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秦艽活性提取物对雪上一枝蒿所致PC12细胞毒性的保护作用研究

2017-06-19伊雪佳黄先菊余友陈慧李梅

科技资讯 2017年13期
关键词:神经细胞毒性保护

伊雪佳++黄先菊++余友++陈慧++李梅++周欢

摘 要:目的 探讨黄秦艽中活性成分D1对雪上一枝蒿总生物碱(CFA)所致的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细胞活力,试剂盒测定乳酸脱氢酶(LDH)活力,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Bcl-2表达水平。结果 CFA孵育24 h可劑量依赖性降低PC12细胞存活率。D1(6.25~25 μg/mL) 预孵育2 h可显著抑制CFA所致的PC12细胞损伤和LDH释放,当D1浓度为6.25 μg/mL和25 μg/mL时,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升。结论 D1可通过修复损伤的线粒体及调节相应凋亡蛋白表达保护CFA所致的PC12损伤。

关键词:雪上一枝蒿 黄秦艽 神经细胞 毒性 保护

中图分类号:R7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5(a)-0246-02

雪上一枝蒿是毛茛科乌头属(Aconitum)植物短柄乌头的干燥块根,又名铁棒锤,临床上用来治疗风寒湿痹所致的筋骨和关节疼痛、跌打损伤所致的瘀血疼痛等[1]。常见误用、滥用中毒致死的情况[2]。

龙胆科黄秦艽属植物黄秦艽(Veratrilla baillonii),是云南地方习用中草药,具有清热解毒功效[3]。该文旨在通过观察黄秦艽中活性成分D1对雪上一枝蒿总生物碱(CFA)所致的PC12细胞损伤的影响,初步评价其对CFA所致神经细胞毒性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354型全自动酶标仪,上海Thermo公司制造;DYCZ-24DN型迷你双垂直电泳仪,北京六一公司制造。

1.2 药物与试剂

龙胆苦苷(批号:20150614)与獐芽菜苷(批号:20150702)标准品购自上海原叶公司;噻唑蓝(MTT,批号:20150321,Sigma公司);LDH试剂盒(批号:A020-2,南京建成公司);BCA试剂盒(批号:P0012S,北京普利莱公司);β-actin(批号:20150610)和Bcl-2抗体(批号:20150522)购自Cell Signal公司;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实验方法

2.1.1 活性成分检测方法

黄秦艽购自云南大理,其活性成分D1由该实验室制备。供试品及单体对照品用甲醇溶解滤过。检测条件:Thermo Scientific Syncronis C18 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28%乙腈-水,柱温为30℃,进样量10 μL,流速1 mL /min,检测结果显示,黄秦艽活性成分D1为龙胆苦苷与獐芽菜苷的混合物。

2.1.2 药物预处理方法

将PC12细胞接种于96孔板中。(1)不同浓度(6.25~25 μg/ml)的D1单独孵育24 h。(2)CFA 100 μg/mL孵育24 h。(3)不同浓度(6.25~25 μg/mL)的D1预孵育2 h后,再用CFA 100 μg/mL孵育24 h。

2.1.3 MTT法测定细胞活力

细胞加入MTT 使之终浓度为0.5 mg/mL,37 ℃继续培养4 h 后,加入150 μL DMSO溶解,震荡后于酶标仪570 nm处检测OD值,计算细胞存活率。

细胞存活率=(给药组OD570值/空白对照组OD570值)×100%。

2.1.4 LDH活性检测

药物处理后,取上清,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LDH活性检测。

2.1.5 Western blot免疫印迹法检测Bcl-2表达水平

提取细胞总蛋白并测定浓度。电泳、转膜。再用5%脱脂奶粉封闭1 h。洗膜,加入目的一抗置于冰盒摇床震荡过夜。次日,回收一抗,加入过氧化物酶标记羊抗兔IgG震荡2 h。洗膜后凝胶成像系统拍照。以β- actin作为内参。

2.1.6 统计学处理

以来表示实验数据,用SPSS 18.0软件,ANOVA法比较组间差异,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结果

2.2.1 D1对PC12细胞及染毒PC12细胞活力的影响

图1A显示,CFA孵育24 h后可剂量依赖性降低细胞存活率,各浓度D1对细胞存活率则无明显影响(见图1B);D1(6.25~25 μg/mL)预孵育2 h可减轻CFA所致的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见图1C)和LDH 释放增高(见图1D)。

2.2.2 D1对染毒PC12细胞表达Bcl-2的影响

如图2所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染毒组中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6.25~25 μg/mL 的D1使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升。

3 讨论

乌头类神经毒性可能与神经递质紊乱有关。LDH大量存在于神经元的胞质和线粒体中,当脑细胞缺血缺氧时,乳酸脱氢酶通过受损的血-脑脊液屏障进入血液。Bcl-2基因表达产物可通过抗氧化,抑制线粒体细胞色素C释放,抑制促凋亡基因的作用来抑制细胞凋亡。

该实验结果显示,黄秦艽中的活性组分D1可降低CFA引起的细胞凋亡与坏死,其作用机制与减少细胞LDH释放,抑制凋亡相关基因Bcl-2,进而修复CFA所致的线粒体损伤等有关。

参考文献

[1] 黄先菊,胡超,苏慧娟,等.铁棒锤氯仿部位的毒-效关系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3(3):53-56.

[2] 陈芙蓉,邹大江,闪仁龙,等.近10年含乌头碱类植物中毒原因及解毒办法文献分析[J].时珍国医国药,2012,23(12):3116-3118.

[3] 贾敏如,李星炜.中国民族药志要[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5:182.

猜你喜欢

神经细胞毒性保护
哺乳动物视网膜中发现新神经细胞
为什么大脑能记住事情?
人为什么要睡觉?
神经节苷脂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
小心,蘑菇有毒
毒性中药宜久煎
五色梅的古今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