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论视域下高校创业文化要素分析与创业文化建设路径
2017-06-23李月云
李月云
宿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宿州,234000
系统论视域下高校创业文化要素分析与创业文化建设路径
李月云
宿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宿州,234000
运用系统论方法,结合高校创业文化现有的研究成果和高校创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文化诉求,提出了大创业文化的概念。高校大创业文化内部系统主要由创业教育价值观、人才观、教学观、教学管理运行机制、教学实践活动和平台建设以及文化传播等要素构成,并与校园外部环境因素:政府、企业和社会形成互动关系。建设创新型国家、高校内部深化改革和大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对高校建设大创业文化提出了必然要求。系统论的启发在于:建设高校大创业文化不仅要优化高校创业文化的内部系统,还要注重激活外部系统,更要重视内外部系统的协同发展。
系统论;大创业文化;内部系统;外部系统;协同合作
自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发《关于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以来,高校创业教育由“技能型”向“素质型”改革发展的呼声越来越高。与此同时,作为影响高校创业教育改革深层因素的创业文化也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但从已有的文献看,有关高校创业文化的研究明显滞后于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的研究,且少量关于高校创业文化的研究也因拘囿于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来探讨创业文化的内涵、特征和构成,因而,未能从社会创业文化建构的宏阔背景中揭示高校创业文化培育的意义和价值,进而弱化了高校创业文化研究的现实针对性。在当前积极推进“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背景下,高校创业文化建设无疑承载着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国家使命。鉴于此,运用系统学的理论和方法,将高校创业文化建构置于国家战略背景中和社会创业文化的系统中加以审视,分析高校创业文化的结构要素及其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以“大创业文化”的观念检视高校大创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路径,对推动高校教育改革和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1 高校“大创业文化”的构成和要素
系统无处不在,无所不包,系统概念适用于一切研究的对象[1]104。尽管在“何为系统”的问题上至今尚存争议,但系统与要素的关系、系统与环境的关系是系统理论绕不开的话题。从系统论的角度看,高校创业文化显然具有内部系统和外部系统两大结构,前者以高校为独立自足的要素,后者以高校之外的政府、企业、社会等影响高校创业文化的因素为要素。如果说传统意义上仅立足高校主体自身所开展的创业教育活动及其形成的创业文化是一种“小创业文化”,那么所谓“大创业文化”则是指一个包括高校、社会、政府、企业等多主体参与的内外部系统的集成。大创业文化不仅关注“小创业文化”,而且将影响高校创业文化的校园外部因素,如政府政策、企业参与、社会评价和就业观念等纳入其中。由此,系统论视角下的高校大创业文化研究,不仅可以厘清大创业文化的基本要素,更有助于深度分析高校大创业文化与校园外部文化因素之间的关系,从而为高校创业文化的建构找到更加合理的路径。
1.1 高校“大创业文化”内部系统的构成和要素
立足高校自身的创业教育实践所开展的创业文化建设研究由来已久,论者围绕创业文化的构成要素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有论者依据一般意义上的文化分类,认为高校创业文化由创业物质文化、创业行为文化、创业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构成要素组成[2]。此外,还有将创业文化分为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三层说”以及直接分为观念文化和制度文化的“二层说”[3]。应该说,上述三种分层说都注意到了高校创业文化的要素问题,对高校创业文化建设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需要强调的是,高校创业文化发轫于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活动,同时,高校创业文化的要素也蕴含于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的方方面面。由此,笔者认为,围绕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这一目标,可以将高校创业文化分为创业教育价值观、人才观、教学观、教学管理运行机制、教学实践活动、平台建设以及文化传播七大要素。从系统论的角度看,七大要素在一个目标的统领下构成了四个同心圆式的层次结构图,如图1所示。
图1 高校创业文化内部系统的要素与构成
1.2 高校“大创业文化”外部系统的构成和要素
图2 高校创业文化外部系统的构成和要素
