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6年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

2017-06-19孟昭莉闫德利

时代经贸 2017年4期
关键词:生鲜亚马逊电商

孟昭莉 闫德利

2016年是互联网发展史上重要的一年。经十年蓬勃发展,移动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汹涌而来,互联网发展进入后移动时代。2016年还是云计算概念提出10周年,人工智能概念提出60周年。新技术驱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互联网成为经济发展新引擎,成为时代的宠儿。

一、互联网发展的基本面

从互联网发展的基本面来看,2016年世界网民渗透率和移动互联网使用量双双首次过半,互联网触手可及,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进入了实时在线的状态。从产业角度,互联网企业强势崛起,备受追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

1、网民:网民渗透率首次过半

根据Internetworld stats数据,截止2016年6月,世界网民规模达36.76亿,占总人口的比例为50.1%,占比首次过半。其中,冰岛、丹麦、荷兰、挪威、塞浦路斯等国家的互联网普及率已超过95%,“国民即网民”的状态加快来临。就规模来看,中国、印度、美国、巴西、印尼、日本和俄罗斯等七个国家的网民规模居先,均超过一亿人。印度和印尼两个人口大国近年来网民规模增长迅速。

2、终端:互联网进入后移动时代

自2007年1月苹果公司推出新一代iPhone手机,移动互联网已有十年发展历程。十年来,移动互联网高歌猛进,极大颠覆了传统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催生了共享经济、O2O等诸多新业态。移动互联网成为互联网产业发展的主要基础设施。

根据StatCounter数据,2016年10月全球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占全球互联网使用量的51.3%,桌面端为48.7%。移动互联网的使用量在全球范围内首次超过了桌面互联网。如下图所示。在中日韩英等国家,移动互联网早已取得绝对的优势。例如,根据艾瑞咨询数据,2016年中国移动购物在整体网络购物交易规模中占比70.7%。这标志着,移动互联网时代在全球范围内全面到来,互联网发展进入后移动时代。

3、企业:互联网公司在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随着网络经济加速发展,互联网公司日益壮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衡量企业实力的重要指标是财富世界500强榜单,目前已有苹果、微软、亚马逊、谷歌和京东等5家互联网公司进入世界500强。其中,苹果和微软进入500强的时间较早,但两者不是纯互联网公司,是有诸多互联网业务和互联网属性的科技公司。2009年首次有纯互联网公司进入世界500强,是亚马逊和谷歌两家。2016年京东也跻身500强,位居366位。预计今年将有Facebook、腾讯和阿里巴巴三家互联网公司进入500强。入豪门时代。

1、IPO低潮延续,私有化退市迎来高峰

自2014年迎来互联网企业IPO高峰以来,2015年全球互联网IPO进入低潮期,2016年延续了这一趋势,全年仅有Line、51Talk、美图、Trivago等少数几家中小规模的互联网公司IPO。

2016年还是私有化退市之年,以中概股为代表的在美上市企业纷纷退市。2016年,完美世界借壳回归A股,优酷土豆、酷6传媒、奇虎360、当当网、艺龙、麦考林、淘米、世纪佳缘等企业均完成私有化退市,去哪儿、聚美优品和京东金融宣布私有化。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市场多面向大陆地区,由于A股的上市门槛较高,早年纷纷赴美上市。随着互联网企业的成熟,逐步走出一条独特发展道路,A股更加渴望吸引互联网公司。因此,退市后回归A股将成为他们的重要选择。

2、大投资大并购大整合的时代特征进一步深化

2016年大企业之间的投资并购活动进一步加剧,大投资、大并购、大整合的时代特征进一步深化。

2016年互联网行业最大的一笔并购案是微软以262亿美元收购全球第三大社交网站LinkedIn。这也是微软史上最大并购案、LinkedIn也成为史上被并购的最大互联网公司。

标的数十亿美元级的投资并购在2016年有多起,涉及雅虎、沃尔玛、Salesforce等公司。如下表所示。

Verizon与互联网先驱雅虎达成协议,斥资48亿美元收购雅虎的核心业务,这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面对电子商务的巨大冲击,零售巨头沃尔玛也加大对电商的投入,以33亿美元收购电商创业公司Jet.com;在中国市场,沃尔玛和京东达成深度战略合作,将旗下1号店并入京东,并进一步增持京东的股份至10.8%。

2016年在线CRM厂商Salesforce大举收购,以28亿美元收购电子商务解决方案提供商Demandware,對团队协作应用软件Quip、营销数据初创企业Krux的收购额均超过7亿美元。

最近几年世界500强的入围门坎稳中有降,去年是209亿美元。2016年Facebook和阿里巴巴分别实现276亿美元和214亿美元的收入。按去年的标准,Facebook稳进500强,阿里巴巴的希望也很大。腾讯还没有发布2016年财报,2015年的收入达158亿美元。按照去年209亿美元的入围标准,2016年腾讯只要实现32%的增长即可进入500强。2016年前三季度,腾讯的增速远远超过32%。今年腾讯也将稳稳进入500强。因此,今年进入世界500强的互联网公司将达到8家。

按市值,互联网公司的表现更为突出。全球市值最高的十家公司中,有苹果、谷歌、微软、亚马逊和Facebook五家互联网公司,并且互联网公司囊括了前三位;前20名中有7家互联网公司,另外两家分别是腾讯和阿里巴巴。如下表所示。

二、资本市场:私有化与并购整合加速

就资本市场而言,2016年是一个特殊年份,IPO数量持续走低,在美中概股迎来私有化退市高峰。同时,新型企业发展速度加快,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大投资、大并购、大整合的时代特征进一步深化,互联网资本进

在国内,2016年腾讯、阿里巴巴和携程等公司的并购活动最为活跃。腾讯以86亿美元收购欧洲手游开发商Superoe1184.3%的股权,进一步加强了在全球网络游戏领域的领导地位,并增持京东、58同城和搜狗等公司。QQ音乐与中国音乐集团(CMC)合并,成立新的音乐集团。

