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群体动力学理论的高校基层团组织活力提升路径探析

2017-06-19郭鹏越李丹

求知导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基层团组织活力

郭鹏越 李丹

摘 要:本文基于群体动力学理论,结合高校基层团组织的活力提升现状,针对其中出现的活动主题吸引力不足、组织结构松散、团干部职能落实不到位等问题,提出了提升基层团组织活力的路径,即协调团支部成员间关系,完善团支部规范,提高团支部内聚力,从而为高校青年成长成才助力。

关键词:群体动力学;基层团组织;活力;路径

一、群体和群体动力学理论

群体是一群个体的集合,但群体不表现为其中的个体简单相加,而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互相影响、相互依赖的个体为了特定目标聚集成的一个整体”。群体中每个个体的发展都受到所属群体的影响。群体的决策、行径等与群体中的个体形成相互影响。影响群体的因素众多:领导方式、组织形式、结构性质……一个成熟的群体,不仅应具备明确的集体目标、有效的群体吸引力和影响力,更应具备和谐民主的群体气氛和合作的人际关系。

群体的本质,可以说是导致群体成员成为一个“动力整体”的成员间互赖。在这个整体中,任何成员状态的变化都会引起其他成员状态的变化。动力的本质是人与环境在内的各种力量相互作用的心理紧张系统,即一个人的心理需求会为个体带来一种处于紧张状态的系统,而心理活动和行为正由这种紧张的释放来提供动能和“能量”。

群体动力学研究的是一种“能量”。能量由群体中个体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而产生,既可以在整个群体中产生能量,也可以产生每个个体的能量。一个群体所拥有的能量比任何个体在任何方面所拥有的能量要多。群体动力学也可影响群体过程、促进群体效能发挥。根据群体动力学的观点,个体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有不同程度的付出,但都朝着群体的共同目标而奋进。最终,群体的效能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得以展现,避免个人“能量”总和大于或等于群体“能量”。群体动力学作为一种对群体进行科学研究的手段,由各界学者、研究人员所运用,旨在促进群体更便捷、更有效地达成目标。

二、高校基层团组织活力建设现状

1.高校基层团组织活力建设的基本要求

习总书记在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曾指出,“群团组织要增强自我革新的勇气。”在团中央号召建立“凝聚青年、服务大局、当好桥梁、团要管团”四维工作格局,高校共青团基层团支部在活力提升工程的背景下,也对基层团组织活力建设提出了如下要求:

(1)组织运行活力强。团支部在基础团务管理、队伍和制度建设等方面工作扎实,组织运转规范、流畅。

(2)工作开展活力强。團支部有明确的工作职责,能及时改进创新工作方式载体,富有针对性、时效性。

(3)团员参与活力强。团支部的设置方式和成员配置较完善,团员青年能够积极参与、推动工作和建设。

2.高校基层团组织活力建设的现行路径和其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调查,基层团组织活力建设的现行路径目前主要包括:

(1)开展主题团日活动。进行思想教育、理论学习等活动,完成上级团组织的统一安排,组织有特色、能形成支部品牌的活动。

(2)维持基层团支部生活。开展定期团日活动、社会实践及志愿服务、学风建设等活动,形式多样丰富,支部成员参加比例高、收获大、成绩突出。

(3)建立团组织活动阵地。利用网络、板报等各种形式,充分运用新媒体平台,展示支部形象,教育团员青年。

然而,以上路径主要从上级团组织角度切入,较为宏观,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基层团组织活力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包括:

(1)活动主题不够接地气。一是支部成员对主题理解不清,兴趣不高;二是支部委员任务繁重、无法兼顾,出现应付现象。

(2)成员参与活动积极性不高。一是归属感不强,团内事务占用时间少;二是支部氛围建设效果不佳,成员松散、效率低下。

(3)干部职能发挥不到位。一是支部凝聚力不强,成员间依赖性不强;二是团内干部在团队建设中努力不足,造成集体依赖性不强。

三、群体动力学在高校基层团组织中的作用机理

1. 群体成员间关系

群体由具有独立显著标识的个体构成,但目标趋同性是群体形成的原因。任何一个群体都有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群体的不断变化也意味着成员间关系的不断变化。这类改变在初期较大,到稳定阶段之后相对变小。

团支部刚建立的时候,支部成员对环境不够熟悉、对自己缺乏信心,不知道自己能担任什么角色,很容易表现出紧张、焦虑等心态,对自己在支部中的定位常充满不确定性。到支部发展的中后期,成员之间已彼此熟识、熟悉群体目标,由此确认自己在支部中的角色及职能。小组活动基于支部展开,有利于学生与支部其他成员的交流,群体的趋同性更为突出,此时诞生的“能量”将作为支部进步的直接动力。

2.群体规范

一致性群体发展的动力之一,最直接的体现便是群体规范,由支部成员共同制定、遵守和检验。群体规范统一成员的认知、行为和情感,调解成员间关系和相互作用,具有维护群体、统一个体认识及行为的作用。

