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笔新题慷慨句 壮心满纸溢乾坤
2017-06-22陈曦
解放军艺术学院原副院长、著名评论家朱向前先生主编的《军旅文学五十年1949—1999》与《新世纪军旅文学概观2000—2010》,全方位呈现了军旅文学60多年来的历史图景,堪称记录中国当代军旅文学发展历程的“正史”。
记得是在2009年的5月,为了响应解放军艺术学院大力营建学术氛围的号召,也为了开拓文学系师生的学术视野,在系领导的支持下,时任史论教研室主任的我,拟举办一场小型学术研讨会。策划选题时,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朱向前先生的《军旅文学五十年1949—1999》。当时这部书刚出版不久,反响热烈,好评如潮,被誉为“填补了军旅文学史的空白”(陈晓明评语),“在资料的占有、论述的系统性、吸纳最新研究成果、创新精神方面,都有长足进展”(雷达评语),是“中国军旅文学黄金时代修建的一座可以经受岁月磨洗的宏大纪念碑”(柳建伟评语)。围绕这样一部新著展开研讨,对于进一步阐释这部书的理论价值,并立足于此探究中国当代军旅文学的美学风范与精神担当,进而推动军旅文学的创作与研究,岂不是很有意义?这一想法得到朱向前先生的慨然认同后,我便开始向各级领导汇报选题,没想到受到学院的高度重视,原计划由教研室承办的小型会议,变成了由学院与全国社科基金项目规划办公室、中国作协重点项目扶持办公室、原总政宣传部艺术局等单位联合举办的高规格学术盛会。该年10月23日,《中国军旅文学五十年》暨当代军旅文学研讨会在学院举行。出席会议的有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著名作家李瑛、胡可、周大新、朱秀海、柳建伟等,著名评论家张炯、雷达、陈骏涛、范咏戈、黄国柱、阎晶明、梁红鹰、陈晓明、潘凯雄、胡平、李朝全、傅逸尘等,以及军事科学院副院长刘继贤中将、原总装副政委朱增泉中将等,可谓“大咖”云集,阵容“豪华”,盛况空前。作协铁凝主席在会上发表了题为《军队、军旅是一座丰厚富饶的文学宝藏》的讲话,指出“军旅作家是中国作家一支强劲的生力军,军旅文学是新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朱向前先生的学术成就做出了热情洋溢的高度评价。多年后,与朱向前先生一起追忆此次盛会,他称我是盛会的“始作俑者”“第一推动力”,我则因“小人物”助成了“大事件”而深感“与有荣焉”。
再说我与《新世纪军旅文学概观2000—2010》的缘分。2013年底,我调到学报编辑部工作。军艺学报是全军乃至全国唯一一家军旅文艺研究的学术阵地,如何更好地发扬学报“探研军旅艺术、锤炼治学之道,深究学术精髓,揽觅前沿新知”的办刊传统,如何紧密团结、不断壮大学报的作者队伍,如何更好地策划军旅文艺的优质选题,等等,带着这些问题我不断地请教朱向前先生等诸多领导、专家,并得知先生申请了一个军事科研“十二五”计划课题,正带领一个学术团队试图全方位探究新世纪以来第一个十年军旅文学的成就。我意识到这对军艺学报而言,是一个极具价值的重要选题,于是在征得学院领导的同意后,向朱向前先生及其麾下成员发出了约稿请求,得到了他们积极热情的回应。学报从2014年年初到2015年年底,用了整整两年的时间,以每期刊登两篇论文的规模,隆重推出了课题的研究成果,使课题在成书之前便已获得学界的关注与好评。作为每篇论文的责编,我深度见证了包括朱先生在内的全体课题成员严谨扎实、锐意开掘的工作态度,见证了课题由最初的体例拟定、标题推敲、素材选择、论点确定,到论文成型后的文字打磨、反复修改,再到最后编辑的字斟句酌地审稿、定稿的全过程。受课题的启发,学报还开设了一个新的栏目——“新世纪军旅文艺回顾”,以期呈现新世纪以来的军旅文艺在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美术等不同领域的巨大成就。
该课题结项时,我作为评审专家之一,写下了如下鉴定意见:
朱向前先生主持的《新世纪军旅文学概观2000—2010》,是继其《军旅文学五十年1949—1999》之后推出的又一部学术精品。从内容上看,这部著作是对《军旅文学五十年1949—1999》的自然延伸与拓展,两书前后衔接便是一幅新中国成立以来军旅文学60年的宏伟长卷;从学术品质上看,这部书保持了朱向前先生一贯的敏锐、求实、精深的学术追求。它的问世,必将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成为新世纪十年军旅文学研究的权威论著。这部书有以下三个亮点。
