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我国可持续发展学科前景的思考
——基于文献综述分析

2017-06-22

中国林业教育 2017年4期
关键词:社会学交叉经济学

韦 薇 毛 言 赵 兵

(1.南京晓庄学院环境科学学院,南京 211127;2.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南京 210037)

关于我国可持续发展学科前景的思考
——基于文献综述分析

韦 薇1毛 言2赵 兵2

(1.南京晓庄学院环境科学学院,南京 211127;2.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南京 210037)

随着“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由可持续发展教育发展而成的可持续发展学科作为一门综合性新兴学科,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与国外相比,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教育起步较晚,可持续发展学科也正处于孕育过程中。为此,以可持续发展学科的3个主要研究方向“环境科学及生态学学科”“社会学及人文社会学学科”“经济学学科”以及“学科建设”“学科发展”“学科交叉”“课程设置”等为检索关键词,对我国近40年来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统计;并采取文献分析的方法,通过对相关文献被引情况和发表情况、学科交叉相关文献和不同学科研究方向相关文献的发表情况的统计分析以及对不同学科研究方向间的对比分析,对可持续发展学科相关理论的研究进展及其在相关领域的实际运用情况进行了总结,对可持续发展学科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研究发现,1975—1994年期间,可持续发展学科在社会学及人文社会学学科方向发表的相关文献数量最多;而1995—2014年期间,在环境科学及生态学学科方向发表的相关文献数量占据首位,相关文献被引频率也最高。这都说明可持续发展学科在环境科学及生态学学科方向的发展前景最好,在经济学学科方向的发展相对缓慢。基于此,我国可持续发展学科的建设策略应更加注重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以便更为全面地了解和面对复杂的问题;同时,我国应进一步落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国际实施计划框架(草案)》精神,使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能够自觉地运用可持续发展价值观认识和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从而与世界各国一起共同推动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学科建设;可持续发展学科;交叉学科;文献检索;统计分析

一、可持续发展学科的内涵及发展历程

(一)可持续发展学科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SD)概念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学科,则是可持续发展对未来教育提出的要求,是一门使学习者和研究者理解和应对目前国际社会面临的诸如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破坏、资源紧缺等一系列复杂问题而新兴的综合性学科。由可持续发展教育发展而来的可持续发展学科,作为一门从交叉学科的视角着眼于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学科,为学习者和研究者提供了一个交叉学科框架。在这个框架中,可以学习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知识,可以学习如何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可持续发展价值观、创新观、实践观和科学观的发展和贯彻中去,甚至于学习如何运用于家庭、学校、社区,等等。可持续发展学科强调环境、经济、社会三者间的联系,力求建立一个共同致力于解决全球性社会环境问题的团体。除了开展传统的教育教学以外,可持续发展学科还可以通过公民的参与以及基于项目的经验性服务学习,在学校与社会之间建立起桥梁。而在就业方面,可持续发展学科可以使受教育者更为适应新兴的“绿色经济”领域的职业。

自20世纪60年代起,可持续发展问题在50多年的讨论中,从最初的只是各国纷纷采取措施治理污染、改善本国的环境问题,逐渐发展成为在全球范围内关注人类共同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新的思想体系。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也从最初的只是描述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发展成为研究人类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各个方面的庞杂理论。可持续发展学科更是从单纯研究生态学问题的学科发展成为与环境科学及生态学学科、经济学学科、社会学及人文社会学学科等相互交叉渗透的综合性学科,从而将边缘研究领域发展到主流领域的各个方面。

目前,国外有多所高等院校设置了可持续发展学科,通过设置多学科综合的课程以及丰富多样的专业项目实践,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良好的实践能力的新型可持续发展专业人才。可持续发展学科涉及诸如地理、地球化学、政治学、人文科学等多种学科[1],所以国外高校开设的可持续发展学科

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可持续发展”“环境政策”“伦理学”“生态学”“景观学”“城市与地区规划”“经济学”“自然资源”“社会生态学”“人类学”等。

(二)可持续发展学科的发展历程

198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重新整合环境教育的目标、性质、任务、内容出发,提出“可持续发展教育”(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ESD)一词。这是国际社会关于教育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相互关系的早期设想。

1992年,英国环境教育专家斯蒂芬·斯特林(Stephen Sterling)向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交的《善待地球:教育、培训和公共意识为可持续未来服务》报告中,对“可持续性的教育”(education for sustainability)进行了定义[1-2]。

