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心肌损害治疗中磷酸肌酸钠的应用价值
2017-06-21何鹏王耀菊黄翰武刘桂良
何鹏++王耀菊++黄翰武++刘桂良
【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心肌损害治疗中磷酸肌酸钠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6月30例心肌损害患儿,依据入院顺序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5例,两组患者均根据病因采用对应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磷酸肌酸钠进行治疗,对照组予大剂量vitc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电图的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DH-1)、羟丁酸脱氢酶(HBDB)、血肌钙蛋白I(cTnI)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心电图的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儿心肌损害治疗中磷酸肌酸钠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改善小儿心肌酶,提高疗效。
【关键词】小儿;心肌损害;磷酸肌酸钠;vitc
【中图分类号】R725.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34..02
心肌损害在儿科中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往往是因为病毒、细菌、手足口病、缺血缺氧性脑病等多种病因导致,极有可能造成黄疸、多脏器功能损害、DIC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严重可引起患者死亡。目前临床上治疗小儿心肌损害最常使用的药物主要为磷酸肌酸钠、vitc等[1-2]。本文选取30例在我科住院伴有心肌损害的患儿,探讨磷酸肌酸钠在小儿心肌损害时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6月30例在我科住院伴有心肌损害的患儿,依据入院顺序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5例。观察组中有男9例,女6例;年龄为2~12岁,平均年龄为(7.0±2.6)岁;原发病包括重症肺炎5例,上呼吸道感染4例,病毒性脑炎3例,秋季腹泻2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例。对照组中有男10例,女5例,年龄2~12岁,平均年龄为(7.3±2.9)歲;原发病包括重症肺炎6例,上呼吸道感染3例,病毒性脑炎3例,秋季腹泻2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例。两组患儿基础资料予以比较显示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临床比较的价值。
1.2 诊断标准
患儿均符合以下心肌损害诊断标准:(1)血心肌酶(CK-MB、LDH-1、HBDB)显著提高上升;(2)血肌钙蛋白I(cTnI)显示为阳性;(3)经心电图检查显示心肌受到一定损害:ST-T出现显著改变,QRS呈现为低电压,Q-T间期明显延长,而心脏传导则受到一定阻滞等的任意1项[3]。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根据原发病情况采用对应的治疗措施,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注射用磷酸肌酸钠(吉林英联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5399)进行治疗,使用剂量为:<5岁患儿为0.5 g/d,≥5岁患儿为1 g/d,均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采用大剂量vitc进行治疗,使用剂量为
1 g/次,1次/d。两组患儿均持续治疗7天为1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行心肌酶、肌钙蛋白(cTnI)。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改善情况。
1.5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经7天治疗,临床指标均可恢复到正常水平;有效:经7天治疗,临床心指标均得到一定改善;无效:经7天治疗,临床指标未得到改善或更为严重[4]。
1.6 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得基础数据均采取SPSS 20.0系统处理,通过x2、t完成组间对比检验,P<0.05显示差异明显。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每组心肌酶情况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患者CK-MB、LDH-1、HBDB、cTnI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CK-MB、LDH-1、HBDB、cTnI显著下降,与对照组出现明显差异(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提高,对比差异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小儿心肌损害常因多种病因而导致,主要表现为心肌酶谱、心电图、心功能等发生改变,临床较为常用的治疗药物为FDP,其为糖酵解代谢的中间产物,可对葡萄糖代谢中多种酶活性进行有效调节,外源性的FDP在全身及局部组织缺氧时可有效激活能量代谢,细胞内ATP和磷酸肌酸水平明显提高,对于心肌形成良好保护作用。而酸肌酸钠可以进行能量缓冲,并在组织内发挥能量载体作用,其实际特点较为明显,具体包括:(1)缺血心肌的异常收缩力得到良好恢复和舒张压迅速下降,对收缩功能有显著保护作用;(2)受到细胞ATP、CP可保持在较为平稳的水平下,对于心肌能源储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3)使得CK受损症状得到显著缓解,避免细胞膜过度受损;(4)可进行良好的抗过氧化。此外,在磷酸肌酸分子内含有明显高能磷酸键,提高磷酸肌酸酶作用,ADP可直接转化为ATP,使得机体得到直接性充分供能,FDP属于糖酵解的中间形成物质,需经无氧代谢才可间接性发挥效应。因此对心肌进行保护时,CP想对比FDP具有更为显著作用[5-6]。
通过本文研究可知,观察组治疗后cTnI、CK-MB、LDH-1、HBDB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提高(P<0.05)。由此可知,与FDP相比较,磷酸肌酸钠在治疗小儿心肌损害中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陆 琰.磷酸肌酸钠和1,6-二磷酸果糖治疗小儿心肌损害的疗效比较[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7):1081-1082.
[2] 赵塔娜.维生素C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肺炎后心肌损害的疗效观察[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5,3(9):1043-1044.
[3] 陈 巍,唐 静.磷酸肌酸钠在心肌炎中的应用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2,7(5):175-176.
[4] 陈长见,张军红,许华平.磷酸肌酸钠联合辅酶Q10治疗小儿心肌损害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13,24(17):2530-2532.
[5] 万 江,刘贺临,程 黎.不同方法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疗效观察[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2):201-202.
[6] 刘冬梅,王敬敏,李雪萍.探讨磷酸肌酸治疗儿童肺炎伴心肌损害的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1):413-414.
本文编辑:王 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