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例未足月胎膜早破潜伏期与妊娠结局的关系分析
2017-06-19梁敏仪罗健敏
梁敏仪 罗健敏
58例未足月胎膜早破潜伏期与妊娠结局的关系分析
梁敏仪 罗健敏
目的探究未足月胎膜早破潜伏期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58例分娩且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 根据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周将其分成24~31+6周组(A组, 19例)、32~33+6周组(B组, 18例)、34~36+6周组(C组, 21例);各个孕周阶段患者根据潜伏期的差异, 将其分成两个组进行潜伏期与妊娠结局的比较。结果A组中≤72 h组与>72 h组在支气管肺发育异常、早产儿死亡、高胆红素血症方面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4、4.54、4.54, P<0.05), 绒毛膜羊膜炎、产前发热、产后出血、败血症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中≤72 h组与>72 h组各个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不同潜伏期的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 应当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积极展开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从而更好的保证妊娠结局。
胎膜早破;潜伏期;妊娠结局
胎膜早破是指在临产前胎膜自然破裂现象, 以37孕周为基准, 超过该孕龄的胎膜早破称为未足月胎膜早破, 其中胎膜早破潜伏期是指胎膜破裂到分娩的时间[1]。虽然胎膜早破是孕妇围生期常见的并发症, 但是直接影响着妊娠结果,甚至会增加早产率与围生期病死率[2]。为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 临床对于不同孕周的胎膜早破患者采取了不同措施进行处理, 继而更好的保证母子生命安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本院分娩且孕龄在24~36+6周的58例胎膜早破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排除臀位患者、多胎妊娠患者以及临床研究资料不完善患者。58例孕妇年龄19~43岁, 平均年龄(29.51±5.33)岁;初产妇33例, 经产妇例25;孕龄24~36+6周, 平均孕龄(33.1±1.7)+5周。根据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周将患者分成24~31+6周组(A组, 19例)、32~33+6周组(B组, 18例)、34~36+6周组(C组, 21例)。
1.2 方法 对58例患者均行常规检查, 例如血常规、B超等检查, 对其进行期待治疗, 利用糖皮质激素(葛兰素史克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10388)促进孕妇胎肺成熟。针对宫缩以及宫颈扩张≤4 cm的患者给予宫缩抑制剂进行治疗。针对于破膜>12 h且为分娩的孕妇给予抗生素治疗。34~35周时根据情况采取期待治疗或缩宫素引产治疗, 35周后采用缩宫素引产治疗[3]。
1.3 观察指标 患者绒毛膜羊膜炎诊断标准为孕妇体温>38℃, 并结合以下任意一项指标进行确诊, 即孕妇心率>100次/min、白细胞>15×109/L, 胎儿心率>160次/min、子宫压痛、羊水异味, 对于绒毛膜羊膜炎不确诊的患者, 称之为产前发热[4]。三组孕妇潜伏期截断值分别为72、72、 12 h, 比较各个孕周患者亚组胎膜早破的妊娠结果, 包括绒毛膜羊膜炎、产前发热、产后出血、败血症、早产儿死亡、高胆红素血症、支气管肺发育异常等母婴结局。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组中≤72 h组与>72 h组在支气管肺发育异常、早产儿死亡、高胆红素血症方面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4、4.54、4.54, P<0.05), 绒毛膜羊膜炎、产前发热、产后出血、败血症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中≤72 h组与>72 h组各个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孕周潜伏期的妊娠结局情况比较[n(%)]
3 讨论
随着我国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 对于胎膜早破患者的治疗效果也逐渐优化, 患者经过支持性、康复治疗均能痊愈。在期待治疗中的宫缩抑制剂药物(利托君、硝苯地平、硫酸镁等)可延长48~72 h的妊娠时间, 有效的提高了新生儿存活率, 但是在使用前要明确掌握患者是否处在药物禁忌、延长妊娠禁忌等方面的要求[5-8]。
不同孕周胎膜早破患者的治疗方法也不同, 具体为:①针对于34~36周的患者建议使用B族链球菌感染抗生素,同时避免使用糖皮质激素, 延长孕周, 为了孕婴安全应当适时终止妊娠[9,10];②针对于32~33周的患者, 应当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确定是否延迟孕周。采用糖皮质激素促胎肺成熟,待到48 h后终止妊娠, 观察是否出现无羊膜腔感染情况, 并待到34周后停止妊娠[11-13];③24~31周患者, 为了降低32周前分娩的风险, 需在不存在羊膜腔感染情况下, 尽可能延长至34周后分娩;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法:肌内注射倍他米松12 mg, 1次/d, 2 d为1个疗程;肌内注射地塞米松6 mg,间隔12 h注射1次, 2 d为1个疗程[14-16]。
综上所述, 孕龄24~31+6周组患者、>72 h潜伏期, 新生儿的死亡率、支气管肺发育异常率明显的下降。另外孕龄组患者在各个潜伏期的母婴结局并不存在明显差异, 但是在高胆血红素血症率等方面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 为了保证母婴健康, 加强各个指标的监测与控制尤为重要。
[1] 钟小燕, 崔建玲, 卢丽燕, 等.未足月胎膜早破合并生殖道感染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中国妇幼卫生杂志, 2016(5):50-51.
[2] 谢秋红.补充维生素C对未足月胎膜早破的预防及发生后潜伏期、妊娠结局的影响.健康导报:医学版, 2015(12):245.
[3] 吴琦, 杨淑莉, 王聃颖, 等.妊娠32~33+6周未足月胎膜早破新生儿结局的影响因素.中国妇幼保健, 2016, 31(20):4196-4199.
[4] 柯文娟.妊娠晚期未足月胎膜早破的治疗及新生儿结局.社区医学杂志, 2013, 11(13):57-58.
[5] 余焕章.妊娠晚期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的治疗及妊娠结局分析.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16):199.
[6] 王永芹, 李淑红, 袁新燕.妊娠晚期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的治疗及妊娠结局探讨.大家健康旬刊, 2016(2):190-191.
[7] 孙风艳, 连文静.96例妊娠晚期未足月胎膜早破的临床分析.中国保健营养, 2013, 23(2):113.
[8] 张迎雪.妊娠晚期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的治疗及妊娠结局.吉林医学, 2014(16):3479-3480.
[9] 施金云.妊娠晚期未足月胎膜早破病因及妊娠结局的临床分析.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6(15):51-52.
[10] 库尔班尼沙·阿不力孜.妊娠晚期未足月胎膜早破40例临床分析.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 14(25):129.
[11] 崔小宁, 白婧.妊娠晚期未足月胎膜早破208例临床分析.今日健康, 2016, 15(3):39.
[12] 胡晓蓉, 杨无恙, 张显蓉, 等.未足月胎膜早破与妊娠结局相关性分析及临床治疗对策.西部医学, 2013, 25(9):1352-1354.
[13] 殷艳玲.妊娠晚期未足月胎膜早破208例临床分析.中国医药指南, 2014(24):88-89.
[14] 李毅, 马润玫.未足月胎膜早破潜伏期与妊娠结局的关系.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4, 8(10):17-21.
[15] 吴京, 莫美陆, 张艳萍.未足月胎膜早破不同孕周及潜伏期对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海南医学, 2012, 23(22):46-48.
[16] 马丽.80例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的妊娠结局分析.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4):25-2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0.098
2017-03-20]
528300 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