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有效教学视角探索高校大学生篮球选项课改革
——以肇庆学院为例

2017-06-24侯忠仁廖理连

肇庆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运球选项身体素质

侯忠仁,廖理连

(肇庆学院 体育与健康学院,广东 肇庆 526061)

从有效教学视角探索高校大学生篮球选项课改革
——以肇庆学院为例

侯忠仁,廖理连

(肇庆学院 体育与健康学院,广东 肇庆 526061)

课题组以有效教学理念为依据,对篮球选项课进行了改革.课程设计首先以满足大学生篮球兴趣为前提,其次以单元模块教学模式设计增加不同层次体能素质的学生都能够接受的教学内容,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具体的学习内容,教师按照大学生选择的教学内容进行分组教学.经过1个学年的实验教学,我们发现单元模块教学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参与篮球学习的积极性,大学生的篮球技能和体能素质都得到了提高.

高校体育选项课教学;篮球选项课;体育选项课改革;有效教学

高校体育教学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讲究效益的活动,有效性是体育教学的生命.体育教学是否有效,不能仅仅关注体育教师是否完成教学任务或者教学是否认真,而应更加关注大学生是否掌握了教学内容、提高了运动技术水平和提高了身体素质.如果学生学得不好,即使体育教师教得很辛苦、很认真,也是无效或者低效的教学.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课堂教学首席专家余文森教授认为:从专业角度说,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得学生获得发展、有效性的特征,可以列举很多,但是最核心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学会与否.[1]因此本课题组在实施篮球选项课时引入有效教学的理念,强调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最优的速度、效益和效率,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等方面获得整合、协调和可持续的进步与发展,从而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该理念主要关注的是大学生的兴趣和身体条件,这两种“需求”是有效教学的核心.从2001年开始我国普通高校公共大学体育课对传统的以教学内容为中心的体育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此次改革更加关注大学生的身心需求,是尊重不同水平身体素质大学生的需要、实现教育平等的具体体现,它鼓励各高校开设以“满足大学生体育兴趣为主”的体育选项课.[2]

肇庆学院大学公共体育部根据体育教师的专项和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等条件开设了篮球、排球、武术、健美操、轮滑、游泳、乒乓球等10多个项目的选项课.通过10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同一班级的大学生在1年的选项课学习后,在身体素质和学习运动技能的提升上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期末考试中只有60%的大学生达到及格以上的水平,40%的学生不及格.课题组分析后发现,现在高校开设的选项课,只满足了60%大学生的兴趣,而另外40%的大学生,由于他们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基础较差,教师必须依据他们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水平的实际情况,再让他们选择符合他们自身条件的教学内容.为此,课题组按照有效教学的理念,在开设篮球选项课的过程中,首先让大学生依据兴趣选择本课程,其次在教学内容设置上,我们按照单元进行篮球模块教学模式.

本课题组从肇庆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2014级篮球选项课开始进行“有效教学改革”的实验,目的是在篮球选项课教学中,教师在满足大学生兴趣需求的基础上,在教学内容上根据每位学生身体素质水平和掌握运动技能的需要,设置不同的教学模块,让每位大学生都能在不同程度上掌握篮球运动的基本技能,达到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的目标.经过1学年的实验之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身体素质(50 m、1 000 m、立定跳远)和掌握篮球技能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2014级2个班男生90人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篮球基础和身体素质差异不大.

1.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近年来相关体育课教学方法、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的有关资料,为本课题提供理论参考.

2)实验法.实验组采用有效教学模式,安排5个篮球教学模块,72学时,2个学期完成;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实验前后对大学生进行了50 m、1 000 m、立定跳远等3项身体素质测试,对学生篮球基础技术中的罚篮、行进间往返运球低手投篮进行测试.

