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语文教学关系的改良
2017-06-19向爱平
向爱平
[摘 要]目前,语文教学存在严重忽视学生生命活动状态和不自觉地忽视学生主体存在的现象,这导致了课堂教学效率没有得到应有的提高。因此,教师要以学为重,为学而教;以学定教,随学而导。只有更新观念,重新确定教与学的关系,并重构语文教学,才能使语文课堂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教学关系;为学而教;随学而导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6-0001-03
在核心素养体系中,“学会学习”是人自主发展的重要素养之一。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就必须改良教学关系。这是因为教学关系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基本前提。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教学关系,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学效果。《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十分明确地指出了语文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应该保持的教学关系。但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学关系依旧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严重忽视学生生命活动状态的现象。教师主宰着课堂,学生的情感发展、学习需求、思想变化等,似乎都与教师没有多大的关系。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实际成为一纸空谈。二是在教学关系的意识上,教师知道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但是在教学实际中,往往又不自觉地忽视学生的主体存在,使学生的主体地位随着教学的进程而逐渐缺失。这种情况,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语文教学关系进行新的思考,并引导教师改良语文教学关系,实现语文教学的重构。
一、以学为重,为学而教
“以学为重”,即以学生为重,以学生的语文学习为重,强调“不是以教师为主宰,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就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必须把学生当做具有生命活力的人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认识到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而不是教学活动中单一的认知者。这些生命体在教学活动中不是“沉睡着”的,而是在觉醒状态之下的“生命态”。这种生命态一方面表现为生理机能的积极活动,另一方表现为心理状态的健康发展。有了生命态,就意味着学生生命进入课堂学习的全过程。进入学习全过程的生命态,充满了多种多样的生命欲,如求知欲、表现欲、交流欲、成就欲等。这些生命欲,在教学活动中,应当得到合理的满足。一个学生的生命欲与所有学生的生命欲交融在一起,就汇成了十分强大的生命流。这种生命流犹如一条流淌的河流,或浪花飞溅,或平静如镜,随时都会爆发出强大的力量,形成课堂的生命活力。因此,具有生命活力的课堂,必然是学生生命积极参与的课堂,必然呈现出一种积极的生命状态。
(二)必须辩证地认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以学生为主体,不是否定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我们要认识到,在学生生命成长的过程中,教师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是教师也是具有生命活力的人,不能把自己看做是灌输知识的“传送器”,在课堂教学进程中和学生一样,也有生命态、生命欲。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用生命启发生命、用生命带动生命的关系。在课堂的生命流里,也有教师生命的一份子。如果没有教师生命的积极参与,课堂的生命活力是不能得到充分焕发的。二是教师必须认识到自己不是课堂的主宰。正如钱梦龙先生所说:“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首先必须在自己的意识深处真正把学生置于主体的地位;教师的这种主体意识必然對师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的行为发生潜在的影响。这种意识上的‘一念之转,作为‘主体化教学的起步,必须重视。”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转变角色,从“传道、授业、解惑”的单一角色变成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成长的促进者、生活上的辅导员、心理方面的保健医生以及学生个性发展的挖掘者。教师必须从教书匠的角色中挣脱出来,成为生命型的教师。教师要以生命态置身于教育情景中,以生命态审视已有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际问题,以生命态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一堂课的好坏,已经不在于教师教了什么,而要看学生身上留下了什么;不再追求教师的表演给学生留下多少印象,而要追求是否给学生留下自主学习所产生的深刻体验;不是让教师用手中的“绳索”把充满灵气的孩子驯服成温顺老实、循规蹈矩的小黄牛,而是要用心去牵引出学生个性更丰富的一面,完成人格的塑造。
(三)必须正确认识教与学的辩证关系
“为学而教”强调不是以教师的“教”为重点,而是以学生的“学”为重点,不是为“教”而教,而是为“学”而教。
1.要重视学生的学习实践。
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教师教出来的吗?不一定是。举个例子,体操教练教运动员一个动作要领,教练一说运动员就可以完成吗?不会。要真正掌握动作要领,运动员就必须苦练。语文学习也是同样的。教师教给学生某种学习方法,学生不经过实践就无法掌握方法要领。可以说,没有实践,就没有真正的认识和创造。曾经有人说,语文教学要“规避”训练。我们不赞成这样的观点。语文素养的形成,一定要有必要的训练。训练是学生实践的途径之一,但不能代表实践的全部。叶圣陶先生一以贯之重视“历练”。语文教学要训练,要讲究训练的手段和方法,追求科学的训练。语文实践必须是科学的实践。
