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07号谷子在晋东南地区的推广应用及适应性栽培技术
2017-06-19王高鸿杜艳伟李颜芳赵根友
王高鸿,杜艳伟,李颜芳,赵根友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特色杂粮种质资源发掘与育种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长治046011)
长生07号谷子在晋东南地区的推广应用及适应性栽培技术
王高鸿,杜艳伟,李颜芳,赵根友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特色杂粮种质资源发掘与育种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长治046011)
谷子获得高产的主要因素一是其本身具备高产潜力,二是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根据长生07号谷子新品种的特征特性和晋东南地区的气候特点,制定了一套适应性栽培技术,2011,2012年2 a在襄垣、沁县、武乡、长治县、壶关5个县进行了试验示范,实现了降低株高,增加穗长、穗粗、穗质量等性状的目标。另外,其茎秆及根部也有进一步改善,抗倒性、抗病性得到提高。化控间苗技术的应用,达到了省时省工、提高谷子栽培效益的目的。截至2016年底,长生07号谷子新品种累计在晋东南地区推广面积超过13万hm2,有效地发挥了新品种优势,为晋东南地区大力发展谷子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对新品种进行适应性栽培技术示范研究,是新品种快速推广及获得高产的有效措施。
长生07号谷子;试验示范;推广应用;适应性栽培
谷子属于禾本科黍族狗尾草属,起源于我国,是世界栽培最古老的作物。谷子抗旱耐瘠,水分利用率高,是我国北方丘陵山区赖以生存的主要粮食作物。我国是全球种植谷子面积最大的国家,占全球总面积的80%,同时也是国际出口小米的主要国家[1-3]。
山西省谷子栽培已有5 000 a历史,是全国春谷种植面积最大省份[4],其面积长期保持在27万hm2左右,分布在全省各个市县,其中,吕梁、太原、忻州、阳泉、长治、晋城、大同、临汾等市常年播种面积超过2万hm2,以上8个市种植面积占全省面积的90%以上,总产量也超过90%,是山西省主要的小米商品化、产业化地区[5-6]。
晋东南地区又叫上党盆地,由晋城、长治两市共18县、区组成,主要以丘陵、山地为主,平均海拔在900 m左右,属典型暧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550 mm左右,年平均湿度为61%,无霜期在156~180 d。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种植谷子最适区域。晋东南地区谷子主要特点是面积大、产量高、品质优,小米粒大、色泽黄、适口性好,“沁州黄”、“檀山黄”已成为家喻户晓的知名品牌[7]。晋东南地区除阳城县、晋城市城区及黎城县有部分夏谷区外,其余县区均为春播中晚熟区,面积近4万hm2[6]。
不同的谷子品种和栽培措施对谷子的产量、品质、抗倒性和抗盐碱性等都具有较大的影响[8-14]。从晋东南地区目前谷子种植现状来看,制约本区域谷子发展的主要原因是老品种(晋谷21号等)的退化及新品种的适应性或品质不好而得不到大面积推广,再有就是传统栽培方式费时费工,田间管理粗放,致使谷子产量得不到最大发挥[5]。因此,选育高产、优质新品种及其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制定是改变晋东南地区谷子现状的根本出路。通过对育成新品种进行有效的试验示范、适应性栽培技术研究,才能更好地发挥新品种的生产潜力,获得高产优质,为新品种的大面积快速推广应用提供技术保障。
1 品种来源及育种表现
1.1 品种来源
长生07号谷子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选育而成。它是由长农35号谷子品种发生自然变异,通过多年多代定向筛选育成。2009年顺利通过了国家鉴定,2008年获全国“一级优质米”称号[15]。
1.2 品种表现
1.2.1 性状及抗性长生07号谷子叶色叶鞘为绿色,纺锤穗型,穗长23.5 cm,穗粗3.2 cm,穗质量29.1 g,千粒质量3.1 g,株高为162 cm;刚毛适中,粒型半圆,壳白米黄;收获时为青枝绿叶黄谷穗;抗旱、抗倒能力强,高抗白发病、黑穗病[15]。
1.2.2 产量及品质长生07号参加2005,2006年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品比试验,平均每公顷产量分别为4 830,5 280 kg,分别比对照晋谷34、长农35号增产16%,20%和11%,15%。2007,2008年参加国家西北区春播中晚熟区试验,平均每公顷产量分别为4 114.5,4 828.5 kg,分别比对照长农35号增产11%,14.58%,在13个参试品种中排名分别为第2名和第1名。
2008年经国家谷物品质检验测试中心分析,其粗蛋白(干基)为11.65%,粗脂肪(干基)为2.42%,赖氨酸为0.21%,直链淀粉为16.75%,胶稠度为136.5 mm,碱消指数为3.7级,维生素B1为0.37 mg/100 g,达到国家一级米标准[15]。
2 试验示范表现及推广应用
2.1 试验示范
2011,2012年在襄垣县、沁县、长治县、武乡县、壶关县5个县进行了试验示范,建立5个3.5 hm2中心试验示范点,对其进行了播期、施肥、免间苗、产量、抗性及适应性栽培技术研究,其表现突出,达到试验示范效果,得到了农民广泛认可。