高校大创业文化的外部系统,是指高校之外的其他社会因素及其活动所形成的文化体系,包括政府政策、社会参与、社会评价、就业观念等所建构的文化体系,它们与高校创业文化的内部系统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图2)。其中,政府政策包括创业教育政策、创业教育评价体系、社会创业支持政策等要素,它们直接或间接影响高校创业教育活动的开展,特别是在当前国内自上而下的创业教育改革模式下,政府政策所建构的高校创业文化明显地具有政策驱动特征。社会参与作为影响高校创业文化的外部构成,通过校企联合开展创业教育,为高校创业教育活动提供平台支持、智力支持,从而促进高校创业文化内外部之间的物质沟通和能量交换。从目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现实看,这恰是未来高校创业文化建构的着力点和关键所在。社会评价主要是指高校基于自身的办学积累所形成的社会认知,特别是一些地方高校在向应用型转型的办学过程中,由于自身服务地方的能力水平以及政府通过“应用型高校”赋名对既有社会认知的重塑。提高社会评价指数,既需要高校持之以恒地提升自身的办学能力和办学水平,也需要通过特定的传播机制塑造高校形象。就业观的核心是价值观或成功观念,在传统的“学而优则仕”价值观的影响下,成功的就业往往与政府机构、社会高福利组织直接等同,这种社会就业观念直接导致整个社会企业文化的孱弱,显然这也直接影响着当前高校创业文化的培育和建构。
1.3 高校“大创业文化”内外部系统的关系
系统的整体性和动态建构性表明,虽然高校创业文化内部构成与外部构成两者作为相对独立的体系而存在,但内外部系统之间、要素之间或直接或间接地产生影响、制约。就高校创业文化内外部系统而言,这种影响和制约关系有多重复杂的结构(图3)。政府政策具有宏观统摄性,对整个高校大创业文化内部系统以及外部系统构成中的社会参与、社会评价和社会就业观念都具有导向作用,后者对政府政策的调整同样发挥反馈作用。社会参与、社会评价和就业观念对高校创业文化内部要素的确立也会产生各种复杂影响,反之亦然。概而言之,高校大创业文化是在高校创业教育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并在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和发展性机制下,主动寻求与政府、社会、市场的互动后,逐步被社会所认同的大结构系统[4]。从系统论的角度看,高校大创业文化系统由多种构成和要素结织而成,并呈现出动态互构的关系模式。
图3 高校创业文化内外部系统的关系
2 高校大创业文化构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系统具有开放性,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对环境既有依赖性又有适应性,二者相互影响[5]。就此而言,作为社会创业文化子系统的高校大创业文化,既与社会创业文化之间存在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也受其影响和制约,且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高校大创业文化的建构本身也存在对接国家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适应性问题。因而,创新型国家建设、高校内部改革和大学生职业发展都对高校大创业文化建设提出了迫切期待。
2.1 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
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创新创业类人才支撑。2006年,全国科技大会上提出“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以来,教育与创新型国家战略之间的密切关系一再将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牵引至教育改革的实施。《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高校加快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要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指导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G20峰会开幕式上再次强调“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是中国发展的迫切要求和必由之路”[6]。
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各级各类创新创业类人才,高校创业文化为创新创业类人才培养提供了环境支持。然而,我国高校创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却并不乐观,有研究分析了我国高校创业文化建设普遍存在五大症状:一是导向性不强,没有明确的目标导向;二是凝聚性不强,高校师生对创业缺乏普遍认同;三是整合性不强,资源没有有效整合;四是特色性不鲜明,缺乏本土化气息;五是功利性倾向突出,评价机制偏重实效导向[7]。这种创业文化环境与国家对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需求之间还存在很大差距。
2.2 深化高校综合改革的需要
高校综合改革的核心是“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突破口,高教界已付诸实践,但创新创业教育落地为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却一直困难重重,尽管学界也一再提出诸如“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发展”的举措[8],高校创业教育的深入发展仍面临一些短期内难以破解的难题。“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实践、创业教育边缘化的现状,高校相对封闭式的管理导致的与社会互动的缺失,社会传统成功观念或就业观念导致的相关群体的认知偏差,诸如此类不同程度存在的问题,都作为一种既定的“环境”对高校创业教育产生阻碍性影响。因此,建构高校内外系统良性互动的高校大创业文化,不仅是一个文化课题,更是一个关系到高校综合改革能否持续、深入的创新课题。
2.3 大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
