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课堂合作学习的问题与对策

2017-06-18田多虎

新课程·中旬 2017年4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问题与对策合作学习

田多虎

摘 要: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为了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共同合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小学数学教师不断更新理念、探索教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是目前的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仍存在一些问题,就这些问题提出了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问题与对策

当下,小学数学课堂积极响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教学中使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教师使用这一模式,出发点是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但是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了一些违背教师初衷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一)合作学习目标不明确,讨论流于形式化

小组合作学习由于缺乏明确的目标,目前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重形式、轻实质的现象。教师对学生缺乏及时有效的指导,常会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学生真正参与的少,说话聊天、凑热闹的多。学生稀里糊涂地上完一节课,课堂质量不高,学生也没学到多少知识。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安排不合理

教师给小组安排相同的学习讨论内容,由于不同组成员的成绩和能力有较大的差异,会造成优等生“吃不饱”,学困生“消化不了”的结果,进而影响小组合作学习的整体课堂效率。此外,虽然新课改提倡在数学课堂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但不是每个问题都要拿到小组里进行讨论。有些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小组合作学习不能进行有效的把握,而滥用小组合作学习,从而浪费了教学资源。如果让学生讨论太难的问题,则会让他们不知所措;对于太简单的题目,虽然调动了课堂气氛,但会让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产生麻木和消极的心理。

(三)分组不合理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开展合作学习时,教师往往根据学生位置的远近就近分配进行分组,其实这只是形式上的分组,而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性别、个性差异、学习能力与成绩等,这样分组的结果就是要么组与组之间没有实质性的差别,要么组与组之间差距太大。由于分组不合理,有的组成员整体水平不仅低于其他组,而且组内的成员不善于交流,小组合作意识差,再加上教师对该小组没有给予必要的指导,势必会影响该组合作学习的效率。

二、提高课堂合作学习的对策

(一)分组要合理

小组分工和合作,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分配。首先,小组人数要合理,一般以4~6人为最佳。其次,先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小组成员可以采用自由组合和教师合理搭配相结合的办法分配。分组一定要合理,成员之间还要有明确的分工,承担一定的责任。每个小组可以选出一名学习成绩好、责任心强的学生担任组长,再对其他成员安排相应的任务,以调动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参与到小组讨论中来。再次,在具体的课堂讨论中,每次小组讨论后,派出一名代表发言陈述小組的观点。最后,可以对小组成员角色进行定期互换,使每个成员从不同方面得到锻炼、提高。

(二)明确合作学习目标

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和安排合作学习时,要充分考虑到小组合作学习的实际需要,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有目的地展开合作讨论。其次,为了保障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进行,教师要提供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三)合理安排课堂合作学习内容

合作学习讨论的内容教师一定要设计好,既不能太难,学生无从下手,浪费了时间;也不能太容易,否则讨论学习没有意义。教师可以选择一些适合小组讨论的具有挑战性的题目,这样既可以调动大家讨论探究的欲望参与集体讨论,又不会打击学生的热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做适当的引导,使问题越来越清晰,最终使学生找出答案。笔者认为,适合小组合作学习讨论的内容有以下几种:

1.开放型数学问题

开放型数学问题由于没有固定答案,需要对几种情况进行分析,这就需要思维发散型的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不仅能进行思想的碰撞,产生交流的火花,还能学习吸收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容易达到很好的讨论效果。

2.探究数学规律的问题

例如,在学习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时,让学生大胆猜想、合作、验证,集思广益,最终推导出多边形面积的公式的计算方式为先把多边形分解成三角形、正方形等规则图形,再套用公式,计算出这些图形的面积,最后将所有图形面积进行求和,即可算出多边形图形的面积。并让学生一一举例验证。

以上便是笔者对当下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问题和应对策略的分析。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对它们一一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李星云.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分析[J].教育评论,2009(6).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课堂问题与对策合作学习
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信息化条件下供电公司电力营销管理策略探究
浙江省中小企业民间借贷问题探讨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生存关注”阶段中学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