2.要辩证地认识教师的教。
我们强调学生的学习实践,不是完全否定教师的教。相反,学生的学习实践,在某种程度上必须依赖教师的教。问题是,我们怎样看待这个“教”字。一是教师有教的义务。学生的疑惑之处,如果通过一番自我探究还不能解决问题,那么教师就得教,此是“传道”,是“授业”,是“解惑”。二是教师要有教的目标。叶圣陶先生有一句名言:“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这里,“不需要教”就是我们教的目标。三是教师要有教的艺术。《学记》对教这样阐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这就是引导学生而不牵着学生走,鞭策鼓励学生而不推着学生走,启发学生而不代替学生做出结论。引导学生而不牵着学生走,师生关系才会融洽;鞭策鼓励学生而不推着学生走,学习起来才会感到安全畅达;启发学生而不代替学生做出结论,学生才能独立思考。这就是教的艺术。
二、以学定教,随学而导
“以学”的含义是为了学生,基于学生的学,“定教”是定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和策略;“随学而导”是随着学生的学习进程,根据学生的兴趣、状态、心理发展规律等调整教学,并做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强调给学生创设一个相对自由的学习情境,而不是“命令他们做什么”的规范。我们之所以倡导“以学定教,随学而导”,是因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以学定教的客观需要
1.改变传统对教学的认识。
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师教的观念根深蒂固,用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的现象还普遍存在。教学观念的转变,虽然我们强调了好多年,但对一些教师来说,似乎还是有些“纸上谈兵”。在教学中,他们仍旧以教为中心,学生虽有自主、合作学习,但有走过场之嫌,没有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由此观之,我们应来一场转变教学观念的革命,彻底、真正地转变教学观念,真正地树立起新的教学观,即树立以生为本,落实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教学观,真正地树立起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有效学习观。
2.以学定教体现了教学的本质规律。
“以学定教,随学而导”要求构建符合教学规律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作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地“动”起来,自主去学习新知,自主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对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尚未解决的问题,适时地进行引导、点拨,以实现课堂教学时间的高效运用,从而避免无效劳动,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3.以学定教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
语文学习不是一个静态的过程,而是一个不断生成的,是与学生生活和身心发展紧密联系的过程。语文学习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并不断地发展、丰富起来。我们知道,每个学生都有他独特的个性,拥有与成人不同的世界。正如杜威所说:“儿童的世界是一个具有他们个人兴趣的人的世界,而不是一个事实和规律的世界。儿童世界的主要特征,不是什么与外界事物相符合这个意义上的真理,而是感情和同情……”学生不是按固定的眼光或所谓的科学、客观的标准去看待事物,而是按自身的感受与需要直言不讳地表达自己对事物的态度。既然学生是与成人不同的,那么,“以学定教”成为教学的根本原则就成为必然。因此,语文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发展规律及学习特点来规划教师的教学活动。
4.以学定教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我们可以把“以教代学”和“以学定教”的课堂作个比较。
通过上面的比较,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以学定教”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是大有益处的。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不仅语文学科知识能够得到主动建构,而且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也得到培养。这正是我们语文课堂教学所追求的效果。
(二)以学定教应遵循的原则
1.教师要彻底转变观念。
以学定教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从学生出发,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终极追求。要做到前文所述的“以学为重,为学而教”的要求。
2.以语文实践为核心。
教师要以学生的实践为核心设计和展开教学活动。
(1)要注意换位思考。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换位思考的方式来确定学习目标。如,教学一篇课文,教师要考虑的不是自己该怎样教的问题,而是考虑学生从这篇课文里应该得到什么,考虑学生该怎样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样,教师把自己置于学生的位置上,让教学更加贴近学生,这样就能让学生最快地走进教学。