2.1.1 性状及产量表现分别对各县长生07号谷子大田性状表现进行了抽样调查(表1),与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内长生07号谷子性状相比,达到了降低株高,增加穗长、穗粗、穗质量等性状目标。另外,其茎秆及根部也有进一步改善,抗倒性、抗病性得到提高。
表1 各县长生07号谷子农艺性状调查
由图1可知,长生07号谷子在各县平均产量都超过了5 400 kg/hm2,最高单产超过6 000 kg/hm2,达到预期每公顷平均增产300 kg以上的目标。综合分析可知,这与品种的适应性、土壤肥力及适应性栽培技术应用有直接关系。
2.1.2 免间苗调查免间苗又叫化控间苗,是利用MND制剂处理谷种再与不处理谷种按比例混合,既达到其群体顶土作用又能达到二叶一心时自然死亡的效果,从而达到免间或少间苗的目标[16]。从表2可以看出,免间苗技术应用达到了每公顷保苗率90%~94%,个别地块能达到99%,这与土壤土质及墒情有一定关系,就晋东南地区谷子田分析,85%以上的地块能达到每公顷保苗率90%以上的效果,省时省工,提高了谷子栽培效益。
表2 免间苗保苗率调查%
2.2 推广应用
通过2011,2012年2 a试验示范,长生07号谷子仅5个县的推广面积已经超过135 hm2。据调查,截至2016年底,长生07号谷子累计在晋东南地区推广面积超过13万hm2,以每225 kg/hm2增产计算,累计增产近3 000万kg,创直接经济效益近1亿元。
3 适应性栽培技术
3.1 选地及整地
3.1.1 选地谷子抗旱、耐瘠、喜温,属高光效作物。在选地时应注意选土质好、深土层厚且土质疏松、通气性好、有机质高的向阳山坡丘陵地[17],这样更有利于谷田的通风透光,提高其光合利用率。谷子最忌重茬,前茬作物以豆类及薯类较为适宜。
3.1.2 整地晋东南地区多为旱地,基本是靠天吃饭,因此,要做好蓄水保墒。在本地区整地分为秋季和春季。秋季主要是配合农家肥先进行深耕,一般深耕控制在30 cm左右,施农家肥30 t/hm2为宜,既能接纳雨、雪水,又能使农家肥得以腐化成熟,在干旱年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17-19]。春季整地主要是平整土地,但不宜过早,一般在播前7 d左右进行为好,主要以旋耕为主,配合一次性施入750 kg/hm2氮磷钾复合肥,进行15~20 cm的旋耕,然后通过耙、耢等方式进行精作,既能有效保墒,又能起到土壤“回塌”,为保证全苗打好基础。
3.2 播种
3.2.1 播期及方式春播谷子一般在5月10日左右进行,也可根据当地气温回升情况适当调整,最适温度应掌握在15℃,这样才能保证苗齐、苗全及苗壮。以往晋东南地区多采用等行距(33 cm)进行播种,此模式行距窄,通透性不好,不能更好利用光合作用,谷子还容易倒伏。2011,2012年利用长生07号谷子进行了适应性栽培技术研究,将2个等行距(33 cm)改为宽窄行种植,即宽行40 cm,窄行26 cm。此模式可改善通透条件,有效提高光合效率,还便于中耕管理。
3.2.2 播量及间苗免间苗技术利用,据郝晓芬等[9]研究发现,免间苗处理谷种不受春播、夏播及品种的影响,只受土壤墒情的影响,谷种播量控制在11.25~15.00 kg/hm2,按照50%比例进行MND处理较为适宜,基本能达到少间或不间苗效果[16],一般留苗密度为37.5万株/hm2。如需间苗,尽量保证在播种后20 d及早间苗,株距为6~8 cm,因播种后20 d进行间苗能降低株高,增加茎粗、粒质量及穗码数等[2]。播种深度应控制在3.5 cm左右。
3.3 田间管理
3.3.1 压垄压垄即播后镇压,在播后2~3 d内进行为好,其关键作用是防止因土地过于疏松形成吊苗而逐渐死亡,另外还能起到踏墒的作用,保证谷种有效接触墒土正常出苗,如墒情不好年份可进行2次压垄。
3.3.2 压青苗在谷苗“猫耳叶”时进行压青苗(压青尖),一般在中午前后效果最佳,可起到杀死部分害虫、降低株高、增加干物质质量等,此操作因苗情而定[2,15]。
3.3.3 中耕及施肥在谷子生长整个生育期内,最少要进行3次中耕处理,要做到头次浅、二次深、三次高培土。第1次要浅锄,在间苗时或间苗后立即进行,主要作用是消除小草和松土稳苗;第2次中耕在8叶期左右,配合清垄定苗进行深中耕,深度6~8 cm为宜,清除垄间后发苗及分枝,让谷苗宽松成长;第3次中耕应在孕穗中期进行,此时谷苗已长高,根系广泛分布在土壤中,应进行深中耕培土,可断老根、去除浮根,有利于深扎根固苗,是壮根壮苗的一项重要措施[2]。在第2,3次中耕时可配合施入150~225 kg/hm2尿素进行追肥[19]。
3.4 适时收获
谷子一定要注意适时收获,过早,灌浆不好,产量和品质都将受到影响;过晚,形成落粒严重,造成浪费。长生07号谷子属活秆成熟型,切不可通过叶片颜色判断其成熟度,一定要观察其穗部硬化成熟度来适时收获[8,20-21]。
4 小结
作物获得高产的主要因素一是作物本身具备高产潜力,二是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长生07号谷子具备了高产、优质、多抗等新品种特征,通过针对性的在晋东南地区开展试验示范及适应性栽培技术研究,使其得到了快速的推广应用,有效地发挥了新品种优势,配以免间苗技术及宽窄行种植模式,排除了农民后顾之优,减少了人力物力,增加了农民收入。同时也解决了制约晋东南地区谷子产业发展的诸多问题,为晋东南地区大力发展谷子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1]王敬昌,马卫东.谷子高产栽培技术及综合利用[J].现代农业,2011(3):48-49.
