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面对网络舆情事件的管理与响应探究

2017-06-19晋佑顺

大陆桥视野·下 2017年5期
关键词:网络舆情网络化现状

晋佑顺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

【摘 要】网络化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使得网络平台成为了学生学习、生活、社会活动、感情表达的重要场所,由网络主导、发起、组织、形成的一切舆情状况,以及在此舆情状况下可能形成的一切线下实际活动,以其隐蔽、快速、弱控制等特点,已经成为校园突发事件安全管理中不可回避的重要方面。掌握网络舆情传播的特点及与大学生的关系,建立有效的管理和应对机制,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有深刻意义。

【关键词】网络化;网络舆情;现状;疏导管理

一、网络的普及及对大学生的影响

随着网络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中国社会的信息化普及率快速提高,互联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据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3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3.2%。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到6.95亿。网民规模增长进入稳定的平台期,发展主题从“量变”转向“质变”。在大学生这类特殊群体中,网络已经成为其日常生活、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无处不在的WiFi及4G高速移动网络的普及,使得大学生群体可时刻处于在线状态。网络一方面拓宽了高校师生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与方式,提高了工作与学习的效率,同时也满足了其思想、文化和情感交流的需求,丰富了精神生活。为大学生广泛吸取知识,全面提高综合素质,提供了一个便捷、廉价且不可替代的重要平台。另一方面,网络信息发布和传输的迅捷性、隐匿性和交互性,也给一些错误思潮和观点的渗透、有害信息的传播以及网络道德失范现象的滋生蔓延提供了便利,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给高校的管理以及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不可低估的影响。大学生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体系成熟完善的关键时期,同时抱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社会认同需求。如何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网络或者就在网络层面上,系统化的形成体系教育和管理,克服网络的消极影响,推动当代大学生学生工作的开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网络舆情的现状及与大学生的关系

舆者,舆论也;情者,情况矣。网络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通过网络围绕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民众对公共问题和社会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信念和价值观。积极方面,网络舆情为大学生表达思想、观点、意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正日益成为了解大学生思想动态的“晴雨表”。消极方面,由于信息把人作用的弱化和媒体社会责任感的缺失,一些不良的舆情信息充斥于网络空间内,导致了错误舆论的形成,这些不良的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确立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确立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我们在不断强调校园突发事件管理的同时,由网络主导、发起、组织、形成的一切舆情状况,以及在此舆情状况下可能形成的一切线下实际活动,以其隐蔽、快速、弱控制等特点,已经成为校园突发事件安全管理中不可回避的新方面。

(一)大学生对网络舆情的强烈关注意识

高校不是独立存在的社会组织,时刻与社会发生着大量的信息交互。兴趣广泛、思维活跃的大学生也在通过各种方式融入社会,同时也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他们会十分关注社会的热点问题、事件,并通过网络平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对于所处的学校环境,任何有关教学质量、科研水平、管理水平、后勤服务质量等方面的问题,大学生也会通过网络积极表达、投诉、吐槽,甚至泄愤。加上大学生群体社会经验的不足、价值体系的不完善、单纯的热情等因素而被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利用,从而发展成为事情的反面。

(二)网络是业余生活交流的广阔平台

大学生是一群富有激情和热情的群体,他们都非常关注各项前沿事物,广泛的网络成了丰富其课余文化生活的主要途径,彼此交流和沟通起来也非常容易,由兴趣爱好组成的一些自发组织等,都有可能演化成校园内外的一些大小事件。

(三)丰富网络应用平台

目前大学生可接触和可利用的网络平台十分丰富,头条信息、支付宝、微博、朋友圈、公众号、知乎、共享单车、校内服务平台等千奇百种,通过手机无线连接无处不在的网络,随时与外界世界进行交互,每一个平台都有可能形成特有事件的传播渠道,扩散性非常的强,速度十分的快,管控难度大。

三、如何做好网络安全的疏导和管理工作

如何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使网络在高校成为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渠道,促进信息交流的重要手段,服务学生的重要平台,教育学生的重要阵地。

(一)建立网络预警机制

充分重视校园网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稳定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密切关注校园网上动态,及时了解舆情,敏锐捕捉各种带有不良倾向的信息,加强网上舆情分析和研判工作,准确把握师生关注的热点与焦点,设置网络监测,包括常规监测和突发事件监测两部分。常规监测主要关注日常网络舆情动态,敏锐捕捉一些苗头性、倾向性、群体性问题。突发事件监测主要针对校园突发群体性事件时网络舆情的监测和应对,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大范围收集舆论信息,第一事件掌握舆情动态。同时不断加强机制创新,掌握思想政治工作在网络的主动性。

(二)网络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网络突发事件的最主要的困难是不确定性,但事件的发生、发展都有其规律可循,通过对一些案例事件的分析提炼,尽快尽早建立针對网络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在学校相关工作小组的指挥下,从舆情收集、信息分析、管理控制、案件查处、技术制约、新闻宣传等方面及时协调处置网上突发事件。形成对网络突发事件强有力的应对能力。

应急预案的设置中,要善于调动学校各相关部门的资源,形成协同作战,同时对学生干部群体、党员群体的力量不可忽视,如培养“舆论领袖”,由学生自己形成对一些不良舆论的瓦解。

充分利用好“堵”和“疏”两个方面的能力,大学生是素质很高的社会群体,在开放性的网络环境下,如何疏导相对于如何堵住是更为有效的处理方法。

(三)提高管理者队伍专业素养和实践技能

要加强应急处置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队伍理论素质和实践技能,保证需要时能快速到位、行动规范。同时做好预案的实战演练工作,并根据演练效果不断优化和完善预案体系,提高预案的针对性、灵活性、实效性,保证关键时刻能真正发挥作用。

四、结语

现在新的形势下,校园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思想、情感、价值观影响和日常生活很重要。网络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部分。在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要有效采取对高校网络舆情的把控和引导,这样既可以构建和谐校园,也可以使得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顺利进行。也是教育工作的新课题。在管理工作中,积极探索高校网络舆情机制的架构,以及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的创新体系建设,能够通过依托网络资源,弘扬正能量,加强对网络舆情的控制和引导,进而达到改善网络文化环境、助力大学生成长成才、推进校园和谐发展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周岚峰.大学生网络舆情探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10)

[2]马红.风险社会背景下我国高校应急危机管理探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

猜你喜欢

网络舆情网络化现状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研究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基于社会稳定视角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构建的思考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规律与监控
当代新闻学的网络化发展
基于OPC的网络化群梯管理系统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