群体规范一般由“显性”规范和“隐性”规范组成。在团支部中,“显性”规范通常为学校、学院等建立的规章条例,是基本条件约束。“隐性”规范通常在经年累月的发展中而逐步形成并被大家接受,虽不强制,也没有惩罚措施,但成员必须遵守。

支部的一致目标会产生激励作用,使个人尽全力规避弯路,更多发挥“能量”,促使集体朝目标更快靠近。认同并接受团体目标的个体会表现出较为强烈的需求心理,此时释放的“能量”将驱动个体为实现团体目标而不懈奋斗。

3.群体内聚力

群体内聚力指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包括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和群体成员间的吸引力,是保持群体内个体间联系及个体与群体间联系的力量。

归属于某一支部,让成员为支部的成就产生极高的自豪感,为支部的共同活动投入集体喜爱,内聚力便成为支部前进的驱动器。此时,不同的知识体系、性格爱好、行事风格都是个体间进行优势互补的契机;成员受到重视、不被孤立,也能得到充分尊重,为群体贡献足够的“能量”。

四、高校基层团组织活力提升路径

1.协调群体成员间关系

群体作为集合体,其作用呈现为个体间协作、交流所达成的目标总和。只有个体间关系和谐、互惠共进,才能更好地达成群体目标。支部形成之初,成员会有保护自己和防范他人的心理。面对这样的心理,无论是团支部的直接管理者(团支书、委员),或是间接管理者(团委书记等),都应对群体的氛围进行缓和,对错误和矛盾展现包容态度。具体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让成员了解群体存在的意义和共同目标,只有这样,集成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第二,帮助每个成员较快地找到自己在支部中的角色——推选直接领导者、安排协同管理者、激励助力参与者等,从而发挥不同个体作用;第三,对成员的焦虑、错误等规避批评,予以鼓励,促进支部和谐氛围的建立。

中后期,为了产生更多的群体“能量”,群体中的个体须不断进行自我认识和认识他人的更新。在团支部中,更新的实现需要群体成员的相互学习和借鉴。为使其更好地推行,可在团支部内采取一定的鼓励措施,对先进个人进行表扬和组织学习,这样的措施宜透明化、长期化。同时,对不同团支部,可以形成组间协作交流,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2.完善群体规范

团支部活力建设中,共同目标的创建、群体规范的制定必不可少。在支部形成初期,个体的可塑性最高。完善并确立切实可行的规范最为有效。团支部可以自行确立奖惩措施,对支部目标设置期待范围等,以期可持续发展。此外,在支部发展过程中,团支部的管理者等需要及时对规范进行更改制定,重新征求个体意见,最终予以更新,以实现更为长远的目标。如果团组织在执行规范过程中发现了制度漏洞,也须及时予以补充修正。

群体设置目标除了根据时间阶段,也要根据发展阶段设置总体目标、阶段目标和个体目标。对团组织而言,活力建设为总体目标,不同形式的活动是阶段目标,活动中个体的表现和发展便为个体目标。三类目标相辅相成,不是简单叠加,而是随个体性质、环境条件、目标差异等个性化定制。一旦有了明确的目标,团支部成员便有了为之奋斗的动力,这也是提升自我的动力源泉。

此外,团组织的建设中,不成文的“氛围规范”也尤为重要。不通过条款等“显性”规范的制定来实现,而通过感性影响、传承精神等“隐性”规范的创造,使得群体中的个体对群体氛围感受更深刻,对其他个体也更尊重。

3.提高群体内聚力

群体内聚力的提升,不仅可以加速组织发展,产生更多“能量”,更可以为每个成员提供归属感、和认同感,加强组织的人性化建设。

对任何组织而言,领导力方式都是影响团队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群体要做的不是改变领导者个体,而是选择更为民主、更能营造和谐氛围的个体担当领导者。团组织中可能存在盲目选择领导人的现象。这种情况可以发生在初期,但一旦群体目标订立、规范形成,领导人的换选就迫在眉睫。

团支部内聚力的提升還要加强同学共处时间,同时可开展不同团支部间的评比评选活动,并给予优胜者一定奖励,促进团组织内部的求胜动力,也可一定程度上提高内聚力,促进活力提升。

五、结语

基层团组织活力提升在高校团组织建设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关系到团组织的发展变化,更着重强调群体发展对个体的影响,注重每一个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与发展。综上,本文认为提升基层团组织活力可以从协调团支部成员间关系、完善团支部内部规范、提高团支部内聚力三个方面进行。团支部还需重视、完善反馈机制,从而实现“自我更新”。

参考文献:

[1]方 瑞.高校基层团组织活力提升路径探析[J].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4).

[2]周晓虹.现代西方社会心理学流派 [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

猜你喜欢

基层团组织活力
活力
活力社区
浅谈国有企业基层团组织如何带领劳务派遣制青年职工成为企业生力军
大学生村官在江苏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中的作用
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基层团组织建设方法探究
Hello音乐节!活力穿搭show不停
医药类高职高专院校基层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创业工作研究
基层团组织凝聚青年参与社区志愿服务路径探究
关于高校基层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创业的探析
活力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