阿里巴巴以10亿美元获得东南亚电子商务平台Lazada控股权,以7.49亿美元领投AR明星公司Magic Leap,并联合蚂蚁金服向饿了么投资12.5亿美元。在入股银泰百货和苏宁云商后,阿里巴巴继续加强对线下实体店的投资,2016年以21.5亿元收购三江购物32%的股份,其关联公司蚂蚁金服入股百胜餐饮。

在线旅游巨头携程2015年将去哪儿收入囊中,2016年更是投资不断。在国内,携程战略投资旅游百事通,将自己和去哪儿网旗下的公寓民宿业务并入途家。在国际市场,携程以1.8亿美元投资印度最大的在线旅游公司MakeMyTrip,对纵横、海鸥和途风三家美国旅行社发起了战略投资,宣布以120亿元收购旅游搜索公司skyscanner。

规模相当的行业领导企业直接合并的时代特征在2016年的体现也比较明显,如美丽说和蘑菇街,滴滴出行和中国优步,拼好货和拼多多,印度在线旅游企业MakeMyTrip和ibibo,美国生鲜电商Relay Foods和Door to Door Organics。

三、价格竞争:补贴成为获取用户的有效手段

在千百年的商业实践中,收费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商业逻辑。互联网却开创了免费模式。特别是刚诞生不久的淘宝以免费的方式在中国市场战胜了当时最强大的电商eBay,更是好好地教育了市场,使免费观念深入人心。甚至,免费成为后来的所谓“互联网思维”的重要内容。

随着市场竞争加剧,赢者通吃的行业特征愈加明显。“要么成为行业第一,要么死去”成为摆在互联网企业面前非此即彼的无奈选择。这迫使初创企业必须舍命狂奔,快速成长为行业第一。在此背景下,直接给予用户补贴成为比免费更有效的竞争手段。

开创补贴模式的是滴滴和快的。它们在2014年初掀起了补贴大战。通过给予司机和乘客双向补贴的方式,两者在三四个月时间花费的补贴达24亿元。第二年,滴滴又与优步开启了一场意在一统市场的补贴大战。两场胶着的竞争最终均以企业合并而收场。补贴成为中国网约车市场获取用户、进行市场竞争的最有效手段。此后,O2O、线下扫码支付等领域也掀起了不同程度的补贴返现活动。而返现拉新早已成为互联网行业的标配。价格竞争走出了一条“收费——免费——补贴”的演进路径。

作为一种阶段性竞争手段,补贴是一种寄希望于通过未来的成功来弥补今天透支的商业模式。它主要应用在业务发展前期的推广过程,以及寡头之间的最终决胜。一旦过了前期推广或者决出胜负,企业将停止补贴。如滴滴和优步合并后即停止补贴;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在培养起线下扫码支付习惯后,也停止了返现活动。

补贴离不开雄厚的资金实力。也正是资本力量的强势介入,互联网创新业务的市场培育期大大缩短。可以说,补贴是互联网发展的加速器,它大大缩短了企业从创立到变现的整个过程。

四、盈利模式:会员订阅付费成为重要盈利模式

因具有规模效应和边际成本为零的基本特征,长期以来互联网企业往往对c端用户免费,通过后向收费实现盈利,即所谓“羊毛出在猪身上”。随着信息资源日益丰富和消费升级加快提速,人们对品质的需求与日俱增,一个规模庞大的高端用户群迅速形成。在此背景下,很多互联网企业推出高端会员服务,以满足用户专享品质需求,获得了极大成功。

作为一种前向收费模式,会员订阅付费已成为互联网的主流,在媒体资讯、流媒体、社交、网络零售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如下表所示)。大名鼎鼎的Netflix、亚马逊Prime、Spotify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1、媒体资讯

会员付费在媒體资讯领域的应用出现最早,也最为常见。在互联网发展的早期,欧美很多平面媒体转型网络媒体后,在保持门户网站免费阅读服务的同时还推出会员订阅服务,如《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泰晤士报》、《经济学人》等,从而确立了向广告主和读者双边收费的商业模式。近来年,一些新成立的网络媒体彻底放弃了免费阅读模式,建立了完全基于会员订阅的盈利模式。如2013年底成立的科技媒体《The In formation》,只有付费订阅用户才能阅读,其年费高达399美元。

在我国,网络文学较早引入会员付费模式。起点中文网在2003年首创“在线收费阅读”服务,不同级别的会员可享受不同的阅读价格折扣。几年后,漫画领域也引入付费阅读。这对我国现阶段的会员付费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市场培育作用。

2、音乐流媒体

音乐流媒体是会员付费应用最成熟的领域之一,其竞争也十分激烈,以Spotify和Apple Music为代表。瑞典Spotify成立于2008年10月,是全球最大的音乐流媒体服务商,其月活跃用户超过1亿,月付费订阅用户达4000万。依托终端设备优势,苹果公司于2015年6月在110个国家和地区推出音乐流媒体服务Apple Music,仅一年半时间其付费订阅用户就突破2000万。亚马逊是来势凶猛的新玩家,于2016年10月推出新的音乐流媒体服务Amazon Music Unlim ited。亚马逊还推出了一个面向Echo设备的专属订阅计划,每月收费仅4美元,是竞争对手价格的一半。除此,欧美国家还有Pandora、Rhapsody、Deezer、Tidal、Google Play Music等众多有影响力的音乐流媒体服务商。

在继续提供免费服务的同时,我国的网络音乐已开始重点发展会员付费业务,且进展迅速。酷狗在2015年底开始推行付费服务,不到一年时间付费用户数就突破1000万;QQ音乐的付费用户在2016年也达1000万:网易云音乐付费会员数在2016年上半年增长了三倍。

3、视频流媒体

在视频领域,Netflix是应用会员订阅模式最早、最彻底、最为成功的企业。在美国市场,Netflix提供基础、标准、高级三个级别的会员服务,月费分别为8美元、10美元和12美元。订阅会员可以在其影视库里任意、随时随地观看所有节目,并且没有广告。2016年底,Netflix服务已覆盖19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9380万会员,其中付费用户数为8909万,占95%。过去四年间,Netflix股价累计上涨超10倍;自2007年以来的十年间,其股价累计涨幅超过40倍。Netflix已跻身世界十大互联网公司之列。