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就业结构性矛盾长期存在的背景下,改变高校毕业生“被就业”的困局,从单一性的选择就业岗位,转向选择性就业和创造就业岗位并存的就业格局,需要高校毕业生彻底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成功观念和社会价值观,这是“众创时代”高校毕业生职业发展的当代境遇和必然要求。客观地分析,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大学生的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大学生个性化的职业选择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空间。文化的本质在于其内容的价值性与崇高性,创业文化的本质是使创业主体超越世俗生活而获得人生存在的意义和价值[9]。高校创业文化能够尊重大学生个性化职业发展诉求,重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情怀,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意志,从而引导大学生树立追求创造财富、回报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的职业理想。由此可见,立足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的因素,从价值观教育、职业发展教育入手,并通过持续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和基于活动本身的文化传播机制,培育和建构着眼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高校大创业文化,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显得尤为迫切。
3 高校大创业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系统论的观点表明,系统效能的提高不仅取决于内部系统要素的优化,还取决于外部系统要素的活力,更取决于内外部系统的协同[1]430。就高校大创业文化建设而言,系统论的价值在于为高校大创业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提供了理论基础。
3.1 优化高校大创业文化内部系统
高校大创业文化的内部系统显示,高校大创业文化整体可分为价值与观念层、运行机制层、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层和文化传播层四个层级。其中,价值与观念层是高校在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和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中不断累积的关于创业实践的认知和文化精神,体现为创业教育价值观、人才观。运行机制层则是建立在价值与观念层之上的高校内部的组织机构和管理模式,包含了高校为开展创业教育而进行的机构建设和制度建设,同时也包括高校与外部组织之间信息和能量交换的机制建设。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层是高校创业文化建设的具化部分,体现为创业教育教学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平台建设,如创新创业教育理论教学、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包含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大学生创业园、大学生科技园和大学生创客空间建设)等。文化传播层是基于价值与观念层、运行机制层和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层的具体行动计划和典型案例的相关宣传报道,以及与之相关的创业价值观、创业精神和校园创业文化的传播机制。
在高校大创业文化内部系统的四大结构中,以创业教育价值观、人才观和教学观为基本内容的价值与观念是创业文化培育的关键;建立在价值与观念层之上的高校内部管理模式创新是创业文化培育的组织保障;创业教育教学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平台建设是创业文化培育的核心;创业价值观和创业精神以及校园创业文化的传播是创业文化培育的基石。
在当前创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背景中,优化高校大创业文化内部系统,长远之计是应先培育正确的创业价值观,改变传统的人才观。当然,文化的惯性和文化的传承性所造就的文化自身发展的特殊规律表明,创业价值观和人才观的重塑并非朝夕之功,它需要高校以创业教育实践及其创业文化传播机制为平台,以文化运行机制创新为保障,优化高校大创业文化内部系统。落实到工作实践中,就是要结合创新型国家战略,积极推进创业教育由追求创业性就业到培养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转变;职业生涯教学由追求选择职业岗位到创造就业岗位的转变;人才培养由追求知识、能力型向创新创业、高素质型人才的转变。三种价值观的转变既是高校创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突破口,也是高校大创业文化重塑的必由之路,综合体现了高校对接创新型国家战略、服务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积极应对和思考。
3.2 激活高校大创业文化外部系统
高校创业文化的培育,不仅需要优化高校内部创业文化要素,而且需要寻求与政府、社会组织和机构的合作,以整合创业教育的外部资源,由此激活长期处于困顿状态的外部要素,是培育高校大创业文化的另一个紧迫课题。
对高校创业文化的外部系统和要素分析发现,在目前我国自上而下的创业教育环境中,政府政策显然处于外部系统的核心,它既影响社会主体参与创业活动的积极性,也会因政府政策的刺激和鼓励,对社会评价和社会就业观念发挥重塑作用,因此政府政策成为未来高校创业文化建构的着力点和关键所在。同时,由于创业教育、创业活动又深深地扎根于当地乃至整个社会,激活高校创业文化的外部系统还需要通过建立在民事法律关系基础上的契约,以扩大社会参与,特别是在当前高校创业教育进入转型发展的阶段,建构多元主体协同开展的高校创业教育不仅是高校创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高校大创业文化培育的基础。
激活高校创业文化的外部系统,究其实质,就是要通过政府政策的引导,逐步改造“官本位”的传统职业价值观,为重塑就业观念奠定基础。同时,通过民事法律关系基础上的契约,激励社会参与创业教育,并通过政策的权威性赋名,如“应用型高校”“地方高水平大学”等赋名方式,重塑高校形象。从系统论的角度看,激活高校大创业文化外部系统的过程就是一个以政府政策为核心,社会评价、社会参与为动力要素的结构化过程。