3)数据统计法.对测试数据进行T检验,对所有测试进行了常规描述性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实验组与对照组教学内容与方法设计

2.1.1 实验组有效教学内容与方法设计实验组采用有效教学理念就是要解决传统篮球教学内容与一部分大学生身体素质和掌握篮球运动技能能力需求差距较大的现实问题,让篮球教学应回归到运动的集体、游戏、实战标准中,构建适应大学生实际需求的教学内容体系.因此在有效篮球教学中,以大学生参与篮球运动过程得到娱乐性心理感应为切入点,充分发挥大学生参加篮球运动的主体意识.为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有效教学的理念,实验组根据有效教学的理念把公共篮球选项课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表1).在篮球选项课教学过程中,教师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将篮球课分为运球、传球、投篮、游戏投篮、比赛5个模块,学生可根据教师所安排的教学内容再次选择符合自身情况的学习内容,例如在运球技术的教学中,有的学生选择原地运球练习,有的学生选择行进间球等,教师依据学生所选择项目再次进行分组练习.随着运动技能的不断提高,学生可以再次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运动技能,如一个学生可以从运球模块的原地运球开始,在掌握原地运球后,再选择难度较大的变向运球、胯下运球等内容.

表1 实验组篮球选项课教学模块一览表

2.1.2 对照组篮球选项课教学内容设计

表2 对照组篮球选项课教学进度表

从表2可以看出,肇庆学院公体篮球选项课的教学内容有以下特点:一,篮球选项课主要以篮球技术为核心进行教学内容设计,每次课教授几个技术点,没有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教学原则.这种安排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能满足极少数具有篮球天赋的学生的需求,而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枯燥的篮球技术练习会使他们失去最初对篮球的兴趣,进而不愿意上篮球课.二,篮球技术内容设计没有从学生篮球技术基础的实际出发,例如第3次课跳投、第4次课运球练习、第5次课持球突破、第6次课传切突分配合、第7次课掩护配合等教学内容,对于没有篮球基础的学生来讲,是无法完成的高难技术,所以即使经过1年的篮球选项课学习,大部分学生却很少掌握篮球技术,只有掌握篮球基本功的大学生才有所收获.因此,肇庆学院公体篮球选项课的教学内容与大多数学生的兴趣和体育技能基础不符合.

2.2 实验组与对照组教学结果比较分析

2.2.1 实验组与对照组篮球技术、技能水平比较分析

学生的篮球技术、技能水平,主要看全场往返运球投篮和原地投篮2项指标.全场往返运球投篮操作方法:从篮球底线出发(开始计时)快速运球到对面球场投篮,如没投中,可以补篮,必须投中为止,投中后又返回快速动球投篮,往返2个来回,第4个投篮投中计时结束;原地投篮操作方法:站在罚球线上连续投10个球.

实验前实验组全场往返运球投篮平均数是35.26 s,标准差为6.75,而实验前对照组平均数是36.33 s,标准差为6.67,P>0.01,两者没有显著性差异,符合实验要求(表3).经过1学年的教学后(表4),统计显示,实验组的学生全场往返运球投篮由实验前平均数35.26 s提高到实验后平均数30.01 s,平均提高了5.25 s,两者差异显著;同样原地投篮数由平均4.12个提高到了5.01个,平均提高了0.89个,有显著性差异.而对照组的学生全场往返运球投篮由实验前的36.33±6.67提高到实验后33.581±6.52,T值为1.98,有显著性差异(表5);原地投篮数由实验前的4.01±1.31到实验后4.56±1.30,T值为2.00,有显著性差异.由此可知,经过1学年的学习和训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篮球技术和技能水平都有所提高,且实验组的篮球技术、技能水平要好于对照组,特别是全场往返运球投篮指标数据差异更明显,这说明实验组的教学效果更好.

