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报刊的新闻同质化现象研究
2017-06-19杨雪
杨雪
摘 要: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报纸,肩负着传递信息的职能。伴随着互联网和其他新兴媒体的发展,都市报纸承受着巨大的竞争压力,为了争取受众,获得更大的市场,继而表现出同质化趋向,这并不利于报纸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同质化 都市报纸 发展
中图分类号:G21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5(a)-0184-02
随着报业的日益繁荣,为了在竞争中获得属于自己的竞争优势,各大报业集团纷纷开创子报,如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创办的楚天都市报系的第三个地方版——《楚天民报》。鉴于此,一个大城市中,都市报往往有好几份,甚至十几份,如北京有《北京青年报》、《新京报》等;成都有《华西都市报》、《成都商报》等,使得都市报的定位趋同,但是同城都市报的受众市场和广告市场总是有限的,同质化现象无疑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由此,笔者通过对2014年3—4月荆州的三大主要报刊《荆州晚报》、《楚天民报》、《江汉商报》的调查研究,运用个案分析法、数据统计等方法分析同质化这一现象。
1 同城报刊的同质化现象及其具体表现
同质化,意为产品、服务趋同,尽管形式上有差别,但内容、品质、技术含量、使用价值一样。都市报的同质化一般是指同一城市的几家都市报的定位、风格、受众以及版面、编排手法、价值标准、新闻内容等方面都趋同的现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新闻报道内容的重叠和趋同
不同报纸对同一新闻事件或题材的相同报道,这是同质化现象在报道内容上最明显的体现。以荆州为例,翻开三家主要都市报《荆州晚报》、《楚天民报》、《江汉商报》同一天的报纸,其头条新闻和本地新闻的题材往往不谋而合。
据统计,今年3、4月份,荆州的《荆州晚报》、《楚天民报》、《江汉商报》就出现了用同一新闻事件作为头版头条或次头条,若是碰到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时,这种“撞车”现象就更为明显。针对《荆州晚报》、《楚天民报》、《江汉商报》,笔者进行了相關调查,在社会新闻题材的选择上,三份报纸的同质化趋势明显,荆州晚报与楚天民报重合率约达38%,荆州晚报与江汉商报重合率约达18%,楚天民报与江汉商报重合率高达约44%。
1.2 编排手法的重叠和趋同
在新闻编排上,以大图片、大标题、配以小新闻加广告的图文并茂的头版编排方式兴起后,不少都市类报纸采用大标题、大图片等相同方法来吸引读者的“眼球”。头版大都采用了封面式编排,即主要新闻用大黑体标题或大图片导读,次重要新闻用小黑体标题导读。许多报纸陆续取经原样照搬,报纸内页的编排方式都是用主要新闻的大标题压住整个版面,使板式风格太接近,几乎是多报一面了,不利于塑造报纸品牌。正如对荆州万达广场入驻商家的报道中,《荆州晚报》和《江汉商报》的大标题形式类似。
1.3 新闻的处理方式
很多时候,报纸发稿容易随波逐流,往往缺乏主见,以至于对于别家报纸发了头条的稿件,则必定置于头版,否则就是处理不当。另外,对同一新闻题材的处理方式也近乎相同。例如:对引江济汉庙湖铁路大桥通车的报道,《荆州晚报》和《江汉商报》只是在稿件大小和照片大小上有区别,内容一致。
其实,很多重大新闻是有背景的,在报道新闻事件的同时,如果对背景加以适当挖掘和处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新闻的价值,并且加深读者对新闻事件的认识。有些重大新闻还可以通过配发评论,揭示新闻事件的深刻含义。报纸上每年总会有一些系列报道,但往往由于方式陈旧,使这类策划陷入窠臼,同质化就不可避免。
1.4 同质化现象的具体表现
荆州的三份都市报纸,对一段时期内的新闻报道,在新闻标题、稿件大小和照片选取上,都存在或多或少的相似之处。如对于同一文娱新闻事件的报道,三家报纸的连载情况如下,荆州晚报约占56.9%,江汉商报约占21.3%,楚天民报约占21.8%。从《荆州晚报》与《江汉商报》的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对4月10日美售台武器一事的报道,《荆州晚报》和《江汉商报》版面内容相似,都提及美国会众议院审议通过“确认《与台湾关系法》重要性和向台转让海军船只”议案,都强调我军领导人对美国防部的抗议。
在对第十四届省运会的报道中,《荆州晚报》在4月11号和12号的报道中,标题形式一致。《江汉商报》采用会场主视图,通讯员为同一人,采用同样的板式,边框选用上一致,另外,《800名省运会志愿者招募完毕》的主标题也惊人的一致。对于海南博鳌亚洲论坛上李克强总理的演讲的报道,《荆州晚报》和《江汉商报》,主题相同,都针对“三大共同体”展开报道,小标题内容上缺乏创新。
对大孝子李正晖的报道中,《荆州晚报》在4月11号和12号的报道中,标题形式雷同。对荆州三月CPI同比上涨的报道中,《荆州晚报》和《江汉商报》通讯员相同,大标题基本一致,仅一字之差,内容相似度极大,从结尾、数据的选用,各个段落内容的安排上就可看出。