亚马逊也于2016年4月在美国推出独立的Prime video视频流媒体服务。年底,Prime Video向200个国家和地区开放。根据StrategyAnalytics数据,Prime video已成为继Netflix之后的美国第二大视频流媒体服务商,在未包含原有亚马逊Prime服务用户份额的情况下,Prime video的市场份额为25%,远高于第三位Hulu的13%。

传统广告模式的视频网站也纷纷转型会员订阅模式。Hulu在2010年正式推出订阅服务Hulu Plus,2016年8月宣布终止免费收看模式,把免费业务授权Yahoo view播出。全球最大视频网站YouTube也于2015年10月推出You Tube Red付费订购服务,并于近日宣布将于2018年停止播放视频前的30秒强制广告,将精力发展有利于用户和广告主的模式。

会员付费也成为中国视频行业的发展热点,2016年更是突飞猛进。根据艺恩数据,2016年中国视频有效付费用户规模达7500万,增速为241%,成为继北美、欧洲之后全球第三大视频付费市场。其中,乐视、爱奇艺、腾讯视频的付费会员数均在2016年突破2000万。根据艾瑞数据,预计到2019年,用户付费将占视频总收入的38%,成为视频行业第二大收入来源。

4、社交网络

社交往往需要彰显身份,会员付费具有天然土壤。社交网站往往把会员划分为普通会员和高级会员,高级会员可享受一定特权和增值服务。在全球职业社交三巨头中,德国xing和法国viadeo是以会员付费为核心盈利模式,分别由50%和40%的收入来自会员付费服务;美国Linked In于2003年上线,2007年推出高级会员订阅服务,会员付费曾一度成为公司最大的收入源,目前仍有17%的收入來自会员付费服务。

在我国,QQ超级会员就是一种付费会员服务。应用最广泛的要数婚恋社交领域,世纪佳缘有超过一半的收入是来自会员付费。

5、网络零售

在网络零售领域,亚马逊开创了会员订阅服务模式,并取得了巨大成功。亚马逊在2005年推出Prime高级会员服务,消费者只需交纳79美元的年费(现已提高为99美元),即可享受免费两日送达服务,并可免费使用电子书、音乐、视频等数字内容产品。针对特定人群和特定商品,亚马逊还推出了Amazon Student、Amazon Mom和Prime Fresh三个会员类型。他们在享受Prime服务的基础上,可享受其它特定优惠。Prime是亚马逊“最奇怪也是最成功的商业模式”,在促进消费、增加用户粘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6年4月,贝索斯在致股东信中首次阐述了亚马逊的三大业务支柱,Prime位列其中。根据CIRP数据,截止2016年第三季度,亚马逊在美国有6500万Prime会员,亚马逊52%的美国消费者是Prime会员;Prime会员年均开支达1200美元,是非会员的两倍。Prime服务在2007年开始国际化,2016年登录印度和中国两个人口大国。目前,除墨西哥和荷兰外,亚马逊的14个站点均已推出Prime服务。

Prime的成功也吸引了其他电商的进入。京东和沃尔玛于2015年推出类似服务,分别叫PLUS和ShippingPass。与亚马逊Prime主打包邮和数字媒体不同,京东PLUS的最大特点是专属价格优惠。在垂直电商领域,会员订阅模式也有成功应用,欧美生鲜电商普遍采用了该模式,如Amazon Fresh、Fresh Direct、peapod、GrubM arket、Shipt、In stacart等;在其它垂直领域,如鲜花领域的H.Bloom、美妆领域的Birchbox均采用了会员订阅模式。

6、小结

互联网商业化20多年来,网民的消费习惯不断变化。会员订阅服务有效满足人们在内容过载时代获取精准服务的需求,已成为一种成熟的商业模式,是互联网回归商业本质的必然结果。未来,人们为优质内容和优秀服务付费将成为互联网的常态。

五、网络零售:供应链创新驱动生鲜电商快速发展

网络零售的品类发展遵循从标准化商品向非标准化商品的基本路径。目前,在成熟市场,标准化商品的进入门款已很高,非标准化、个性化商品仍有巨大机会。生鲜产品的标准化程度低,流通损耗大,对团队选品和配送能力有非常高的要求,是未被有效互联网化的领域之一。生鲜同时是高频刚需产品,这决定了生鲜电商具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经多年的市场培育,生鲜电商快速发展的外部条件日益齐备。电商巨头开始纷纷发力生鲜市场,基于供应链的模式创新层出不断,生鲜电商迎来了爆发期。

1、电商巨头纷纷发力生鲜市场

生鲜电商是一个老话题。在欧美,早在2002年之前Ocado、FreshDirect、PeaPod等生鲜电商就已创立。在国内,以易果为代表的独立生鲜电商在2005年开始起步,京东商城、顺丰优选、中粮我买网也早已开始售卖生鲜产品。但这阶段的生鲜电商尚属于小规模的、零星的业务,市场接受度较低。近年来,亚马逊、沃尔玛、京东、天猫等电商巨头纷纷发力,把生鲜作为未来的战略增长点。

亚马逊发展新业务的典型风格是布局早,多年深耕,最终实现厚积薄发,让其他对手难以企及。生鲜业务也不例外。早在2007年亚马逊就在西雅图测试Amazon Fresh服务,主要提供肉类、新鲜食材及杂货的家庭递送服务。Amazon Presh的发展一直稳扎稳打,直到2013年才开始向其它城市拓展。2016年,Amazon Fresh加快了扩张步伐,新进入了波士顿、达拉斯、芝加哥和亚特兰大四座城市,服务覆盖范围从西海岸和中大西洋地区开始向全国拓展,目前覆盖全美20座城市。2016年,Amazon Fresh还开启了国际化之路,首站正式进入英国市场。

为保证配送速度和商品品质,Amazon Fresh没有采用普通商品的第三方配送方式,而是自建冷链仓库,并建立起自己的卡车车队。亚马逊的另一个秘密武器是会员订阅服务Prime Fresh。Prime Fresh会员可无限制地享受当日送达或次日早晨送达服务。为刺激消费者需求,亚马逊在2016年下调了订阅费,由299美元/年降至15美元/月。