表3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机能、素质和篮球技能成绩的对比 n=45

表4 实验前、后实验组的机能、素质和篮球技能成绩的对比 n=45

表5 实验前、后对照组的机能、素质和篮球技能成绩的对比 n=45

表6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机能、素质和篮球技能成绩的对比 n=45

2.2.2 实验组与对照组大学生身体素质比较分析

大学生身体素质主要由速度(50 m)、耐力(1 000 m)、力量(立定跳远)的水平来反映.从表3可知,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的50 m、1 000 m、立定跳远的学生身体素质没有显著性差异,但表4显示,实验后实验组的50 m、1 000 m以及立定跳远3项指标都明显提高,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同时,从表5可知,实验后对照组的50 m、1 000 m以及立定跳远的成绩都所提高,且有显著性差异,但提高幅度不太.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机能、素质对比分析可以看出(表6):实验组1 000 m平均成绩为223.13 s,而对照组1 000 m平均成绩为233.02 s,T=2.74,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实验组立定跳远平均成绩为2.47 m,而对照组立定跳远平均成绩为2.38 m,T=3.16,有非常显著性差异;但50 m实验组和对照组成绩有显著性差异.由此可见,实验后实验组学生身体机能、素质优于对照组学生,这说明实验组体育教学更有效.

3 结论

高校篮球选项课教学改革是以有效教学为理念、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掌握篮球运动技能为目的的教学改革.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首先应该通过各种方法激发学生对篮球的热爱,其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身体素质和篮球运动技能的差异,进行分层、分组教学,教学内容不仅要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而且要根据不同教学对象进行教学内容的灵活调整.

本课题组用实践证明有效教学模式在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和掌握篮球运动技能方面均优于传统的篮球选项课教学.虽然由于教师、场地的限制,课题组只安排了2014年级90名男大学生进行实验比较,实验可能存在人数不多、实验对象身体素质和掌握篮球运动技能差异对比的精准性还有待提升的问题,但是,我们却发现在原有“高校公共体育选项课教学中存在的仅仅以满足大学生的兴趣、忽视全体大学生不同身体素质和掌握篮球运动技能存在的差异,而导致一部分大学生失去平等体育教育的权利”[3]的现象有所改善.由此可见,有效教学不仅可以满足大学生兴趣的需求,而且还可以满足不同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大学生的学习差异需求,而第二个“需求”更加符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大学体育教育方针.我们应该不断认真总结经验,将有效教学的理念应用到更多的科目教学中,实现大学生的“兴趣”与“身体素质、掌握运动技能”的协调发展.

[1] 余文森.有效课堂十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张燕.分层次教学法在篮球选项课中的应用研究[J].体育教学方法研究,2011(1):1-2.

[3] 毛振明.探索成功的体育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The Reform of Teaching Basketball as an Optional Cours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ffective Teaching——Zhaoqing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HOU Zhongren,LIAO Lilian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Zhaoqing University,Zhaoqing,Guangdong 526061,China)

Based on the theory of effective teaching,the reform of teaching basketball as an optional course is carried out.Firstly,the curriculum design is to meet the interests of college students.Secondly,the teaching materials are planned in the unit module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s in the students’physical conditions and basketball skills so that the students can choose different units to learn and the teacher teaches according to students’choice.After one-year experimental teaching,it is found that the unit module teaching has greatly stimulated the students’enthusiasm to participate in the basketball learning and their basketball skills and physical condition have been improved.

optional sports courses for college students;basketball as an optional course;the reform of optional sports courses;effective teaching

G841

A

1009-8445(2017)02-0092-05

(责任编辑:宋先红)

2016-09-12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GD15XTY15)

侯忠仁(1976-),男,湖南郴州人,肇庆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讲师,硕士.

猜你喜欢

运球选项身体素质
完形填空一则
我最喜欢的课
锻炼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KYRIE IRVING'S HANG DRIBBLE 凯里·欧文 停顿运球
足球专项身体素质练习与足球技能学习成效的相关性研究
跟踪导练(四)
阅读理解
跟踪导练(5)
单项填空精选练习100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