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商务英语语料库的自我提及语研究

2017-06-23司蓓蓓李小鹏

宿州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信函第一人称对数

司蓓蓓,李小鹏

宿州学院外国语学院,宿州,234000



基于商务英语语料库的自我提及语研究

司蓓蓓,李小鹏

宿州学院外国语学院,宿州,234000

以商务英语语料库为基础,通过异方差T值和对数似然率显著水平检测,分析了自我提及语在商务英语文体中的使用特征。结果显示,商务英语中自我提及语的使用有三类总体特征:倾向于使用主格形式提及自我,以表达对所陈述话语的肯定和对未来的期待;倾向于使用第一人称复数形式提及自我,以承担言语责任;不借助第三人称形式提及自我。另外,绝大多数自我提及语在商务文体间的使用表现出显著差异;同时,自我提及语“mine”在各类商务文体间对数似然率呈现显著水平之下的比例远高于其他自我提及语。

商务英语;语料库;自我提及语

1 问题的提出

自我提及语是作者在语篇中运用第一人称和对应的物主代词展示自我权威和责任的一种策略,是交际语言的一种重要特征,其价值受到普遍认可[1]。目前有关自我提及语的研究集中于对比分析不同文体间自我提及语使用的差异[2-4],或自我提及语在学术论文中的语用分析[5-7]。相比较之下,商务英语文体中自我提及语的研究略显不足,缺乏总体概述[8]。

商务英语作为专门用途英语之一,因语域不同,其话语表达方式和其他文体存在诸多不同之处。江进林等运用多维分析法对比商务英语和通用英语之间话语使用维度的差异[9],结果显示商务英语表现较强的交互性,多使用第一和第二人称,与通用英语中人称的使用有显著差异。尽管学术论文中的自我提及语尤其是第一人称的研究成果颇丰[10-11],但对商务英语学习者构建自我提及语使用的概念无法提供足够的借鉴。基于上述分析,本文以商务英语语料库为基础,对商务英语总体特征和商务英语所涵盖的公司报告、财经新闻、财经法律等七类文体中的自我提及语使用特征进行分析,以帮助商务英语学习者对商务英语中的自我提及语使用有较为清晰的认识,进而提高商务英语学习的效果。

2 自我提及语的界定

自我提及语属于元话语范畴之一。Ivanic认为自我提及语研究的核心是第一人称,除此之外,其他人称并非作者自我展示的最有效表达方式[12]。与之不同,Hyland在研究元话语的初始阶段认为自我提及语单指第一人称单数[13],如“I、me、mine”,而“we、our、ours”不属于自我提及语范畴。随着元话语研究的深入,自我提及语的概念不断延伸,Hyland对自我提及语的范畴作了重新修订,认为自我提及语应包含“I、me、mine、my、we、our、us、the author、the author's、the writer、 the writer's”[14]。该分类结果是Hyland基于大量不同文体中元话语对比分析之后对自我提及语概念的延伸和补充。本文基于Hyland的最终分类结果,分析商务英语语料库中自我提及语使用的特征。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问题

(1)商务英语中自我提及语使用的总体特征如何?

(2)自我提及语在各类商务文体中的使用有何差异?

3.2 研究语料

研究基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建立的商务英语语料库,共3 089篇语料,2 217 322词,出版于2003-2010年,涵盖公司报告(267 157词)、财经新闻(303 348词)、财经法律(324 085词)、商务信函(356 537词)、经济学术(328 425词)、名人演讲(326 360词)、政府文件(311 410词)七类子库。

4 结果与讨论

4.1 商务英语中自我提及语使用的总体特征

对11种自我提及语在商务英语语料库的频次进行了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1。

表1 商务英语语料库中自我提及语频次

如表1所示,自我提及语在商务英语语料库中共出现30 726次,占总字数的1.4%左右。第一人称复数形式“we”使用频率最高,多达11 397次。其次是第一人称复数形式的物主代词“our”,也达8 145次。第一人称单数形式在商务英语语料库中出现的频率最高的是“I”,其次是物主代词“my”。以第三人称表示自我提及的两类词在语料库中使用的频次较低。

采用专门用于计算不同词频出现的对数似然率及其显著差异性的语料库统计工具Log Likelihood Calculation Excel Spreadsheet,通过对比第一人称单数、复数和第三人称之间的对数似然率及其显著差异性,发现商务英语中自我提及语的使用呈现三个总体特征。

第一,相比较宾格和物主代词,商务英语倾向于使用主格形提及自我,以表达对所陈述话语的肯定和对未来的期待(第一人称单复数主格与其宾格和物主代词之间对数似然率的显著水平Sig=0.000,两者之间呈显著差异性)。具体见例1、2,其中,例1引自公司报告,例2引自商务信函。

例1 We believe the flexibility of our service offerings provides substantial value to our clients and professionals.

