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网络资源,有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2017-06-18张孝芬林丁寿

新课程·中旬 2017年4期
关键词:特点环节策略

张孝芬+林丁寿

摘 要: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綜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综合性、开放性是其基本特征。今年两会上,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写入了“互联网+行动计划”,提出“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互联网+教育等结合。”作为一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要充分运用网络资源的开放性教育资源,为师所用,为生所用,有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关键词:特点;策略;环节

一、综合实践活动网络资源基本特点

网络环资源是指以网络传递的,对于教学有辅助作用的文字、数据、图片、动画、声音、视频等资料,它具有以下鲜明的特点:

1.构建超媒体教材

基于各种资源,可以构建结构化、动态化、形象化教学内容的超媒体学科教材。不但能够从感官上增强教材的教、学性能,而且具有交互、虚拟和非线性的特点,把原来的课程资源包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学习兴趣陡增。

2.优化教育环境

基于网络的教育资源构成了一个自由的、共享的、广阔的教育环境,丰富的教育资源从内容、形式到检索、应用都较传统的教育资源提供的环境更优化,真正做到了足不出户就能让学生“读天下书”“知天下事”,提高综合实践活动的效率。

3.实施多模式教学

基于人工智能的教学系统,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和需求进行教学和提供帮助,实现个性化学习;基于超媒体、交互性的学习资源为开展自主学习提供了条件;基于网络交流、网络通讯的学习资源更容易实现合作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性学习在网络资源的支持下也更加卓有成效。

二、综合实践活动网络资源使用策略

如今的网络、多媒体承载的对于教学有帮助的资源可以说不计其数。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向学生生活领域延伸的综合性课程。作为一种基本的课程形态,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不局限于课程,要结合学生实际,运用网络资源超越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在活动时空上向网络环境延伸,主要措施有四:

(一)移“花”接“木”

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根据开展活动的需要,通过搜索网络上的视频、音乐、文本资料转接到课堂上,让学生触网生情,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调动积极性,提高活动效率。常用在以下活动环节:

1.创设情境环节

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和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心理特征。根据这一特征,我有意识地运用网络资源,创设课堂环境,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入理解知识,促进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起到重要的作用。如,开展《小小塑料袋 环保大问题》活动时,设置了这样的情境导入:今天早上买了两个包子当早餐,装包子的是什么?中午回家时妈妈买了几包盐,装盐的又是什么?晚上,家里的垃圾袋满了,你发现装垃圾的又是什么?引出“塑料袋”后,让学生回想自己平时使用塑料袋的情况。思考:为什么小小塑料袋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呢?接着教师播放网络资源——音频课件《塑料袋的自述》,学生触网生情,兴趣盎然。

2.知识铺垫环节

如,开展《我们一起谈谈“星”》活动,在铺垫什么是明星时,教师出示姚明、EXO、杨洋、Tfboys等家喻户晓的网络明星图片,让学生说出明星的姓名,接着提出:在你的眼中,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明星”?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理解后,教师相机出示明星的定义,学生对明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3.总结拓展环节

在总结拓展环节,恰如其分地运用网络资源能让学生保持活动兴趣,积极进行活动的延伸。如《七巧板大学问》的拓展活动:请学生欣赏一套来自意大利设计师DanieleLago的既大胆又极具创新的“七巧板书架”,这样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堂结束,而学生活动还在延伸。

(二)借“机”生“蛋”

组织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运用网络上的“机遇性”事件、新闻等的导入,易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在活动主题实施过程中,让学生生成问题或寻找解决办法,常用在主题开发课、方法指导课上。

2016年1月2日新闻:《“低头族”专注手机落水溺亡,留下未满10岁孩子》。教师抓住这一新闻契机,开设《“低头族”你怎么看?》主题开发课,你觉得,是什么催生了越来越多的“低头族”?你觉得该如何缓解“手机依赖症”,避免此类悲剧再上演?你怎么看智能手机的利弊?……

(三)“网”转“星”移

网络上的资源共享,教师、学生同伴互助,充当主角,跨越时空等的交流分享,常用在同题异构、观摩评价课上。2015年10月22日,全国教师教育学会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委员会第九届学术年会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福建泉州召开。会议主办方泉州丰泽实验小学汪小燕老师的展示研讨课《走进蟳埔文化》,涂秋玲老师的《走进蔬菜王国》,现场来自全国各地的听课老师加入活动微信群,热烈讨论:其中汪小燕老师的《走进蟳埔文化》,密切结合学校的在地情况,以距离学校10公里、不到20分钟路程的蟳埔女的头饰为讲课对象,设计接地气又精巧,现学现用,对学生的引导及时而睿智;涂秋玲老师的《走进蔬菜王国》充分运用网络资源展示蔬菜的生长环境,营养价值,学生学习气氛活跃而灵动。

(四)追“星”摘“月”

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引导学生上网在智能云、大数据上学习或分享资源,常用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上网学习,搜集资料。如,开展《走进永安桃源洞》,组织学生查阅媒体报道资料,开展采访活动,进一步了解永安桃源洞的旅游资源,创设开放式的探究问题:桃源洞的旅游资源,应突出哪些旅游优势特色?目前的旅游资源开发是否体现或破坏这些特色?永安桃源洞游客年接待量有多少?学生通过上网查阅,摘取网络资源,学生有了探究活动的热情,对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知识有了更深、更全面的了解,增强家乡自豪感。又如《七巧板大学问》活动前,先让学生收集各种七巧板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学生通过网络追“星”摘“月”,知道七巧板从板的颜色看:有单色,多色组合;从七巧板形状看:有传统和智力七巧板;从拼图套数看:有单套拼图、两套拼图和多套拼图等方面的知识。

网络资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堂带来了活力,要使网络资源真正服务于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成为教师的好帮手,成为学生的拐杖,成为学校实施综合实践的利器,离不开教师的钻研。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并巧妙地运用移“花”接“木”、借“机”生“蛋”、“网”转“星”移、追“星”摘“月”四个策略,定会使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充满无穷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李新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9).

[2]陈维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单元的设计与实施[D].南京师范大学,2005.

猜你喜欢

特点环节策略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Passage Four
论评标环节的优化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