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创业传导机制的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

2017-06-23吴松飞

关键词:相关者传导利益

吴松飞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 芜湖 241003)

大学生创业传导机制的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

吴松飞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 芜湖 241003)

文章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系统分析了大学生创业利益相关者的功能和作用,认为利益相关者的行为可以影响大学生创业的实现。指出当前大学生创业面临着诸多困境,大学生创业既有内部因素的影响,又有外部因素的影响,各利益相关者应协同传导,形成“多位一体”的传导体系。文章分别从激发内在动力,激励大学生参与的主动性,优化育人机制,以产学研深度融合培养创业素质,发挥政府职能,构建优良的创业环境等方面构建大学生创业的传导机制。

利益相关者; 大学生创业; 传导机制; 理论模型

教育部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高校毕业生预计达到795万人,就业形势严峻。在智联招聘调查统计中,2016年毕业生创业意愿呈下降趋势,就业意愿的比例呈上升趋势。虽然全社会为大学生提供了优良的创业土壤,但鉴于多种原因,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比例不高。当前各高等学校正在大力加强大学生创新意识、创业意识的培养,但在项目孵化、创业实践等方面投入不足,致使有些好的项目夭折,因此构建大学生创业传导机制迫在眉睫。本文从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分析大学生创业存在的困境,构建大学生创业传导机制,助推大学生创业形成良性运行机制。

一、大学生创业中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大学生创业动机不是凭空产生,自主创业行为的实现是高校、政府、企业和家庭多方主体通过协同创新来运行,每个主体影响因素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创业是否成功,应构建以大学生为行为主体,高校、政府、企业和家庭多元协同的利益关联者体系[1]。

1.大学生是创业的行为主体

大学生是高等教育的服务对象,是教育的“产品”,“产品质量”是衡量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优劣的关键[2]。大学生毕业时可以选择继续深造、就业、创业等,大学生必须有创业意识、创业动机,才有机会实现自主创业,这就要求大学生在自主创业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培养创业精神,激发创新、创业意识。大学生应主动接受创业教育,主动参与创业模拟训练和创业实践活动,在大学学习中,基础性知识的学习应固化,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比如社会适应能力、职业适应能力、就业能力等,为自主创业奠定基础。

2.高校是大学生创业的载体

高等学校特别是应用型本科、高等职业院校,近年来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专业的师资团队是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的“启蒙老师”,教师的教学实践、项目研究成为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的先导因素,大学生在参与中形成了一定的创业思维[3]。高校通过模块化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创业基地建设等,营造优良的创业教育环境,强化大学生的创业教育。高等学校还主动与企业合作开发项目,教师、学生共同参与项目的研究工作,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较好的实践平台。高校通过各个环节的创业教育,充分发挥在利益关联者体系中的协调作用,为大学生搭建创业平台。

3.政府是大学生创业的“指挥棒”

大学生创业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持。近年来,各级政府纷纷出台“创新创业政策”,从创业园基础性建设到财政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这也反映了政府在经济转型升级中对创新创业人才的迫切需求。政府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既可以缓解社会的就业压力,又可以优化社会资源。政府在利益相关者体系中的角色扮演,不能浮于表面,只出台政策不见于行动是无法形成良性传导机制。政府既要支持高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要为这些人才提供优良的创业环境,充分发挥“指挥棒”的作用。

4.企业是大学生创业的孵化器

企业在大学生创业利益关联者体系中,扮演着创业项目转化、扶持等角色,其特有的功能可以实现校企深度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创业项目孵化。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有利于企业获得专门人才。产学研合作促进了企业创新,企业在参与中履行社会责任,有利于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4]。企业在参与大学生创业教育、项目转化中应避免急功近利,不能仅考虑眼前的经济利益有多少,合作中实现的人才供给是企业可持续发展、创新发展的源泉,企业应致力于合作育人,参与大学生创业教育,必将在校企深度合作中受益。

5.家庭是大学生创业的坚强后盾

大学生在创业实践中,家庭对大学生创业持什么态度是一个关键影响因素,可能在利益相关者体系中起决定性作用。开发程度高的地区,家庭对大学生创业支持度较高,开发程度低的地区,家庭对大学生创业支持度较低,有很多家庭传统观念浓厚,有的希望大学生继续深造,有的希望大学生就业后工作稳定。特别是在政府扶持资金缺乏的情况下,家庭对大学生创业资金的支持力度有限,会导致很好的创业项目夭折[5]。因此,大学生创业必须获得家庭的大力支持,从观念认同、资金注入和情感鼓励等全方位鼓励并支持大学生创业的行为,搞好学生创业的后勤保障工作。