1996年,第四届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UNCSD)会议的召开,使人们逐渐开始把可持续发展教育作为一个体系看待,这对可持续发展教育而言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3]。

2002年6月,联合国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可持续发展问题世界首脑会议(WSSD)预备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会上提出的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建议得到与会者的支持。

2002年8月,联合国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以“拯救地球、重在行动”为宗旨的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这次会议充分肯定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性;同时强调对人类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不仅意味着将“环境保护”列为课程,而且意味着促进经济目标、社会需要和生态责任之间的平衡发展。同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第57/254号决议,决定将2005年至2014年确定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要求世界各国政府在这十年中将可持续发展教育融入国家各个相关层次的教育战略和行动计划中[4]。

2003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国际实施计划框架(草案)》(以下简称“十年计划”),对可持续发展教育进行了全面论述[5]。“十年计划”指出,可持续发展教育应突出7个方面的特征,即跨学科和整体性、价值导向性、批判性思考和问题解决、方法的多样性、参与决策、适用性、地方性[6-7]。在此大背景下,近年来,美国哈佛大学、南加州大学以及日本东京大学等多所国外高等院校都设置了可持续发展学科,对可持续发展教育进行普及和实践。

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教育虽然起步较晚,但是也积极开展了实践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1983年和1989年分别召开的全国第2次和第3次环保会议大力推动全国环境教育工作的发展的背景下,许多高校开设了环境教育专业课程[8-9]。1998年,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委会委托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主持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中国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即EPD教育项目,就此拉开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序幕。2005年12月,在全球推进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计划”的新形势下,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委会将中国EPD教育项目正式更名为“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中国ESD-EPD教育项目)”[10]。目前,我国已有140多所高等院校设置了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环境保护等学科专业,并逐步形成了博士、硕士、本科、大专等不同层次的环境保护技术人才培养体系[11]。2013年,中美生态能源及可持续性科学研究中心对我国1993—2011年期间的可持续发展学科研究方向进行了调查分析统计,发现主要研究方向集中在生态学方面[1]。

综上所述,与国外相比,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教育起步较晚,目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由可持续发展教育发展而成的可持续发展学科作为一门综合性新兴学科,正在孕育之中。

二、基于相关文献综述分析开展可持续发展学科研究的意义

笔者运用文献分析的方法,在对我国可持续发展学科相关文献发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可持续发展学科相关理论的研究进展及其在相关领域的实际运用情况予以总结,以期对可持续发展学科的发展情况进行系统性研究,并对我国可持续发展学科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由于中国知网可以提供中国学术文献、外文文献、学位论文、报纸、会议、年鉴、工具书等各类资源的统一检索、统一导航、在线阅读和下载服务,而且文献资料涵盖基础科学、文史哲、工程科技、社会科学、农业、经济与管理科学、医药卫生、信息科技等十大领域,所以笔者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为平台,以国外可持续发展学科的3个主要研究方向“环境科学及生态学学科”“社会学及人文社会学学科”“经济学学科”以及“学科建设”“学科发展”“学科交叉”“课程设置”等为查询关键词,进行全文检索,并对检索到的每个研究方向的文献数量、类型、出处、发表时间等进行统计分析。

三、我国可持续发展学科相关文献的检索及综述分析

笔者共检索到发表时间在1983—2014年之间的可持续发展学科相关文献133篇,包括环境科学及生态学学科研究方向相关文献57篇、社会学及人文社会学学科研究方向相关文献46篇、经济学学科研究方向相关文献30篇。在可持续发展学科3个主要研究方向的相关文献中,涉及学科建设、学科发展、课程设置、学科交叉的相关文献的数量分布详见图1。此外,这些文献的作者多来自各大高校和科研机构。

图1 可持续发展学科相关文献检索数量的分布

(一)相关文献被引情况的统计

笔者对检索到的可持续发展学科相关文献被引情况进行统计发现(详见图2),在可持续发展学科的3个主要研究方向上,环境科学及生态学学科研究方向的每篇文献平均被引5.3次,经济学学科研究方向的每篇文献平均被引4.2次,社会学及人文社会学学科研究方向每篇文献平均被引2.1次。其中,环境科学及生态学学科研究方向相关文献的被引频率最高。