[2]邢宝龙,朱玉,高均平.谷子高产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1(2):109-110.
[3]宋中强,刘金荣,王素英,等.安阳地区谷子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10):78,93.
[4]李中青,李齐霞,郭二虎,等.谷子新品种长农38号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组装配套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16,16(4):1-5.
[5]田岗,王玉文,李会霞,等.山西省谷子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山西农业科学,2013,41(3):299-300,306.
[6]李霞.山西省谷子主要生态类型区及主导品种[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2(20):54-55.
[7]王龙虎.晋东南谷子高产栽培技术调查研究[J].农技服务,2014(12):27-28.
[8]王凌云,宋小清,王晓明,等.不同品种谷子醇提物抗氧化活性比较[J].河南农业科学,2017,46(2):28-32.
[9]夏雪岩,代小冬,陈二影,等.华北夏谷区优质高产谷子品种联合鉴定与评价[J].天津农业科学,2016,22(10):106-110.
[10]卢海博,张付强,孟丽丽,等.不同种植密度对张杂谷5号干物质积累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15,44(12):30-32,35.
[11]刘红霞,刘恩魁,刘环,等.夏谷种植密度与产量预测模型的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13,19(2):78-82.
[12]徐心志,代小冬,杨育峰,等.盐胁迫对谷子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16,45(10):24-28.
[13]刘环,刘恩魁,周新,等.夏谷播期与籽粒产量的回归分析[J].天津农业科学,2013,19(3):77-82.
[14]贾小平,董普辉,张红晓,等.不同谷子品种(系)生长发育特性及抗倒性分析[J].河南农业科学,2015,44(8):27-31.
[15]王根全,王节之,郝晓芬,等.谷子新品种长生07号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J].陕西农业科学,2010(3):214-215.
[16]郝晓芬,王根全,王潞英,等.化控间苗谷种的栽培技术[J].山西农业科学,2006,34(4):45-48.
[17]柴秀花.旱地谷子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7):71-72.
[18]黄晨,李艳,刘爱婷,等.太行山区杂交谷子地膜覆盖栽培技术[J].中国农技推广,2014(4):28-29.
[19]张雪英.谷子高产栽培技术探讨[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3(10B):48-49.
[20]葛丽红,王晓立.张杂谷3号谷子的种植表现及适应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1):210.
[21]高旭峰.谷子高产栽培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4(18):202.
Application and Adaptive Cultivation Technology of Millet Variety Changsheng 07 in Southeast of Shanxi Province
WANGGaohong,DUYanwei,LI Yanfang,ZHAOGenyou
(InstituteofMillet,Shanxi AcademyofAgricultural Sciences,Shanxi KeyLaboratoryofGenetic Resources and Breedingin Minor Crops,Changzhi 046011,China)
There are two main factors about millet high yield,the one is that millet itselfhas high yield potential,the other is form a complete set of high yield cultivation techniques.According to the features of Changsheng 07 and the climate characteristics of southeast Shanxi region,we formulated a set ofadaptive cultivation techniques which demonstrated in Xiangyuan county,Qinxian county,Wuxiang county,Changzhi county,Huguan county from 2011 to 2012.The technology could reduce the plant height,increase the ear length,ear diameter and ear quality,which improved the lodged and controlling disease resistance.Changsheng 07 was cultivated for more than 130 000 hm2in southeast Shanxi region by the end of 2016,effectively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newvarieties.Demonstration research on cultivation technique ofnewvarietyin different places that is effective measures for newvarietyrapid popularization and high-yield.
Changsheng07 millet;test and demonstration;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adaptive cultivation technique
S515
:A
:1002-2481(2017)06-0953-04
10.3969/j.issn.1002-2481.2017.06.22
2017-01-05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工程(2016ZZCX-09)
王高鸿(1977-),男,山西武乡人,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玉米新品种研究及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