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宿州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研究
——以市外桃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例

2017-06-23

宿州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宿州市桃源生态农业

李 龙

宿州学院皖北城乡一体化研究中心,宿州,234000



宿州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研究
——以市外桃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例

李 龙

宿州学院皖北城乡一体化研究中心,宿州,234000

采用跟踪调研和深度访谈方法,对宿州市市外桃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深度调研和访谈,发现以宿州市市外桃园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宿州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普遍存在产品核心竞争力较弱、服务管理体系不完善、可进入性差、融资渠道窄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应开发品牌产品、完善管理体系、提高可进入性、拓宽融资渠道等一系列建议。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进入性;融资渠道;服务管理体系

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研究现状

2012年,中央十八大会议中提出“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思路,2013年到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四年提倡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16年10月17日,国务院印发了《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提出“加快建立新型经营主体支持政策体系,扩大新型经营主体承担涉农项目规模,建立新型经营主体生产经营信息直报制度”[1]。地方上,2015年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提出:“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开展专业化、集约化生产,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土地合作、股份合作和信用合作,支持农业产业联合体实现产业、要素、利益联结”[2-3],这些政策红利都为宿州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带来了契机。

通过CNKI检索发现,国内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研究在2006年以后逐渐增多,成果主要集中在近五年,大多数学者认为,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要有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种养大户等几种类型。2006年以后,国内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了研究,李炳坤、赵晓飞等对农业龙头企业进行了研究[4-5],张晓山、陈锡文等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了研究[6-7],潘显政、潘慧琳、张照新以及李龙等对家庭农场进行了研究[8-10],夏丹等分析了职业农民的作用[11],陈春生、纪永茂等分析了专业种养大户的地位和作用[12-13]。关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方面,钱视忠、孙中华、孔祥智论述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14-16];陈晓华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机制进行了研究[17];陈卫东等分析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的问题[18];邵平、荣兆梓以上海松江模式为例,分析了家庭农场财政补贴政策的效用[19];张扬等分析了安徽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现状,并提出了发展对策[20];李龙对皖北地区家庭农场发展困境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21]。总体来看,近年来关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研究成为“三农”研究的热点,但对皖北地区的研究较少,需要进一步调研和探讨。

宿州是全国重要的粮食、肉蛋、蔬菜、水果供应基地和农产品集散中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的流失和新技术的革命,促使农村必须改变传统低效的耕作模式,只有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才能强化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和生态化的发展导向,切实改变农业的弱势地位。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宿州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现状,本文选择了宿州市市外桃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作为调研对象,分别以游客和调研员的身份在2016年5-10月分三次进入市外桃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生态园区进行实地调研。由于市外桃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位于土甬桥区郊区,较为适合发展休闲农业,是采煤塌陷区改造的典型;同时志勇种植家庭农场被认定为省级家庭农场,也是该生态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深度访谈的方式,了解了整个基地经营发展的现状。

2 宿州市市外桃源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宿州市市外桃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8月,公司从桃园煤矿沉陷区流转荒芜土地约80公顷,投资近5 000万元进行土地整治、废田改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初具规模的市外桃源生态农业生产基地。截至2016年10月,基地主要以果蔬种植业为主,种植各类时令蔬菜和水果,蔬菜包括黄瓜、西红柿、豌豆等,水果包括水蜜桃、草莓、无核葡萄、西瓜等。

2.1 市外桃源基础设施建设

截至2016年10月,市外桃源安装了专用用电线路,以便农场大规模用电;打造了5口机井,满足了农场对水资源的需求。现有鱼塘30公顷,为开展垂钓、水产养殖等活动提供了场地。办公楼、销售中心区域划分合理,办公楼内主要处理农场管理方面的日常事务,销售中心布局多种多样,有零散的摊位,有集中的批量窗口。农场内铺设了水泥路1.1万余平方米,修建有专门的停车场,农场外直达的道路虽然有,但数量较少,由市区到达的只有7路公交车。农场内的游览观光道路修葺相对较好,路标路识较清晰,方便了游客的游玩。农场建设项目规划内虽然有档次较高、服务较为完善的中高档次的宾馆、酒店会所,但是截至2016年10月大都还在建设之中,距离农场约1 000米处有宾馆等住宿场所。走访调查了佳佳宾馆客房的具体情况,房价从80~150元不等,提供停车位,具体标准见表1。