3.3 推进内外部系统的协同发展
高校大创业文化建设是一个精心培育、不断实践、长期探索的系统过程,因此,高校大创业文化建设绝不是内部或外部系统自身所能达成的,它同时需要作为高校创业文化构成的内外部系统及其要素的协同,使内外部系统及其要素有机统一起来达到整体的优化, 形成资源共享、效益共赢的合作共同体。为此,培育高校大创业文化,要在校政、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推进内外部系统的协同发展。
首先,当务之急是要确立以高校为主导的、多主体协同的高校创业文化建构体系。高校不仅是创业教育的统筹者,而且是高校大创业文化建设的主体,其内部系统要素的配置状况直接关系到它与外部系统要素的协同效率,为此,高校大创业文化的建构需要聚焦以下方面:一是继续加强与当地政府的合作交流,通过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创业政策的制定,争取政策的支持,发挥政府政策的激励、鼓励作用,同时通过社会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培育符合当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企业文化、商业文化,乃至“工匠精神”,最终实现创业价值观重塑的文化目标。二是扩大与企业合作的内涵,深化校企合作模式,以知识产权为基础,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如基于项目或技术开发为基础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坊”模式。三是重视创业文化的传播,创业文化传播最直接的功能是扩大创业文化受众的接触面和接触率,为此,建构与地方媒体联合开发的、以创业典型报道和创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创业价值观传播体系,是当前建构高校大创业文化的另一重大课题。
其次,建构一个以高校为主导的、多主体协同的创业文化体系,需要创新高校创业文化管理模式。一是创设沟通内外系统的、相对独立的组织机构。整合分散于学校各部门的职能和资源,成立“创业学院”,对内负责全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组织实施、教育教学研究等,对外肩负与地方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合作事宜,统筹社会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比如,与地方人力资源与社保障管理局一同定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专题培训活动。二是创新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模式,在当前创业教育师资短缺的背景下,教师转岗、企业挂职锻炼、邀请企业经管人员参与高校创业教育不失为一种权宜之计。各高校可以发挥地方资源优势,构建双创导师库,建立涵盖创业教育专家、成功企业家、行业专家、政府专家、风险投资人等多个层面的大学生创业导师联盟。
总之,大创业文化建设不仅是一个理论命题,更是一个实践命题,多元主体协同建设大创业文化的系统方法在于把握文化适应性和实践性发展方向。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各项配套政策措施的逐步推行,高校、政府和企业三方协作建设大创业文化的主动性必然增强。但是,如何结合专业文化建设和高校所在区域的社会创业文化,建设有特色的大创业文化,充分发挥大创业文化的引领和驱动功能,促进创新创业类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仍然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思考的命题。
[1]朴昌根.系统学基础[M].修订版.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
[2]夏春雨.试论高校校园创业文化的基本特质及其功能[J].教育探索,2010(10):34-35
[3]王贤芳.高校创业文化建设路径探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1(5):103-105
[4]邵世志,程哲.大学生创业文化的建构与思考[J].当代青年研究,2011(6):53-56
[5]邹治,罗英姿.系统论视角下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J].现代教育科学,2015(1):141-144
[6]习近平.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是中国迫切要求[EB/OL].[2016-12-18-].https://news.youth.cn/sz/201609/t20160903_8621348.htm,2016-09-03
[7]翁细金,夏春雨.高校校园创业文化建设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1(1):60-62
[8]李月云.新建本科高校创业教育转型发展的困境与策略:基于协同创新的视角[J]. 教育发展研究,2015(13):53-59
[9]张洪伟,王晶.创业文化本质论[J].河南社会科学,2013(10):155-160
(责任编辑:刘小阳)
10.3969/j.issn.1673-2006.2017.04.011
2017-02-26
安徽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高校创业文化建设研究”(SK2017ZD37);安徽省教育厅重大教学改革项目“新建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由‘培训式’向‘融入’转型的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2015zdjy162)。
李月云(1969-),女,安徽安庆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就业教育。
G647.38
A
1673-2006(2017)04-003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