二、大学生创业存在的困境

大学生创业既有毕业生群体自主创业,又有在校大学生兼职创业。近年来,在各级政府政策的支持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推动下,大学生的创业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很多地区对大学生创业项目的孵化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各方利益相关者的作用发挥不到位甚至缺位,又成为制约大学生创业的关键因素。

第一,高校创业教育重视程度不一。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出台文件,要求高校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出推进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各高校在实施过程中,对大学生创业教育重视程度不一,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如“985”、“211”和一些重点本科高校比较重视学生的创新教育,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的机会较多,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得到锻炼,同时这些高校教育教学体系完善,重视大学生的创业教育。而一些普通本科及高职院校,对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到位,创业教育虽按照要求纳入了教学计划,但是创业教育缺乏顶层设计,师资力量薄弱,兼职教师较多,大学生从相关课程中无法获得系统的创业知识,导致大学生创业动力不足,创业的群体较少,无法形成辐射效应。

第二,校企合作体制机制不完善。紧密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可以促进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高等院校开展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不完善,也是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制约因素之一。虽然政府助推高校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双方都在寻找校企合作的共赢点,但从高校、企业利益双方看,校企合作体制机制依然不完善。首先,政府搭台只存在于制度层面,职能缺位,缺乏有效措施推动,无法吸引企业的积极性;其次,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参与校企合作以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居多,在政策无法到位的情形下,没有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最后,高校虽然主动性强,但课程改革、实践教学相对于企业需求比较滞后,教师实践能力参差不齐,社会服务能力较弱[4]。政府、企业和高校在校企合作中的职能“缺位”,导致大学生自主创业缺乏支撑力。

第三,大学生行为主体内外问题突出。作为大学生行为主体,缺乏创业经验、创业资金不足、家庭不支持都直接影响创业的结果。一是当前90后大学生对创业过于理想化,缺乏分析市场、定位市场的能力,只重视预测目标市场带来多大的效益,易忽视潜在的风险和危机,创业经验的缺乏往往会导致创业失败。二是初始创业过程中,常常受到资金的困扰和制约,家庭不支持、政府扶持力度弱、银行积极性不高、民间资本注入滞后等会导致创业过程中资金链断裂,这些内在和外在的影响因素,会阻碍大学生自主创业。

三、大学生创业传导机制形成过程

学者们研究认为,大学生创业不能理解为一个“独立体”创业,是各利益相关者协同传导实现的[1]。本文分析的高校、政府、企业和家庭等利益相关者的行为决定着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成功率。在现实情形下,大学生创业除了高校、政府、企业和家庭等主要利益相关者外,银行与金融机构、风投和民间资本等也会影响大学生创业的实现。应系统分析影响大学生创业的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如表1所示)。

表1 大学生创业影响因素分析

利益相关者在推动大学生创业中均有利益诉求,应强化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政府职能、高校育人责任、企业社会责任、家庭观念解放等多方合力实现协同传导。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传导对接,因此应从利益相关者角度构建大学生创业的传导结构图,形成“多位一体”传导机制,推动大学生创业的实现[1,5](如图1所示)。

图1 大学生创业协同传导机制

四、构建大学生创业传导机制的对策

利益相关者在推动大学生创业中,应在建立激励机制、保障机制的基础上,通过协同传导来实现大学生的自主创业[1]。

第一,激发内在动力,激励大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当前,很多大学生对自身定位不准确,甚至目标迷茫,对创业存在排斥性,有畏惧心理。利益相关者在推动大学生创业中,激励大学生参与的主动性至关重要。对于大学生自身而言,应科学分析自身定位,审视自己的就业与择业观念,提高对创业的认同感,才会主动接受创业教育,培养自身的创业自信心和创业能力。对于政府而言,应营造全社会热衷于创业的氛围和环境,通过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解决大学生创业难题,做好创业的服务和管理工作,吸引大学生主动参与创业。对于高校而言,应建立全方位育人机制,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加创业实践,提高学生知识技能,传导创新能力,培养职业精神,传导创业意向,鼓励主动参与,传导创业主动性(如图2所示)[7]。对于企业而言,专家团队走进校园分享创业经历,增强学生创业意识,让学生提前了解市场状态、企业运行机制和风险预警等,提供创业前的知识积累和经验积累,从而树立更强的创业自信。对于家庭等利益相关者而言,在大学生创业中多做“加法”,少做“减法”,从人文关怀、资金支持等方面帮助大学生把握创业的积极主动性。