依托实体店优势,沃尔玛大力发展“线上下单、线下自提”的生鲜电商业务——Walm art Grocery。2016年沃尔玛积极探索新型配送解决方案,以弥补配送服务的弱项,如投资了中国众包配送企业新达达,测试使用Ubet、Lyft和Deliv等服务进行配送。

京东也把生鲜作为未来的战略增长点,于2015年推出主打生鲜品类的京东到家。2016年开始转变思路,在京东商城成立生鲜事业部,位列六大事业部之一。京东商城将主要通过源头直采和加大冷链物流网络建设,来发展生鲜业务。

2、极速送达的生鲜电商新模式不断涌现

为适应生鲜这种特殊商品,电商在运营上均作了很多改变,如布局冷链、提高配送速度等。但总体而言仍是以传统商品销售的方式來做生鲜的生意。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一种崭新的生鲜电商模式在2014年前后迅速爆发,并取得了积极进展。这种模式最明显的特征是极速送达,他们把传统商品当日送达、次日送达的配送速度提高到1-2小时送达。

极速送达的背后有轻重之分。轻资产模式基于线下实体店的已有库存,为周边的消费者提供生鲜产品的快速配送,是一种代购服务。重资产模式深耕产业链,通过产地直采、严格品控、自建冷链等手段,全程掌控生鲜的流通过程,保证良好的品质和用户体验。新型生鲜电商的这两种模式走出了不同的发展路径。

(1)轻资产模式:不能承受之轻

轻资产模式也称为代购模式,由美国的Instacart在2012年开创。Instacart模式有两个基本特点:

一是没有自己的库存。自己负责搭建平台,上游接入线下实体店,下游接入消费者。消费者下单后,Instacart负责去离消费者最近的实体店取货并送到消费者家中。

二是众包物流。Instacart没有自建物流,也没有利用第三方物流,而是采取众包模式,通过整合社会闲散运力来安排配送服务。

Instacart成立仅两年就获得了高达20亿美元的估值,该模式一度倍受追捧。eBay、Google、京东、亚马逊等巨头均推出类似服务,分别为eBay Now、Google Express,京东到家、prime now。但是,当前该模式发展陷入低谷。eBay Now于2015年7月关闭;Google Express在2016年9月取消了生鲜及冷冻食品的配送业务;京东到家在2016年停止了扩张步伐,与众包物流平台“达达”合并;primenow在2016年的发展也十分艰难。爱鲜蜂、DMALL等创业公司爆出业务调整、裁员等负面新闻,In stgcart自身近两年的发展也相对平淡。

当然,轻资产模式有其存在的理由和价值,利用城市实体店的库存来解决供应链和配送难题仍是一条重要的路径。2016年该模式的发展也有亮点,例如英国Shipt完成了2010万美元A轮融资,实现了良好发展。

(2)重资产模式:负重前行

重资产模式,也称为全产业链模式,其前期投入大,需长期耕耘。亚马逊、京东等比较重视用户体验的传统电商采用的就是类似模式,他们都加大源头直采力度,加强品控,加大冷链建设。但在配送速度上没有明显的提高,仍是当日达、次日达的水平。快速送达的重资产模式的典型代表是每日优鲜。

每日优鲜于2014年11月成立,2016年实现了近500%的营收增长,并在部分地区实现规模化盈利。每日优鲜主打源头直采和两小时极速达。为保证商品品质和2小时的交付速度,每日优鲜创新推出“前置仓模式”,建立了“城市分选中心+社区微仓”的二级分布式仓储体系。每日优鲜在华北、华东、华南等地区建立城市分选中心,根据订单密度在商圈和社区建立前置仓,覆盖周边半径三公里,采取“冷源+时间冷链”的配送方式。

3、新型生鲜电商与传统电商的不同

与传统电商相比,这种极速送达的新型生鲜电商有着鲜明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如下表所示)。

(1)区块化服务。传统电商是没有边界的,理论上可向一个国家的所有居民提供服务。而生鲜电商是以城市为单位提供服务,一般是先从经济发达的大城市进入。对一座城市,也并不一定实现全面覆盖,郊区、居民集中度低的区域往往不提供服务。在美国,生鲜电商就是根据邮政编码来提供服务的。

(2)产业链的再造。传统电商是从上游制造商或代理商采购商品,入库后再进行销售。新型生鲜电商要么掌控从农场到餐桌的整个产业链,要么整合线下实体店的已有库存。

(3)配送方式变革。传统电商采用第三方物流进行配送,或者自建配送队伍。新型生鲜电商采用众包或自建冷链的方式。

(4)极速送达。传统电商可以实现规模化的最快配送速度是当日达、次日达,而新型生鲜电商把配送速度提高到一小时送达、二小时送达。

(5)会员制。采用会员付费制的电商还较少,而生鲜电商领域比较普遍、Amazon Fresh、FreshDirect、peapod、GrubM arket、Shipt、Instacart等均采用了会员制。

六、“互联网+”加快赋能公共服务,共享经济上演疯狂

互联网日益成为像水和电一样的基础设施,其赋能效应不断显现。在深刻改变通信、社交、新闻、出版、音乐、零售、旅游等行业后,互联网开始向医疗、教育、交通等进入壁垒较高的公共服务行业渗透。

1、互联网医疗:前景看好,道路坎坷

医疗行业的痛点较多,如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患者体验不佳等。互联网发展正要解决这些问题,正在兴起的互联网医疗模式能够提供涵盖挂号、问诊、医药、科普等众多方面的服务。根据CNNIC数据,截至2016年12月我国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为1.95亿,占网民的26.6%。

在线问诊领域,我国已经形成春雨医生、丁香园、平安好医生、杏仁医生等若干规模化的互联网平台,它们加快开设线下诊疗服务。互联网医院是一种新兴的远程疾病问诊模式,自2015年12月乌镇互联网医院高调亮相后,其发展迅速提速。截止2016年11月,全国已有25家互联网医院开始运营,有11家宣布签约在建。