表1 佳佳宾馆客房

2.2 市外桃源户外活动项目

市外桃源内建设有国家级竞技垂钓中心,可承接国内大、中、小型竞技比赛,友谊赛等,游客可自行携带垂钓工具,也可在农场内租赁或购买垂钓工具。另外,桃源内建设有凉亭和石椅、石桌可供游客进行烧烤娱乐,烤架等设施租金适中。比较受欢迎的项目是CS真人版枪战游戏,农场拥有配套的安全服、逼真的场地,可供约20多人游戏。如果是夏季,游客还可以在农场内的人造沙滩戏水、游泳等(表2)。

表2 户外活动调查

2.3 市外桃源的家庭农场发展状况

志勇种植家庭农场是市外桃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成立于2014年9月4日,主要从事种植业,以全新的管理模式、完善的技术、周到的服务、卓越的品质为经营理念。农场内现有鱼塘30公顷,投放“四大家鱼”100万尾;大棚蔬菜10公顷,无核葡萄6.67公顷,水果玉米20公顷,莲藕基地6.67公顷,栽植桃树10公顷。2015年度,农场采用高密度立体种植新技术,种植6.67公顷吊西瓜,收获7.5万千克,净利润达15万元。农场内的大棚蔬菜除供应各大超市,附近的消费者可进园内自由采摘,很受消费者欢迎。农产内可供游客进行水果采摘,像红富士苹果、优质葡萄、大棚里的大草莓、西瓜等,丰富了乡村旅游农产品,完善了乡村旅游产业链。农场内还饲养家禽,主要有鸡、鸭、鹅等,这些家禽都被散养在农场内,生长期内都是纯天然绿色生长,品质优良。

表3 农场家禽调查

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 产品核心竞争力较弱

宿州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普遍存在产品定位不明确,没有核心产品,产品同质化,缺乏竞争力的现象。如市外桃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经营的产品种类多样,经营的项目有鱼塘养殖、室外烧烤、岸边垂钓、游泳、划船、水上儿童乐园、果蔬种植、文化乐园、家禽散养等,是一个集旅游、娱乐、采摘、垂钓、餐饮五位一体的生态乐园。但是,没有形成一个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品牌和自身的特色,与其他地区的生态农产品雷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企业的长期发展,也造成产品的辐射能力弱。通过调查发现,游客基本上都是来自周边地区,数量不稳定,淡旺季明显。产品的采摘周期较短,其中草莓的最佳采摘时期是每年的3月至4月,桃、杏等的最佳采摘时期是每年的7月至8月;黄瓜、西红柿、豌豆等蔬菜的最佳采摘时期是每年的5月至6月,采摘周期都只有短短的2个月左右。

3.2 服务管理体系不完善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管理和服务等方面还存在较多漏洞,基层工作人员受教育程度低,大多没有经过完整的专业培训和学习,往往服务不到位;没有企业文化作支撑,也没有形成团队默契,员工激励不足,最终会阻碍公司的长远发展。由于农村劳动力的流失,青壮年不愿从事农业生产而选择外出打工,受教育程度高的群体也都纷纷流向经济发达地区的非农产业区,客观上也给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用工上造成了影响。在对宿州市市外桃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走访的过程中发现,整个园区内大部分工作人员都是妇女和中老年人,他们中大多没有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文化程度和专业知识等方面存在欠缺,而受培训成本的制约,大多数员工很难受到专业的培训,因此,他们在服务理念和服务技能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当游客询问了解园区的一些具体情况时,没有工作人员主动去介绍,大多数员工只是一味推销自己的产品来增加自己的业绩。这些很难给顾客留下一个很好的印象,导致农场的服务形象也大大受损,这也说明服务与管理体系存在明显的缺陷。

