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中国经济学理论创新
2017-06-19林毅夫
林毅夫
经济学的理论来自于经济现象,理论应该是越讲越简单,不是越复杂越好。研究一个国家的新现象所提出的理论,就是为经济学理论的创新做出贡献。
到2030年,中国或将变成全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中国的经济现象会成为最重要的经济现象。中国经济继续向前的转型发展之路是艰难的,在转型中,还将存在更多的矛盾冲突。我们要坚持以本土化的研究思想了解中国的发展阶段特性,用现在主流的经济研究方式研究经济转型,这样才能让中国的伟大复兴成为一个真正可以实现的目标。
推动中国经济学的创新有三个来源:中国的经济现象、了解作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发展阶段特性的不同、用西方主流的范式来研究。
扬弃西天取经
研究中国问题,要有一种长足心态,必须把现有理论抛开,深入研究中国经济现象背后的条件是什么,决策的目标是什么,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等。从西天取的经,都是发达国家的经济学家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所提出来的,看似对发展中国家问题解释得很好,但如果真的应用,结果将与预期相差甚远。原因在于理论是否适用,决定理论的条件和前提是否存在。
现有的理论不能指导我们更好转型,发展中国家永远赶不上发达国家,因为发达国家发展的是先进生产力,发展中国家发展的是落后生产力。根据主流理论去转型,开始可能建立起一些现代化的大产业,但很快经济会陷入到停滞。要扬弃西天取经,因为西天取的经来自于发达国家,也必然是以发达国家的发展阶段、社会制度等为理论前提,中国强行嫁接只会出现“淮南为橘,淮北为枳”的问题。
要实现中国经济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应该在发展中国家,根据发展中国家的经验、现象,了解其背后成功和失败的道理,提出新的理論。而提出新的理论必须要有继承与扬弃。这种情况下,中国经济学界要进行理论创新与发展,就必须深入研究中国的经济现象。因为新的理论总是来自于新的现象,但中国的现象如何来理解,一个是必须以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因为马克思主义讲的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作为发展中国家,研究当然是希望前进,必须从基本道理中寻求认识。一个是以现代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和范畴来进行研究。只有以现代经济学的研究范式研究出来的成果才能和世界经济学界进行交流沟通。
引入自生能力
认识到中国问题不能完全用西方主流经济理论来研究以后,就可以开始对新结构经济学的研究。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与西方主流研究方式的结合点是在要素禀赋和结构上。一个国家要在产业上、收入水平上赶上发达国家,前提条件是其要素禀赋结构要赶上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劳动力相对丰富,资本相对稀缺,所以应该想方设法增加资本在其禀赋结构中的比例。这就必须利用其现有的要素禀赋结构,按照比较优势发展最有竞争力的产业,创造最多的剩余和最快的积累,从而提升要素禀赋结构。要素禀赋提升以后,原来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会失掉比较优势,而新的优势产业也会涌现,这样产业升级就变得可能。另外,在开放竞争的市场中,有自生能力的企业决定了是有比较优势的企业,随着资本积累增多,将成为资本密集型产业。
新经济结构理论中把企业自生能力引进现代经济研究领域。引进企业自生能力概念以后,对发展、转型以及经济运行都会有很多不同看法。
从发展的角度看,经济发展的目标是收入水平不断提高,这就要劳动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劳动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需要企业从劳动相对密集的产业向资本相对密集的产业不断转型升级。转型升级的前提条件是,如果是内生,就必须改变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要素禀赋状况,根据每个发展阶段的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来推动经济发展。从比较优势变成竞争优势,有竞争优势就会产生剩余,有剩余才会有更高的积极性进行积累,资本从相对短缺变成相对丰富,然后产业就会不断升级。
从转型的角度来看,企业自生能力概念可以对很多转型现象中的一些矛盾现象提出合理解释。比如,转型中的国家开始转型的时候,认为休克疗法是最好的方法,渐进双轨是最糟糕的方式。但是如果有了企业自生能力这个概念以后,会发现在转型之前没有自生能力的企业,政府按照休克疗法补贴的话,这些产业就会垮台,垮台之后会造成极大的失业,社会不稳定,经济不发展。任何当局者都不会允许这种状况发生,无论是把补贴都取消掉还是继续补贴,效率都是很低。渐进双轨被认为是最糟的方式,但同时又最务实。渐进双轨是一方面政府给予企业补贴,另一方面放开比较符合当时发展状况的企业的准入,不仅准入,而且发挥政府的因势利导作用,实现经济稳定和高速增长。
认识阶段特征差异
在不同发展阶段国家,金融结构、人力资本、货币政策是不一样的,经济运行理论创新与发展路径会有所不同。
发达国家资本密集,产业技术升级必须依靠发明,这其中风险很大,所以必须有良好的金融安排。这对发展中国家并不好使,发展中国家有自生能力的企业,一般劳动力较密集,资本需求少,且风险生产的产品成熟。所以发展中国家的风险和资本需求与发达国家是不一样的。
人力资本非常重要,但由于经济发展阶段不同,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企业不同,所需的人力资本结构是不一样的。发达国家的产业发展在最前沿,技术都必须自己发明。所以发达国家的人力资本与发展中国家相比是更成熟的。在产业发展中,发展中国家要学习发达国家现有的技术,人力资源资本是不一样的。
货币影响价格的涨跌,不影响经济的增长。这是芝加哥大学最骄傲的一个理论。但是从发展的角度来看,经济依靠产业不断发展和技术不断升级。经济创新和产业升级需要投资,投资决定成本,投资成本决定利率,利率高低跟货币的发行有关。可见在芝加哥大学里面讲货币,经济是没有增长的,货币高低只是影响价格涨跌。但是如果将货币放到经济不断发展的阶段过程中,就会发现不一样。
发达国家的货币在现阶段之下是比较宽松的,能够导向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驱动经济增长。但由于货币太宽松,有超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所以就会有一个最优的货币增长速度。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技术创新的可能性是不一样的,发达国家必须自己发明,但发展中国家可以引进吸收,创新的成本比较低。即使有最优的货币政策,发达国家的最优货币政策和发展中国家的最优货币政策也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