在线医生预约也发展如火如荼。世界各地医生预约平台的市场格局逐渐清晰。在美国,有融资总额超过2.2亿美元的独角兽zocdoc:法国Doctolib在2017年1月获2800万美元c轮融资:德国Doctena收购同类平台Doxter:在中国则有微医、华康、一呼医生、就医160等。

美容微整形是2016年发展的另一个亮点,特别是在东亚国家。新氧网、更美、悦美、美黛拉、美丽神器等APP通过社交电商的方式链接更多线下整形机构,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获得了资本市场的极大青睐。

医药电商、基因鉴定测序、生物制药、医疗保险等众多相关领域也是创业创新的热点。例如、Oscar Health在2016年完成4亿美元融资,估值达到27亿美元,正在颠覆“医疗健康保险”这个被严格监管的产业。

2、在线教育:中小学教育使用率最高

在线教育是互联网技术与传统教育的结合,能有效突破时空限制,知识获取方式更为灵活。知识付费时代的到来,对在线教育行业是一个重要的机会。根据CNNIC数据,截至2016年12月中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1.38亿,用户使用率为18.8%。幼教、K12课外培训、语言教育和职业教育等各种在线教育平台纷纷浮现。其中以K12课外培训的竞争最为激烈,用户活跃规模也越来越壮大。

中小学教育培训(又称K12教育)市场主要以线下培训为主,辅之以在线题库、在线作业、在线课程复习等方式,线上线下相结合以达到更好的培训效果。家长作为培训课程的决策者,为优质教育服务付费的意愿和能力都较强。

随着经济的转型升级,人才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数量和结构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在线职业教育仍是一片待开发的蓝海。

3、交通:共享经济上演疯狂

2016年,共享经济的龙头Uber继续在全球攻城拔寨:房屋共享网站Airbnb在下半年首次实现盈利;众创空间weWork获得43亿美元融资,估值达到160亿美元。国外的共享经济走在稳步发展的道路上,中国在出行市场则上演疯狂。2016年滴滴和优步继续延续2015年下半年以来的补贴大战和融资大战,以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滴滴在2015年曾完成一轮逾30亿美元融资,创下全球未上市公司融资的最高纪录。2016年很快就被超越,6月滴滴出行完成了总额45亿美元的股权融资,加上25亿美元的银团贷款和20亿人民币的长期债权投资,滴滴本轮融资的实际总额高达73亿美元。中国优步也不示弱,在2016年初宣布完成B轮融资,Uber全球和中国优步的融资中来自中国投资人的资金接近20亿美元。在充裕的资金支持下,双方在市场上掀起了一波波的补贴大战。胶着的竞争最终以8月份的合并而结束。一统市场的滴滴却在国庆前后迎来了地方城市极为严格的“试行草案”,网约车的市场热度迅速褪去。然而,疯狂并没有停止,打着共享經济之名的所谓“共享单车”接过了网约车的疯狂。

共享单车致力于最后三公里的交通。2016年8月,摩拜单车进入北京市场,与ofo短兵相接,随后两者疯狂的融资速度把共享单车推到风口浪尖。2016年,摩拜、ofo、小鸣、优拜四家共享单车平台累计完成了15轮融资。其中有13轮是在8月之后。ofo和摩拜完成最大的一笔融资均超过1亿美元。与此同时,数十家共享单车公司迅速涌现,占领了各大城市的街头。

国庆前后,滴滴和腾讯相继入局,把共享单车市场推向高潮。岁末年初,共享单车市场热度丝毫不减。2016年底,ofo发布全球战略,将在硅谷、伦敦等地开启城市服务试运营。2017年初摩拜单车宣布完成D轮2.15亿美元融资,次日骑呗科技宣布完成1亿元A轮融资。随着竞争加剧,2017年或将迎来残酷的淘汰赛。

实际上,所谓“共享单车”并不是经典意义上的共享经济。其商业模式与早已出现的租车公司无异,甚至与酒店宾馆无异。在本质上,“共享单车”是B2C模式,并不是基于现有闲置资源的有效利用。正如,互联网把“团购”定义成了“商品或服务的限时大规模折扣”,共享经济的内涵在中国也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七、云计算10周年,迎来市场收获期

2016年是云计算发展十周年。2006年8月,Google在业界首次提出“云计算”(cloud com putmg)的概念;同年亚马逊相继推出在线存储服务S3和弹性计算云EC2等云服务。Google和亚马逊共同开启了云计算快速发展大幕。十年来,各种类型的企业纷纷拥抱云计算。云计算几乎改变了整个IT产业格局,迎来了市场收获期。

1、亚马逊、微软等巨头主导全球云计算发展

亚马逊、微软、IBM和谷歌四大厂商主导了全球云计算市场。根据Grtner数据,四家公司占据全球云计算基础服务市场一半以上的份额。

AWS是亚马逊无心插柳的云计算业务,如今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云计算厂商,是当之无愧的云计算霸主。根据Synergy Research Group数据,2016年第三季度AWS在全球IaaS公开市场份额为45%,是微软、谷歌和IBM三大厂商总和的两倍多:在全球PaaS公开市场,AWS的市场份额几乎超过Salesforce、微软和IBM三大厂商之和。

2016年AWS的收入达122亿美元,它在全球16个区域内部署了42个可用区。AWS不断推出新产品,不断降低原有产品的价格。成立十年时间,AWS降价达52次之多。正是依托于云计算业务的巨大成功,亚马逊在2016年成为世界第五大上市公司。

微软是由传统IT厂商成功转型云服务的典范。2014年微软确立了“移动优先、云计算优先”的新战略。凭借Office365和Azure双引擎,微软奠定了行业第二的地位。Azure增长尤为强劲,Azure Premium的收入连续十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增长。基于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微软的市值也在时隔17年后在2017年1月重新站上5000亿美元。

