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017-06-23张海英
张海英
摘 要:自主學习是一种宽松、自由并且富有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在现代小学数学教学的历史上可以说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作用。自主学习策略主要就是情景的设立,学生自主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及在自主学习上的合作和交流,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数学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8-009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8.059
西部地区小城镇学校的教育环境相对于大城市来说还是比较落后的,教育的信息资源还是比较少,学生家庭成员的教育意识和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尤其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意识淡薄,学习的目的也不很明确,许多家长对学生学习上的问题基本上是束手无策。针对出现的这种情况,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打好扎实的数学学习基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更加重要。
一、自主学习的概念
自主学习与传统的学习方式相比,是一种更适合现代社会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其实就是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学会通过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式来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在学生的心理上也会产生一种积极、主动、独立的心理能动的状态,通过自主学习使得学生潜藏在内的学习潜能得到激发,同样,也会使学生学会探索新知和创新的精神,以及动手实践的能力。
二、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一)时代发展的需要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嫦娥三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而基础教育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其他一切创新的基础,尤其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更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开始,在这个阶段要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打下基础,使得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是时代赋予教师的使命和责任。可见,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具有无法替代的奠基意义。
(二)教育改革的要求
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是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深刻改革。随着时代的发展,课程理念也在发展,这就推动了课程变迁向深层次的发展。《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就要求教师做好学生的引导工作,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教师与学生共同体会知识探究的过程。
(三)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
自主学习会大大提了学生在校学习的质量,这也促使学生自己主动去学习,会对所学习的内容有一个深层次的理解。自主学习也是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让学生学会终身学习,独立思考的习惯。自主学习还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这样会使学生有自己的学习见解,不在过分的依赖于老师,处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自主学习的策略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成为本文的关键,下面,就以“三角形内角和”为例,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著名的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设立生动、有趣的情景,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式,提出问题是学习数学的起点和动力,这样会形成一种考虑数学问题的方式,提出问题,在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之间打起来一座桥梁,引导学生进入与问题有关的情景中来。在讲述“三角形内角和” 的时候,就给学生留下一个悬念,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一步步的提问以及有趣的问答过程,就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种新事物的出现成为学生自身学习的欲望,转化为一种强大的内驱力。
(二)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发挥出学习的能动性
苏霍姆里斯基曾经说过,学生需要自由活动的时间,就像健康需要空气一样。因此,在数学教学的课堂上,教师要把时间和空间最大限度的交给学生,让学生亲自去观察,分析,操作,归类,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渐的体会出数学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这样会促使学生自己去学习,形成自己的学习风格,张扬自己的个性。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把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充分地调动起来,这样做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的探究活动,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揭示三角形内角和规律)的方法和途径,并且做好相应的记录。等到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这样不仅仅学到了知识,增强了自己的自主学习的意识,以及增强了学生自身的表达能力和实践能力。
课堂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还是培养学生技能的重要地方,在课堂上学生要巩固新知,还要挖掘深层次的知识。创建开放性的课堂,在课堂上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动手和动脑能力,留出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需要给学生创设几道难题:“把下面的图形街区一部分(每次只截一次),使剩下的图形的内角和是180°,有几种不同的方法 ?
一开始的时候,有的同学回答有两种(图1)。针对这种情况,老师不着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让学生自己去讲台上演示截图的方法,并说明截图的理由。学生回答说:要是剩下的图形内角是180°,剩下的部分必须是一个三角形。老师说好,学生也说好,似乎学生茅塞顿开,这就产生了无数种的解法(图2、图3),学生都明白了,学生争先恐后地举起手来,想演示一下,这就说明学生的思路活了,学生斗志昂扬,课堂气氛充满了成功和喜悦。
四、结语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开放式教学开始深入到数学教学课堂中去,教师也要努力去学习,充实自己的教学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服务于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在数学的课堂上自由的想象,使数学课堂成为发现人才,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
参考文献:
[1] 冯殿鑫.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考试周刊,2016(66):79.
[2] 曾兰青.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5 (22):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