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社区家庭康复协作网护理有效性研究
2017-06-23张超群
张超群
(吉林省松原市吉林油田总医院,吉林 松原 138000)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病,医疗水平的提升患者死亡率明显降低,但致残率仍然较高[1]。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更多是在社区、家庭中完成,为了提升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有效的护理干预非常必要。本文应用组间对比的方式探讨社区、家庭康复协作网护理的有效性,具体情况如下文所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经我院治疗的脑卒中后遗症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首次发病,均完成阶段性治疗出院,患者理解并接受康复指导且实施。无严重认知功能障碍、严重心源性疾病的患者,无不能随访患者和拒绝参加的患者。其中有女28例,男42例,年龄在39~75岁,平均(66.08±7.67)岁。应用统计软件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有35例患者,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由医护人员定期随访跟踪,向患者、家属询问病情,了解患者恢复情况并实施口头康复辅导。研究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由专业医护人员与家庭监护人员组成协作网,医护人员提供康复指导,社区护士与家庭成员负责落实个体化护理操作,干预方式包含电话随访以及入户干预。此外在患者应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脑保护药物,例如:银杏滴丸、血塞通等。
1.3 观察指标
护理干预后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应用改良式肢体运动功能量表(FMA)对患者运动功能进行评定;应用独立性测评量表(FIM)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应用脑卒中生存质量量表(SS-QOL)对患者生存质量评定。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 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FMA与FIM评分比较
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FMA评分与FIM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FMA与FIM评分比较
2.2 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SS-QOL评分对比
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SS-QO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表2所示。
表2 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SS-QOL评分对比
3 讨 论
恢复期的脑卒中病情稳定,具备在社区与家庭接受康复治疗的条件。由专业医护人员与家庭监护人员组成协作护理小组可对脑卒中患者实施规范化、系统化、个体化的康复护理,能够有效增强患者运动功能,是一种可实施的科学康复护理模式[2]。
脑卒中康复治疗是一项复杂、长期的工程,若没有专业医生指导,康复效果很难保障。社区家庭康复协作网护理,有专业的医疗指导,例如:如何正确使用辅助器和有效进行肢体功能锻炼等,患者能有效掌握康复治疗方法[3]。在应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脑保护作用药物,能显著降低康复锻炼对患者的脑损伤,改善患者预后。家庭成员、社区护理人员有效落实康复护理措施,为患者提供实时、个性化的护理,同时将护理效果反馈给医生,有助于康复方案的调整,治疗效果更明显[4]。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组患者在FMA评分、FIM评分以及SS-QOL评分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充分说明对脑卒中患者实施社区、家庭康复协作网护理,能有效提高康复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效果显著。
[1] 李慧兰.城市脑卒中社区家庭康复协作网康复护理干预效果评价[J].浙江临床医学,2014,(12):2017-2018.
[2] 黄 蔚,陈艳碧,罗勤艳.社区家庭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出院后康复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23):2769-2770.
[3] 王 洋,阎 琪.以社区家庭病床为单位的中医护理管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33):2565-2569.
[4] 李新萍,汪 莉,吴曙粤.脑卒中社区家庭康复护理的研究现状[C].//2006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论文集广西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2006:404-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