另一传统IT巨头IBM的转型则相对艰难。IBM先是转型做软件和咨询服务,后才转向云计算。尽管IBM已成为私有云的领导者,但尚不能扭转公司业绩不断下滑的趋势。

为加快追赶亚马逊和微软的步伐,Google加大了对云计算的布局调整。2015年11月,Google花费3.8亿美元重金挖来了VMWare联合创始人戴安·格林,负责新成立的云计算应用和基础设施部门。2016年10月,Google将企业沟通服务Google for work、云办公处理软件、cloudPlatfom、甚至是企业级的Android手机、平板和chrom ebook电脑等软硬件,都归到格林的手下。这是Google当年最大的一次架构调整。2016年11月,硅谷两个最有名的人工智能专家——斯坦福大学的人工智能实验室的负责人李飞飞、Snapchat研究院李佳也加入了云服务部门,谷歌云的实力大大增强。

2、第二梯队企业加大投资并购力度

亚马逊、微软、IBM和谷歌四大厂商的主导地位已经确立,短期内难以改变。但云计算的涉及范围广,市场空间大,在诸多细分领域仍有数量众多的成功企业。尤其是那些实力雄厚且位于第二梯队的云服务商。2016年以甲骨文、Salesforce为代表的第二梯队企业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它们主要通过加大投资并购力度,来巩固优势、弥补不足。

全球第二大软件公司甲骨文是闻名的收购大户。根据crunchbase数据,其收购总数量达到了115家。历史上不乏著名的案例,例如:以103亿美元收购仁科,对BEA Systems、SUN、Siebel System s、Micros System s等四家公司的收购金额均在50亿美元之上。

甲骨文目前积极向云计算转型。自2010年以来其收购的重点转向云计算,特别是SaaS供应商,来填补特定垂直市场的空白。2016年甲骨文的并购十分活跃,一共花费了120亿美元成功收购9家公司。其中,最大一笔交易是斥资93亿美元收购云服务解决方案供应商NetSuite,这也是甲骨文史上第二大的收购。云软件创业公司Rayello Systems、建筑工程云服务提供商Textura、节能数据云服务公司Opower、基于云的互联网性能和DNS提供商Dyn等四家公司的收购价格均在5亿美元以上。甲骨文的转型已取得阶段性进展,2017财年第二季度,其云服务总营收首次突破10亿美元大关,达到10.5亿美元,增速高达62%。

Salesforce在企业SaaS领域居领先地位,是在线CRM的领导者。2016年Salesforce大举收购,斥资超过50亿美元收购了13家企业。其中,最大的一笔交易是以28亿美元收购电子商务解决方案提供商Demandware,对团队协作应用软件Quip、营销数据初创企业Kryx的收购额均超过7亿美元。

3、在我国,阿里和腾讯处于领先位置

我国的云计算市场规模相对较小,但发展迅速。其中,阿里云和腾讯云处于领先位置。云计算是阿里巴巴当前的发展亮点。截止2016年底,阿里云付费用户数量增長至76.5万,同比翻番;从2015年第二季度开始,其营业收入连续七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增长。

腾讯的云服务收入也呈爆发式增长,2016年第三季度增长逾两倍。2016年12月,腾讯云开放了11个海外服务节点。至此腾讯云在海外的服务节点将增至14个,加上国内5个数据中心,腾讯云一共拥有19个全球服务节点。腾讯云也因此成为全球云计算基础设施最完善的中国互联网云服务商。

4、科技企业纷纷拥抱云计算

云计算的快速发展,颠覆了传统的IT基础架构,对IT厂商产生了巨大冲击。IT巨头积极调整业务布局,如Sym antec和H P都一拆为二、IBM卖掉了x系列服务器、Dell收购了EMC等。最为重要的,微软、IBM、甲骨文、SAP、思科、联想、英特尔等老牌厂商逐渐把战略中心转向云计算。

在我国,云计算市场的玩家越来越多。2014年12月,金山公布“All In云服务”的三年战略,开拓出一条聚焦行业云的差异化战略。从2015年开始,网易相继推出了网易云信、网易七鱼等云服务,2016年正式发布了场景化服务和知识体系输出的云战略。京东也大力发展云计算业务,将2016年作为云计算元年。百度云、美团云也快速成长。

5、小结

经十年时间,云计算改变了传统商业模式,改变了整个市场的运行模式。随着市场接受度的提高,云计算进入了市场收获阶段,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成为科技公司的增长引擎。展望未来,云计算迎来了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蓬勃发展的新机遇,具有更大想象空间。

八、人工智能60周年,进入发展黄金阶段

1956年,麦卡锡、香农等十位年轻学者在达特思茅夏季人工智能研究会议上首次提出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的概念。六十年来,人工智能的发展起起伏伏。十位科学家中的最后一位明斯基也在2016年初离开人世。

2016年是一个时代的结束,也是新时代的开端。3月份,谷歌AlphaGo战胜韩国围棋九段李世石,震惊世界,迅速点燃了人们对人工智能的关注。受到广泛关注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新一轮的技术创新把人工智能发展带上了快车道。随处可见的互联网、大数据和传感器,基于云平台的大规模计算能力,以及算法的重大突破,计算机已经可以凭借深度学习独立完成更为复杂的任务,人工智能已经无处不在。

1、世界各国纷纷出台人工智能战略

美国是信息技术的起源地,引领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自2013年开始,美国发布了多项人工智能计划,2016年更是加紧了对人工智能的布局。国防部高度重视人工智能技术,认为“人机协作”是第三次抵消战略中“高科技圣杯”,并于2015年在硅谷新成立DIUx外设办公室,以加强与新兴创新企业的合作。作为互联网的发明者,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正在加快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在2016年8月发布了“可解释的人工智能(XAI)”项目广泛机构公告。除国防领域,美国白宫在2016年10月发布《为未来人工智能做好准备》和《国家人工智能研究与发展策略规划》两份重要文件,12月跟进发布《人工智能、自动化与经济》报告,从而将人工智能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为美国人工智能的发展制定了宏伟计划和发展蓝图。

