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导入艺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2017-06-18张小红

新课程·中旬 2017年4期
关键词:导入艺术有效运用小学数学

张小红

摘 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语就是一节课的开头。具有艺术性的课前导入,不仅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更能使枯燥无味的数学内容变得妙趣横生。如何在数学课中运用具有艺术性的导入,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更有效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来?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以下导入方式是行之有效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导入艺术;有效运用

一、数学游戏导入

现代教育家斯宾塞说:“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的教育带有乐趣。”小学生普遍活泼、好动,喜歡做游戏,根据这一特点,在导入新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做一些有趣的游戏活动,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数学氛围中积极参与到新课的学习中来。如学习数学乘法口则时,可以用“找朋友”游戏作为导入,借助学生的表演动作来理解数学知识。还比如学生学习方位时,教师站在场地中间,以东、南、西、北和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位为界,把学生分成八个区域,教师出示写东南的纸牌说:“我的朋友在哪里?”在东南方的学生说:“我在你的东南方,你的朋友在这里。”老师继续出示写西北的纸牌说:“我的朋友在哪里?”在西北方的学生说:“我在你的西北方,你的朋友在这里。”通过这个游戏,学生都能很快正确掌握方位的判断。

二、用儿歌古诗引趣导入

儿歌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引进到教学中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课本有许多与数学课本有关的儿歌,例如《七个阿姨来摘果》《数字拍手歌》《数青蛙》等,在学习倍数时,我轻声歌唱:“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脍炙人口的儿歌《数青蛙》在课堂上响起,学生兴趣很高,我不失时机地在黑板上写下“一只青蛙……两只青蛙……三只青蛙……”让学生思考并引出本节的内容。在学习“数学的认识”的时候,如在讲数的认识时,我借用宋代邵雍描写一路景物的诗进行导入:“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共20个字,把10个数字全用上了,让学生感受诗意数学,喜欢数学、走近数学。

三、联系生活实际导入

数学源于生活,但最终还要回归于生活,用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结合生活的数学问题,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在学习优选和统筹内容,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每天从起床到学校,怎样才能最省时呢?今天就跟随老师一起学习优选和统筹法,让我们的作息时间更加合理;在学习“统计”内容时,我这样导入: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电和食物,那么,同学们知道自己家里每月水电和米面油以及家里的开支是多少吗?今天学习了统计知识,希望同学们回家能对老师设置的问题进行统计……这样的导入是选择学生身边的事物,是生活情境的再现,学生很感兴趣,也不再认为数学是枯燥的。

四、猜谜语讲故事激趣导入

小学生特别是中低年级小学生,集中注意的时间短暂,稳定性差,分配注意的能力弱,注意的范围小。以猜谜语的方式导入,能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不知不觉、高高兴兴地进入新知识的学习,领悟数学知识的乐趣。如在教授“时、分的认识”这一课时,教师让学生猜谜:“小小圆形运动场,三个选手比赛忙,跑的路程有长短,最后时间一个样。”这种生动形象且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形象地揭示了钟面的特点和时、分、秒间的关系,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在学习统筹内容时,我用《田忌赛马》的故事作为新课的导入,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对统筹法的兴趣。

五、实践探究导入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中国也有句古话:“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针对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教师应积极挖掘教材,创设生活情景,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学习。例如在学习“可能性”时,我课前准备了装有黄白两种乒乓球的箱子,放在讲桌上让一些同学分几次从箱子取球,并进行统计黄白两种颜色球的数目,使学生在操作中获得新知识,也对新课探究产生了更大的热情。

教无定法,数学课堂教学导入的具体形式与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不论采取哪种方法,都是为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欲望,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因此,我们的导入不仅要有艺术性,而且要有趣味性、知识性、科学性和启迪性,让导入艺术为我们的每一节数学课增光添彩。

参考文献:

[1]任超琼.巧言导语,思潮泉涌:浅谈小学数学新课导入的实效性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1).

[2]刘杰.浅谈创设情景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3(9).

猜你喜欢

导入艺术有效运用小学数学
探析初中英语的兴趣培养
浅谈语文教学的导入艺术
探究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情境教学法在语文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英语课堂教学导入艺术浅见
未成曲调先有情