例2 I hope you will let me know if there's ever a hint of a problem in the future.

第二,与第一人称单数相比较,商务英语中倾向于使用第一人称复数形式的各类变体来表达自我对话语所承担的责任。经过统计,第一人称单复数各类变体的总频次为:单数8 672,复数21 980。两者之间对数似然率及其显著水平检测结果Sig=0.000,呈现显著差异性。具体见例3、4,其中,例3引自财经新闻,例4引自商务信函。

例3 We can be pretty sure that no other British company will consider a sweetheart deal with outside investors any time soon.

例4 We will also credit your account for shipping charges.

第三,与Hyland在学术论文中的自我提及语研究不同,商务英语中倾向于直接使用第一人称,而非第三人称表示自我提及。“The author”与“the writer”在商务英语语料库中使用的频次之和为74,远远低于第一人称。第三人称更多的是表示一种事实陈述而非自我提及。例5引自经济学术,例6引自财经法律。

例5 The author also finds international trade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keeping the US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competitive.

例6 The author advocates a more proactive role for arbitrators in facilitating a settlement between the parties …

4.2 各类商务英语文体中自我提及语的使用特征

基于上述分析,“The author”与“the writer”及其对应的所有格形式在商务英语中并非表示自我提及而是一种事实陈述,因此,本文不再统计“the author、the author's、the writer、the writer's”四类自我提及语在各类商务文体中的频次分布,其他自我提及语在各类商务文体中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2。

表2 自我提及语在各类商务英语文体中的频次分布

如表2所示,自我提及语在各类商务英语文体中的分布并不均匀,商务信函中自我提及语使用的频次最高,其他依次为名人演讲、公司报告、经济学术、财经新闻、财经法律,政府文件中使用的自我提及语最少。笔者对上述描述性统计结果作了两类分析,一是通过异方差T检测商务英语文体间自我提及语使用差异的显著水平;二是检测每一个自我提及语在不同商务英语文体中对数似然率及其显著差异水平,结果显示自我提及语在各类商务英语文体中呈现两类特征。

第一,单尾异方差T检测商务文体间自我提及语使用的显著水平发现两个突出现象。一是除名人演讲除外,商务信函中自我提及语的使用与其他五类文体间均有显著差异,使用频率(4.2%)远远高于所有自我提及语在商务英语中出现的频次(1.4%)。二是名人演讲中自我提及语使用与财经新闻、财经法律和政府文件三类商务英语文体存在显著差异,使用频率为2.6%,高于平均频率1.4%。除去这两类突出现象外,另一个自我提及语使用呈现显著差异的发生在财经新闻与政府文件间。具体结果如表3。

表3 商务英语文体间自我提及语T值检测结果

上述结果表明,商务信函和名人演讲中自我提及语的使用频率远远高于其他文体。商务信函的主要功能涉及到商务谈判、提供服务建立业务关系、投诉或调解等[15]。为实现上述功能,说话人会采取某种方式传递信息,促使话语生效。遵循商务信函的7C原则,即完整、具体、简洁、正确、清晰、礼貌和体谅[16],尤其是其中的简洁、清晰、完整、礼貌和体谅,商务信函中通常会直接采用第一人称的方式表达观点,如例7、8。

例7 We are confident that there is a growing market for your products in [country/area &rsqb,due to the increasing demand for.

例8 We are able to keep you well informed of new products from the industry and purchase a wide range of products at reduced export prices.

例7直接表达了说话人对对方产品市场扩大的信心,例8则表示说话人对言语行为的一种直接程度。上述两个例句如果更换为第二人称,或采用被动语态陈述事实,言语效果会大打折扣。

名人演讲更倾向于口头交际,但这种言语行为的本质与商务信函有很多相同之处,即通过言语说服听众。名人演讲中多使用第一人称陈述事实,表示期望、承诺以及对所表达的话语承担责任等,如例9、10。例9以第一人称复数的形式陈述事实,以拉近与听众的距离,引起其共鸣;例10表示个人对产业合作方式的期待。

例9 We all know the importance of trade channels for a small open economy like ours which basically relies on inward and outward trade to survive.

例10 I hope we can count on active industry collaboration as we undertake that work.