图2 大学生创业主动性传导机制

第二,优化高校育人机制,以产学研深度融合培养大学生创业素质。

大学生创业素质是综合性的,主要包括职业德道、创业知识、创业技能、创业能力、创业精神和创业心理等[8]。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形成,高校在利益相关者中居主导地位,应有系统的创业教育体系。大学生创业教育不能只看成是一门课程直接纳入教学计划,确定课时量,应融入大学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所有课程都应嵌入创业素质模块。高校应主动促进校际、校企、校地合作开展创业教育,做到“1+1>2”,特别是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业教育体系,小到创业讲座、大到专业与学科建设等,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共建课程、共建基地,可以实现创业理论与创业实践的紧密结合。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利益相关者有独立的运行机制,又是利益共同体,在合作机制中,离不开政府的激励、协调、监督和评价。激励可以调动双方的积极性,协调可以提高合作的效率,监督可以保证合作的规范性,评价可以检验创业教育的质量[9]。高校承担着育人主体责任,以课程体系改革提高创业教育的质量,企业与科研院所助力创业实践参与创业教育,以市场信息共享营造创业氛围,共同培养大学生创业素质,形成良性传导机制。

图3 大学生创业产学研融合传导机制

第三,发挥政府职能,构建创业环境助推大学生实现自主创业。

近年来,大学生的创业问题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分别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台鼓励政策,扶持大学生创业,但也存在着地区间的不平衡现象,发达地区政策扶持力度大并有相应的激励措施吸引社会参与,其他地区则政策大多流于形式,配套实施措施缺位。政府是大学生创业环境构建的主体,如构建创业服务体系、创业融资体系、就业援助体制和解除户籍限制等,能有效保障大学生创业的实现。创业服务体系包括工商注册服务、科技成果转化、创业项目咨询、公共创业孵化园区建设等。创业融资体系包括政府出资建立创业基金、配套银行信贷体系、鼓励风投和民间资本注入等。就业援助体系是创业保障,完善保险制度,为创业失败群体消除后顾之忧等[1,5]。

政府在政策制定中,应提高政策的知晓度和政策的满意度,致力于促进创业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10],鼓励多方参与,共同为大学生营造优良的创业环境,帮助大学生实现自主创业。

[1] 孙海荣,惠 艳.大学生自主创业协同创新机制构建——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2015(19):1-5.

[2] 李福华.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大学管理体制创新[J].教育研究,2007(7):36-39.

[3] 宋亚辉.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大学生创业教育主体定位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理论版,2016(7):40-44.

[4] 路 平.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影响因素和对策——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J].中国高校科技,2016(10):71-73.

[5] 冯 霞.利益相关者视角下河南省大学生创业难题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12):54-58.

[6] 江三良.论创业氛围的形成与传导机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122-126.

[7] 孙春玲,赵占博,宋 红,等.产学研合作教育对大学生创业主动性影响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23):126-129.

[8] 谌 晴.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视野下的大学生自主创业意识的培养[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1.

[9] 王炎斌.利益相关者视阈下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生态位管理[J].教育与职业,2010(2):14-16.

[10] 杜跃平,马晶晶.政府促进创业的公共政策和服务的效果评估与分析——陕西省西安市、宝鸡市、咸阳市创业者调查[J].软科学,2016(1):31-35.

[责任编辑:赵秀丽]

2017-02-25

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重点项目“基于利益相关者分析的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治理机制研究”(2015jyxm590);“数字媒体校园创客空间创客实验室”(2016ckjh086)。

吴松飞,男,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10.13393/j.cnki.1672-6219.2017.04.007

C 939

A

1672-6219(2017)04-0031-04

猜你喜欢

相关者传导利益
论确认之诉的确认利益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本科教学中教师调课现象审视
神奇的骨传导
“散乱污”企业治理重在传导压力、抓实举措
环保从来就是利益博弈
建构利益相关者管理的三层次结构分析
基于开关电源的传导抗扰度测试方法
绝不能让“利益绑架科学”
利益相关者逻辑下相互作用大学共同治理机制研究
XBRL的传播对利益相关者参与程度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