(2)要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经验来确定教学内容。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应关注学生学习的起点。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往往认为,自己天天和学生在一起,毫无疑问对学生是了解的。其实不然,仅凭自己的主观感觉和经验推断学生发展需要,会造成主观认识与客观现实的差距,从而导致教育教学活动的低效甚至无效。在阅读教学中,有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教学一篇课文时,教师往往要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但是,学生从三年级(有的甚至从二年级就开始训练了)一直概括到小学毕业,其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能力还是不强,这是为什么?通过观察和研究,我们发现了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教师很少关注学生的阅读经历和阅读经验,尤其是高一年级的教师很少考查学生在低一年级的学习水平;二是教师只关注学生概括的结果,忽略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因此,要使教学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必须以学生的原有知识、经验和学生发展的真实需要为起点来确定教学内容。
(3)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点来调整教学顺序。皮亚杰曾说过:“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一切有成效的活动都须有某种兴趣做先决条件。”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有兴趣,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根据这一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放手让学生充分、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让他们演好学习的“主角”。我们要抓住适当的时机,选择学生最感兴趣的知识点为线索,并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来及时调整教学顺序,使学生在最惬意的活动中,进行主动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随学而导”,大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4)要根据学生的思维状态来调整教学过程。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具有极强的现场性。再好的预设,也无法预知课堂教学中的全部细节。正像文喆先生在《关于教学设计的若干思考》一文中指出的那样:“教师不是工程师(他要按图纸施工),也不是电视导演(他们一般要按分镜头剧本去工作),而是节目策划,是与学生共同创造未来的人。创造是没有蓝图的,策划只抓大方向、大轮廓。”所以,教师不仅需要课前的精心预设,面对富有价值的生成资源,还要独具慧眼,及时将动态生成的资源捕捉并理智纳入课堂临场预设范畴之中,根据需要调整教学,甚至改变预设目标,重新设置开放的适应学生需要的教学流程。正如叶澜教授所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案,而不是一切都必須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作为教师,理应尊重并珍视鲜活灵动的课堂生成,把它作为推进课堂进程的重要资源。课堂上的教学灵感——现场生成往往来自学生的活动,它与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是分不开的。面对课堂现场中超越预设、鲜活丰富的即时生成,要尽量把发展的空间让给学生。对学生生成的富有创意但陈述不清的信息资源,教师应采用语言补充、直观辅助、重点强调等方式让全班学生清晰地感受这一生成性资源的优势所在。
(5)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来选择教学方法。十八世纪法国启蒙主义教育家卢梭在他的著作《爱弥儿》中阐述过这样的观点:对儿童进行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的要求,顺应人的自然本性,反对成人不顾儿童特点,按照传统与偏见强制儿童接受非自然的所谓教育,干涉或限制儿童的自由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状态和发展规律选择教学方法,结合课堂的具体情景和学生的兴趣即兴发挥,也可根据学生的需要因势利导。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不必将知识作为绝对的客观真理强加给学生。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不应对他们进行过多的干预,而应给他们更多的自主权,让他们根据认知规律用自己的方法来学习,选择他们感兴趣的问题来研究。这样,他们就会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他们的学习天性就会得到发展。
综上所述,目前语文教学的根本问题,在于对人的轻视,对语文学习生命主体的不尊重。从尊重生命主体的角度来看语文教学,我们的孩子需要最基本的语文能力 ,需要对他们未来人生发展确实有用的母语素养。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的教学应该充分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学”,做到“以学为重,为学而教;以学定教,随学而导”。这应该是我们语文教学最基本的价值追求!
我们倡导“为学而教”的教学观,还必须澄清一个问题:我们不是一味地重视学生的学,而轻视教师的教。实施语文课程改革以来,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了学的重要性,但有的教师错误地认为教不重要了,以至于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一些“重学轻教”的现象。正如前文所分析的那样,教与学是一个事物的两面,它们相互作用,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以现代教学论的观点看,学习是学习者内部发生的变化,教是促进这种变化的外在力量。学与教的统一,是从先有学习后有教学这一意义上说的。假如没有学习或不需要学习,教就失去了服务的对象,因为教的目的原本就是用来促进学习的;如果没有教,学习虽然可以进行,但学习的效能却很难提高。因此,为了保证学习达到高效的目的,就需要教。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学生“不需要教”是目的,教师的教是达到目的的必要手段和方法。正是教师教的水平的高低制约着学生学的质量的高低,并决定着他们能否实现“不需要教”的目的及其达到目的进程的快慢。从这个意义上说,“重学”不是要“轻教”,语文教学不是让学生脱离教师的教去自學,而是教要更好地为促进学生的学服务。这才是真正的“以学为重,为学而教;以学定教,随学而导”的真正内涵。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