图2 可持续发展学科3个主要研究方向上每篇文献平均被引次数的情况

同时,笔者对可持续发展学科3个主要研究方向的相关文献中涉及学科建设、学科发展、课程设置、学科交叉的文献的被引情况进行统计发现(详见图3),环境科学及生态学学科研究方向相关文献中涉及学科发展的文献被引频率最高,每篇文献平均被引9.3次。

图3 可持续发展学科3个主要研究方向上涉及学科建设、学科发展、课程设置、学科交叉的文献的被引情况

由此可见,当前在我国面临着污染严重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的情况下,可持续发展学科在环境科学及生态学学科研究方向的教育被看成是转变错误的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的重要工具,因而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这一方面给可持续发展学科带来了机遇,良好的学科发展外部环境将有利于推动相关理论的完善和相关技术的进步;另一方面也给学科发展带来了挑战,可持续发展学科不仅要承担起协调人类发展与自然发展关系的任务,而且要做好相关专业知识的普及、传授和发展完善等工作,从而培养公民的环保意识以及相应的专业人才。

(二)相关文献发表数量的统计

笔者以10年为单位,将检索到的可持续发展学科相关文献的发表时间1975—2014年分为4个时间段,然后对每个时间段内发表的可持续发展学科相关文献的数量进行统计。统计结果显示(详见图4):1975—2014年期间,可持续发展学科在3个主要研究方向上发表的文献数量皆呈上升趋势,其中环境科学及生态学学科研究方向相关文献的发表数量增长幅度最大;虽然社会学及人文社会学学科研究方向相关文献在1975—1984和1985—1994年2个时间段的发表数量最多,但自1995年起环境科学及生态学学科研究方向相关文献的发表数量一直占据首位。

图4 1975—2014年不同时间段可持续发展学科3个主要研究方向上相关文献的发表情况

由此可见,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学科在环境科学及生态学学科研究方向上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和成果,无论是在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在实践方面都有了很大突破;同时,也从侧面说明人们逐渐意识到可持续发展学科教育的重要性,意识到空谈人文社会是不行的,社会的发展必须依赖良好的生态环境[12]。

(三)学科交叉相关文献的统计

在检索到的133篇可持续发展学科相关文献中,涉及学科交叉的文献数量为23篇,占文献总数的17.3%。其中,社会学及人文社会学学科研究方向上的学科交叉文献数量最多,为15篇;经济学学科研究方向上的最少,为2篇;环境科学及生态学学科研究方向上的为6篇。从学科交叉文献的发表时间看(详见图5),环境科学及生态学学科研究方向上的学科交叉文献发表数量在近20年内趋于稳定;经济学学科研究方向上的学科交叉文献则集中发表在1995—2004年时间段;社会学及人文社会学学科研究方向上的学科交叉文献在1983年已有发表,在1985—2014年的3个时间段发表数量趋于稳定,且在1985—1994年和2005—2014年的2个时间段发表的数量都是最多的。

图5 1975-2014年不同时间段可持续发展学科3个主要研究方向上学科交叉相关文献的发表情况

统计结果说明:可持续发展学科的社会学及人文社会学学科研究方向在学科交叉研究方面起步较早,社科类学科需要融合多个学科领域,从生态环境、伦理、法律、经济等多个方面综合研究社会问题,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环境科学及生态学学科研究方向在学科交叉研究方面起步较晚,但近20年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经济学学科研究方向在学科交叉研究方面发展缓慢,反映了经济学学科因受困于传统经济学发展模式而未能积极拓展研究领域的事实。

(四)不同学科研究方向相关文献的分布情况

1.环境科学及生态学学科研究方向

可持续发展学科的环境科学及生态学学科研究方向,主要以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研究对象,以生态平衡、自然保护、环境污染防治、资源合理开发与永续利用等可持续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作为基本研究内容,力求把“在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取得合理的平衡”作为衡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和基本手段[13]。在该方向,共搜索到相关文献57篇,从文献发表时间看,近几年的发表数量显著增多。

与此同时,随着社会对生态环境专业人才需求的增长,开设或增设生态环境专业的高校数量也在增加。尽管我国各地区存在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差异,从而导致生态环境专业在各地区的分布数量不同,但是总体上生态环境专业的分布区域几乎覆盖了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在学科交叉方面,生态环境科学是自然科学(地理学、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医学等)、社会科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和工程科学(材料、土建、机械等)相互交叉的边缘科学。可以预见,随着生态环境科学各分支学科的发展,这种相互交叉和相互渗透仍将继续深化。

