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模精神: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诠释

2017-06-19张凤莲

人民论坛 2017年37期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

张凤莲

【摘要】英模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共同的文化基因、共同的精神特质和共同的价值诉求,它们具有内在的高度契合性。英模精神是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实践载体和丰富精神资源,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 英模精神 契合性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英模,即英雄模范的简称。作为时代先锋与主流价值趋势的体现者,英模人物所具有的可贵精神品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对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独特的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各方面英模人物的榜样作用,大力激发社会正能量。”

英模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契合

一是共同的文化基因。五千年的中华文明,积淀了中华民族深厚而广博的传统文化。就思想渊源而言,作为当代中国的主流价值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对中华民族不同历史时期的优秀精神品质与先进价值观念的凝练和创新、升华与吸收,它内在地传承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核。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同样,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也是孕育英模精神的思想沃土。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座巨大的思想宝库,潜移默化地熏染、陶冶着一代代中华儿女。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早已植根于英模人物的思想之中、展现在他们的言行之上。英模精神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坚持、继承与发展。

二是共同的精神特质。在文化属性上,英模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共同的精神特质,它们都彰显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精髓的凝结,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根本内容。它凝聚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中,在从最深层面决定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质的规定与趋向的同时,也从价值理念层面表达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本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内动力。而作为时代的先锋与主流价值趋势的体现者,英模精神可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不竭的人力资源和强大的社会凝聚力。

首先,英模人物的高尚道德品质和优秀职业操守,深刻影响和感染着社会民众的内心世界,塑造其精神世界、规范其日常行为、激发其责任感,有力促进了社会民众素质的提高,从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智力资源。其次,英模精神蕴含并闪耀着时代核心价值观的夺目光辉。而这一时代的光辉,归根结底来自于英模人物及其所代表的社会民众的现实生活,集中呈现、映射着社会民众在社会生活相关领域的道德理想和价值追求。因此,英模精神往往能够为社会民众高度认同和广泛接受,易于感召、吸引、引导社会民众,从而在聚民心集民意、促进社会内聚力方面发挥独特的功能和作用。英模精神在提高人口基本素质、引导民众团结协作方面,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不竭的智力支持与精神动力,体现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本质要求。

三是共同的价值诉求。在价值取向上,英模精神与个人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共同的价值诉求,即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个人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准则,也是英模人物共有的人格特征和精神品质。第一是英模的爱国情怀。作为民族精神传承者,爱国价值观体现于英模人物的思想中、言行上。革命战争年代,为了保卫祖国,革命先辈舍生忘死、前仆后继,谱写出“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壮丽篇章;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为了建设祖国,英模人物艰苦创业、忘我工作,用青春和汗水陪伴和浇灌着新中国的茁壮成长;改革开放以来,为了祖国强盛,英模人物用不懈努力和无私奉献投身于中国梦的伟大实践,努力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第二是英模的敬业精神。劳模是英模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敬业精神是他们宝贵品质的题中要义。劳模爱业,他们珍惜工作,热爱本职;劳模勤业,他们全心全意于岗位,精益求精于工作;劳模创业,他们安心工作但不安于现状、忠于职守但不墨守成规,踏实沉稳但敢于先试先行、善于创新创造;劳模乐业,在他们眼中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就是他们最大的幸福。他们在无私奉献、忘我工作中收获着喜悦、感受到快乐。第三是英模的诚信品质。英模人物洗尽铅华、纯实不欺、真实无妄、言而有信。他们用自己的庄严承诺、感染事迹,完美诠释了“诚实劳动、信守承诺”的诚信品质。第四是英模的友善品格。英模人物坚守见利思义、宽容礼让的行为准则,践行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道德情感。他们严于律己、爱人以德、善小而为,终涓滴汇海、积善成德,谱写出大爱无疆的壮丽篇章。

英模精神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价值

一方面,英模精神是有效的实践载体。从一般意义上讲,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体现的是该社会全体民众基于安定有序、和谐美好的社会愿景,而产生的对社会秩序和行为规范的需求和要求。但这个需求和要求不会天然地成为该社会全体民众的共识,不会立即为每位民众个体完全理解、接受而自覺践行,它必然需要一个由意识到共识、由理论到实践的渐进转化过程。同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为全体民众所接受,自然也要经过一个渐进转化过程。这一过程实质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理论层面的道德标准与秩序规范的宏观要求,落实为现实层面的个体生活与职业活动的具体实践行为,而这个过程必须要借助特定的媒介加以实现。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格化体现,英模精神正是这一媒介的最佳承担者。英模人物来自于社会基层,其先进事迹及其可贵精神集中呈现着不同地域、行业、职业和岗位的普通民众在社会生活相关方面的道德理想和价值愿景,易于激起社会民众对英模人物产生情感共鸣、内心尊崇。英模精神能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更为直观、形象的实践形式呈现于普通民众面前,在社会民众心理上拉近与核心价值观之间的距离,从而在使其为社会民众所高度认同和广泛接受的同时,为实现其由理论要求到实践践行、由价值理念到行动导向的转化与落实,奠定坚实的基础。

另一方面,英模精神是丰富的精神资源。任何社会的核心价值观都不会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它必定根植于纷繁各异的社会文化之中,从中汲取使其生成、发展和实现的营养和力量,古今中外,概莫能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样如此。而在现实中国各式社会文化中,英模精神无疑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成、发展和实现进程中,居于十分突出且极为重要的地位。英模精神不仅仅是英模人物的感人事迹,它更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集中体现的宝贵精神财富与思想宝库。每一位英模人物及其先进事迹固然成长、发展于特定地域、特定行业、特定职业乃至特定岗位,具有鲜明的场域特殊性。但是这些具有鲜明场域特殊性的英模人物及其先进事迹所反映的英模精神,都凝聚着可贵价值取向与道德理想,它们不仅在精神实质上内在地契合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本质上彰显并弘扬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以其卓尔不群的个性品质、独树一帜的文化维度和溢彩华光的实践活动,丰富和发展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深化其精神内涵与属性,持续拓展其理论外延与范畴。

(作者为鞍山师范学院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新华网,2015年4月28日。

②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新华网,2015年10月14日。

责编/贾娜 美编/于珊

猜你喜欢

核心价值观
党员应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视角下的政治认同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建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堂
弘扬“核心价值观”及文化馆惠民工作的真实案例
谈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煤企关注大学生员工心理成长的现实意义
校园文化培育核心价值观的路径探析
浅析高校党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
国产喜剧电影的核心价值背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