3.3 可进入性较差

宿州市本身处于中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由于大部分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所在的地区距离市区较远,道路交通系统不完善,导致可进入性较差。市外桃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位于桃源镇桃园矿工人村,从宿州市区出发,没有直达的大巴车,沿途需要转两趟公交,车程有1个多小时;对于自驾游游客来说,由于农场位置较为偏僻,外来的自驾游游客需要花费较多时间才能找到目的地。这些外在条件降低了对外来游客的吸引力,制约了特色农场产品的外销。此外,每年的采摘时节又会有大量的杨絮、柳絮,导致很多外来消费群体的流失,很难有大规模的客源量。

3.4 融资渠道窄

农业的发展具有很多的不可控因素,不仅要承受像其他产业一样的市场风险,还要承担自然灾害等不利因素所带来的风险。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来稳定运营,但是,融资渠道不畅,如农村金融机构的缺乏以及金融服务机制的制约,导致农业发展所获得的资金远远不能满足地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持续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截至2016年10月,家庭农场的资金来源主要农场主长期的自我积累,或向亲友借款,或政府优惠政策的支持,难以通过其他的渠道获得资金。以市外桃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例,园区内每公顷土地政府的补贴约1 500元,相对较少。虽然政府高度重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但由于宿州市对外商的吸引力相对较弱,很难得到外来资金的注入,加上政府农村信贷机构的缺失,农场发展缺乏后续保障资金。

综上,笔者认为宿州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普遍存在产品核心竞争力较弱、服务管理体系不完善、可进入性差、融资渠道窄等问题,需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进行改进,以提高宿州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水平。

4 对策及建议

4.1 开发品牌产品

宿州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品的同质化不利于产品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针对不同的资源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形成具有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品牌,并不断发展和强化自己的品牌[22]。以宿州市市外桃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例,可以围绕自身核心产品做文章,邀请艺术家、创客进驻,进行产品深度开发;在产品质量和宣传营销方面下功夫,运用新媒体技术进行营销推广,提升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例如,新产品推出时,可以借助大型赛事活动进行品牌推广;产品开发方面,可以学习乡村客栈徽州猪栏酒吧的产品开发经验,也可以学习“田妈妈”亲子旅游农场的产品设计经验。

4.2 完善管理体系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需要专业化、技术化的新型劳动者,需要有专业的知识、良好的素养、创新的能力,能够将先进科技运用到农业生产中,这就需要培养新型的劳动者,定期对他们进行培训,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提供人力支撑。笔者认为,可以与地方院校或者机构进行人才联合培养,实现途径方式很多:规模较大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以与地方职业院校签订订单培养合作,订单式输入专业人才;可以邀请高校教师或者行业内经验丰富的管理者到企业进行一线指导或者短期培训;可以定期组织员工到高校或者业内知名企业学习专业知识,提高员工职业素养和工作技能;可以与高校(职业院校)合作,建立高校学生的实习实训基地。在经营管理上,企业要制定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和服务体系,做到生产-销售-售后服务一体化,完善奖惩机制。另外,有实力的企业可以建设自己的企业网站,进行网上产品销售和宣传预定等;一般企业也可以和阿里巴巴集团等电商企业进行合作,提高产品影响力。

4.3 提高可进入性

地方政府需要做好政策引导,可以在征求民意的基础上加大对农村交通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例如,可以鼓励社会资本进驻,参与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但要进行科学的规划。目前,在精准扶贫的政策红利下,很多规划设计院都在申请义务为乡村作规划设计,可以邀请规划设计院参与设计,如邀请世纪唐人旅游规划设计院进行全域旅游规划设计。同时,也要完善信息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引进企业和资本在周边建设宾馆、饭店等设施,提高新型经营主体的整体竞争力。

