业干部的选拔任用工作,才能更好地发展生产力,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
二、国有企业干部选拔任用存在的问题
1、缺乏有效的竞争选拔
竞争性选拔作为目前人才任用中颇具成效的方式,对人才的能力和职位适应性具有全面的考虑。但是,这种新制度所推行的时间并不长,其具体细则还缺乏有效的执行。首先,是公选程序的开展导致部分缺乏言辞能力的同事处于竞争劣势,导致这类人的工作积极性受到制约。其次是具体成绩的确定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标准和制度,包括面试和演讲在内的印象分和人情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能力的考察。最后,由于缺乏对竞争性选拔的经验,导致该项工作从筹备到任用会消耗大量的时间和资源,使得部分企业难以经常性运用这种人才选拔模式,转而选择领导任命制简化流程。
2、缺乏足够的群众监督
普通的企业员工和群众没有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行深入的了解,对候选人的政治素质、领导能力、工作作风及工作实绩也缺乏了解,导致推荐测评中“随大流”情况时有发生。同时,也使得群众在进行选择和思考时并没有形成足够的了解,往往是难以形成选择的自主意识。与此同时,也造成了群众没有对选举有足够的认识,不知道监督工作该如何开展,无法有效的利用监督和举报的措施等。此外,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工作所要求的全面性、综合性以及全程监督的要求难以实现,监督功能最终流于形式,难以发挥实际的作用。
三、关于国有企业干部选拔任用的措施
1、建立切实可行的选拔干部的制度
我国的经济发展历程和欧美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区别,长久以来的企业人才任用也印上了我国独有的特色,大多是运用领导任命制。这种经验主义的干部任用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发挥了作用,简化了选拔流程,但是通过领导一句话进行任命也使得人才任用缺少了专业分析和能力对比。因此,为了更好的选拔干部人才,需要从多个方面来完善。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是建立健全干部选拔管理制度,使得管理干部的选拔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实现选拔公开、公平、公正,按制度与程序办事,不做特事特办,不搞特殊化,严格按规章制度操作。二是必须严格执行选拔制度,保证选拔制度的权威性,要做到必须按制度办事,所有人员,包括总经理都要遵守制度,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搞特殊化,违反制度的情况坚决处罚。三是要保证干部选拔制度可行,与企业实际情况相结合,符合实际,可操作,防止脱离企业现状的制度出台并下发执行,增强制度的可行性。
2、引入竞争机制,进行干部选拔
在过去,国有企业的选拔方式一般都是由部门领导推荐,再组织部门内进行考察或综合评价,通过考察后便由领导任命。21世纪,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新的模式下,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本部门的职能,挖掘人才,重用人才,将人才安置在合适的岗位,以给企业创造最大的价值。在这种情况下,竞争机制是个很好的激励机制,在管理干部选拔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引导各级干部比能力、比业绩、比素质,以最大限度的挖掘干部潜能,为企业创造价值。通过竞争,不断的发现不足与亮点,努力改进,互相学习,积极改善,使得人力资源管理有个整体提升,对于管理干部的选拔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管理干部选拔除了遵守竞争原则,还要遵守公正、平等、择优的原则。坚持不同人员的竞争都遵守同样的制度与程序,严格按竞争规则进行,公正裁决,不更改竞争原则,使得竞争不流于形式,真正体现竞争的魅力。
3、创新干部选拔决策机制
传统干部选拔决策强调了集中,忽视了民主,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没有在干部选拔过程中很好地体现,干部选拔的视野无疑受到了局限,也为个别领导人独断专行,个人说了算提供了便利条件。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在干部选拔决策过程中让群众更多地参与。
“让群众更多地参与”,就是把群众的意见体现在决策过程中,让群众更多地参与干部的选拔,还应该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要拓宽决策前的参与渠道。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为拓宽群众参与的渠道創造了条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群众的参与热情。在此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共同把好用人关。要把民意测验结果作为重要依据。民意测验得不到半数以上赞成票者应淘汰出局。二是落实决策中的参与内容。在领导集体讨论干部任用时,组织部门对群众在干部选拔问题上比较集中的意见和建议,要专题向党委会报告,确保群众意见进入决策层。常委会对群众意见要充分听取,认真讨论,防止和克服对群众意见只参考不采纳的现象。三是重视决策的参与意见。干部任用公示期间,对群众反映的意见应予以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有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统一登记建档,分门别类地提出处理意见。对署名意见或当面反映的意见,要及时组织专人调查核实。对于虽属匿名但所反映的问题内容具体、线索清楚的,也要列入调查范围,认真核实。
4、创新干部选拔的监督手段
干部选拔一定要向外界公开,在对空缺的岗位进行选聘时,要将本岗位的用人要求,如年龄、学历、工作经历、主要职称、岗位招聘人数等进行张榜公示,或者通过网站进行公开招聘,并公布招聘单位的联系方式和联系人,报名截止日期等。所有的选拔工作都要在广大干部职工以及监督机构的监督下进行,并将整个过程和结果及时准确的向社会进行公布。在选拔的过程中,监督部门一定要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一切不按照制度进行选拔的都要及时加以制止,并将结果作废。干部选拔过程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首先,做到公开选择规则。选择规则要以各种方式公示,使得所有人都看到、了解到有這样一个干部选拔的机会。
其次,做到公开选择过程。管理干部的选择过程是个系统的过程,主要包括推荐、考试、考察、决定等多个环节,每一个过程都可能存在作假情况,所以,对于整个选择执行的过程必须公开,且对于每一步骤都要公开,让广大干部职工去监督,以保证其干部选拔的公平性。
最后,做到选拔结果公开。在进行任命之前,一定要将选拔的最终干部人选进行公示,使广大干部职工知晓到被任命的人员,并有权利提出疑义,让所有人员都参与到监督选拔的过程,做到公开选拔。
5、创新考察方式,力求全面客观
做好干部考察工作,是选准用好干部的前提和基础,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关键环节。为此,在干部考察方式上应求实创新。一是“反向测评”找不足。在常规考察的基础上,以反向测评为突破口,筛选出当前群众普遍关注、干部容易发生的负面问题,设定“无反映”、“偶尔有反映议论”、“有较多反映议论”、“问题严重”、“不了解”五个评价选项,对拟任人选进行“道德品行鉴定”。二是“延伸考察”重一贯。对有多个单位任职经历且在现单位工作时间不满两年的拟提拔对象,到任职前单位进行追溯考察,着重了解其一贯表现。开通干部监督短信举报平台,加强干部“八小时外”生活圈、社交圈考察,着重了解生活作风、道德修养、情趣爱好、社会交往等方面的情况,全面掌握干部综合表现。三是“一组考察”求客观。坚持“一把尺子丈量”,对竞争性选拔产生的同一职位考察对象,采取“一组考察、综合分析、分类比较”的方式进行,避免多个考察组掌握的评价尺度不一和结果偏差。
四、结语
总之,对于国有企业管理干部的选拔,一定要在规范的管理制度与程序下进行选拔,选拔过程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不能任人唯亲,要使有能力的人在适合的岗位任职,以创造最大的价值。为企业组建一支专业的高素质的管理团队,使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计一鹏.简析国有企业干部队伍建设体系[J].价值工程,2014(22).
[2]李梅香.国有企业干部管理体制改革探讨[J].管理观察,2010(29).
[3]陈文纬.关于国有企业选拔任用管理干部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4,12:168+170.
[4]胡水龙.提高国有企业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公信度的几点思考[J].先锋队,2013,35: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