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反证法教学设计

2017-06-26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第一中学王国昌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24期
关键词:反证法命题证明

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第一中学 王国昌

一、教学目标设计⒈知识与能力:通过典型例题,培养学生用反证法证明简单问题的推理技能和应用意识,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⒉过程与方法:通过背景材料激发学生认识反证法的渴求,了解反证法证题的基本步骤,会用反证法证明简单的几类命题。⒊情感、态度、价值观:以“ 惨案”的背景材料为载体,学习希帕索斯追求真理的智慧、毅力和不畏强权的奋斗精神,感受数学研究的过程和创造的激情,建立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不怕困难的顽强精神,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反证法的概念;2、体会反证法证明命题的思路方法及反证法证题的步骤;3、用反证法证明简单的命题。教学难点:理解“反证法”证明得出“矛盾的所在”,即矛盾依据。三、学情分析1、知识起点:知识基础和数学素养整体较差。本节内容在初中就有接触,反证法的逻辑结构并不复杂,但用反证法证明数学问题却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2、技能起点:在书写的规范性,答题的严谨性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尤其反证法的应用需要逆向思维,但在之前的学习中,对逆向思维的训练和应用还是比较欠缺的。3、态度起点:本教学设计实施对象是高二中等班级的学生,但大部分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习惯,求知欲不太强烈,自主探究不够主动,讲解时听课的针对性不强,很难达到高效课堂的教学效果。四、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人教A版数学选修2—2第二章“推理与证明”第二节“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第二课时反证法部分。对于直接论证较为困难的命题,若能恰当运用反证法,就能达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不可能为可能的目的。它不仅对数学科学体系自身的完善有促进作用,而且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五、教学方法设计1、教法分析依据《纲要》和《课标》对本课程的要求,结合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层层设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步步推进,加强知识产生、发展和应用的系统性。采用教育先行者方式、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和评价等有效整合的教学方法。2、学法指导通过背景材料的引导和典例选讲,使学生体会反证法的含义及其思想方法,指导学生自己总结反证法的基本步骤和基本题型。反证法所依据的是逻辑思维规律中的“矛盾律”和“排中律”。六、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一)情景设置,预设问题问题一:谁能说说数系的发展过程呢?问题二:为何有理数就“有理”呢?而无理数又是如何产生的呢?(附件1)1、讨论并回答数系的大概发展过程和概念的分类;2、聆听有理数“有理”的时代背景;了解无理数产生的由来(背景材料:“了解数系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兴趣;自然地引入课题。惨案”)。

不是有理数”的呢?过度问题:你能证明“过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A,B,C不能确定一个圆”吗?(证明见课件)问题三:希帕索斯如何证明“不可能是整数,那么1、分组讨论根据有理数的类型,首先判定只有是两个互质的整数比,即分数。继而导出矛盾,并分析产生矛盾的原因;2、归纳思路;3、写出证明过程使学生学会讨论、合作、归纳的学习方式。(二)新课讲授1、反证法的概念;2、反证法的步骤。(归纳见屏显1、学生讨论回答;2、学生归纳总结;3、教师引导规范。培养学生善于、敢于归纳总结,并注意规范性3、典例选讲,加强应用例1. 写出用“反证法”证明下列命题的第一步“假设”。(1).互补的两个角不能都大于90°.(2).△ABC中,最多有一个钝角.(3).a,b,c中至少有一个是正数.师:根据上述问题中的量词,我们能联想到什么? (词语的否定)例2. 用反证法证明:如果a>b>0,那么1、小组讨论,代表发言,解决例1;2、小组讨论,选派学生代表板演例2,教师点评;3、学生分析,教师引导,体验反证法的妙用;加深理解、用反证法证明简单的数学命题。例1的设置:能否正确地写出假设,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和保障。例2的设置:检验学生对反证法的应用及书写的规范性;a>b(三)课堂练习1、课本P91练习:1,2.1、学生独立完成;2、小组交流检查。1、能否独立完成2、培养交流合作(四)课堂小结⑴.反证法证明命题的一般步骤⑵.证明命题的常规方法⑶.用反证法证明的常见题型1、学生总结归纳;2、异组矫正补充;3、教师引导归纳。(屏显)1、培养学生提炼归纳、表述规范;2、达到巩固升华(五)目标检测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六)布置作业⑴书面作业:①若p>0,q>0,p3+q3=2.试用反证法证明:p+q≤2.②实数a,b,c,d满足a+b=c+d=1,ac+bd>1,求证:a,b,c,d中至少有一个为负数。⑵能力提升:每位同学寻求至少一道题,利用反证法证明.一是每位同学力所能及,得益不同层面的收获;二是集众人之力搜集更多的反证法题型,扩大知识面七、教学反思在引入上,通过数系的发展,无理数的由来,自然衔接到本节的主题,很好的体现了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既贯穿了新课程理念,也便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虽然篇幅有点长,耗时有点多,但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便于让学生铭记反证法并有意识的应用。

猜你喜欢

反证法命题证明
反证法在平面几何中的一些应用
获奖证明
判断或证明等差数列、等比数列
反证法与高次费马大定理
巧用反证法证题
点击反证法
证明我们的存在
证明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