2.社会学及人文社会学学科研究方向

可持续发展学科的社会学及人文社会学学科研究方向,主要以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研究对象,以人口增长与人口控制、消除贫困、社会发展、社会分配、利益均衡、科技进步等可持续发展中的社会学问题作为基本研究内容,力求把“在经济效益与社会公正之间取得合理的平衡”作为衡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和基本手段,这也是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社会目标和伦理规则[13]。在该方向,共搜索到相关文献46篇,从文献发表时间看,发表的文献数量呈增长趋势。尤其是近20多年来,我国社会学界有关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已有长足发展,本土化研究得到积极响应。

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社会转型进程的推进和经济改革的深入,人文社会学学科在运用研究方法和研究技术的广泛性、成熟性、科学性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科学的不断分化是人文社会学学科产生更多学科交叉的基础。因此,在人文学科、经济学学科与社会学科的相互交叉融合过程中,形成了经济心理学、经济社会学、教育经济学、政治心理学、政治道德学、教育社会学、政治社会学等新兴交叉学科。

3.经济学学科研究方向

可持续发展学科的经济学学科研究方向,主要以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研究对象,以区域开发、生产力布局、经济结构优化、资源供需平衡等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经济学问题作为基本研究内容,力求把“科技进步贡献率抵消或克服投资的边际效益递减率”作为衡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和基本手段[14-15]。在该方向,共搜索到相关文献30篇,从文献发表时间看,发表数量主要集中在2000—2010年期间,近几年的发表数量相对较少。

20世纪后半期以来,经济学不断向其他社会学科渗透,形成了许多以经济学分析方法作为研究方法或体现经济学基本理论的新兴学科或专业。经济学之所以能够广泛深入地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中的重要学科相接触,是由其特性所决定的。这也对经济学的教学内容和知识构架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经济学与政治学、法律学、伦理学、社会学、历史学、心理学、数学、生物学等学科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交叉和渗透,这使经济学更加贴近现实。其中,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我国理论经济学学科中最年轻、发展势头最猛的专业之一,是1998年才基于原来的人口经济学扩展而来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不仅是对人口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生态环境经济学等学科的整合,也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与时俱进需要的反映,标志着经济学发展里程中的重大革命。尤其是该学科的兴起与发展正是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对多个学科进行整合并促进多学科不断深化交融的过程。

(五)不同学科研究方向间的对比分析

通过对可持续发展学科相关文献的发表数量、被引情况及其在3个主要研究方向的分布情况以及文献发表数量在不同时间段的分布等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①我国可持续发展学科最重要的研究方向是环境科学及生态学学科方向,并在该方向上取得了较好的进展。可持续发展学科的环境科学及生态学学科研究方向,主要以目前人们正面临的各种生态环境问题为研究内容,重点研究人类社会活动与环境演化规律之间的相互关系,具有学科交叉性和实践性较强的特点。这就要求可持续发展学科的人才培养不仅要奠定广泛的理论基础,而且要重视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②我国可持续发展学科的社会学及人文社会学学科研究方向,其突出的特点是紧密结合中国当前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方针开展研究,而且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其对中国社会的研究成果具有开拓性、开创性的不多,对学科理论基础、学科理论体系构建的研究成果具有原创性、创建性的也不多。这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可持续发展学科的社会学及人文社会学学科研究方向未来的发展。

③我国可持续发展学科的经济学学科研究方向,虽然其研究领域已开始从经济的总体运行等宏观问题转向地方区域经济增长机制、不同工业产业经济效率以及关系到民生的生态补偿等具体问题,但是在研究层面,总体上仍然是以宏观的国家经济战略为主;而且,其在课程设置上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主干课程的设置与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存在一定的脱节,主干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缺乏紧密的结合,主干课程中数理方面的基础课程不足且缺乏方法论方面的课程,等等。

四、基于文献综述分析研究可持续发展学科前景的结论

综上所述,从可持续发展学科的环境科学及生态学学科、社会学及人文社会学学科、经济学学科3个主要研究方向在各个时间段发表的文献数量看,我国可持续发展学科的发展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但不同学科研究方向之间又存在着较大差异。