对荆州万达广场入驻商家的报道中,《荆州晚报》和《江汉商报》报道,主题甚至是副题、小标题都一模一样。而且内容完全一模一样,只是在字体、形式安排上以及选用的照片上有些许不同。对2013年快乐男声的报道,《荆州晚报》在4月11号和12号的报道中,均采用专版报道,运用人物巨幅照片,内容无非是从其人气转向对其粉丝的报道,实质一样,味同嚼蜡,反应了读者的追星和低俗趣味心理,泛娱乐化现象严重,引人深思。
2 报纸同质化现象存在的原因
2.1 受众市场的趋同
在读者群的覆盖面上,《江汉商报》和《楚天民报》的发行都覆盖荆州区、沙市区、荆州开发区及松滋市、公安县、洪湖市、石首市、监利县、江陵县,并辐射江汉平原的荆门市、天门市、潜江市、仙桃市等周边地区,其瞄准的目标受众市场主要是同城的广大市民。抽样调查显示,3—4月份期间,荆州市民的读报比例中,楚天民报约占32%,荆州晚报约占29%,江汉商报报约占39%。受众市场的相似甚至相同,影响同城都市报内容和风格的趋同。
2.2 办报宗旨的趋同
虽然不同都市报的定位和口号不尽相同,但其办报宗旨,大同小异,基本走市民生活路线。《楚天民报》秉承楚天都市报“责任媒体,百姓情怀”的办报理念;《江汉商报》以“突出服务性和实用性”为办报宗旨,满足不同层面人群的阅读需求。
2.3 新闻来源的单一
由于地处同一城市,同城都市报享有共同的新闻源,对本地和外地新闻源的享有程度是基本平等甚至相同,这一方面造成了其内容的同质化,另一方面引发了对于新闻和采编人才的激烈竞争。
荆州市的三家报纸创办时间短,新闻采编力量相对薄弱,难以在较短时间内对国内外发生的重要新闻作出自主的强有力的反应。同时,现代传媒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外地新闻的获得除少数重要新闻和有实力报社特派记者赴新闻现场报道以外,基本是通过互联网等手段获取第一信息,然后由编辑综合处理而成。目前,都市类报纸的稿件主要来源于新华社、中新社、外地的兄弟报社以及本社的采编队伍。《荆州晚报》和《江汉商报》对于国内外重大新闻稿件的采用,主要来源于新华社、中新社,因此每当有重大事件发生,各报的报道基本上是大同小异。
据统计,对中新社稿件的采用比例上,荆州晚报约占46%,楚天民报约占54%,江汉商报约占53%;而对新华社稿件的采用比例上,荆州晚报约占56%,楚天民报约占52%,江汉商报约占54%。各报编辑对稿件常常是原样刊登,便出现新闻标题、图片雷同的现象,新闻的重复率比较高
2.4 管理制度的类似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广告业务的激增,都市报基本都实行采编与广告分离的制度。其他例如实行首席记者、首席编辑的用人分配机制,聘任主编的管理制度,提供新闻线索有奖制,前期发行中的有奖订购制等,在数家报社率先采用后,各家都市报纷纷效仿,最终成为当前都市报普遍采用的运营机制。
3 同城同质化现象的危害
3.1 运作模式的刻意模仿,缺乏创新
同城报纸在相同的报业环境和竞争关系中,为寻找一条能迅速发展壮大或是改变当下落后地位而刻意模仿已成功报纸的运作模式,从而导致模仿后报纸间的版面风格、报纸定位、新闻内容、发行模式等都趋于一致。在复制某种所谓的成功模式时,由于不根据实际出发也出现了很多问题,造成如今都市报纸艰难发展的局面。
3.2 惡性竞争的形成,损伤媒体公信力
由于市场相对固定,同一城市的几份报纸不可避免地出现地盘的冲突,于是为了抢夺受众和广告额,一些为人所不齿的行为也屡屡出现。以荆州为例,三家主要的都市报《荆州晚报》、《江汉商报》和《楚天民报》之间为争夺新闻,纷纷出重金招徕新闻线索,而报料人又为获取多方奖励常常将同一新闻线索接连报给多家媒体。因此,采访时多次出现三四家报社、两家电视台记者云集新闻现场的情况。几家报社对于人才的争夺也十分激烈,另外,几家报社在发行上的竞争更是达到不计成本的恶性竞争,造成资源浪费,不利于都市报的长远发展。同质化竞争不但分割了新闻市场,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减少了报社的利润,也削弱了报纸的整体竞争实力和公信力,并且严重阻碍了媒体传播业的发展和壮大。
3.3 轰动效应的片面追求,人文精神缺失
在同质化的竞争中,同城报纸为了吸引受众,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不少报纸不惜违背新闻伦理道德,片面追求新闻的轰动效应,不顾当事人感受甚至故意做出有违人文精神的报道。报纸应该守住底线,增加人文关怀。
在同一城市里有多张报纸,如果每张报纸定位准确,互为补充,就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读者的不同精神文化需求,实现新闻资源的最佳配置,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 结语
新闻同质化现象不仅削弱了媒体的作用,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更为严重的是,它还会使报纸竞相降价,展开恶性竞争,破坏报业形象,削弱媒体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应该引起广泛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周彪.都市报同质化分析及应对策略[J].中国记者,2009(9):33-34.
[2] 吕东卉.都市报纸如何走出同质化困境[J].职业技术,2008(9):9-11.
[3] 吕洪明.华商晨报 品牌化建设下的大报之路[J].广告人, 2009(4):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