第二,笔者继而统计了各类自我提及语在商务文体间的对数似然率及其显著差异水平。由于对数似然率对低频次语言特征统计的敏感性[17],该统计结果可以揭示上述总体统计掩盖的细节差异。本文列出了对数似然率在显著水平之下的数据(对于自我提及语在各类商务文体中频次为0的直接接受为对数似然率在显著水平之上),如表4。

表4显示了两类总体特征:第一,各类自我提及语在商务文体间对数似然率在显著水平之上有137组,显著水平之下10组。数据表明尽管单尾异方差T检测商务文体间自我提及语使用的显著水平差异集中表现在商务信函和名人演讲与其他文体间,但是由于体裁的差异,各类自我提及语在商务文体间的使用仍表现出较大差异。以自我提及语“we”和“our”为例,两者在商务文体间的对数似然率均在显著差异水平之上。

第三,自我提及语“mine”在各类商务文体间对数似然率呈现显著水平之下的数据为五个,远高于其他自我提及语。这与“mine”在商务英语中出现的总频数较低有一定关系。“Mine”在各类商务文体中共出现32次,其中名人演讲最多,频次为16;其次为商务信函,8次,公司报告财经新闻和财经法律分别为4次和3次,政府文件1次,公司报告和经济学术类语料没有出现。反身代词“Mine”具有省略功能,有强烈的类属意识。为使言语表达得足够清晰、不冒犯对方,各类商务英语都尽量采用其他形式自我提及,除非本句只陈述无关协商、诉讼等情感的事实,如例11。

表4 各类自我提及语在商务文体间的对数似然率及其显著水平

例11 This new company, Geitner Paper, has just opened up a new office around the corner from mine …

例11引自商务信函,该例句使用“mine”提及自我,只表示某个地理位置,不涉及商务英语的主要功能。

5 结 语

由上述分析可以得知,商务英语语料库中不仅自我提及语的使用总频次差异较大,各类自我提及语在商务英语各类文体间的使用也存在诸多差异。此外,与Hyland在学术论文中对自我提及语的界定不同,研究发现,在其他文体中以第三人称表示自我提及的方式在商务英语各类文体中均未出现。目前,商务英语写作教学大多只考虑商务文体与通用文体间的差异,较少关注商务英语之下的各类文体间存在的差异。该研究结果对商务英语教学或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Mauranen A.Discourse reflexivity:a discourse universal? The case of ELF[J].Nordic Journal of English Studies,2010(2):13-40

[2]Cherry R D.Ethos versus Persona:Self-Representation in Written Discourse[J].Written Communication,1988(3):251-276

[3]Dahl T.Textual metadiscourse in research articles:a marker of national culture or of academic discipline[J].Journal of pragmatics,2004(10):1807-1825

[4]谢群.商务谈判中的元话语研究:商务话语研究系列之一[J].外语研究,2012(4):19-23

[5]江进林,许家金.基于语料库的商务英语语域特征多维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2):225-236

[6]吴忠华,庞继贤.英语研究论文中作者自我身份建构分析:以第一人称代词使用为例[J].外语教育,2009(2):78-83

[7]杨欣然.二语学术写作中的自我指称与作者身份建构[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5(4):50-56

[8]Ivanic R.I is for Interpersonal:Discoursal Construction of Writer Identies and the Teaching of Writing[J].Linguistics and Education,1994(1):3-15

[9]Hyland K.Humble servants of the discipline? Self-mention in research articles[J].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2001 (3):207-226

[10]Hyland K.Metadiscoure[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8:53

[11]肖群.商务英语会话中的评价及其功能[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6):12-14

[12]刘重霄.经贸翻译综合教程 [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1:175

[13]Dunning T.Accurate methods for the statistics of surprise and coincidence[J].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1993(1):61-74

(责任编辑:胡永近)

10.3969/j.issn.1673-2006.2017.04.016

2017-01-12

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模糊限制语习得的动态变异研究”(2013SQRW080ZD);宿州学院校级优秀青年人才计划项目“商务英语教学生态模式的操作程式研究”(2014XQNRW001)。

司蓓蓓(1980-),女,安徽宿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商务英语、二语习得。

H021

A

1673-2006(2017)04-0056-04

猜你喜欢

信函第一人称对数
含有对数非线性项Kirchhoff方程多解的存在性
指数与对数
指数与对数
对数简史
朱自清致逯钦立信函之五(1942.10.28)影印件
汉代铜镜铭文中的第一人称
1935年3月24日王守竞致狄拉克的信函原文
1935年4月4日梅贻琦致剑桥大学研究生处的信函
“我”最初是古代兵器
2008年第六站冠军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