4.4 拓宽融资渠道

鼓励创新融资方式,综合运用各种金融手段,规范民间资本的进入途径。第一,建立家庭农场等新兴农业经营主体数据库和信用评价体系,为银行贷款提供参照标准[21]。第二,鼓励民间资本进入,规范民间资本行为,发展村镇银行、社区银行、农村金融互助组织等新兴金融媒介,在制度上保障资金顺畅流通[19]。第三,鼓励农村产业联合体发展,积极培育优质涉农企业,为优质涉农企业到新三板挂牌交易或者到中小板、创业板上市融资提供培训[21]。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国发〔2016〕58号[EB/OL].[2016-10-17].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6-10/20/content_5122217.htm

[2]李龙.家庭农场研究现状述评[J].赤峰学院学报,2015(24):122-124

[3]李龙.家庭农场发展研究:以宿州为例[J].宿州学院学报,2016(9):1-3

[4]李炳坤.发展现代农业与龙头企业的历史责任[J].农业经济问题,2006(9):4-8

[5]赵晓飞,李崇光.农产品流通渠道变革:演进规律、动力机制与发展趋势[J].管理世界,2012(3):81-95

[6]张晓山.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及面临的挑战[J].中国合作经济,2012(6):20-21

[7]陈锡文.把握农村经济结构、农业经营形式和农村社会形态变迁的脉搏[J].开放时代,2012(3):112-115

[8]潘显政.发展家庭农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J].农村经营管理,2013(4):1-1

[9]潘慧琳.家庭农场:现代农业发展新道路:对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发展家庭农场的解读[J].决策探索,2013(2):8-15

[10]张照新,张海阳.家庭农场发展对策[J].农村经济管理,2013(4):19-21

[11]夏丹.扶持家庭经营,培育新型农民:创新农业经营主体的蚌埠探索[J].农经,2013(2):20-21

[12]陈春生.中国农户的演化逻辑与分类[J].农业经济问题,2007(11):79-84

[13]纪永茂,陈永贵.农业大户应该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主力军[J].中国农村经济,2007(S1):73-77

[14]钱视忠.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辟农民增收新渠道[J].江苏农村经济,2012(11):22-23

[15]孙中华.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夯实建设现代农业的微观基础[J].农村经营管理,2012(1):1-2

[16]孔祥智.四化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J].农村合作经济,2013(25):23-25

[17]陈晓华.现代农业发展与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J].农业经济问题,2012(11):4-6

[18]陈卫东.破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的实践与思考:以安徽省金寨县、凤阳县、土甬桥区为例[J].农村工作通讯,2013(2):34-37

[19]邵平,荣兆梓.家庭农场财政补贴政策的效用研究:以上海松江模式为例[J].上海经济研究,2014(9):112-119

[20]张扬.安徽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5(25):374 -378

[21]李龙.皖北地区家庭农场发展困境与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6-9

[22]李龙,宋徽.皖北乡村旅游目的地形象塑造与传播机制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5(27):143-145

(责任编辑:周博)

10.3969/j.issn.1673-2006.2017.04.001

2017-01-15

宿州区域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全国开放课题“土地流转背景下宿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研究”(2015SZXTQNKF03);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皖北地区湿地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利用研究”(SK2015A565);安徽省社科规划后期资助项目“互联网+时代的乡村旅游创客”(AHSKHQ2016D02)。

李龙(1988-),山东枣庄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旅游规划与开发,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

F301.11

A

1673-2006(2017)04-0001-04

猜你喜欢

宿州市桃源生态农业
宿州市昆仑种业有限公司
拼 搏
揽 月
身在桃源 乐在天然
水调歌头·游桃源谷
第八届“一带一路”食品安全与生态农业论坛
一位90后的生态农业梦
搬迁十年访桃源
宿州市2000国家坐标系转换方法的研究
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