①环境科学及生态学学科是可持续发展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在检索到的相关文献中该方向的文献占42.8%,而且每篇文献的平均被引次数最多;尤其是该学科方向的文献发表数量在2005—2014年时间段显著增加。这都说明近几年可持续发展学科的环境科学及生态学学科研究方向的发展态势最好。因此,该学科方向在未来的发展中,应更加注重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以便更为全面地了解和面对复杂的问题。例如,近20多年来,我国社会学界的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已有长足发展,本土化研究得到积极响应,所以可持续发展学科的环境科学及生态学学科研究方向应注重与其的融合。

②可持续发展学科的社会学科及人文社会学学科研究方向的文献数量占总数的34.6%,虽然在1995—2004年时间段文献发表数量有所减少,但是在2005—2014年时间段文献发表数量迅速增加。特别是该学科方向在学科交叉方面发表的文献数量最多。可见,该学科方向的研究十分注重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强调从不同学科的角度研究人文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③可持续发展学科的经济学学科研究方向的文献数量最少,并且主要集中发表在2005—2014年时间段,这说明该学科方向的起步较晚;而且该学科方向在学科交叉方面的文献主要集中发表在1995—2004年时间段,而在其他时间段的发表数量几乎为0。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因受困于传统经济学研究模式而未能积极拓展研究领域导致了该学科方向的发展较为缓慢。因此,该学科方向在未来的发展中,也应在学科交叉方面有新的拓展。

五、我国可持续发展学科的建设策略

首先,通过上述比较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可持续发展学科的发展主要以环境科学及生态学学科研究方向为主。因此,我国可持续发展学科的建设应以该学科方向为重点和骨干,充分发挥其在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的核心作用。

其次,可持续发展学科理论问题的复杂性决定了我国可持续发展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还需要有一个较长的过程。而基于学科交叉的研究有利于复杂性和多样性问题的认识和解决。因此,在可持续发展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必须注重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融合。

最后,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一步落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国际实施计划框架(草案)》,积极推进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ESD)项目在政治、经济、环境、教育、科学、文化等多领域的开展,并吸引各专业、各学科的专家共同参与,从而使越来越多的相关学者能够运用可持续发展价值观认识和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共同推动社会、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6],进而为可持续发展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1] 茶娜,邬建国,于润冰.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学科动向[J].生态学报,2013,33(9):2637-2644.

[2] 钱丽霞.可持续发展教育:促进基础教育改革的新理念[J].全球教育展望,2006,35(8):31-37.

[3] 王民,蔚东英,霍志玲.从环境教育到可持续发展教育[J].环境教育,2005(11):23-27.

[4] 亚历山大·莱希特,王咸娟.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2005-2014)国际实施计划:迈向2014年及以后[J].教育科学研究,2013(6):25-29.

[5] 田道勇.可持续发展教育价值探析[J].教育研究,2013(8):25-29.

[6] 史根东.促进可持续发展:新世纪教育的重要使命[J].教育研究,2005(8):21-25.

[7] 胡德维.联合国启动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2005-2014)计划[J].基础教育参考,2005(5):18.

[8] 张立祖,师守祥.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综述[J].教育与人才,2004(2):59-62.

[9] 黄宇.中国环境教育的发展与方向[J].环境教育,2003(2):9-16.

[10]史根东,王巧玲.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可持续发展教育[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0(1):1-4.

[11]刘静玲,杨姝文.我国高校可持续发展教育展望与实施途径[J].环境教育,2005(7):11-14.

[12]黄斌.试论可持续发展与德育创新[J].中国林业教育,2000,18(S1):16-19.

[13]田道勇,赵承福.关于可持续发展教育概念的解析[J].教育研究,2009(3):86-91.

[14]王民,蔚东英,霍志玲.论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31-136.

[15]BROWN L R.We can build a sustainable economy[J].The Futurist,1996,30(4):8-12.

[16]王巧玲.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有效推进——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特色评述[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126-129.

(责任编辑 柳小玲)

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项目“景观乡村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1301002A。

猜你喜欢

社会学交叉经济学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基于OBE理念的非社会学专业“社会学概论”教学改革研究
菌类蔬菜交叉种植一地双收
中国社会学会农业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成立
边疆研究的社会学理路——兼论边疆社会学学科建构之必要性
简明经济学
第八届全全科学社会学学术会议通知
“六法”巧解分式方程
送餐的巫术经济学 精读
连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