除美国外,2016年多国政府也发布了相关发展战略与计划。例如,英国政府发布《人工智能:未来决策制定的机遇与影响》的报告:日本文部科学省确定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网络安全综合项目”(AIP项目)2016年度战略目标,《再兴战略2016》将人工智能发展列为十大复兴战略之首:中国发布《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和《“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在2016年之前,欧盟也发布了《欧盟人脑计划》。

2、人工智能成为科技巨头的战略支点

当前,移动互联网发展红利逐步消失,后移动时代已经来临。科技巨头纷纷把人工智能作为后移动时代的战略支点,努力在云端建立人工智能服务的生态系统。

2016年,?acebook、亚马逊、谷歌、百度等公司不约而同的宣布AI是他们未来的业务核心。扎克伯格在4月份F8开发者大会上发布了Facebook未来十年规划,人工智能成为其远景布局中的三大支柱之一。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在6月份表示,Alexa语音助手有望成为继电商、Prime和AW5之后的公司第四大业务支柱。谷歌在10月宣布其发展战略从Mobile Flrst(移动先行)转向AIFirst(人工智能先行)。

面对人工智能的机遇和挑战,2016年9月Alph abeb IBM、Facebook、亚马逊和微软五家美国科技巨头宣布组成人工智能联盟“Partnershipon AI”;四个月后,苹果公司也加入。AI联盟致力于推进公众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理解,同时也将设立未来人工智能领域研究者需要遵守的行为准则,并针对当前该领域的挑战及机遇提供有益有效的实践。

在国内,百度布局人工智能的时间较早,2013年就成立了深度学习研究院和硅谷人工智能实验室。2016年9月发布百度大脑,在发布会上李彦宏强调:人工智能将是百度核心中的核心。腾讯也成立了AI lab,聚焦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等四大发展方向。

3、顶尖人才争夺战激烈上演

人工智能的发展离不开顶尖的科学家。而全球顶尖人工智能人才十分稀少,仅有寥寥几十人,且主要分布在以卡耐基梅隆大学、斯坦福大学为代表的高校院所。2016年,科技公司对AI人才的争夺日益激烈。他们不惜重金,开出的薪资待遇堪比NFL(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球星的签约费。

其中,谷歌对A1人才的争夺最为抢眼。2013年3月,谷歌挖到多伦多大学计算机系教授、深度学习鼻祖杰弗里·辛顿(Geo firey Hinton)。2016年11月,谷歌吸引到了两位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佼佼者——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终身教授、人工智能实验室与视觉实验室主任李飞飞,以及Snapchat公司研究部门负责人李佳,两人将管理和领导谷歌全新的机器学习部门。

除了Google,其他竞争对手也大肆招募人工智能大牛。Facebook早在2013年就聘請纽约大学计算机学家、人工智能领域的著名教授雅恩·乐昆(Yann Lecun),来担任新成立的人工智能实验室的主管。uber在2015年聘请了卡耐基梅隆大学国家机器人工程中心140位工作人员中的40位,并专门拨出一个团队研究自动驾驶汽车。苹果在2016年10月找到卡耐基梅隆大学机器学习教授Russ Salakhutdinov作为该公司人工智能研究的负责人。微软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储备最为丰富,2016年成立了新的“人工智能和微软研究事业部”,在2017年初通过收购加拿大深度学习创业公司Maluuba,获得了Maluuba顾问、深度学习领域中的杰出人物约书亚-本吉奥(Yoshua Bengio),来担任微软的特聘顾问。

在国内,百度于2014年聘请吴恩达担任首席科学家,负责百度研究院的领导工作。2017年初,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权威陆奇加盟百度。机器人创业公司优必选在2016年底挖到了IEEE前主席霍华德·米歇尔。

4、语音助手:亚马逊Alexa成为耀眼的明星

近年来,科学家们致力于提高机器的沟通能力,让它们能够更自然地与用户进行交流。智能语音助手就可以实现用人类语言与机器沟通,乃至通过机器与自然界沟通。

苹果是智能语音助手的市场开拓者。2011年10月,苹果在iPhone4s的发布会上推出智能语音助手Siri。通过它,用户可以用语音来实现打电话、发短信、设置闹铃等功能。随后的几年时间里,Google Now、微软Cortana、Facebook M相继诞生。2016年,语音助手市场继续蓬勃发展。三星收购Haman、viv Labs等公司,在年底推出基于viv的语音助手Bixby:诺基亚也在加紧开发自己的语音助手V iki。

与多数厂商从智能手机切入不同,亚马逊另辟蹊径从智能家居发展语音助手,并获得了极大成功。2014年11月,亚马逊发布内置Alexa语音助手的Echo智能音箱。Alexa是一款完全基于语音指令驱动、无需屏幕的AI语音助理软件。用户可以说出“Alexa”来唤醒,并通过它完成播放音乐、查询天气、设置闹铃、打车、查询菜谱、购物等功能。2015年8月Alexa正式向第三方开放。目前,搭载Alexa的硬件品类已经超过一万种,产品品类包括电器、手机、机器人、汽车信息娱乐系统等,品牌涵盖了LG、华为、GE、福特、大众、联想、优必选等。

亚马逊Alexa的成功,吸引了其他厂商的进入。2016年5月,Google推出Google Now的升级版新一代智能助理Google ASSIStant,以及基于GoOgle As slstant的智能家居产品Google Home。微软通过与哈曼卡顿合作,将cortana智能助手集成至智能音箱,预计将于2017年上市。在国内,京东与科大讯飞联合发布了叮咚智能音箱,百度发布了度秘。

5、自动驾驶:科技公司和汽车厂商纷纷涌入

自动驾驶是人工智能行业市场空间最大的领域之一。谷歌布局较早,2009年就在GoogleX实验室秘密启动自动驾驶项目。过去8年,谷歌在公共道路上对无人驾驶汽车进行了超过200万英里的测试。根据加州车辆管理局数据,2016年谷歌无人车上路试验中一共行驶了63.6万英里,比2015年增加了一半。每1000英里汽车紧急脱离无人驾驶状态的次数,从2015年的0.8次降低到了0.2次。简言之,谷歌自动驾驶技术更加成熟,可靠性更高。在2016年全部上路测试中,谷歌一共发生了124次紧急脱离自动驾驶状态的情况。绝大部分属于驾驶软件故障,其他问题包括道路上人员出现异常行为、自动驾驶汽车出现不必要的操控动作,另外周边环境和物品识别方面出现偏差等。