一是高扬军旅战旗,力纠“缺席”偏弊。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重写文学史”的呼声中,多部有影响力的当代文学史论著应运而生,代表者如北京大学洪子诚教授撰写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复旦大学陈思和教授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南京大学董健、丁帆、王彬彬三教授合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等,均已成为目前高校的经典教材,引导并规范着青年学子乃至整个学界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基本认知。在充分肯定上述论著学术价值的同时,也需看到它们的某些引人注目的偏见:对军旅文学创作有意无意的忽略,以至于成为“战争缺席的文学史”。如果说《中国军旅五十年1949—1999》的价值如陈晓明教授所揭示的,“全面概括了50年以来军旅文学的成就、失败与得失”“填补了军旅文学史的空白”,从而也可以说是初步改变了“军旅文学”的“不公正”待遇,引领世人重新正视中国当代军旅文学的光荣与辉煌的话,那么这部《新世纪军旅文学概观2000—2010》则可以说是朱向前先生的一次乘胜追击,他以一名军人学者的责任与担当,恰切把握新世纪以来军旅文学的历史境遇,不断追问并挖掘军旅文学的现实意义与核心价值,积极彰显军旅作家的家国情结与奉献精神,颂扬了他们抵御“商海横流”的“英雄本色”,以及坚守于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精神高地的韧劲,因而必将再次有力地推动国内学者反思并改变文学史写作中存在的“战争缺席”之偏。另外,这部论著对新世纪十年军旅文学成就的全面盘点与总结,也必将激励着当代军旅作家不断坚定强军兴国的创作信念,激励着他们在不远的将来创作出无愧于伟大时代、无愧于人民军队的既有温度又有厚度的精品力作。
二是严把审美尺度,立论客观沉稳。
前面所提及的当代文学史存在的或有意或无意的“战争缺席”之偏,其出现与当下军旅文学创作在审美价值方面的某些不尽如人意是不无关联的。军旅文学虽然有其不同于其他文学种类的特殊性,但无论如何定性,它首先是文学,应符合文学世界的基本审美理念。在这方面,朱向前先生以其学界公认的审美评判能力,在严把政治尺度的同时,严把审美尺度,注重文学本体,他所肯定与揄扬的各类文学代表作品,都葆有相当的艺术水准。特别是他对军旅纪实文学中出现的“叙事探索”、对军旅小说中出现的对“智性”“诗性”的追求、对军旅诗歌中出现的古体诗词热潮等,都给予了深沉热切的关注与恰如其分的评判。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书中的诗歌部分,作者专门辟出篇幅研讨当代军旅古体诗词,将诗论的光芒照耀到该领域,可视为是对执着于此类诗体的创作群体的莫大鼓励。该书评析的是文学作品、文学现象,其本身亦散发着文学艺术的魅力,文字颇为讲究,某些段落甚至不失优美。
三是体例合理,“眉清目秀”。
本书基本延续了《军旅文学五十年1949—1999》的写作体例,但相比之下又有明显改进,使读者一览章节标题,便能清楚把握军旅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等的基本面貌,体例编排合理,有点有面,“眉清目秀”,便于读者快速进入新世纪十年来军旅文学的壮阔天地,全面梳理其现状,有效探视其未来。
课题结项出版后,第一次捧读新书,看到朱向前先生在“跋”中有“特向陈曦教授为之付出的心血”致谢的表述,我一时不禁鼻酸眼热,感慨多多,一幕幕回忆浮现眼前。记得我曾建议将朱先生亲自撰写的课题导论——《新世纪十年军旅文艺形势研判》,改为《新世纪以来军旅文艺形势研判》。虽然只有两字之差,却意味着朱先生必须将学术视野由新世纪十年,延展到十年之后,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军旅文坛的新面貌;意味着朱先生必须重新调整文章结构,增补大量内容。我以为学术时空的如此扩展会使这篇論文更加厚重,更有现实意义。朱先生欣然接受了我的建议,对论文做了大幅增补,让我深切感受到先生谦逊有礼、精益求精的大家风范。我要感谢命运,让我有机会与朱先生深度交流并与其两部大书结缘!
朱先生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一直占据着军旅文学的评论高地,从未停下探研的脚步,是公认的当代军旅文学评论领域的成就最高者。多年来他手握厚重铁笔,书写慷慨鸿篇,密切追踪着当代老、中、青军旅作家的创作,不停地为他们加油喝彩,诊脉把关。期盼《新世纪军旅文学概观2000—2010》一书,如同他的其他论著一样,只是他学术生涯中的诸多分号中的一个;更期盼倾注了朱先生满腔心血的军旅作家队伍和军旅文学事业,能在而今大踏步实现“两个百年梦”的历史新征程中,如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体魄强健,不断壮大!祝愿朱先生在未来岁月持续书写新中国军旅文学的百年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