为加快商业化步伐,2016年12月谷歌将自动驾驶汽车业务从x实验室分拆,成立独立实体公司waymo,作为Alphabet旗下第12个业务部门。waymo将做一家技术方案提供商,不再开发自动驾驶汽车硬件,主要关注自动驾驶系统,未来将会把技术授权给传统汽车业制造商。2017年伊始,waymo宣布在雷达传感器这一前沿技术领域取得重大进步,把其生产成本降低九成。这意味着整车成本将降低45%。

除谷歌外,苹果、特斯拉、百度、uber等科技公司纷纷发展自动驾驶技术。与谷歌类似,苹果2016年对自动驾驶项目进行了调整,专注于研发自动驾驶系统。特斯拉于2016年10月发布了具有全自动驾驶功能的Autopilot 2.0系统。2017年伊始,百度发布了Baidu iv和RoadHackers自动驾驶开放平台。uber拟把自动驾驶技术应用于出租车行业,2016年9月在匹兹堡推出了由自动驾驶汽车组成的小型车队。随后,在旧金山(已移到亚利桑那州)推出自动驾驶汽车服务。2016年,uber还与沃尔沃达成合作,以6.8亿美元收购无人驾驶卡车初创企业Ottp。

福特、宝马、丰田、奥迪、沃尔沃、戴姆勒等传统汽车厂商,英伟达、英特尔等芯片厂商纷纷入局自动驾驶,推动无人驾驶汽车能在2021年前正式上路。截止2017年2月,加州汽车管理局颁发的测试自动驾驶许可已达22个。汽车厂商加强了对AI公司的投资收购。2016年10月,通用斥资10亿美元收购了无人驾驶技术初创公司Cruise Autom ation。2017年2月,福特向人工智能技术新创公司“ArgoAI”投资10亿美元,助其研发自动驾驶人工智能软件。这是底特律传统汽车业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最大规模单一投资。

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如火如荼,但同时面临许多监管和法律上的障碍。2016年5月特斯拉一名车主在智能驾驶系统Autopilot处于开启状态时发生交通事故并死亡,究竟由谁担责引发巨大争议。这需要政府部门加快出台相关政策,以保障自动驾驶健康长远发展。

6、人工智能将对就业产生结构性影响

科技发展与进步必然提升社会效率,解放人力。第一次工业革命引发了“机器问题”,大量工人被机器取代。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将引起就业结构的巨大变化。那些单一特定领域的重复性工作、思考模式可以被理性推算的工作将被大量取代,翻译、记者、助理、保安、司机、销售、客服、交易员、会计、保姆等职业将在未来十年大大减少。同时,人工智能的发展将创造很多新的岗位,如数据科学家、自动化专家和机器人监控专业人士等,高端需求将大量增加。就业结构的变化要求教育、社会保障等领域加快变革,提早应对。

7、人工智能威胁人类生存?

不少人担心,人工智能会超越人类,威胁人类的生存。甚至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等人都表达过类似的担忧。

诚然,人工智能的发展已取得巨大进步,计算机可以顺利完成一些特定任务,但目前还是处在弱人工智能的初级阶段,相关的商业模式仍在早期的实践和探索。普通人眼中的一些常识,对缺少通用智能的计算机来说却是一项异常艰巨的任务。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人工智能只是人类的工具,在社会和经济生活中扮演协作者、助力器和加速器的角色。

当然,人工智能发展引发的就业结构变化、伦理道德、法律体系的适用性等问题,都是需要我们积极应对的。

总结与展望

2016年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收尾之年。在成熟市场,人口和移动红利殆尽,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新技术蓄势待发,消费升级和企业级服务成为大势所趋,数字红利持续释放,新旧体制冲突加剧。互联网发展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展望未来,新技术、新用户、新行业、新市场和新监管,是拓展发展新空间的不竭动力。

(1)新技术。新技术是互联网发展的源生力量。受益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突破,PC互联网的价值进一步放大,并催生了移动消息应用、手机支付、餐饮外卖、网约车、共享单车等新业态。目前,以人工智能和区块链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加速到来,推动各种商业构想成为现实。

(2)新用户。信息通信技术唯有走出实验室,与用户相结合才能产生切实经济效益。互联网的发展就是一部以用户为中心的历史。大学生和中学生等年轻人,好奇心强,勇于探索新事物,引领着互联网的发展风向。掌控资源和财富的60后和70后们,唯有深刻把握90后和00后等新新人类的需求变化,才能保证基业长青。

(3)新行业。互联网的去中介作用十分突出,賦能效应不断显现,正加快对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数字化改造。这种改造是阶梯式推进的,竞争程度高的行业、易于跟互联网融合的行业已被有效改造,目前正加速对高壁垒行业的数字化改造。其中,消费升级和企业级服务成为大势所趋。

(4)新市场。改造各行业的同时,互联网也由成熟市场依次向新兴市场、欠发达市场复制推进。目前,北美、西欧、东亚等地区引领互联网发展,创新是其发展的主题。但更多国家和地区的互联网市场仍处于市场培育期或空白期,以印度为代表的南亚和以印尼为代表的东南亚成为当前推进的重点市场。

(5)新监管。作为一种先进生产力,互联网对生产关系造成了巨大冲击。现有的法律法规多是基于工业社会建立起来的,难免与互联网发展有着不协调之处。这需要我们以开放包容的心态积极面对,深刻把握互联网社会的新特征、新变化,构建适应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新型监管方式。

(作者单位:腾讯研究院)

猜你喜欢

生鲜亚马逊电商
85亿美元,亚马逊收购米高梅划算否?
生鲜灯的奥秘
社交电商,春天来了?
中国生鲜消费趋势
超市集体推进生鲜合伙人制度
数据
大型电商十大热卖玩具排行榜
大型电商十大热卖玩具排行榜
VC和电商的互相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